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京召開的中國生產力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座談會上,中國生產力學會根據各省市生產力學會、學會各專業委員會、有關單位、智庫和學會專家推介的理論成果中,評選出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論述新生產力的重要論著、論文、研究報告,並按照「特別理論成果」、「重大理論成果」、「重要理論成果」、「優秀理論成果」、「優秀理論成果目錄」的分類進行了發布。
1、特別理論成果(6項),主要從學會的歷任會長中選出,分別是:
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 于光遠
中國經濟結構問題研究 孫尚清
中國國民經濟管理理論與應用 張塞
把試點自由貿易區作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王茂林
關於第三步戰略部署的研究 王夢奎
讓製造業插上技術進步和現代服務的翅膀翟立功
2、重大理論成果(5項),主要從學會歷年來70餘項重大課題中選出,分別是:
上海浦東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研究報告
中國生產力學會課題組
關於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選擇與建議
中國生產力學會課題組
上海國際石油期貨交易中心(所)研究報告
中國生產力學會課題組
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中國生產力學會課題組
關於從能源安全角度規劃布局用甲醇替代石油進口的研究報告 中國生產力學會課題組
3、重要理論成果(10項),主要從學會的顧問和戰略專家中選出,分別是:
我國2020年玉米和大豆供求形勢分析 高鐵生
後疫情時代糧食發展與糧食安全 尹成傑
大數據與生產力發展思考 李泊溪
人類綠色發展指數的測算 李曉西
保能源安全:爐子必須穩穩生在自己家中 吳吟
增強綜合國力 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 李強
中國社會保障40年:經驗總結與改革取向 鄭秉文
創新激發生產力——對創新理論和中國創新問題的研究
宋光茂
論走向經濟強國之路——中國經濟的「超越」夢想與現實
劉迎秋
雙重創新: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引擎 韓保江
4、優秀理論成果(38項),主要從學會專家和各省市學會推薦中選出,分別是:
復興之旅——新中國70年生產力發展理論與實踐真虹、李庭輝
江西民營經濟發展報告(1978-2013)雷元江、龔培興、王曉春、鄧祖龍
全域旅遊的陽城實踐梁紅巖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李廉水
大數據時代與自由貿易區謝健明
疫情對未來五年陝西省產業布局以及對勞動力就業、流動的影響 梁金安
發展大湘西鄉村旅遊,助推精準扶貧的調研報告
武吉海、吳金明、範波
大舉「南進」,主動融入大灣區,打造承接產業轉移「湖南樣本」 北冰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學原理 黃劍輝
基於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製造模式及其產業化實踐
張建華、毛忠貴
蘇州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4—2020 薛譽華
公司管控能力提升與管控體系構建研究
薛小東、劉曉陽、孟琦、付強
中國科技成果產業化影響因子分析及路徑選擇
孫彥明、趙樹寬
關於支持甘肅省創建「國家中醫藥統籌發展實驗區的建議
柯茂盛 、陳勝昌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效率與國際比較 郭翔宇、顏華、 張梅
山西綠色生產力發展及布局研究李寶卿、折發斌
破解地方政府短期行為的思路與建議楊維富
中國經濟兩重性和相容性研究——改革開放的方法論探索 陳承明、鞠立新
生產力學 魏炳義
縣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有益探索
朱秉發、鄧祖龍、王志國
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措施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及建議
李雁紅
廣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策研究 楊道喜、劉軍
蔗糖業創新與發展 劉軍、龐隆昌
理解勞動 按勞分配——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勞動重要論述的感想 王澤庶
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研究
魯靜、陳文暉、熊興、王婧倩、劉傳巖、劉雅婷
我國區域基本養老保險協調發展研究吳湘玲
全球史視野下的強國道路張峰
改善外貿供給側結構,培育競爭新優勢 李文鋒
北京發展研發經濟的政策措施研究 杜勇宏、王汝芳
實現共享發展任重道遠必須只爭朝夕加快推進 唐元
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符正平、王海平、史欣向、鄭蘊
黃河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分析與評價雷仲敏
中國電源發展分析報告(2018年)(2019年) 魯剛
生產安全事故大數據分析及其開發應用周江濤
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劉世佳
創新共享服務模式帶動工業物流發展——中車南京浦鎮「共享物流服務模式」調研 韓建軍
中國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競爭力評價研究王力
2020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報告馬平
5、優秀理論成果目錄(共45項),分別是:
海南自由貿易港下的航運制度設計及發展路徑研究趙楠
消費升級背景下時尚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陳文暉、熊興、王婧倩
基於跨域治理的梁子湖水汙染防治研究葉漢雄
公共管理思想史 唐任伍
藍藻加壓沉澱分離及生長控制技術叢海兵
寬幅超薄精密不鏽帶鋼工藝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王天翔
全球供應鏈與國際航運中心互動發展研究金嘉晨
「十四五」時期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四路、路徑及對策系列研究 張永鋒
幹散貨海運國有企業進化風險識別、評估與防控研究周德全
經濟轉型期上海產業結構變動的就業效應研究熊鴻軍
70年來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發展張佔耕
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研究張玉清
山西晉煤集團煤層氣開發利用和技術創新專題調研報告高劍峰
生產力研究的突破與創新魏炳義、殷慶威
「網際網路+」:生產力發展新引擎 殷慶威、李立、馮顯泉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扶貧開發工作研究——廣西「精準扶貧」論文匯集 劉軍、鍾啟泉
關於廣西鋁產業推進「二次創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建議
袁正中、劉軍
長三角科技協同創新機制與政策分析研究尹楠
基於規模經營視角的農戶經營主體的變遷董幫應
文化產業價值網絡的產業空間拓展模式研究趙星
基於操作目標的利率政策操作效果研究于波
基於TRZI創新理論的物流裝備研發及人才培養範欽滿、梁坤
數字貿易理論與規則研究進展陳維濤
區域製造業空間效應及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選擇
王文佳、熊涓
關於複製「前海模式」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調研與思考
趙罡
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與建議郭翔宇、胡月
餐廚廢棄物轉化生產有機酸土壤調理劑技術研發寶林
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結構變動的關係研究王海波
關於推動哈爾濱市工業復興和崛起的思考趙罡
湖南省貫徹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
周正祥
創新簡史——打開人類進步的黑匣子趙炎
涼山彝族生育習俗研究王美英
生產率、市場規模對企業生存空間的影響湯二子
大數據環境下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安全風險及其應對蔣明敏
我國鋼企獲取鐵礦資源控制權的策略研究陳玉山
正義的排放——全球氣候治理的道德基礎研究陳俊
國防動員衛星應急通信及其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王巧樑
統計助力祖國建設侯延軍、侯嘉智
鄉村振興戰略的鮮明特徵郭翔宇、胡月
G20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發展報告(2001—2016)
郭翔宇、王丹、 趙新力
第三次工業革命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影響熊涓、王文佳
關於加快推進老工業搬遷改造的建議趙罡
用於土壤重金屬治理的固態吸附&植物富集-功能性微生物技術
蔣曉雲
美麗中國——論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劉謨炎
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教學實訓平臺的設計研究譚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