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懸念,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產品銷售榜單上,戴森力壓所有競品,贏得了電商平臺小家電類別的銷售冠軍。戴森完成了自身品牌知名度在中國的最大限度擴張。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北京報導
責編:曹煦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46期)
毫無懸念,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產品銷售榜單上,戴森力壓所有競品,贏得了電商平臺小家電類別的銷售冠軍。
戴森的爆款產品——Airwrap美發造型器,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有上萬篇評價和介紹,在這種好奇、顏控、炫耀的複雜情緒中,戴森完成了自身品牌知名度在中國的最大限度擴張。
10月16日,戴森公司首席工程師傑克·戴森在北京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暢談關於戴森的創新密碼。
被父親收購的創二代
戴森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被譽為「英國設計師之王」,在他的自傳《超越可能》(Against the Odds)裡提過他的三位子女:Emily、Jake和Sam。
作為長子,傑克可謂耳濡目濡,一路見證了父親如何醉心發明,追求極致的整個過程。
「我最大的收穫來自童年。在我5歲的時候,父親就開始運用紙板為一臺真空吸塵器製作旋流器,然後又花費15年將它變成一款產品。」傑克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而最令傑克印象深刻的是,他看到了作為發明家之外的父親是如何執著運營公司,打造「Dyson」這個品牌。
「我父親曾經花費10年的時間與一家抄襲我們吸塵器產品的美國大公司做鬥爭。他憑藉一己之力,負責營銷、銷售和製造,這給我上了一堂有關毅力、無所畏懼和永不放棄的課。對我來說,這堂課的非凡之處在於,它教給我努力工作和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而且你需要非常非常努力地去實現心中的目標,決不放棄。」傑克說。
以設計燈具為例,其他設計師往往更關心如何設計好看的物件,而傑克更多關注的是照明科技,以及如何能更好地使用光線。他不僅試圖讓燈具擁有高能效,還致力於讓消費者購買它然後可以終身使用它,不必再更換燈泡和燈罩。
2004年,傑克和他的團隊在倫敦西南部成立了一個配有銑床和車床的小型車間,並且在那裡生產出他的第一個商業產品——機動燈牆燈。「自己創業的好處是我擁有了設計和製造領域的第一手經驗,而且也知曉如何銷售一款產品。了解一個小規模企業的流程,讓我在接觸擁有眾多技術和產品的大公司時更有信心。」
對於傑克來說,創業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開始對改進和開發LED技術產生了興趣,並且將此作為他和他團隊的關注對象。
此後,傑克運用自創的散熱技術成功化解了LED晶片過熱的技術難題,CSYS工作燈應運而生。這款燈採用熱管技術,通過鋁質散熱片迅速「驅散」LED運行中所產生熱量。
2015年,戴森收購了傑克所創辦的燈具公司,由傑克運用其自創的尖端核心照明技術,成功化解了市面上現有的LED燈所無法克服的技術難題,也將戴森公司的技術領域拓展至照明。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款燈泡的使用壽命達到了60年,這也是戴森旗下唯一和馬達沒有關係的產品。
需要是發明之母
「只需拿起一綹頭髮靠近捲髮器,頭髮就會被產生的氣流吸附纏繞在捲髮棒上,使用簡單。除此之外,這個捲髮棒的最高溫度不會超過150℃,也因此避免了被燙傷的可能性。它還能實現捲髮、順發、幹發。」傑克這樣介紹這款名為Airwrap styler的捲髮棒。
Airwrap應用戴森第九代馬達,驅動產生一種被稱之為「康達效應」的空氣動力學現象,形成自動捲髮,它直擊當代女性的痛點——沒有過多時間花費在打理頭髮上。
但是,這款定價人民幣3640元的產品除了頗具科技感與新鮮感,令大批女性消費者紛紛「種草」外,其高昂的價格衍生出的網絡「段子」也有效地令男性消費者對產品產生了認知,而關於「捲髮棒的愛情試煉」與「脫髮人群的憂傷」等方面的討論則幫助戴森延續了話題的熱度,超越捲髮棒本身的意義空間。
「我們也沒想到中國的社交網絡對這個產品的測評轉向了情感維度,成為感情的試金石,事實上這是一款經過6年的研發,經過很久測試才推出的產品。」傑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正如英語中有句古諺:需要是發明之母。戴森的很多產品都是按照這樣的邏輯,經過多年研發才走向市場,而並不是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研發和推銷。
戴森全球產品研發總監Tom Crawford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戴森捲髮棒研發投入高達2400萬英鎊,由230名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的研發團隊在打造了642臺原型機後才最終實驗成功的作品。
「戴森有一個頭髮科學實驗室,這裡收集了價值40000英鎊、總長度約1600公裡的真人頭髮。我們的工程師們在這裡做了無數次實驗,捕捉到了消費者的痛點,從找到市面上產品的缺陷入手,攻破缺陷,推出自己的產品。」 Tom Crawford說。
始於「情懷」的造車
如果說戴森的吹風機、捲髮棒讓女性消費者剁手,那麼傳了許久的戴森造車終於落地了。10月23日,戴森宣布將在新加坡建設首家電動汽車工廠。新工廠將於今年年底開工建設,2020年前完工,2021年投產。
在這之前,戴森還宣布投資1.16億英鎊在英國南部建設電動汽車專用測試設施,包括機動性測試區、越野賽道、高速賽道、模擬真實環境等測試區。據介紹,戴森汽車部門人數目前已達400人,接下來還會增加300個汽車業務工作崗位。
「我們預計在2021年推出我們的電動汽車。對於我們所提供的所有產品,我們都有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標,對於電動汽車我們同樣有非常遠大的目標。」傑克如是說。
鮮為人知的是,早在1993年,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和其研發團隊就研發了一套柴油廢棄處理系統,可惜的是那時候環境保護問題還沒有被足夠重視,並沒有車企願意為這項技術買單。之後雖然擱淺多年,但戴森在汽車方面的動作並沒因此擱置,其一直致力於開發新的電池技術,在數碼馬達、電池系統、流體動力學上積累頗豐。
在技術產業化的道路上,僅有情懷顯然是不夠的。
「在生產電動車上會有很多挑戰,我們希望充分利用戴森在製造領域博大精深的經驗來實現我們的目標。每天我們生產7.5萬件產品。在我們歷史上從第一款戴森吸塵器誕生之初,我們就非常擅長利用空氣動力學和操控空氣動力學,我們的工程師將技術和他們的豐富經驗相結合,來施展強大的創造力。」傑克對戴森產電動企業充滿信心,「我們鼓勵工程師去大膽實驗、創新、解決問題,提出自己聰明絕頂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每一款產品都是革命性和顛覆性的。」
2018年第46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