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AI教育從娃娃抓起,Robo Genius為青少年打開AI世界的大門。
1984年,鄧小平在上海市展覽館看到中國第一批接受計算機教育的學生演示程序後,摸著當時還只有13歲的演示學生李勁的頭說:「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後來,李勁成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最年輕的研究員。當時,計算機在中國還屬於新鮮的外來事物,鄧小平把計算機普及的重任放到了娃娃們身上。當年的計算機教育就如同今天的人工智慧教育一樣,從娃娃抓起,AI才能成為新的社會生產力。機器人競賽成了AI教育落地的重要表現形式,早在1989年,美國非盈利組織就創辦了針對青少年的FIRST系列機器人賽事。隨著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國內AI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創新的規模化和個性化發展得到了有機的結合。目前,全國中小學已經開始嘗試將人工智慧相關專業設為課標,普及AI教育。
作為國內人工智慧機器人領域的頭部企業,優必選科技發起了Robo Genius全球青少年機器人挑戰賽,這一賽事正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之一。我國的AI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但Robo Genius作為優必選科技發起的首屆針對青少年的機器人賽事,已經在全球30多個城市吸引了3000多支隊伍參賽。
除此之外,為了培養更多AI教育人才,優必選科技制定了一整套人工智慧教育解決方案。Robo Genius正是優必選科技為激發學生興趣進行的AI+機器人教育嘗試。優必選科技成為了推動國內機器人競賽的一股新勢力,已經先後發起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賽事——2017年開始舉辦的IEEE&優必選機器人設計大賽、從2017年到2019年連續三年與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共同舉辦的RISS機器人挑戰賽,還有今年針對全球青少年的Robo Genius和URC青少年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
現在,面向青少年的Robo Genius成為了機器人賽事領域的又一熱門賽事。優必選科技連續發起不同類型機器人競賽背後有何考量?Robo Genius又如何成為機器人競賽領域的新焦點?對此,我們與優必選科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或許能從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優必選科技首次發起青少年賽事一直以來,把祖國的花朵培養成未來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都是教育事業的終極目標。青少年是一個國家和社會進步的原始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讓青少年學習最先進的科技、AI知識就是為未來積累原始資本。
在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今天,新興的AI教育正通過「以賽帶學」的模式把目標瞄準了青少年群體。機器人競賽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興起了,教育類機器人賽事是機器人競賽中最先發展起來的種類。從90年代初開始,機器人競賽就迅速成為了一個新的產業,並加速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美國最早提出了STEAM教育,後來STEAM教育應用到機器人領域後還形成了教育機器人這一大門類,相關的青少年編程設計機器人大賽也應運而生。競賽是一種能直觀體現理論知識學習成果的方式。為了吸引更多對AI和機器人有興趣的青少年主動學習,優必選科技提出了「以賽帶學」的理念。
Robo Genius從今年6月開始啟動,已經在包括韓國、墨西哥、印度尼西亞、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30多個城市進行了多輪比賽,經過半年的激烈角逐,全球近3000支青少年隊伍中的200支優勝隊伍來到北京參加決賽。
要普及人工智慧教育就不能局限在城市環境中,為了讓農村留守兒童也有機會接觸到人工智慧,接觸到機器人,優必選科技在2019年初走進了杭州淳安縣梓桐鎮中心小學。這裡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只有在外出打工的父母回鄉時才能從他們的口中對外面的世界了解一二。
2019年6月,優必選科技聯合馬雲公益基金會及湖畔善契公益基金會在淳安縣梓桐鎮中心小學建立了創客空間,讓留守兒童第一次接觸到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對機器人和編程有天分和興趣的小朋友也借著這次機會參加了Robo Genius機器人大賽,他們也憑藉自己的努力,作為優勝隊伍來到了北京參加決賽。雖然比賽有輸贏,但結果對孩子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在比賽中他們收穫的知識、快樂、友情才是值得珍藏的財富。比賽結束後,一位小選手一臉天真的問道:「明年我還能不能來?」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表示,小朋友來參賽不僅僅是想要享受勝利,而是他覺得在這裡獲得了成長。我們不是強調競技,更多的是強調學習,要給下一代一把打開未來AI世界大門的鑰匙。
