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大交通構建新格局 大文旅迸發新動能

2020-12-24 新華網廣西站

  原標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打好六大會戰 奮力衝刺收官】玉林:大交通構建新格局 大文旅迸發新動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廣西「東融」的重要通道和區域樞紐,玉林市大力發展交通新網絡,促進文旅產業融合,構建「交通+旅遊」新格局,激發城市發展新活力。

  近日(11月13日),由北京飛往玉林的航班準點抵達玉林福綿機場,同機到達的還有一個由28人組成的旅遊團隊。從今年8月30日開航至今,玉林福綿機場已開通5條航線,通往7座城市,累計旅客吞吐量超過7萬人次。

  【同期聲 旅客:第一次來,現在的交通很方便,沒事到這兒來轉轉玩玩。】

  【同期聲 旅客:我是從上海那邊坐飛機過來的,坐了兩個半小時。玉林這邊還可以吧,吃的多,玩的也多。】

  玉林與廣東相鄰,玉湛高速公路連通了玉林與廣東。從今年8月起,玉林重點在廣東推介玉林旅遊線路和雲天旅遊市場,還推出了「千車萬人」遊玉林活動,吸引了來自廣州、佛山、中山等城市的遊客數萬人次。

  【同期聲 廣西玉林雲天民俗文化世界(雲天文化城)行政助理梁歡:活動的效果是轟動的,玉林的各個旅遊景區都受到了兩廣遊客的高度關注,拉動了玉林周邊經濟的發展,短短兩天的時間,進入我們景區有兩萬多人次,帶動了周邊酒店、餐飲、中藥港市場購物等800多萬元消費。】

  隨著福綿機場通航,玉湛高速公路通車,南玉鐵路加快建設,玉林的立體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吸引一批批旅遊團湧入。圍繞打造宜居、宜遊的中國健康養生旅遊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十三五」期間,玉林深化文化、旅遊與相關產業融合,加快文化旅遊帶建設,現已擁有五彩田園、雲天文化城、容州古城、都嶠山、謝魯山莊等一批著名的旅遊景區,成功打造了福綿區十丈村、容縣竹山湖等網紅打卡點,配套了農家樂、生態農莊、紅色文化旅遊等消費熱點。全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37家,四星級(含)以上鄉村旅遊區(農家樂)有50家,廣西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0家。

  【同期聲:容縣水果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梁彬:隨著交通立體網絡的完善,自駕旅遊(遊客)訂貨客商前來容縣比往年明顯增多。交通帶活旅遊,也給我們產業帶來新的商機。】

  今年以來,玉林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打造「交通+旅遊」新格局,推進建設文化旅遊核心大項目,全力促進文化旅遊消費,助推經濟社會平穩向好發展。截至今年9月,玉林市納入廣西文旅重大項目13個,項目總投資額176.04億元。1-10月,玉林市共接待國內遊客386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消費432億元,全市文化旅遊呈現快速恢復、積極向好的良好態勢。預計今年玉林市共接待國內遊客488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消費563億元,均恢復去年同期水平70%。

  【同期聲 玉林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 局長梁衛東:下一步,我們將制定出臺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以及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文旅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區域旅遊合作,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圈,加強文化旅遊市場管理和服務,為玉林文化旅遊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相關焦點

