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6k字)

2021-02-13 知識簡化

秦農序

未來社會到底需要多少人工智慧人才,短期佔比和長期需求來看,都是遞增的,那麼學校應該培養多少人才呢?如果從高中開始接觸計算理論、算法編程、軟硬體實踐,到了大學來得及從零學到各個專業可用嗎?這是個問題,專業領域人才培養也是問題。下載:如需本文6k57PDF資料,讚賞支持後,公號發送「人工智慧教育」獲取。


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

文|中國青年報,知識簡化20190710Wed

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

國外教育行業普遍對於科學比較重視,編程已經融入在教育中。美國的STEAM系統中,科學方面的教學在K12就已經開始。這種課程會融入編程的元素,但不一定是寫代碼,而是從做一個系統的角度,把一些模塊做成系統。關係到人工智慧方面,美國市面上已經出現了高銷量的機器人,孩子們可以通過Ipad上的編程來控制機器人,完成簡單的動作。

我國智能教育的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AI為學生的作文打分

·聊天機器人回答學生的問題

·虛擬助手成輔導老師

·藉助VR和計算機視覺,學生能足不出戶接受手把手的實踐性教學

·教育的模擬化和遊戲化,學習效果的分析更加精準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慧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慧學科,培養複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慧人才高地。業內專家也表示:人工智慧教育的開展,很大程度上帶來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思維方式的改變。

人工智慧時代的原住民:3歲做拼插,5歲學編程

2018世界機器人大賽上,一位小朋友在嘗試編程控制機器人。

6歲的白浩溟(左)和付鴻舟(右)參加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青少年機器人設計類比賽的「智造分揀工程挑戰」項目。張茜/攝

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引來眾多青少年參觀、參賽,兒童服務相關展品順理成章地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在這一領域,不少展商都將「編程」功能設置為吸引消費者的關鍵詞,「以後的孩子都得會編程」。

現如今,「編程」被認為是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切入口之一。記者在現場隨機採訪的幾位家長也不約而同地說:「即使孩子以後不從事人工智慧專業的工作,也需要對機器人和編程有所了解。」

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

大會期間舉行的青少年機器人設計類賽事中,「智造分揀工程挑戰」區域有兩個小小的身影特別引人注目。

肉乎乎的小手和滑鼠一樣長,統一發放的參賽T恤下擺在膝蓋處晃蕩,6歲的白浩溟和付鴻舟是本項目中年齡最小的兩位選手,來自深圳。他們已經邁進了編程的門檻。

「讓他們搞吧,也不期待得什麼名次。」 白浩溟媽媽緊貼著場區的擋板,探進半個身子張望孩子的操作,她本以為這是本次大賽最簡單的項目。

其實並非如此,白浩溟和付鴻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把10個不同顏色的積木方塊通過機械臂吸附上來,並搬運到顏色對應的區域。在這個過程中,二人將配合進行機械臂調試和程序編寫,以完成讓機械臂移動到某指定位置,準確識別顏色,吸取木塊,並將木塊搬運至其他指定區域等一系列環節。

不出所料,他們的第一次嘗試失敗了,綠色木塊被放到了紅色區域。「不對不對!把數據重新寫一次!」白浩溟媽媽比孩子還著急。

6歲的付鴻舟坐在電腦前卻十分淡定,小手慢悠悠地搭在滑鼠上,白浩溟也湊到屏幕前,他們商量著拖動程序模塊重新編程,很快就改完了。重新啟動,綠色的積木被成功地搬運到了綠色對應區域內。

其實白浩溟5歲時就會通過電腦編程指揮飛機模型啟動螺旋槳了,他媽媽深信「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此次參加比賽的指定機器人平臺——某型機械臂價值「兩三萬」元,白浩溟媽媽認為這種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付鴻舟的爸爸也認為「未來一定是人工智慧的時代」,他讓孩子每周練習一兩次編程,每次不超過兩小時。

