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巨頭戴森電動汽車夢碎

2020-12-19 同花順財經

近日,家用電器巨頭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一封內部郵件中宣布,雖然戴森很努力地嘗試過造電動汽車,但最終還是因為「不具備商業可行性」而決定放棄20億英鎊電動汽車項目。在造車領域,有人為夢想窒息,有人也選擇急流勇退。

近日,家用電器巨頭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一封內部郵件中宣布,雖然戴森很努力地嘗試過造電動汽車,但最終還是因為「不具備商業可行性」而決定放棄20億英鎊電動汽車項目。

詹姆斯戴森表示,放棄造車項目並不是產品問題,工程師已經開發出了一款「非常棒的電動汽車」,但「在商業上不可行」。戴森還試圖為造車項目尋找買家,但至今為止沒有成功。

目前,戴森官網的產品雖然還陳列著「電動汽車」,但點進去之後,相關頁面已經不存在。

多年汽車夢滅

歷時2年多的項目正式宣告「流產」,讓很多戴森的擁護者感到惋惜,但最無奈的還是詹姆斯.戴森本人。

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詹姆斯.戴森一直是個環保主義者。早在30年前,戴森就已經涉足汽車行業,當時,詹姆斯.戴森為解決汽車尾氣問題,致力於研發一款過濾汽車尾氣內顆粒物的裝置,但並沒有引起重視。

在開發吹風機、風扇和空氣淨化器的過程中,戴森在電機、儲能系統、流體動力學和暖通空調系統方面有了很深的技術積累,詹姆斯.戴森也漸漸有了造電動車的想法,在他看來,電動車完美地從源頭解決了汽車尾氣問題。

據悉,戴森一直在為造車做準備,但並非一來就直接從汽車著手。

從2013年起,戴森陸續從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阿斯頓.馬丁等車企挖了不少研發和技術型人才。

2015年10月,戴森開始布局電池行業,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密西根州的創業公司Sakti3。Sakti3是一家專門從事固態電池技術研究的公司。固態電池的內部沒有液體電解質,能消除發生化學反應或過熱的風險,另外,固態鋰離子電池擁有目前市面上最好鋰電池兩倍的能力密度,如果用作電動車電池,可對電動車裡程有很大的突破。

當時,市場並沒有想到戴森是為造車,還以為戴森打算將這種電池技術應用在家用電器產品中。

戴森正式宣布要造車是在2017年下半年。戴森CEO詹姆斯.戴森給員工們寫了一封親筆信,宣布戴森已經開始研製電動車,將於2020年發布,首款車可能搭載固態電池技術。

信中還透露,戴森計劃投資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77億元)在電動車項目上,其中10億英鎊研發電動車,10億英鎊研發兩種電池技術,包括固態電池。

及時止損

雖然戴森相比市場上很多入局造車的資本都顯得更加慎重,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在業內人士看來,造車持續「燒錢」的屬性或許讓戴森「耗不起」了。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戴森全球營業額為2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20億元);利潤為6.3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55億人民幣)。也就是說,20億英鎊的投入相當於戴森一年在全球80%的營業額,3年多的淨利潤。

20億英鎊的資金雖然對戴森來說並不算太大,但造車是一個需要持續巨額投入的行業,對於底盤研發、車輛設計、電池、電機都要堅持自己研發的戴森來說,20億英鎊顯然遠遠不夠。而且,戴森所用固態電池成本更是不低,所以其打造的電動車將是豪華電動車,用詹姆斯.戴森的話說:「我們要造的這款電動車不是一輛價格低廉的電動車。」

資金投入的「無底洞」,再加上回報的遙遙無期,或許正是詹姆斯.戴森無奈說出「不具商業性」的原因。

當時,英國《金融時報》就評價稱,投入20億英鎊,這是戴森有史以來最奢侈的一場豪賭,如果成功,就可以重新定義戴森品牌;如果失敗,會消耗大量資源,甚至有可能讓品牌隕落。

最終,在努力了兩年後,戴森選擇了「半途而廢」,但這種及時止損的決定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是十分明智的。況且,戴森的20億英鎊投入也不是沒有任何成果,至少固態電池領域目前還是一片藍海。

據悉,戴森將關閉在英國和新加坡的電動汽車工廠。該項目僱用了523人,其中500人在英國,戴森表示將會把他們安置在吸塵器、風扇和吹風機等產品的生產部門。

詹姆斯.戴森表示,接下來,戴森將把目光瞄向固態電池,以及視覺系統、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相關技術。

(國際金融報記者肖逸思)

