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北航朱禹潔&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Cheng Zhuo ACS Catal.:在還原氧化石墨烯上摻雜氯增強氮電還原氨的能力

2021-03-03 能源電催化材料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朱禹潔&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Cheng Zhuo課題組報導了非金屬碳質材料應用於電還原合成氮的新進展,在期刊ACS Catalysis ( IF 12.350 )上發表了題為「Enhancing 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by DopingChlorine onReduced Graphene Oxide」的文章。

全文連結: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0c03941。

作為Haber-Bosch工藝的可能替代方法之一,近年來電化學合成氨已引起了人們相當大的興趣。但是,大多數電催化劑面臨氨生產產率低的困境。這項研究報告了一種可以有效地將氮還原為氨的氯摻雜的還原氧化石墨烯催化材料。在施加-0.3 V(vs RHE)的電勢下,摻氯的還原氧化石墨烯可實現70.9 μg h-1 mgcat-1(2.84μg h-1cm-2)的高NH3產率,法拉第效率(FE)為5.97%,這表明在無金屬的碳質材料電催化劑方面氨的產率很高。

實驗結果表明,氯摻雜有利於顯著增強缺陷結構中的氮吸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驗證了這一結果,並進一步揭示了吸附的氮通過締合的遠端途徑而減少。這些結果歸結為氯的電負性,可以引起相鄰碳原子的電子再分布,有利於N2的電還原。

圖1.(a)Cl-RGO的TEM圖像。(b)C-(紅色),O(綠色)和Cl(黃色)的Cl-RGO的TEM EDS元素映射。(c)RGO和Cl-RGO的FT-IR光譜。(d)RGO和Cl-RGO的紫外可見光譜。

圖2.(a)Cl-RGO的C 1s XPS光譜。(b)Cl-RGO的Cl 2p XPS光譜。(c)RGO和Cl-RGO的拉曼光譜。(d)RGO和Cl-RGO的N2 TPD曲線。

圖3.(a)Cl-RGO在N2和Ar飽和的0.05M H2SO4溶液中的LSV曲線。(b)在各種電壓下的Cl-RGO i-t測試。(c)在各種電壓下Cl-RGO的NH3產率(左y軸)和FE(右y軸)。(d)在-0.3 V的電位下對Cl-RGO進行循環測試。

圖4. 在(a)C-C3平板和Cl-C-C3平板,(b)C-C2平板和Cl-C-C2平板上不同位置吸附的N2的吸附能。綠色和灰色的球體分別代表Cl和C原子。(c)在側面模式(紅色)和末端模式(藍色)中,在Cl-CC2上NRR吸附N2的締合遠端路徑的自由能圖。

此成果發表於知名學術期刊ACS Catalysis ( IF 12.350 ),Yujie Zhu,Zhuo Cheng, Peng Huang et.al,Enhancing 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by Doping Chlorine on ReducedGraphene Oxide,  ACS Catal. 2020, 10,14928−14935.