鼓勵孩子學習編程,不僅是以上兩位家長的選擇。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現場的一位機器人培訓教練衣慧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某培訓機構近3年越來越受歡迎:有些3歲的兒童就來通過拼插練習培養結構和空間感;5至6周歲學習簡單編程,並在學齡前後掌握簡單的物理知識;8歲以上通常就可以開始接觸相對複雜一些的模塊化編程了。

這次他帶來的小選手添添3歲開始接觸拼插機器人,5歲時就能通過模塊化編程設計簡單的小遊戲。添添爸爸相信,現在所接觸到的簡易化編程對孩子未來銜接寫代碼編程會有幫助,「雖然輸入形式不同,但邏輯是一樣的」。

不過,他認為對於小添添來說,獲得多少知識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軟實力的塑造。添添爸爸認為孩子的耐心「有相當大的提高」,「面對失敗也能夠自己分析原因」。

哪種教育方案適合你

事實上,不僅是比賽中,在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博覽會和產品展銷區域,「編程」也是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小朋友們心中的關鍵詞。

來自北京的劉先生和6歲的兒子陽陽駐足在一款編程機器人面前不過十幾分鐘,陽陽就學會了用動作記憶編程的方式讓機器鸚鵡跳舞。

劉先生介紹,陽陽4歲就能把幾百塊的模型拼個八九不離十,所以這次他毫不猶豫地給兒子買了一款價值1299元的編程機器人,相信編程對兒子來說也不是難事。

「人工智慧在未來會很普及,應該讓他接觸一下社會的發展趨勢。」劉先生說。

從現場編程機器人的受歡迎程度來看,劉先生似乎說出了多數家長的心聲。展商無需贅述編程對孩子發展的意義,只要擺出自己的產品,就會被一波波湧來的青少年和家長迅速圍住。

記者注意到,為了對接孩子、家長、學校和培訓機構的需求,不少相關企業都在積極開發「培養人工智慧時代原住民」的教育方案,而各家供應商的理念和特色各有不同。

以陽陽小朋友選擇的某型號編程機器人為例,拼插好機器人組件和電機後,即可進行簡易的編程學習,其編程方法包括「動作記憶編程」和「圖形化編程」兩大類。

據介紹,包括此類編程機器人在內的教學材料包已在全國數所少年宮和各地小學落地。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信息技術課老師郭祖雲是使用者之一。他介紹,為與人工智慧時代接軌,學校新建功能室,引入了一批工智能教學材料。「全校900多人,200多人都選了我的課。但由於條件有限,我們只招了35人」。

當前在青少年中頗受追捧的手機遊戲《我的世界:教育版》中,孩子們可以通過可視化編程的方式培養計算思維。據了解,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的教師正在通過這款遊戲推動課堂創新和協作。

人們在探索人工智慧教育的各種可能性。材料包、實驗室、跨學科教育研究實踐平臺、手機遊戲或公益活動,各種教育方案琳琅滿目。目前來看,萬變不離其宗的是,「編程」已經成為各種方案的交叉點。

「傳統概念認為學編程今後就是做碼農,其實不然。未來的世界將是數位化的世界,會寫代碼可能就會像今天我們寫文章、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一位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人工智慧教育路線是必經之路

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它源自1956年,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發展期,如今迎來了又一輪爆發期,各種相關預測甚囂塵上。樂觀派,如谷歌工程總監庫茲韋爾認為,人類將會透過與機器結合而獲得「永生」;悲觀派,如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擔心人工智慧會導致人類「滅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慧可以代替人類完成某些繁重的工作,但正是因為「太好用」,短短幾十年內,不少職業都會由人工智慧,而不是人來完成。

關於人工智慧的預測和看法紛紛擾擾,但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

2017年發布的 《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是指使用機器人代替人類實現認知、識別、分析、決策等功能,其本質是對人的意識與思維處理信息過程的模擬,凡是使用機器代替人類實現認知、識別、分析、決策等功能,均可認為是使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危輝告訴記者,人工智慧是一門綜合了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自動化、神經生物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的交叉學科。

