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孩子內心的通行證,建立有效溝通管道,減少青春期叛逆影響

2020-08-28 百變爸媽

前言:我始終認為,家庭教育是教育環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多數的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孩子越長越大,小心思越來越多,父母知道的越來來越少,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說心裡話了?


文/百變爸媽


晴晴是當地重點高中的一名高二女生,父母都在事業單位工作,經濟條件算不上好可也是穩定。為了減輕女兒的負擔,媽媽經常偷偷幫晴晴收拾屋子,這天媽媽突然發現有男生寫給晴晴的小紙條,有一些曖昧的話,這讓媽媽很是擔心。

&34;

&34;晴晴三連問,心裡很是生氣。

&34;媽媽開啟了了&34;模式。

晴晴受不了媽媽的嘮叨,一氣之下,摔門而出,只留下一臉驚愕的媽媽。孩子不願意說,問又問不出來,媽媽只剩下擔心和著急: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願說心裡話了?我把你養這麼大,你就這麼對我?

其實,晴晴媽媽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溝通管道已經堵塞了。無法有效溝通,說再多的話也不過是&34;!

造成溝通管道堵塞的原因

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多數是單向溝通,不允許有自己的想法,按照我說的做就行了。總之,我是為你好!這樣做,在孩子小的時候,問題不大,因為孩子從心理上和身體上以及認知上,都不具備反抗你的力量。這並不代表沒問題,當下孩子會屈服你,但不一定心服、口服。所有的這些問題累積下來,會在青春期某個時段,被引爆,加重叛逆。

親子溝通中,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沒有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

1、 控制欲過強

控制欲強,來自於自己的不安全感。怎麼理解呢?日常表現是這樣的:你必須按照我說的做,不允許有其他想法,不按照我說的做,我就不舒服了。

現在的父母出生年代集中在70-90年代,他們的父輩由於社會生產力不發達,家庭孩子多等原因,生長環境多數經歷了物質和精神雙匱乏的狀態。缺少愛與精神支持,以及物質的相對匱乏,造成的安全感不足,通過控制身邊的事或物,降低不安全感。父輩的教育方式,會潛移默化的傳遞給下一代,這就是家庭溝通模式的代際傳遞。所以,現在的父母依然在採用父輩的教養模式來和自己的孩子溝通。

控制欲強,另一方面是因為過分擔心事情會失控。例如上述案例中的晴晴媽媽,一定是預見了一個&34;:早戀-影響學習-成績下降-高考失利-人生灰暗。當然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就真的會出現,這只是晴晴媽媽對於女兒未來的焦慮而引發的一種災難性的預期。

2、 自說自話單向溝通

溝通,有兩個目的:第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第二,不讓對方誤解,能夠讓對方清楚明白自己的表達,不產生誤解。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經常犯的錯誤就是自說自話,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能聽懂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

例如,案例中晴晴媽媽,在質問自己女兒的時候,沒有顧及到女兒的感受,只是表達了自己的擔心。而晴晴,是因為媽媽翻看了自己的東西,感覺被侵犯了隱私權和媽媽爭辯。可以說,兩個人的溝通,根本沒在一個頻道上,這種情況下,說得多,錯的多。

3、 先入為主的猜疑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大的麻煩就是來自於先入為主的猜疑。例如晴晴媽媽,看到小紙條的內容就開始猜疑,孩子是不是早戀了。其實還有其他可能性:也許晴晴根本沒當回事兒;也許只是同學間的小玩笑;也許是雙方的正常交流只是摻雜了一些少男少女的小曖昧並沒有那麼嚴重。這種猜疑,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最大障礙。我想,這也是讓晴晴生氣,摔門而出的一個原因。

小結: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說心裡話,是因為他感覺:&34;,&34;。所以,建立有效溝通管道,是降低青春期叛逆的好方法。

如何建立有效溝通管道

如果系統來說,需要個人成長,消除父母自己身上的不安全感和控制欲,學習情緒管理等多項工作。這對於現在忙碌的父母來說,不太現實,怎麼辦呢?其實也很簡單:&34;。只要你有一位知心的朋友,你就可以和孩子做朋友。

