「編程從娃娃抓起」:下一個奧數來了?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河北省承德市營子區濱河路小學將機器人編程課引入學校,面向全校學生開設自主選修科技課,安排專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機器人編程、機器人設計等學習。新華社記者 劉環宇 攝

少兒編程火了,打開手機鋪天蓋地的廣告,線上、線下編程課花樣繁多,融資成功的喜報頻頻傳來,各級教育機構明確「大力推廣」……很多人擔憂,編程是否會代替奧數,成為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們的新煩惱?

「8歲學?不早啦,6歲正好!」

「賈伯斯11歲開始編程,成了一代傳奇」「比爾·蓋茨13歲開始編程,31歲成為世界首富」「扎克伯格10歲起步,埃隆馬斯克更早了才9歲」「新時代文盲的標準就是不會編程」「讓孩子做未來的引領者而不是被淘汰者」……隨手填了一個線上試聽課的手機號後,記者立即收到了簡訊,添加了一位培訓師的微信,接收到了許多一手信息。

記者:「我家孩子才小學二年級,8歲學早不早?」

培訓師:「不早了,我們這6歲多的一大把。」

記者:「九九乘法表剛背利索,能聽得懂嗎?」

培訓師:「沒問題的,您試聽一次就知道了,小孩子都能懂。」隨後,他在線丟給記者兩個小視頻,一個是5歲零3個月的小朋友做的小遊戲,另一個是十幾歲已經學了六年編程的孩子講述收穫。

為了一探編程課究竟,記者在線上線下各報名旁聽了一節編程課。線上課程只需要一臺電腦,通過語音指導和視頻演示,培訓師在線輔導孩子拆分任務、拖拽模塊、點擊完成,一個動畫效果產生。在線培訓師介紹,通常年紀較小的孩子從Scratch圖形化編程起步,在學會運用「編程思維」後逐漸進階到代碼編程。

線下的機器人編程課程則對動手能力要求高一些。孩子通過組裝、搭建、編寫程序來運行機器人,按照老師的步驟一步步操作,最終讓一個機器人按照指令動了起來。

「學點編程能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孩子又特別喜歡機器人,與其在家瞎玩,學一學總是好的。」一位剛試聽結束的家長王女士說,他兒子就讀一年級下半學期,已經在學的項目有鋼琴和英語。

看著仍在猶豫的記者,培訓老師問:「您不再考慮考慮嗎?現在很多中小學已經把編程納入必學科目,初高中自主招生考試都會優先錄取會編程的孩子。江浙一帶已經把編程納入高考科目,也就是說以後高考是必考的。」

這種說法吸引了好幾位家長的興趣,他們紛紛掏出手機搜索相關內容。試聽結束之後,超過一半的家長痛快地交了學費。

一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父親於先生試聽完後則表示了質疑:「幾個模塊的拼搭跟編程差了十萬八千裡,培養邏輯思維的本質是學好數學,有數學的思維和方法才有可能。宏觀地說拓展邏輯思維,幫助大腦發育,那麼學習任何一種科目都有好處,說得再直白點不如直接學奧數了。」

升學焦慮疊加科技焦慮

STEM、機器人、編程,本來原本都是一種不錯的教育理念和學科,但到了國內就變成了一種走捷徑的代名詞,多少都跟升學掛上了鉤

一直以來,編程被認為是一種非剛需課程,與英語、樂器以及奧數等學科類課程相比,生命周期不夠長、分級標準缺乏、與升學考試關係不緊密等問題,一直讓這門課外培訓不溫不火。

然而情況在近幾年發生了逆轉。

2015年,教育部文件開始提出跨學科學習(STEM教育)概念。在2017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明確強調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2018年1月,在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新加入的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等內容成為「新課標」亮點之一。

2018年,浙江、天津、江蘇等多地將編程納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和高考的內容體系,南京、天津等地將編程納入中考特招範圍。在一些地方中小學尤其是民辦學校,少兒編程日漸成為招生的重要考核標準之一。

另一劑強心針來自奧數競賽被叫停。近期,教育部的相關規定讓奧數等相關競賽相繼停止,同時禁止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試與奧數掛鈎,校外培訓機構禁止辦奧數班等。給期待通過奧數加分特招的家長們兜頭一盆涼水。