作為一門持續發展中的學科,近年來,人工智慧的定義不斷被泛化,人們總是把一些看似高端的技術歸入人工智慧範疇。危輝說:「京東配送機器人『智慧小車』的核心技術是定位導航和無線通信,但在一些媒體上,也被說成是人工智慧產品。」他進一步表示,「人工智慧」這個詞現在這麼熱,是因為「資本市場喜歡拿它當做題材來炒作。」

理論上,我們需要釐清人工智慧與其他高科技概念的界限,然而,現實社會的發展必將是產業發展融合的結果。分子生物學博士、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一土學校創始人李一諾告訴記者,人工智慧並非唯一影響人類社會的科學分支。近幾十年來,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神經科學等在各自的學科領域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加上全球產業鏈的迅猛發展打通了眾多學科壁壘,使得工業自動化、微電子、納米技術、數位化等與網際網路結合,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洪荒之力」。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一系列高精尖技術正拽著人類一路向前飛奔,將使得人類社會產生重大變化。

從教會編程走向啟發創新

面對人工智慧的挑戰,最為直接的應對方式自然是加入與人工智慧技術有關的教學內容。危輝告訴記者,編程是計算機學科(包括人工智慧這一分支)的學科基礎,而且比人工智慧容易得多,更適合進入中小學課堂。加上未來二三十年內人工智慧仍可以被編程,因此「學一點編程有好處」。寶山區青少年科學技術指導站站長吳強告訴記者,未來,編程將不再只是「程序猿」的工作,只要掌握一些簡單的編程技術,就能極大地提高很多崗位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孩子們不僅可以在編程課上養成跨學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思維和綜合實踐能力,還能收穫面向未來的意識、視野和情懷。

其實,很多國家早已將編程教育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去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狂砸40億美金推動編程教育,並發起「編程一小時」的運動,旨在讓全美小學生開始學習編程,更早接觸計算機。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已將機器人和編程課程納入到了中小學的學習範圍。近日,國務院發布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指出,應逐步開展全民人工智慧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慧學科,培養複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慧人才高地。在編程教育和機器人教育方面,上海已經有多年經驗,以寶山區為例,區內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和機器人教育近20年。行知實驗中學、吳淞中學和經緯實驗學校參與中央電教館牽頭開展的 《教育大數據分析研究》課題研究,用大數據手段對課堂教學進行實時全樣本檢測評價,這些都將為開創人工智慧校園打下基礎。

然而,目前上海的一般學校通常只能在校本課程和社團中才有編程的蹤影,「信息科技課」當中幾乎沒有編程的內容。對此,吳強持樂觀態度,他表示,上世紀八十年代「計算機課」也曾經歷從牆外到牆內的過程。編程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進入學校教育體系是早晚的事。

至於具體的編程教育方式,吳強建議,編程課程可以開發「開源智能硬體」「智慧機器人」「可穿戴技術」「圖式編程」等綜合實踐課程,如寶山區開發了 《虛擬機器人》《足球機器人》《Arduino 開源硬體》《Scratch 編程》《米思齊圖像化編程》 等特色課程,通過遊戲及圖形化編程培養小學和初中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習慣。還可以開展相關軟硬體案例的跨學科STEM+綜合學習和實踐,並且在研究型課程中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生產和社會實踐開展課題研究,如硬體研發、APP編寫等。除了編程教育,面對智慧未來,學校教育還有哪些應對之策?

馬雲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給出了建議。他認為,應減少重複操練和死記硬背,增加體驗式學習的比例。「過去兩千年來,人類的知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人類的智慧自從2000年來幾乎沒有進化。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孩子記、背、算,不讓孩子去體驗,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目前上海正在中學階段實施「走班教學」「研究性學習」「項目化學習」等舉措,通過這些舉措,學生不僅能擁有更多體驗式學習的機會,還能增強綜合學科素養。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副主任譚軼斌曾引用 《論語》中的「君子不器」來強調複合型人才對於智能未來的重要性,「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指出,君子不能囿於一技之長,只有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駕馭各種複雜情況。」