回想下自己上學時期,遇到了一些事,例如:成績不好、喜歡某個同學、想買磁帶、想出去玩、作業沒寫完……你第一個想說的肯定是你的朋友。因為他會在這些事上支持你,不會否定你,是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

我始終認為,朋友關係是所有親密關係中最舒服的,為什麼?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中,都會失去邊界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朋友關係卻不會這樣。夫妻間可以互相翻看手機,到點不回家要打電話,同住一間房子,同睡一張床;親子關係中,因為孩子需要依賴成人生活,更是沒有清晰的界限,有的父母甚至會檢查孩子的日記,以此來達到控制孩子的目的。那麼,朋友之間你可以這樣做嗎?當然不行,因為你可能會因此而失去對方,但我們在夫妻關係以及親子關係中,幾乎不會考慮是否會失去對方這樣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朋友關係是最舒服的關係。

朋友關係,彼此獨立(專圖,盜必究)


夫妻、親子關係有交集(專圖,盜必究)

和孩子做朋友就是這樣簡單,你願意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保持你們之間的距離並且充分尊重孩子。簡單來說,你把孩子當成你的朋友一樣去相處,你不會對朋友做的事,說的話,也同樣不要對孩子做,對孩子說。

案例復盤

想想,如果是晴晴的朋友知道了這件事會怎麼說?一定是興奮、好奇:&34;她們會因此而產生很多話題,這是一種接納和肯定的態度,而不是否定。

媽媽也可以這樣和女兒討論嗎?方向上當然可以,但尺度不能太大,如果媽媽發現後換一種態度和語氣來問可能效果會好很多:&34;和案例中,完全否定和擔心的態度比起來,這種態度更能讓孩子接受。


總結:親情,是每個人都非常珍視的情感,但也是一把&34;,愛可以塑造一個成功的孩子,也可以像&34;一樣困住一個孩子。你願意生活在愛的&34;之下嗎?當孩子具備了&34;的能力後,開始叛逆也就不奇怪了。


懂點心理學,生活更美好


延伸閱讀:

分享出去,做一個價值的傳遞者!​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青春期「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青春期「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2018-10-19 17:12「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少跟那個女同學來往!」
  • 走進你心裡——家長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
    走進你心裡——家長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梁麗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溝通這個話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4.我覺得你表現的還不錯青春期又稱青春發育期、危機期或困難期,是指10、11歲至15、16歲的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自我意識提升,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認可、肯定,所以家長如果不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容易和孩子發生矛盾,不易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無法對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領。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下面我們探討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導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拒絕溝通,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
    開個方子父母離異,對於孩子的情緒和狀態一定會有影響,但這個影響有多深,會持續多久,完全取決於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的態度表現以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有些父母會把離婚的傷痛,遷怒於孩子,甚至口不擇言地對孩子說:「就是因為你我們才離婚的。」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暴躁型、沉默型、陽奉陰違型:青春期叛逆對症下藥才有效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 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洩途徑腦發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產生情緒問題。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把這些不良情緒全都掩飾起來,不叛逆、不發洩、不吐露,那麼孩子的內心必然會堆積起大量的負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
  • 雞飛狗跳的青春期!叛逆、離家出走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雞飛狗跳的青春期!青春期叛逆到底是個什麼鬼?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叛逆、離家出走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他們到底想要怎樣?我心裡暗驚:可怕的青春期要來了!這麼叛逆!怎麼辦?怕,沒有用啊!我得想招對付他啊!我得想辦法幫助他減少青春期叛逆行為啊!我得趕緊為我們倆的情感帳戶增加儲蓄啊......那麼,叛逆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表現的那麼明顯?
  • 暴躁型、沉默型、陽奉陰違型:青春期叛逆對症下藥才有效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 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
  • 孩子叛逆怎麼辦?特級教師梅潔教你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在上海市心理特級教師、盧灣高級中學副校長梅潔看來,好的關係勝過好的教育,好的傾聽勝過好的說教,家長需要讀懂青春期孩子的心靈需要。 「2019特級教師開課啦」系列公益講座,由上海市教委、解放日報、上海圖書館主辦,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和上海教育新聞宣傳中心承辦。
  • 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做好這4點,你的管教才能行之有效
    其中有一類求助特別多,也比較典型,那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9~16歲)越來越叛逆,父母該如何管教?無論是習慣、性格還是為人處事,青春期孩子的表現常常會超出父母們的承受能力,父母們對此頭疼不已。教育學者蘭海曾說:「孩子的問題,不是他的行為,而是內心的需要。」可惜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卻忽略了孩子的真實需求。在《解碼青春期》一書中,作者喬西·西普提出過一個「推壓杆效應」:即人們在坐木質的過山車時,會反覆的推壓杆,檢驗壓杆安不安全。
  •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我們應該怎樣,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溝通?
    每一個孩子都有幼兒期,小學期,青春期這三個階段。孩子安全的度過了聽話的幼兒和小學期之後,我們就會迎來與孩子比較難以溝通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往往開始有了獨立的思想和意識,與父母之間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本來和孩子溝通就有問題,那麼到了青春期,各種問題就會都會暴露出來。
  •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家長要學會這樣做,跟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
    1、受老一輩思想影響。在很多人的傳統概念當中,孩子就應該聽父母的話,讓他往東就往東,讓他往西就往西,所以當父母發出指令的時候,孩子就應該無條件服從。2、父母覺得自己是為孩子好。當面對選擇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去參考父母的意見,所以父母不妨學會和孩子交心,做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在孩子受委屈的時候,學會安慰他,不要總是認為自己為家庭付出了一切,孩子都是不了解的,當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時,孩子也能夠積極地去體驗生活中的百味,自然能夠知道父母為了家庭所承擔的責任,同時也願意用良好的心態去接待,接納一切。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多認為父母無法理解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同時,很多青春期學生的家長也苦於無法與自己的孩子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改變自己的感受和話語,尤其是面對學習問題時,當我們幫助孩子一起尋找用過的有效方法、採用正強化的讚許方式,孩子的信心提升了,親子關係也會促進。
  • 如何對待孩子青春期叛逆?教你不打不罵;教出優秀的孩子
    最近我一個朋友總是跟我抱怨,弄得身心疲憊,一邊是高強高壓的工作,一邊是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工作生活都搞得烏煙瘴氣,白天工作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心裡總是在想著怎麼處理孩子青春期叛逆的事情,他回憶的說起,孩子小時候都比較聽話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是上了初中以後,就感覺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非常叛逆,聽不進父母的教導,還染上了很多惡習,抽菸,打架,學習成績一路下滑。
  • 原來溝通就能化解叛逆!多少青春期的孩子,缺少一位反思型父母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個小霸王,他們具備了攻擊和反抗的能力,時刻挑戰著作為父母的權威和尊嚴。但是問題真的僅僅出現在孩子身上嗎?美國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如果養育的花出現了問題,首先應該想的是水和土壤是不是出現了什麼狀況。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一定是家庭和父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還在為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力交瘁?幾則教育小貼士為你解心憂
    一、要把握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生活中,作為教育者的父母經常能夠發現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在行為言語中的種種變化,然而絕大數對父母未能將這些外在的行為表現與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相關聯,從而導致教育行為總是適得其反,激化孩子的叛逆。因而要減少孩子青春期的叛逆,首先要從把握住孩子的心理變化的這一根源入手。那麼這一階段的孩子有哪些典型的心理變化呢?
  • 當青春的期孩子開始叛逆,如何和孩子溝通
    《親子溝通密碼》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鄒璐的介紹:「兩位青春期的孩子的母親」。我想文章會有一些關於青春期孩子母親共同的煩惱,並且鄒璐,是溝通力專家,很好奇,鄒璐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書中會有哪些值得我借鑑的經驗和方法。
  •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0條溝通技巧送給家長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 有時候父母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 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讓父母們頭疼不已,很是困擾。
  • 孩子很難跟父母做溝通,了解「內部語言」,幫家長走進孩子內心!
    氣的小劉的愛人打了他一巴掌,這孩子竟然收拾東西要離家出走。勸說,打罵,都沒用,眼看一個人人誇讚的『別人家的孩子』變得這麼油鹽不進,叛逆不服管教,小劉家兩口子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孩子不和他們溝通,也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干著急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