在此背景下,少數孩子的興趣特長培訓變得複雜化,中間既摻雜著老套的升學焦慮,還有新型的科技焦慮感。

「你知道小升初奧數競賽已經取消了吧?現在取代的是信息學競賽。高中生可以參加信息學奧賽,可以免試或者自主招生加分。小學生可以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證書也都是小升初優錄時候的利器。」編程機構小碼王的培訓師在推銷中這樣向記者「明示」:南京外國語學校、金陵中學、29中的優錄都認信息學比賽證書。她又補充說,「你們家孩子二年級的話,現在開始學正好,兩年課程2萬元左右,到四年級就可以開始參賽了。」

記者查閱教育部辦公廳2月底發布的《關於2019年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的補充公示》,其中列有「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同時明確規定「只面向高中」。但在其官網上也註明「非高中生選手可以參加省選,如果成績達到省隊分數線,可以不佔用省隊名額以E類選手參賽……CCF(中國計算機學會)為E類選手發放成績證明。」

據了解,由於起步時間相對較晚,五大學科競賽中,相比於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來說,信息學師資較少、考生較少,容易學出成績,因此相對更易獲得自主招生降分的資格。通常來說,一個系統學習編程兩年以上的小學生,只要考前認真集訓、多刷題、多練習,在各類機構和廠商炮製出的大量獎項中,斬獲幾個小獎難度一點不高。而調查中,多家培訓機構也非常明確地將「信奧」作為招牌,招攬小學生、初中生培訓報班,表示「即使想參加信奧也是可以的,可以掛靠在初中參賽。」

南京某公辦小學信息課的梁老師認為,編程教育、信息學奧賽一度是「很正能量的一項教育革新」,尤其是給很多在學習方面一般,動手和邏輯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多了一條路。至於什麼文盲不文盲的,基本上都是機構造出來的話。「可惜的是,很多東西到國內就變得商業化和功利化了。STEM、機器人、編程,原本都是不錯的教育理念和學科,但到了國內就變成了一種走捷徑的代名詞,多少都跟升學掛上了鉤。」

當然,還有另外一批對教育潮流感知敏銳的部分家長帶著孩子躬身入局,驅使他們的動力來源於一種希望不被智能化時代所淘汰的焦慮感。

「就在中國小學生還在應付考試,美國小學一年級已經開始學兩樣東西,一是編程,二是設計思維。」「每一代人都會有這一代人應該學的基礎知識,編程就是這個時代的基礎。過去是普及識字、拼音、英文,現在應該人人要懂代碼。」一位家長說,看到這些話立即就「上頭」了,「我跟老公兩個人都是文科出身,自己什麼都教不了,總得給孩子補上這個短板啊。」

來自「碼農」的質疑

只搞應試解題就會毀了95%的孩子,如果非要擠上那座通往名校的奧數橋,可能「奧娃」變「奧灰」。編程也是同理

少兒編程教育到底有無必要?對此,大多數家長們的認知更多來自培訓機構的「營銷措辭」,比如說「不懂編程就是新時代的文盲」「學會編程將獲得加分特招」,這些夾帶著恐嚇和誘導的說法有效地激發了家長搶跑焦慮和埋單決心。

有趣的是,一些以編程為職業的家長們雖然普遍認可「未來就是人機協助共存的時代,代碼就是人機對話的語言,所以有必要學習」,但與此同時,他們並不太著急讓娃學編程。

「要學,但如果沒有興趣可以不學。」一位程式設計師父親王先生說,你讓孩子學編程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如果是達成廣告宣傳的能力,那麼除了基礎學科的理論學習,其他編程鼓吹的各種能力,其實在孩子日常的生活、玩耍、閱讀等行為中都會接觸到,七巧板、棋牌類遊戲也可以。「當然,如果你覺得僅此不夠,還需要加強,那麼編程也是一種選擇。」

「要學,但不需要六七歲就開始。」南瑞科技公司的一位計算機工程師曾先生認為,沒興趣的別碰這行,否則就是浪費時間還影響視力。而且隨著AI技術發展,敲代碼這項工作就是被優先淘汰的職業。「別拿那些少年編程天才說事,有些是家庭薰陶,有些是媒體炒作,沒法複製,而教育要面對的是大眾。」