此外,創新思維也是未來社會優秀人才所必需。雖然人工智慧專家在很多細節上爭論不休,但基本都認同一點:未來人腦可以更加集中於科學、藝術這類的創造性工作,而將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交給機器人。畢竟,電腦雖然可以處理大量程序性的工作,但涉及創造力的部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人腦的特權。

但是,說到創新,危輝的語氣充滿擔憂。從研究AI的人數和商業應用來看,目前中美兩國的數量已經齊平,但在原創性研究、創新土壤建設等層面,中美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未來,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敢冒原創風險、不拘泥於跟風研究的勇氣。學術研究不能只看結果,為了驗證一種新的想法而進行的探索很可能一無所獲,只有勇於試錯,才可能穿過貧瘠的沙漠,抵達智慧的綠洲。而這一切,需要轉變教育評價機制。」

面對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未來,今天的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這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註:素材來自網文[1]。相關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秦農跋

美帝敲打科技落後我國企業。依賴土地財政盤剝民眾的地主們,在吃住行等生存負荷之上不留發展空間,國家止步於吃住行等生存問題。國家要重視科技教育土壤的培育提升,讓幼童到博士、工作,徹底拋棄識字讀書空想的文字遊戲,而走向自然社會現實的實踐、實習、實驗,踏實起來。通過不斷提高教育和科技轉型升級,使得中國成為世界引擎,帶領百姓從生存溫飽,走向吃住無憂、有時間和精力發展各領域的新文明時代。如果不能重視科技教育土壤的培育提升,把吃住行教育等生存負重推至一生極限,拒絕經濟轉型升級,則始終二流。

素材(290字)

1. 中國青年報. 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 [EB/OL], elecfans, http://m.elecfans.com/article/739310.html,2018-08-27 11:15:48, visiting date: 20190710Wed

x. 秦隴紀. 西方哲學與人工智慧、計算機;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概論; 人工智慧研究現狀及教育應用; 信息社會的數據資源概論; 純文本數據溯源與簡化; 大數據簡化技術體系. [EB/OL], 數據簡化DataSimp(微信公眾號), http://www.datasimp.org,2017-06-06.

—END—

免責說明:公開期刊媒體資料彙編,只為學術新聞信息傳播,註明出處素材可溯源,言論接受公眾監督。本公號不持有任何傾向性,亦不表示認可其觀點或其所述

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6k字)

秦隴紀2010-2019©知識簡化

知識簡化導讀: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

目錄

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6k字)

A  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5k字)

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

人工智慧時代的原住民:3歲做拼插,5歲學編程

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

哪種教育方案適合你

人工智慧教育路線是必經之路

從教會編程走向啟發創新

素材(290字)

SocialEdu170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KS20190710WedQinDragon.docx

簡介:人工智慧教育是什麼?像學語言一樣自然和必要從娃娃抓起。作者:祥缺。素材:中國青年報網文/秦隴紀微信群聊公眾號,素材附引文出處。下載:如需本文6k57PDF資料,讚賞支持後,公號發送「人工智慧教育」獲取。版權:文章僅供學習,公開部分資料©版權歸原作者,請勿用於商業非法目的,保留對應權利。有事留言或QinDragon2010@qq.com。轉載:請寫明作者、出處、時間等信息,如「出自公號©知識簡化,作者:祥缺;時間:20190710Wed©數據簡化社區NC非商業授權」等字樣,歡迎分享、讚賞支持。

知識簡化」公眾社會教育知識分享

跋:改革開放卌年祖國日漸強盛,民眾吃住生存後缺發展空間!把讀書考答案當成教育,缺乏科學家、技術人員、發明家、藝術家土壤;把吃住當成底線,缺乏自主就業創業、傳統手工藝、發明創新的空間;沒有場地一切無從談起。只會識字空想、奔波吃住就認識不到實踐實驗、科學技術、數理分析、信息技術、電氣智能等人類文明精華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推動、引領作用。書從何來、讀書做甚?應當校正社會教育之弊,希望有自然社會中鍛鍊身體、認識現實、發現問題、動手實驗、合作研究的高質量教育!