來源: 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躲得過戴森吹風機、捲髮棒,躲得過戴森電動汽車嗎?
    如果你的男朋友突然誇你直發好看,也許是他不想給你買戴森捲髮棒,如果有一天你的女朋友說燃油車挺好出門坐公交也不錯,那很有可能是因為她不想給你買戴森電動汽車!在戴森席捲了廣大女性的「草場」後,女性同胞們終於也算扳回一局。
  • 戴森的野心可不止捲髮棒,其首款電動車將於2020年上市丨新京報汽車
    最近一段時間,戴森的自動捲髮棒刷爆了朋友圈。這款神奇的科技產品讓不少女孩子心動不已,儘管還未在國內正式發售,卻已經收穫了不少訂單。不過,身為家電巨頭的戴森,可不僅僅滿足於用吹風機、吸塵器和捲髮棒來徵服消費者。
  • 三千的捲髮棒算什麼 戴森電動工廠落戶新加坡 「車界愛馬仕」來襲
    相信很多人都曾見過一個叫戴森的家電品牌,沒錯,就是一個吹風機賣兩千,一個捲髮棒售價三千,以為我們的錢都是大風吹來的那個戴森。在玩透了家電這些「小玩具」後,想要「搞點大事情」。去年,有消息傳出,戴森準備進軍電動車領域,隨後該消息得到了戴森官方的證實,創始人詹姆斯·戴森以郵件的方式向大家表明,做家電的戴森和同樣「不務正業」的蘋果一樣,要來搶特斯拉的飯碗了。
  • 通戴森計劃投資27.5億英鎊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技術
    通戴森計劃投資27.5億英鎊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技術 2020-12-11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戴森牌汽車了解一下,我確定說的是汽車而不是吹風機和捲髮棒
    戴森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相比於商人的身份,詹姆斯·戴森更願意別人稱他為是工程師、發明家。而且,在我們眼裡戴森是一家家電公司,但是詹姆斯·戴森本人卻堅持認為戴森是一家技術公司。現在,是時候將我們所積累的全部知識和經驗整合到一個大項目之中,那就是電動汽車。」
  • 明知故問| 戴森為什麼放棄投了25億美元的電動車項目?
    據公開報導,早在2016年,戴森就啟動了電動汽車的開發項目,決意要早推出一款「全新的、與眾不同」的電動汽車,項目計劃投資25億美元,其中一半資金用於開發汽車,另一半則用於開發電池。而今,汽車項目已經確定放棄,但電池項目還在堅持,戴森在公開信中寫道:「我們的電池將以一種深刻的方式令戴森受益,並將我們帶向令人興奮的新方向。」
  • 捲髮棒一夜刷屏後,戴森確認2021年在新加坡投產電動車
    10月23日,英國戴森(Dyson)公司宣布,公司董事會已經批准投資25億英鎊在新加坡建造首個汽車製造廠,以推進其製造電動汽車的計劃,該工廠預計將在2020年竣工完成,第一批車型將於2021年投產。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到2040年,中國預計仍將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屆時,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車銷量和三分之一的電動汽車(相當於5.59億輛汽車)將是電動汽車。
  • 戴森也要玩「跨界」:剛被捲髮棒種草,又要進軍電動汽車行業
    提到戴森,女孩子並不陌生,前有吹風機,近日又發布了一款捲髮棒,可以說讓全世界的女性怦然心動。10月10號,戴森在美國紐約發布了一款名為Airwrap styler的捲髮棒。然而戴森志不在此,他也要開始「跨界」了,準備進軍電動汽車行業。其實,早在2017年戴森就將製造電動車計劃提上了日程,並為此投入了20億英鎊,計劃在2020年推出首款電動汽車。
  • 戴森吸塵器大賣,但是電動汽車卻終止於襁褓中,具體細節曝光
    戴森的吸塵器已經是高科技產品的代名詞了,它改變了原有吸塵器笨重的外形和清潔力差的不足,創新的外形和卓越的性能讓很多家庭已經或者即將擁有一臺戴森吸塵器。戴森的目光不僅僅局限於生產吸塵器這類家用電器,更把目光聚焦於電動汽車,希望把自己電機上的優勢發揮到汽車中。
  • 戴森「造車」夢醒:180億打水漂
    來源:格隆匯作者:矽谷封面來源:騰訊財經【編者按】今年國慶剛過,電動汽車領域就爆出了重磅新聞。英國家電巨頭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通過電子郵件向全體員工宣布,該公司將放棄醞釀了6年的電動汽車項目。
  • 從電吹風到電動汽車:戴森的創新密碼_周刊雜誌_經濟網_國家一類...
    戴森的爆款產品——Airwrap美發造型器,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有上萬篇評價和介紹,在這種好奇、顏控、炫耀的複雜情緒中,戴森完成了自身品牌知名度在中國的最大限度擴張。10月16日,戴森公司首席工程師傑克·戴森在北京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暢談關於戴森的創新密碼。
