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小小神經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在傳統觀念裡,家長和孩子是有分工的:孩子就是負責學習、玩樂,做家務則是家長的份內活。這種觀念導致很多孩子對於家務活毫無概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在集體生活中缺乏獨立性、缺少責任感。
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小小神經元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孩子勞動教育的問題。
哈佛大學的學者做過一項有關孩子做家務的研究,在他追蹤調查700名成功人士,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高,心理疾病患病率低。
研究還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孩子雖小,但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也應該在家庭中負起應有的責任,而做家務正是孩子承擔責任的一種表現方式。
日本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上學就要帶著兩塊抹布,一塊擦桌子,一塊擦地板。學期末孩子們還要一起為地板打蠟,刷洗風扇。從五年級開始,每年都要上50-60個小時的「家庭課」,學習烹飪、縫紉、洗衣服等。
芬蘭人更是堅持花大力氣,把家務納入課程體系,系統訓練孩子好好生活的能力。他們認為這是一堂「生活教育課」,要從做飯、做家務、家庭理財這三個方面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生活技能,並能夠生活得經濟適用,讓生活環境可持續化。
戴爾·卡耐基說過: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在家中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教育能讓他們倍加珍惜勞動成果,能夠深刻的體會勞動創造世界的真實含義,對勞動者產生敬意,從而促進良好個性、道德品質的養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你們,應該從孩子小時候就創造一種環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賦予孩子一雙勤勞的雙手,使其終身受益。
相信爸爸媽媽們都意識到家務事雖小,作用卻不可小覷。讓孩子做家務的起步階段絕對是一場艱難的戰爭,一個處於學齡前階段的兒童已經開始能夠對大人的要求表現出不耐煩和抵制的情緒。
所以在一開始,我們需要和孩子講清楚情況:除了家長需要他們來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是孩子作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也有助於培養他們養成樂於助人、有擔當的良好品質。
四五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簡單的家務勞動所要求的良好協調動力、靈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們不能完全理解爸爸媽媽的意圖。各位爸爸媽媽們也要充分信任孩子,對孩子來說做家務勞動益處多多,可以讓他們發揮自信去獨立完成某項工作、鍛鍊孩子們在完成任務期間的時間管理等等。同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幫助他人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儘管有時孩子們會覺得做一些家務勞動是件有趣的事情,但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渴望被人依賴,所以要求孩子形成做家務的好習慣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渴望被人依賴,當孩子做家務時要鼓勵他,告訴他他的付出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幫助,以此來增強孩子的內心的自豪感。
給孩子一份所有他能做的家務清單,讓孩子自己選擇其中的3-4件來完成,這會讓他感到自己被尊重,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利,從而心甘情願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
一個整體的概念(比如:把你的房間收拾好)或許會讓孩子感到困惑並挫敗孩子的積極性。爸爸媽媽可以先給孩子親自做個示範,並把一個任務拆分成數個精細的步驟,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你的要求並且一步步去完成。
同樣,爸爸媽媽也請不要去抱怨做家務的繁瑣和無聊,這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做家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父母應儘量讓孩子認識到,幫助家長儘快做完這些事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對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結果更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襪子洗的不夠乾淨,碗刷的不夠亮,請不要去批評他的工作,這會挫敗孩子的自尊心,更會降低他動手去做的意願。請適時做一個「粗糙」的媽媽,即使孩子不那麼完美,也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吧。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重複做某件事就會讓他感到乏味,所以應該不斷地去變換任務內容,但最好這些任務也是適合孩子自身的,例如一般會讓男孩子去拖地,女孩子去做一些需要細心的工作。
現在大多數家庭用的清潔工作都是按照成人的比例設置的。所以請不要把日常中我們所用的比孩子還高的掃帚拿給他掃地,給他一個小小的掃帚用來把案板上的麵包屑清掃乾淨就行。培養孩子做家務也要耐心,就如一粒種子,春天播種,夏天生長,秋天才能收穫。
歐巴馬對自己的兩個女兒制定了9條家規,其中有4條都提及到做家務:
由此可見,歐巴馬多麼重視做家務對一個人的培養。那麼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務勞動呢?今天,小編找到了一張家務清單,或許你可以借鑑。
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把自己的髒尿布扔到垃圾桶。
寶爸寶媽可以請求寶寶幫自己去拿某個較輕的物品,比如幫媽媽拿衣架。也可以試著讓寶寶自己使用馬桶、自己刷牙、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這時寶寶基本具備獨立完成很多事情的能力了,可以教他們如何洗手,餵寵物,睡前幫助爸爸媽媽鋪床,飯後將自己的碗筷放到廚房水池裡,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擺放整齊,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簍裡。
這個年紀的寶寶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還可以教孩子擦桌子,鋪床,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
可以教寶寶在大人的幫助下洗碗筷,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可以試著去教寶寶做簡單的飯菜,以至於寶寶一個人在家時也可以讓自己不餓肚子。還可以教他們掃地拖地、洗車、清理廁所等,同時會用洗衣機和烘乾機,也可以讓寶寶幫忙去倒垃圾。
這個時候的寶寶就已經不小了,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還能換燈泡,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擦玻璃,清理廚房,做飯,列出要買東西的清單等。
或許中國的家長更願意孩子把時間精力花在學習上,所以從小就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給孩子奠定一個良好的學業開端。美國家庭的教育也同樣值得借鑑,更加重視生活技能訓練則更容易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可見家務事小卻影響孩子一生。父母之愛子女,必為其計深遠。愛他就放手讓他成長,從最簡單的小事做起,不管是功成名就,還是平平淡淡,相信他都有能力坦然面對以後的人生~
哈佛腦科學海歸團隊創立的自閉症康復教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