如需下載PDF請讚賞支持

相關焦點

  • 從計算機到人工智慧,都「從娃娃抓起」
    8月,他參加了集散地組織的人工智慧社團選拔,最後幸運地在 240 多名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團員。接下來,他會在社團中接受到更加系統的人工智慧學科知識培訓。 (「智慧工廠」套件)這場「人工智慧普及從娃娃抓起」行動,和 30 多年前的青少年計算機普及教育遙相呼應著。 1984 年,上海市展覽館舉辦十年科技成果展,鄧小平到場參觀。
  • 「讓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要從娃娃抓起!」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讓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要從娃娃抓起!」這些教育機構的觀點其實並沒有錯,但實際的授課內容大多偏向軟體教學,而忽略了硬體的重要性。他們的課程從Scratch圖形化編程製作動畫和遊戲,到Python編寫爬蟲、開發網站,最後是教算法,讓孩子參加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他親切地問一位小同學:「你叫什麼名字?」「李勁。」「多大了?」「13歲。」鄧小平同志和藹地撫摸著李勁的頭,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頓時,這個小男孩成為全場攝像機的焦點,他感到了身邊小朋友們投來的羨慕目光。但當時的他還不懂天高地厚,高高興興地回答了鄧爺爺的幾個問題以後,竟然又對著電腦設計他的下棋遊戲去了。
  • 科技創新從娃娃抓起,編程教育將會像英語一樣普及進課堂
    據悉,本屆大賽與首屆智博會緊密銜接,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從青少年抓起、從科技創新抓起,發現和培養一批具有科研潛質和創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將激勵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創新創業大軍。上遊新聞記者在18日的大賽公眾開放日看到,我市眾多的科技教師和學生在現場觀摩學習,近距離感受體驗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
  • 從娃娃抓起的AI教育長啥樣? | 青島教育案例
    「鄧小平曾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後來就出現了馬雲、馬化騰等人。但整個山東區域,包括青島,我們在那個過程中慢了。現在人工智慧的興起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省委、市委這麼重視。」青島市教育局副巡視員姜林在接受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等採訪時說。
  • AI教育怎樣從娃娃抓起?機器人比賽熱背後的冷思考
    1984年,鄧小平在上海市展覽館看到中國第一批接受計算機教育的學生演示程序後,摸著當時還只有13歲的演示學生李勁的頭說:「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後來,李勁成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最年輕的研究員。當時,計算機在中國還屬於新鮮的外來事物,鄧小平把計算機普及的重任放到了娃娃們身上。當年的計算機教育就如同今天的人工智慧教育一樣,從娃娃抓起,AI才能成為新的社會生產力。機器人競賽成了AI教育落地的重要表現形式,早在1989年,美國非盈利組織就創辦了針對青少年的FIRST系列機器人賽事。隨著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國內AI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創新的規模化和個性化發展得到了有機的結合。
  • 從娃娃抓起,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
    留心有話:從娃娃抓起有些行為習慣是從小形成的,​從娃娃抓起並不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現在的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是在舉行傳統節日「苗年節」的慶祝活動,並且家長也都參加了,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民族特色,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其實,其他的各種類似文化傳承又何嘗不應該從娃娃抓起呢,傳統文化、優良道德禮儀等,​都可以從小抓起的。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應急素養既是當下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也是長遠防疫最好的「疫苗」,要把包括衛生應急素養培育在內的疾控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建設來抓。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年輕父母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有時候會著急,有時候會逼著孩子寫作業,這時候做為孩子的爺爺或奶奶便出來給孩子解圍,也會說那誰誰誰也沒上過學,現在混的也很好;那誰誰誰文化水平也不高,現在也沒餓著。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但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或許有更多的人沒有去深層次地考慮過。在該學習的年齡就要應該去學習,如果過了這個年齡再去學習,學再多的習也是「徒勞無獲」。
