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環境成優勢 中國留學生易於適應大馬生活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馬新社報導,大馬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中國學生很快和很容易就能適應這裡的生活,在長假期間,他們就會到馬來西亞不同的城市及周邊國家旅遊。

  29歲的劉愷目前是馬來西亞國民大學(UKM)法學院的博士生,除了學費及生活費低廉,他選擇到國大修讀博士課程的原因是,國大提供英語教學,這給了他不一樣的體驗。

  他接受馬新社訪問時說:「我在中國念大學的時候,課本都是以中文編寫,但我來這裡念書後,圖書館的書籍都是英文,這就是我要的學習環境。」

  他說,雖然中國的法律制度與大馬的法律制度不一樣,但他主修的是國際法,在某些層面是有相同的地方,因此他在國大修讀法律博士學位,對他的日後應用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他指出,本地同學友好,大家相處愉快,有時候還能用中文溝通,交流起來相當方便,因此,他會推薦身邊的親戚和朋友來國大深造。

  修讀英語語言研究碩士學位的楊婕則表示,她是通過中介的介紹,才知道這所大學的存在。

  「我在一開始就想選擇到比較溫暖的國家深造,剩下來的選擇只有大馬和新加坡,在比較價格之後,我還是選擇大馬。」

  現年26歲的楊婕說,她在來到國大之前,還一直認為學校將聘請來自美國等地的教員前來執教,她過後才發現原來講師都是本地人。

  「英語在大馬是很通行的語言,所以講師都是本地人,他們都很優秀,只是在一開始不太適應本地英語的口音,但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她說,國大的圖書館的資源非常豐富,她在中國念大學時,無法取得這些資料,即使是中國當地的教員,也只能在指定的時間內搜索資料。

  談到在大馬的生活,22歲的資訊通訊碩士生楊笑非說,中國學生一般上在適應大馬生活的過程中,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在飲食方面我們也都還是能接受,如果真的是不適應,就自己做飯,做一些有家鄉味的東西來吃,而且我們(中國學生)住在加影,那裡有很多的華人食物。」

  他說,大馬是一個多元民族及多元文化的國家,各族的文化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這對他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他表示,他從本科(學士學位)開始就是在國大念書,一直到目前的碩士學位,在這5年,他覺得獲益良多,對他人生的成長提供很大的幫助。

  21歲的工商管理本科生何思源則會趁著假期,到馬來西亞的其他城市和周邊國家走走看看。

  他說,大馬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主要是大馬的機票價格低廉。

  「我的家鄉在長沙,有時候放假,我不會直接回鄉,而是先到其他地區旅遊,之前就去過香港和澳門。」

  他說,他也到過新加坡和柬埔寨的吳哥窟,如果在中國境內要到柬埔寨會麻煩些,但從大馬過去柬埔寨就方便許多。

  國大企業傳播中心主任莫哈末薩法教授說,國大希望招收更多的外國學生前來修讀碩博士課程,在目前,國大有大約3000名外國碩博士生。

  他指出,國大提供13個院系的科系給外國碩士和博士生選修,至於學士學位,外國學生只能選修兩個科系,分別是電腦科學和工商管理。

  「在招收外國學生方面,國大目前還是將焦點放在碩士博士課程,現在國大的外國學生來自57個國家,包括印尼、中東國家、蘇丹、奈及利亞及中國。」

  他指出,國大的中國學生有24名碩博士生,另外的199名學生則是本科生。

  他說,中國是其中一個國大瞄準的國家,他們希望能增加中國學生的人數。

  他指出,政府在10年前定下目標,要馬來西亞成為區域的教育樞紐,即招收20萬名外國學生,現在的外國學生人數已接近10萬名,預料再多幾年就能夠達標。(黃清壕)