  • 大化:文旅復甦,美食之鄉迸發發展新動能
    熱鬧非凡、人氣旺盛的大化夜市一景。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哲 攝熱鬧非凡、人氣旺盛的大化夜市一景。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哲 攝熱鬧非凡、人氣旺盛的大化夜市一景。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哲 攝熱鬧非凡、人氣旺盛的大化夜市一景。
  • 規劃先行,構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最終確定由南京中陸必得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規劃設計編制,開啟了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格局。  經過反覆論證研究,7月21日,在濟寧太白湖全域旅遊高峰論壇上,太白湖新區與多家文旅項目、景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脈絡日漸清晰。  11月18日,《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暨《太白湖新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專家評審會議召開。
  • 玉林兩大項目啟動徵拆工作 事關玉林交通大發展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韋藿珍)9月26日下午,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玉林段)和路網升級改造PPP項目(一期)徵地拆遷工作動員會召開,對兩個項目的徵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動員。市長蘇海棠強調,各有關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優質高效完成徵拆工作任務,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 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這一宣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開放是國家進步的前提,封閉必然導致落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廣西作為沿海開放和沿邊開放的交匯點,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 煙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遊產業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快復甦發展和轉型升級,2020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市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同比恢復85.5%和82.51%。煙臺市委市政府將文化旅遊列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八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出臺文旅產業發展、全域旅遊發展、激發文旅消費、支持五星級酒店建設等系列支持意見,高點定位、高位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 十九大」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四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包括進一步加大「一帶一路」建設的力度、探索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以實現建設貿易強國的目標,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等。「十九大」後中國區域發展的新格局「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十九大」對中國區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 廣西加快構建文旅裝備製造全產業鏈
    記者近日從自治區工信廳獲悉,我區正大力發展全區文旅裝備製造產業,在文旅裝備製造產業布局、園區規劃、項目建設、技改資金等方面不斷加大支持力度,推動了中國—東協(柳州)旅遊裝備製造產業園等一批文旅裝備製造園區建設,引進了一批文旅裝備製造企業在我區落地建廠,全區文旅裝備製造全產業鏈正在加快構建,文旅發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 嘉興湘家蕩:構建全域旅遊格局 打造文旅融合美麗城鎮
    湘家蕩始終把生態優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原則,依託江南水鄉獨特的湖光景色和城市森林,構建全域旅遊格局,爭創文旅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七月仲夏夜,湘家蕩魚樂美市購物節火熱開市。特色產品琳琅滿目、當地美食吃貨暢享、人氣樂隊全場嗨唱、商家吆喝直播帶貨……橋埭老街重燃「煙火氣」。接下來,「2020湘家蕩戲水嘉年華」「四季果香·果蔬採摘節」等活動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 數字文旅發展的新特徵、新邏輯、新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數字文旅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和旅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 山西打造14個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 激發轉型新動能
    構建創新生態 厚植髮展新動能創新創造是最大的新動能,培育新動能要依靠創新創造。3月27日,全省科學技術大會隆重召開,「創新為上」再次為山西省轉型發展奠定「科技硬核」基調。這是山西省全面構建有利於創新活力充分湧流、有利於創新潛力有效激發、有利於創造動力競相迸發的創新生態路線圖,更是全省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時間表。創新的力量無處不在。6月4日上午,清華潞城精密智能高端裝備製造項目與長治市潞城區正式籤約,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技術為該區高質量轉型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再添新動能。
  • 南豐縣文化旅遊深度融合迸發新活力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撫州訊 通訊員鄧 遙、袁 智報導:近年來,南豐縣依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生態優勢,圍繞蜜橘、儺舞、曾鞏、白舍窯、古城五張文化名片,以文化搭臺、旅遊唱戲,大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使全域旅遊迸發新活力。
  • 賽博文旅創始人謝翔:大文旅時代的特性是微度假、新商業和業態構建
    峰會上,賽博文旅創始人謝翔表示:大文旅時代有幾個特性,我們認為是微度假、新商業和業態構建,其中最盈利的,就是網紅地標和街區。大文旅就是跨界融合的時代到來,微度假特別重要,原來經常做原來主城區大型山水資源的項目基本上不太好成功,因為導流非常難,城市精雕兩個小時車程的項目反而非常容易成功,所以聚焦了微度假,新商業很好理解,就是創新的商業模式。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泰順縣高水平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 美麗山城迸發「新動能」
    眼下,美麗山城大幕已啟,文泰高速鋪就光明路,生態美景吸引遊人如織,37萬山區群眾共同奔赴新生活,美麗山城持續迸發「新動能」,且看背後「幸福密碼」—— 招大引強 項目賦能中蓄足發展動能 華麗蝶變,是民生福祉,亦是民生所系。泰順高質量發展背後,還離不開兩個字,「泰商」。 原來,泰順人敢闖敢拼,縣域內近一半泰順人在外發展,不少優秀泰商,在各行各業發揮領頭雁作用。
  • 助力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 王文學談對創新的理解
    所謂「雙循環」,即強調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新提法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受到廣泛認可的一個觀點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創新,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對此,作為經濟領域的一位學者,王文學對這一觀點也表示高度認可。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動雙循環,構建發展新格局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動雙循環,構建發展新格局。國家公務員招考信息 | 閱讀資料 | 考試題庫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動雙循環,構建發展新格局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部署
  • 把握機遇構建商貿業 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十三五」以來,貴陽市圍繞中高端消費城市建設目標,深化消費端供給側改革,商貿業深度融合大數據,積極擁抱新業態新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迅速。全市商貿業躍上新臺階,不僅助推了城市的新發展,更載滿了群眾的幸福感,也為構建商貿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大臨空大臨港發展「一盤棋」 黃石市構建新格局
    對黃石來說,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全面對接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形成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大交通、大物流、大開放格局是實現城市轉型的需要,更是湖北「一芯兩帶三區」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黃石正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姿勢,迎接新一輪開放發展的新機遇。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以黃石新港為重點,打造長江中遊交通物流樞紐,以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為依託,構建全域臨空經濟區,充分發揮水港空港帶動功能,做優做強臨港傳統+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壯大高端+臨空產業集群,著力打造港口樞紐化、物流國際化、交通一體化、產業集群化、港城協同化的現代港口城市。
  • 玉林的大旅遊——「大」談玉林之六
    進入21世紀以來,玉林「小妹」的神秘面紗漸漸被撩開。玉林旅遊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2000年12月,玉林市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這塊金字招牌;2010年10月,玉林旅遊研究重要成果,周利理著的《玉林旅遊文化研究》出版面世。而今的玉林,正在向「全域旅遊」目標進發。
  • 張大衛: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數字貿易——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動能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二、「雙循環新格局」與數字貿易1.供應鏈與數字貿易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個複雜和龐大的系統工程,它包括產業、市場、技術、分配結構、城鄉協調、社會發展、民生福祉等方方面面。但這其中有一個基本的傳動系統——貿易和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