  • 人工智慧時代的原住民:3歲做拼插,5歲學編程
    現如今,「編程」被認為是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切入口之一。記者在現場隨機採訪的幾位家長也不約而同地說:「即使孩子以後不從事人工智慧專業的工作,也需要對機器人和編程有所了解。」「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大會期間舉行的青少年機器人設計類賽事中,「智造分揀工程挑戰」區域有兩個小小的身影特別引人注目。
  • 「從娃娃抓起」,少兒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
    什麼是少兒編程教育? 少兒編程教育是通過編程遊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難能力的課程。 中小學編程教育已然成為全球共識,在過去,我們可能認為編程是一個聰明的人才會學習。
  • 延安這項教育,從娃娃抓起
    河南遊客 張遂和講得很好,她已經懂得了革命的歷史,知道新中國來之不易,她已經學到了很多知識。河南遊客 裴虎現在的小孩主要以教育學習為主,紅色教育方面有點偏少,這個活動對她紅色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增長,也可以把延安精神好好地傳承下去。
  • 潘石屹直播連線編程貓李天馳感嘆編程要從娃娃抓起
    6月20日,潘石屹在《潘石屹的源碼世界》直播會議中與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進行了深度對話,對學習編程的原因進行了解答。在他看來,未來社會是一個人工智慧的時代,人工智慧的時代需要學會人工智慧的語言,而Python就是這把打開時代語言的鑰匙。不過,他提到進入編程領域的學習已經晚了半截,真正的學習黃金期應該是幼兒階段。
  • 超前負面清單,英語1、2年級訓練入列,學英語從娃娃抓起有必要嗎
    負面清單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學科中存在的具體的超標超前行為。其中英語學科存在一二年級書寫訓練的超前行為。眾所周知我國現階段義務教育大綱規定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學科教育。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對英語有持續學習的興趣,能進行簡單的溫侯,能看懂簡單的故事,能寫出簡單的句子。
  • 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的戰略目標和總體要求。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明天的花朵,他們生態意識的覺醒和生態文明觀念的樹立直接關乎中國生態文明社會的未來建設目標。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對幼兒進行生態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 克勞德·香農訪談梗概:天才如何思考、工作和生活——12條教訓​(3k字)
    本期下兩篇,A部分是一萬多字中譯文,涉及眾多美國俚語和典故,B部分是七千多單詞原文,原文名詞超鏈可訪問。上期介紹「忒修斯Theusus」早期機器學習演示——克勞德·香農1950年的模仿遊戲,專門介紹了本文提及的機械鼠實驗。關鍵詞:克勞德·香農,C.E.Shannon,麻省理工學院,數學,通信,人工智慧,工作,生活。公號框發送「香農天才12條」獲取全部55k字PDF,感謝您分享、讚賞支持科普!
  • 讀完小學生編程考試大綱,不妨重新討論下計算機從娃娃抓起這件事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蛋醬三十五年後,我們才明白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學計算機從娃娃抓起」。人這一生,不可能不經歷幾場抓耳撓腮的考試。三十五年過去了,我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在各位體會到「村裡剛通網」那種快樂的年紀,現在的小學生已經學會編程了。但是,小學生學習編程這件事,褒貶不一,也有人說:「少兒編程真的不是收智商稅嗎?」
  • 網絡安全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與往年類似,今年河北省依然將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作為重頭戲,無論是線上組織的青少年網絡意識教育等論壇,還是線下開展的六個主題日中涉及到的校園日、青少年日等,無不體現著河北省對於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視和用心。「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這其中青少年是不可或缺一環。據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突破9億,而未成年網民規模則為1.75億。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從娃娃抓起!MIT推出全球首個K12人工智慧學習網站
    真是所謂的「人工智慧要從娃娃抓起」,隨著人工智慧改變和顛覆了越來越多行業,青少年群體的人工智慧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MIT 負責網站搭建的媒體實驗室副教授 Cynthia Breazeal 表示,設立該項目的初衷,是為了滿足全球數百萬兒童、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AI學習需求,這些學習資源可以為停課在家的學生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免費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