  • 京東家電618排行榜瞬息萬變,除塵家電類目飛利浦甩掉戴森登頂
    京東家電618排行榜瞬息萬變,除塵家電類目飛利浦甩掉戴森登頂 2019年06月13日 15:32作者:李政霖編輯:李政霖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從家電之王到人人吐槽,戴森吸塵器做錯了什麼?
    戴森怎麼了?我們認知中的戴森,是家用電器中的愛馬仕,是高品質生活與奢華電器的象徵。然而,戴森最近卻慢慢變了。市場份額下降、消費者口碑變質,這些問題正在困擾著昔日的巨頭,被中國人買上首富的駱文襟JimRowan,怎麼也想不到中國的那句俗語「水能載舟,亦可覆舟」竟應證在自己的頭上。
  • 戴森未來5年將在機器人、人工智慧和電池領域投資27.5億英鎊
    據國外媒體報導,戴森未來5年裡將向新技術投資27.5億英鎊(約合240.5億元),以首次將其產品範圍擴大到家電以外的領域。戴森表示,該公司計劃在電池技術、機器人、智能產品、機器學習和材料科學方面投資27.5億英鎊。此外,該公司還將專注於將其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該公司聲稱,這種技術將使其生產出更清潔、續航時間更長、更高效的電池。
  • 戴森從造車夢中醒來
    戴森原本應該在 2020 年推出電動汽車,但是去年,這個日期被推遲到 2021 年,當時他宣布自己的公司將在新加坡建立製造工廠。戴森公司(Dyson)目前有近 600 人從事電動汽車項目的工作,該項目於 2017 年宣布。戴森在電子郵件中說,他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儘快在戴森內部為儘可能多的團隊找到其他職位,我們有足夠的職位空缺將大多數人吸收到我們的家庭業務中。」
  • 科技公司戴森在英國投資2億英鎊,推進電動汽車開發 | 美通社頭條
    2018.8.30 星期四 戴森在英國投資2億英鎊,開啟電動汽車開發的下一階段戴森最近入駐修復一新的 Hullavington 機場飛機庫,之後宣布了機場園區開發的下一階段工作戴森與「斯特林建築獎」獲獎建築師克裡斯·威爾金森合作,對機場進行修復和加固,將其改造成現代化的工程設計工作空間。到目前為止,戴森在其新技術中心已經投資了8,400萬英鎊,修復了兩座1938年代建成的飛機庫。現在,戴森汽車團隊的400名成員已經入駐先進的汽車中心,另有三棟建築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交付使用,可額外提供15,000平方米測試空間。
  • ...港珠澳大橋太空美照;吹風機巨頭戴森新加坡造車;360兒童手錶7X...
    吹風機巨頭戴森新加坡造車英國戴森(Dyson)公司董事會成員已經批准在新加坡建造第一座汽車製造廠。這座專用的先進設施,將於 2020 年完工。這家公司確實擁有打造電動汽車所不可或缺的許多組件和經驗,比如電池和無刷直流電機,值得業界期待。
  • 戴森集團不做捲髮棒,開始做車了,純電動性能跑車預計上線
    說起詹姆斯戴森就要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他是英國戴森集團的創始人,在此之前靠製造吸塵器,吹風機和捲髮棒等生活品而出名,而且這一家集團旗下的所有產品價格都是非常昂貴的,但是由於在質量方面涵蓋,有自己的獨特創新技術,受到了全球範圍內的追捧,這一個集團的發家致富歷程,被很多人都戲稱為是靠賺女人錢
  • 特稿| 汽車巨頭的2020:轉型電動,轉向中國
    從底特律到橫濱,從首爾到狼堡,從斯圖加特到愛知,全球汽車巨頭紛紛加快轉型步伐,希望在電動化變革中,確保自己能夠站在顛覆者的一邊,而不是被顛覆,同時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能夠不落人後。預計到2028年,大眾將推出近70款全新電動汽車,基於電動平臺的電動汽車累計將達到2200萬輛,覆蓋集團旗下各品牌和各類平臺架構,旗下產品陣容將發生徹底變化。大約十年後,在歐洲和中國生產的每兩輛汽車中將有一輛是電動汽車。2020年,ID.家族為大眾汽車品牌新能源產品陣容注入新的活力,將其猛烈的電動攻勢推向新的高度。
  • 京東家電618排行榜:超級品牌日當天營銷王飛利浦幹翻了新品王戴森
    反而倒是因為時值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期間,不但各種大促紛至沓來,而且還可以在家等待配送安裝,因此買家電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特別是今天,恰逢京東超級品牌日,美的、格力 海爾、 奧克斯、TCL、海信、飛利浦等京東家電戰略合作品牌都卯足了勁兒要大幹一場。這也讓今天的京東家電618排行榜上的競爭顯得格外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