從學習到思維方式,機器人競賽給青少年帶來了什麼競賽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比賽提升技能,教育機器人競賽與其他類型的賽事相比,除了提升機器人技能外,還多了一項教育功能。機器人,是一種承接AI學習成果的載體,孩子們通過編程設計,可以製造出屬於自己的個性化機器人,這種過程會讓他們在取得成果時體會到成就一件事的滿足感。這些收穫或許是在編程設計上的進步,或許是理論知識的充實,又或許是學會了如何與隊友團隊配合。在AI技術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內外AI教育的普及推廣都採用了競賽的模式,從競賽中讓孩子們學習到計算思維、科學思維和團隊協作思維。讓小朋友學習編程在比賽中取得勝利並不是最終目的,培養孩子們的計算思維才是引導他們走向未來科技的方法。通過系統的比賽,孩子們的空間想像力、計算思維、工程思維、動手能力、審美水平、創新意識和語言表達都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比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枯燥學習中的樂趣,能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也是鼓舞他們取得成果的動力。Robo Genius通過比賽的形式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主動在學習如何與隊友分工協作,共同解決問題。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2019年Robo Genius總決賽也是第三屆「大國小工匠」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Robo Genius的總決賽就是由中國科學技術館主辦,優必選科技、科啟未來共同協辦的,創客星球也為Robo Genius的總決賽提供了支持。中國科學技術館黨委書記、副館長蘇青表示,賽事活動能夠培養孩子們團隊合作、臨場應變和應對挫折的能力,這是他們在書本裡掌握不到的心理技能。未來中國科學技術館將結合科普教育領域的豐富經驗,聯合優必選科技等優質合作夥伴,讓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機器人競賽的終極目的:讓AI教育看得見人工智慧教育的培養應該是普及性的,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不應該設上限,年紀小不應該是學習的限制。孔子說:「因材施教」。不同年齡段孩子在心理、生理方面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通過有特點和針對性的賽事設計,能夠培養孩子們不同的能力值。
現階段,人工智慧教育還沒有一個標準的評估模式,機器人競賽就成為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加速機器人教育場景落地的重要形式。AI自主學習需要海量的數據,在各個細分領域的落地都有不同的需求。競賽就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一種方式,讓孩子們在競賽中自由的發揮想像力,再把這些想像力在機器人身上實現,通過比賽的方式呈現出來,不斷取得突破創新。
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鍾永說:「優必選的教育團隊有500人到600人,做硬體和軟體開發的有200人左右,其餘的400多人都圍繞在教育、運營和師資培訓來布局。」今年夏天,優必選科技獨家冠名贊助了浙江衛視青少年機器人競技綜藝節目《鐵甲小雄心》,專業的機器人技術導師和教育專家把賽場變成課堂,讓孩子們取得了看得見的進步。
節目中,年紀最小的萱萱只有4歲,對小萱萱來說,不要說專業的機器人比賽了,就連和同隊的大哥哥大姐姐說話都足夠讓她膽怯。但隨著每一期節目的一點點進步,在最後一場比賽中,萱萱主動運球,成功幫隊伍得分。
8歲的噗噗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作為小隊伍的隊長在比賽中不僅要自己獲勝,還要幫助其他隊員,承擔起一個隊長的職責。小朋友們在《鐵甲小雄心》裡的表現,就是AI教育落到實處最好的證明。來自深圳的9歲小朋友邱海煊在節目錄製過程中對機器人和編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回到學校後,他組建起了自己的小團隊,報名參加了Robo Genius 2019總決賽。在總決賽的閉幕式上,從《鐵甲小雄心》裡「出師」的幾個孩子,噗噗、邱海煊、妍妍還帶來了一場機器人競技表演賽,把學習機器人和編程的熱情傳遞給了Robo Genius的其他孩子們。鍾永表示,AI教育是開放的,建立一個AI教育體系是非常龐大和複雜的事情,企業如何在其中尋找自身定位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難題。
結語:專業競賽落地AI多維度應用人工智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青少年應用人工智慧的能力,更加主動的學習人工智慧技術,並將其應用到自身的成長和推動社會進步當中去。面對新技術革命的到來,讓青少年學會如何使用AI解決實際問題,並連接到真實的世界中是很重要的。目前,國內市場缺少的就是專業、有影響力的青少年機器人賽事,專業的競賽能讓孩子們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比賽多維度的應用到世界場景中。2016優必選科技開始進軍教育領域後,已經推出了編程教育機器人Jim Robot,建立了端到端的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教育解決方案,創辦了覆蓋中學到研究生的一系列賽事。競技和賽事是將理論知識直觀地、多維度地應用到實踐中的手段,「以賽帶學」可以幫助青少年學會知識和技能的融會貫通。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