DOI:10.1021/acscatal.0c03941

撰稿人:石月

相關焦點

  • 萬立駿、夏幼南、李春忠、朱禹潔、劉暢、呂炯、黃偉新、臧宏瑛教授等催化研究最新成果速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朱禹潔教授ACS Catal.:氯摻雜還原氧化石墨烯用於氮氣電還原制氨電化學合成氨作為傳統Haber-Bosch策略的一種可能替代方法,近年來受到了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然而,目前大多數電催化劑都面臨著合成氨產率低的困境。
  • 【非貴金屬】化學研究所胡勁松、江文杰ACS Catal.: 分子工程設計的強金屬氧化物-載體相互作用可實現高效穩定的CO2還原
    全文連結: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0c03831。金屬與金屬氧化物載體之間普遍存在較強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由於其能夠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在多相催化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此,金屬氧化物與碳載體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可以顯著提高電催化CO2還原反應(CO2RR)的性能。
  • ACS Catal.:Fe氧簇MOF催化烷烴氧化
    明尼蘇達大學Jenny G.Vitillo、芝加哥大學Laura Gagliardi等報導了MOF結構中的三核鐵氧簇金屬節點二價Fe位點能夠催化低級烷烴氧化的反應,該反應中首先的兩步為通過N2O分解形成Fe(IV)=O活性位點、隨後進行C-H鍵切斷反應。
  • 氧化還原反應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可能是同一種物質,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也可能是同一種物質,如歧化反應和部分歸中反應。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對應單質的氧化性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對應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
  • 南航《Small》: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實現高效的低頻微波吸收
    與磁性吸波材料不同,介電微波吸收材料更適用於電驅動以調整微波吸收能力,原因是在調整過程中僅需要考慮介電常數。二維材料石墨烯是一種介電材料,由於其優異的導電性、化學穩定性、重量輕,是電子產品生產中電磁波吸收的最有潛力的候選者,並且可以用作設計和組裝新型功能性吸波納米微粒的基礎材料。
  • 【ACS Nano】綜述:基於熱聲效應的石墨烯聲音發射器
    該成果詳細綜述了基於熱聲效應聲源的發展歷程和理論模型,並且對石墨烯的製備和聲源設備的性能、應用作了詳細介紹。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厚度僅為0.34nm,擁有高的熱傳導率、大的比表面積、高的電子遷移率以及低的單位熱容量,廣泛應用於傳感器、電晶體、儲能、水淨化、感光元件等領域。
  • EST丨長期增溫降低了土壤有機質的氧化還原能力
    SOM具有許多功能,其中參與還原-氧化反應的能力(或氧化還原能力)幾乎影響了所有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目前,增溫誘導的微生物分解如何影響SOM的氧化還原能力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該研究對以增溫15年的原位土壤為研究對象,探討增溫對水溶性有機質(WEOM)氧化還原能力的影響。
  • 氧化還原反應知識中的常見的11種認識誤區
    如果金屬離子是中間價態,如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Cl2+2Fe2+=2Cl- +2Fe3+ ; Zn+ Fe2+=Fe+Zn2+誤區5、氧化還原反應中有一種元素被氧化時,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同種元素之前的氧化還原反應,電子的轉移發生在同一種元素之間。
  • ACS Catal.:OER電催化反應,更準確的描述符
    有鑑於此,慕尼黑工業大學Mie Andersen等報導了通過描述界面性質的相關代數表達式描述符,用於預測摻雜型RuO2、IrO2催化劑在OER催化反應中間體種的吸附焓。構建的描述符的準確性、計算消耗好於以往的描述符。
  • 2021年化學高考一輪複習--氧化還原反應
    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變為單質,此元素可能被還原,也可能被氧化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非金屬單質一定是氧化劑,金屬單質一定是還原劑③化合物分解的產物有單質,則該分解反應必屬於氧化還原反應④化學反應K2MnO4+Cl2=2KCl+MnO2+O2屬於氧化還原反應⑤金屬陽離子只有氧化性,HI只有還原性⑥漂白粉在空氣中變質過程中
  •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穎的方法來生產3D列印氧化石墨烯
    中國3D列印網12月14日訊,西班牙艾克斯-馬賽大學陶瓷與玻璃研究所(ICV)和微電子與納米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使用3D列印的氧化石墨烯支架作為輕質混合結構的基礎,該結構保留了許多石墨烯的理想特性,包括導電性和水吸附能力。
  • 高考化學 | 專題1 氧化還原反應
    「其他相反」即氧化劑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得還原產物;還原劑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得氧化產物。)1.常見的氧化劑①非金屬單質:如Cl2、O2、Br2等。②含有高價態元素的化合物:濃H2SO4、HNO3、KMnO4、MnO2、KClO3、K2Cr2O7等。
  • 北京大學工學院侯仰龍課題組在摻雜石墨烯能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
    近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侯仰龍課題組在摻雜石墨烯的製備及其應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磷摻雜石墨烯的製備及其氧還原和鋰離子電池的應用》(Synthesis of Phosphorus-Doped Graphene and its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 高中氧化還原反應原理整理
    率先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基礎知識,才能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吧1、  氧化還原反應:凡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既是特徵也是判斷依據)2、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原子或離子的電子得失(或偏移)。3、  氧化反應:失去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的反應.4、  還原反應:得到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的反應.
  • 最新石墨烯綜述:石墨烯材料亞臨界水熱/溶劑熱處理法的最新進展
    由於GO 中部分碳原子的蜂窩狀六角形晶格被破壞,所以GO並沒有石墨烯的優良導電性等性質。為了修復碳原子的sp2雜化健,GO需要被還原從而去掉其晶格上的各種官能團。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在於GO經過還原後很容易團聚,所以很難得到單層或層數較少的石墨烯片。但無論如何,還原氧化石墨都是大規模生產單層石墨烯最合適的方法。還原GO的方法通常包括熱還原和化學還原法等。
  • 嵌入 N 摻雜石墨烯中的過渡金屬合金電催化合成氨性能的理論研究
    文章報導了一種過渡雙金屬原子嵌入 N 摻雜石墨烯做電催化氮還原反應的電催化劑。文章亮點研究背景傳統的哈珀法工業合成氨 具有能耗高,CO2 排放量大等問題,因此用電催化合成氨是一種極具前景的替代方案。本文中,通過全面的自旋極化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系統評估了分散在氮摻雜多孔石墨烯(NPG)中的各種二元過渡金屬對 eNRR 的催化性能。
  • ACS Sensors:生物事件從光電陽極分離:鐵氰化鉀介導氧化還原循環集成光電陽極與陰極體系
    目前,以n型半導體為基礎發展的光電陽極分析技術靈敏度更高,但複雜的生物樣品中含有多種還原性物質,嚴重幹擾光電流信號。而基於p型半導體的光電陰極分析技術抗幹擾能力強,但由於p型半導體本身固有的低電流響應,很難滿足痕量分析的要求。近期,山東理工大學李月雲教授和濟南大學魏琴教授團隊在PEC傳感新模型的建立上取得重要進展。
  • 學霸獨家秘笈,高考必考——氧化還原反應
    #加油吧考生#01氧化還原反應1、氧化還原反應:凡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反應(特徵)2、氧化還原反應:凡有電子轉移(得失偏移的反應)(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進行判斷對於同一反應,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2)根據金屬活動順序判斷①金屬活動性順序②非金屬活動性順序
  • 耶魯大學Kim團隊ACS ES&T Eng. | 單原子鉑在TiO2基底的選擇性位點負載以促進其光催化氧化和還原性加氫脫氟效果
    論文DOI:10.1021/acsestengg.0c00210成果簡介近日,耶魯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系Jae-Hong Kim教授課題組在環境領域新興期刊ACS ES&T Engineering上發表了題為「Site-Selective Loading of Single-Atom Pt on TiO2 for Photocataly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