還有一位職業女程式設計師王小嫚,女兒10歲,她既沒有給她報樂高也沒報編程班。她認為編程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首先你得有想法。這就跟學說話一個道理,重要的是你要表達什麼,其次才是組織語言。」

教育專家研究發現,受大腦發育水平、閱讀理解能力等所限,少兒編程教育要在10歲左右才適合進行,這也是為什麼學校普遍將信息課開設時間放在了三四年級,每周一節課。

「天賦或者興趣學習都是好的,一窩蜂就是災難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奧數思維同樣有利孩子發展邏輯思維,便於更好的學習,但只搞應試解題就會毀了95%的孩子,如果非要擠上那座通往名校的奧數橋,可能「奧娃」變「奧灰」。編程也是同理。

下一個奧數?

不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的問題,將評價權力過於集中、標準過於單一的現狀徹底扭轉,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也好,取締奧數也罷,最後只能是抓住「小鬼」

這些年,在優質教育資源仍然稀缺的當下,名校的大門口賽道不斷變化,「敲門磚」升級換代,不變的是普遍搶跑與日益低齡化的主題。

教育專家分析,7~14歲這個階段為什麼頻頻成為培訓機構宣傳的某個學習「黃金期」,其實倒推一下不難理解,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升學壓力還不緊迫,孩子擁有相對充裕的課外時間,同時家長對孩子成才充滿期待,願意付出大量的成本試錯。

《8歲兒童就應該學習編程了嗎》《7歲之前是教孩子STEM能力最好的階段,回報巨大》《從6歲開始學編程和18歲以後再學編程到底有什麼區別?》這類被反覆推送的文章,往往都會提及幾個早慧的天才:德米什·哈薩比斯,Google人工智慧的創始人,人工智慧程序「阿爾法狗」的開發者,8歲就開始學習編程。馬舜喆,6歲開始學編程,至今已開發出5款蘋果應用軟體,幫助蘋果公司解決系統漏洞問題。澳洲上小學的Yuma,6歲自學編程,7歲入學斯坦福設計課,8歲開發APP,被庫克稱作天才。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教授曾指出,讓孩子過早開始學習編程更像是培訓機構發起的「心理戰」:「從商家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種營銷策略。強調未來發展、強調學習編程的零基礎,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家長對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迫切需求,迎合了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焦慮心情。但這對孩子的成長也許並無益處。」

一家編程培訓機構的李經理告訴記者,家長們非常看重對分數的提升,所以在社群的營銷中特別會注重突出有些家長對於編程教育反哺了學科成績的評價。「否則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鍛鍊邏輯思維能力的說法有點太空了,不好評估。」

剛需不夠,營銷來湊。過度焦慮,能夠把一切教育變成「早教」,把素質教育和興趣教育變為功利的學科教育。而一項旨在面向未來的教育革新被資本捕獲,被政策催長,會不會演變為又一個奧數?

從政策背景來看,利好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缺乏開發編程課程能力的中小學急需社會機構協作,多家編程培訓機構已進入了校內教學體系;另一方面,接軌應試,「牛娃」示範,也讓家長們更願意在編程教育上花費時間與金錢。

儲朝暉認為,能否避免編程跳進奧數的「坑」,還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整個教育評價體系能否實現多元化,第二個家長和學生的教育認知是不是理性。現有的評價體系還是逼著孩子考高分,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逼著孩子應試。不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的問題,將評價權力過於集中、標準過於單一的現狀徹底扭轉,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也好,取締奧數也罷,最後只能是抓住「小鬼」,抓不住「妖精」。(記者 蔣芳)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娃娃也「搶跑」編程是下一個奧數嗎?
    每周日的早晨,七歲的小男孩東東都要端坐在電腦前,進行在線編程的學習。近年來,像東東這樣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幼兒園的孩子。編程成為繼奧數、航模、英語之後的又一大課外培訓熱點,線上和線下教育都做得風生水起。甚至有人鼓吹:「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不學編程就是未來的文盲!」於是,眾多家長又開始焦慮地把孩子帶到了編程的起跑線上。
  • 編程培訓大熱幼兒園娃娃也「搶跑」,專家:過早學事倍功半
    廣州日報 圖每周日的早晨,七歲的小男孩東東都要端坐在電腦前,進行在線編程的學習。近年來,像東東這樣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幼兒園的孩子。編程成為繼奧數、航模、英語之後的又一大課外培訓熱點,線上和線下教育都做得風生水起。甚至有人鼓吹:「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不學編程就是未來的文盲!」於是,眾多家長又開始焦慮地把孩子帶到了編程的起跑線上。然而,編程是否越早學越好呢?
  • 5歲小朋友學編程,一場荒誕的抓「娃娃」,少兒編程是智商稅嗎?
    一場荒誕的抓「娃娃」編程,繳在起跑線上的智商稅。這是我一個十年老程式設計師對「少兒編程」的看法。初看是不是覺得小良太偏激了,常看我文章的粉絲們應該知道,我很少會這麼旗幟鮮明的表態。交代完編程是什麼的核心後,不妨來看看,現在的少兒編程:1、現在的少兒編程教什麼?怎麼樣?市場上,專門針對兒童的編程方向不多。但奈何兒童編程的市場已經被帶的火熱,逐漸有一些關於兒童的編程環境誕生。
  • 編程要從娃娃抓起
    所以我開始了一個項目,CodingStuff.org,點燃孩子們的熱情去學習編程、開發應用、設計網站、全面熟悉技術。八月份,我拜訪了在荷蘭梅珀爾的中學母校Stad & Esch。在這所學校上學時,我和一些朋友創建了一個計算機俱樂部,我們稱之為Optisoft。我們開發出一些小應用,討論multicolor sprites,收穫了很多樂趣。我想,為什麼不再來一次?
  • 編程從娃娃抓起 | 現已加入升學加分套餐
    一些教育發展較快的地區早已將編程課程納入中高考招生項目之中,在升學加分的問題上編程勢頭正猛。並且在2017年少兒編程已經被納入了發展規劃中,作為國家級戰略推進,成為了「科技興國」的基礎,從種種跡象表明少兒編程已經成為了國內外未來教育的重中之重,勢必會像如今的英語一樣成為一項必學的學科。
  • 「從娃娃抓起」,少兒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
    什麼是少兒編程教育? 少兒編程教育是通過編程遊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難能力的課程。 中小學編程教育已然成為全球共識,在過去,我們可能認為編程是一個聰明的人才會學習。
  • 「五大理由」告訴你為什麼編程要從娃娃抓起!
    面對形形色色的課外補習,除了被大眾熟知的繪畫、舞蹈等課程,近幾年少兒編程的興起,更是讓家長們挑花了眼。 國家鼓勵中小學融入編程教育,甚至編程教育已經上升到國家教育戰略,明確規定小學推行編程教育,那麼對於孩子有哪些方面好處呢?
  • 潘石屹直播連線編程貓李天馳感嘆編程要從娃娃抓起
    李天馳創辦編程貓時正是秉承著這樣的初衷, 少兒編程要從「娃娃」抓起潘石屹和 Python 的故事,大概開始於去年 11 月。 「當時選這個語言的時候簡單的上網查了一下,Python是全世界用得最多的計算機程式語言。」
  • 讀完小學生編程考試大綱,不妨重新討論下計算機從娃娃抓起這件事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蛋醬三十五年後,我們才明白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學計算機從娃娃抓起」。人這一生,不可能不經歷幾場抓耳撓腮的考試。三十五年過去了,我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在各位體會到「村裡剛通網」那種快樂的年紀,現在的小學生已經學會編程了。但是,小學生學習編程這件事,褒貶不一,也有人說:「少兒編程真的不是收智商稅嗎?」
  • 孩子學習編程肯定有用,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孩子學編程肯定是有用的,至於孩子幾歲開始學編程,我想至少是小學三年級以上的中高段的孩子吧。因為幼兒園的孩子,不必要也不適合於去學編程。而且,國家規定小學三年級以上孩子每周開設計算機課程,這是教育面向未來,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要。
  • 全球化趨勢少兒編程 編程貓迎風而來
    現在編程已經成為了一種全球化的趨勢,然而對於國內來講,很多家長對於編程也是一知半解,對於少兒編程更是了解的少之又少。目前國內的編程人才還是相對有些匱乏,編程從娃娃抓起是非常重要的,國家也在大力推廣發展少兒編程。作為躋身教育升學大環境新風口的編程貓,在幾年的深耕中,已站住腳跟!
  • 穿著尿不溼的娃學編程:拔苗式、攀比式育兒「抓歪娃娃」
    「少兒編程班,凡是報名者可以參加國際編程比賽,增加孩子未來留學的砝碼,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少兒編程改變孩子的未來」......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相比於10年前奧數的火爆,如今少兒編程成為少兒培訓界的「新寵」,一節課在200元左右,主要招收6至16歲的兒童青少年。
  • 《Hello Ruby》:培養程式設計師要從娃娃抓起
    都說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原來連編程這等高端大氣的技術也要從娃娃抓起了。最近在Kickstarter上頗為流行一本叫做《Hello Ruby》的書,專門教五至七歲小孩學習編程。因為歐洲各國政府都在計劃如何吸引年輕人愛上編程,而Hello Ruby恰好給了他們啟示。很多人可能在想編程書籍不管怎麼寫都很枯燥無味,除了代碼還是代碼,但是這本Hello Ruby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只看圖片的話,你也許會以為是本童話書呢,很難想像這麼可愛的書居然和編程有關。
  • 「讓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要從娃娃抓起!」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讓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要從娃娃抓起!」這些教育機構的觀點其實並沒有錯,但實際的授課內容大多偏向軟體教學,而忽略了硬體的重要性。他們的課程從Scratch圖形化編程製作動畫和遊戲,到Python編寫爬蟲、開發網站,最後是教算法,讓孩子參加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
  • 宋俊玉: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吉林南仁東小學: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一年來,這所為紀念「天眼之父」成立的小學已成為吉林省培養青少年科學精神、科技素質的示範基地。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思考如何通過程序設計,讓小球按照預想的線路行動。」在學校的「編程達人」科技社團活動中,同學們坐在電腦前編碼設計程序。「我很喜歡這門課,從一年級起就報名加入了社團。」三年級學生張裕澤說。
  • 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6k字)
    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文|中國青年報,知識簡化20190710Wed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國外教育行業普遍對於科學比較重視,編程已經融入在教育中。6歲的付鴻舟坐在電腦前卻十分淡定,小手慢悠悠地搭在滑鼠上,白浩溟也湊到屏幕前,他們商量著拖動程序模塊重新編程,很快就改完了。重新啟動,綠色的積木被成功地搬運到了綠色對應區域內。其實白浩溟5歲時就會通過電腦編程指揮飛機模型啟動螺旋槳了,他媽媽深信「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此次參加比賽的指定機器人平臺——某型機械臂價值「兩三萬」元,白浩溟媽媽認為這種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在曹甸鎮下舍幼兒園大班的一個教室裡, 剛吃完飯的小朋友舉起碗自豪地說:&34; 我園對孩子們節約意識的培養成為常態化教學內容, 學校和老師用多種方式鼓勵、 引導孩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讓 &34; 從娃娃抓起。曹甸鎮下舍園持續開展 &34;,既保證孩子們每天吃好吃飽, 還儘量做到不浪費糧食。
  • 從娃娃抓起,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
    留心有話:從娃娃抓起有些行為習慣是從小形成的,​從娃娃抓起並不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現在的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是在舉行傳統節日「苗年節」的慶祝活動,並且家長也都參加了,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民族特色,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其實,其他的各種類似文化傳承又何嘗不應該從娃娃抓起呢,傳統文化、優良道德禮儀等,​都可以從小抓起的。
  • 少兒編程的「冰與火之歌」
    「13歲」 隨後,這個特別重要的人摸著李勁的頭對周圍的人說:「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微軟研究院部分合影,第二排左三為李勁儘管當時的中國已經意識到計算機的重要性,但是在那個計算機尚屬稀罕物的年代,「計算機從娃娃抓起」的範圍也只能局限於局部地點和少數人之中。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