相關焦點

  • 探索中國文化 來華留學生:適應新環境需要過程
    來華留學生的開學季  日前,各高校迎來開學季。來華留學生陸續返校,開始新學期的生活。無論是剛到中國留學的新生,還是已在中國讀過一學期的老生,他們都為融入留學生活、了解中國而努力。
  • 聚焦|中國留學生如何適應新環境,跨文化這道題目很關鍵!
    隨著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逐年攀升,學子的跨文化交際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某留學機構發布的《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調查報告》,在社會文化適應各維度上,中國留學生在日常生活方面得分最高,在人際交往方面得分最低,文化差異和人際交往障礙仍是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面臨的兩大難關。
  • 怎樣快速地適應美國語言環境?
    今天這篇稿件是在波士頓大學讀書的夏詩琳同學供稿,有關語言學習,也可參考同在美國讀書的學生呂思淼的文章。 怎樣快速地適應美國語言環境 ||作者夏詩琳,就讀於美國波士頓大學傳媒學院。喜歡旅遊和美食。 當然,真實的美國語言環境會比託福中的模擬世界更具挑戰性。好的託福和sat分數不代表來到美國後不再面臨語言適應問題。
  • 準留學生,該如何更好地適應融入美國的學習生活?
    現今,越來越多的學子考慮出國,低齡留學也逐漸成為常態,但很多中國留學生都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難融入。他們往往需要花費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適應國外的留學生活。面對這種狀況該如何解決,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分析其表現以及背後的根本原因。
  • 【大馬語言】大馬ROJAK語言,你知多少?
    、客家話等等,這也讓許多大馬華人自小就能夠以不同語言和別人溝通!每次國外的朋友看到大馬華人能夠流利地用各種語言溝通,都會真的非常驚奇和震撼!說實話,挺羨慕大馬華人會那麼多種語言!但其實除了這些基本語言外,小編發現大馬人還會一種獨特的語言,那就是「Rojak(大雜燴)語言」!而這個「Rojak語言」就是用各種不同語言形成的字,只有大馬人才聽得懂!話不多說,趕快來看看只有在大馬才能夠聽見的語言吧!
  • 留學生對回國心生「恐懼」 難適應職場環境
    據了解,目前佛山留學生回國比例也逐年增加,其中以英國留學生回國比例最高,按業內的說法是去英國留學的十個有九個會回國,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移民國家,留學生畢業後回國比例佔五成。在留學生中,什麼類型的人留在了國外?一旦回國留學生又將會遭遇哪些「不適應」,要如何面對?
  • 加拿大高校設英語培訓課 助留學生適應教學環境
    加拿大高校設英語培訓課 助留學生適應教學環境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加拿大安省倫敦市的西安大學(Western University)為新成立的「英文語言中心」(English Language Centre)迎來首批國際留學生,在首批85名新生中,超過七成為來自中國及本地華裔留學生,他們要通過英語培訓課程為繼續深造奠定基礎。
  • 如何在英國快速適應留學生生活?船到橋頭自然直!
    對於留學生來說,出國求學可能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來到他國異鄉生活和學習。英國是留學的熱門國家,英國的文化習俗和國內的不同,留學生去英國留學多少會感到一些不適應,為了早日適應英國的生活,留學生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1、多交朋友。
  • 作為復媒體環境的社交媒體:中國留學生群體的平臺分配與文化適應
    跨國流動學生來到異國他鄉之後,一方面,他們可能渴望獲得獨立於父母的生活,在當地建立新的社會關係,另一方面又可能因為文化適應等問題,需要來自母國親密關係的情感和物質支持(Ellison,Lampe & Steinfield,2010)。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訪談方法,考察在中國留學生群體如何通過不同社交媒體平臺的分配性使用,來維繫和發展這種多元社交關係。
  • 半數小留學生會感到焦慮 如何儘快適應留學生活
    但是,低齡留學生出國讀書面臨著很多問題,學習環境的適應、獨立生活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將迎來巨大的考驗。   《留美出境後服務用戶需求調研報告》顯示,47%小留學生認為在國外上學期間會感到經常焦慮,43%小留學生會偶爾焦慮。小留學生最關注的問題是難以融入當地生活,其佔比24%;難過語言關和遠離家鄉想家佔比相同為21%。
  • 嫁到大馬的中國媳婦: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這不包括已生活在馬來西亞每幾年更新一次的長期旅遊籤證(Long Term Social Visit Pass)的外籍配偶。  這些數字裡頭,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媳婦更是為數不少。除了與馬來西亞華人有共同的語言,步伐比較慢、競爭比較低的生活,讓她們自然融入社會的同時,也覺得這裡生活過得舒適,是一個理想的國度。
  • 蛟龍出海:中國兩大上市教育公司搶灘大馬背後的邏輯
    2016年,「新加坡旁」成了國內房地產界的熱搜詞,包括碧桂園、富力、綠地等中國開發商如過江之鯽,並在那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四年之後的2020年,「新加坡對岸」的馬來西亞,正在迎來另一批中國玩家,他們這次瞄準的不是房地產,而是教育。不是猛龍不過江,不是蛟龍不出海。
  • 學會適應新環境(短評)
    對於海外學子來說,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已經由回不回國變成回國後能不能留得住、能不能幹得成。中國經濟社會的環境、形勢變化日新月異,隨著國內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群體裡,海歸們的優勢正在逐漸被淹沒。新形勢考驗著新一代海歸,他們要適應新的國情,面臨新的更激烈的人才競爭。  海歸創業的條件由低變高了。
  • 在京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研究——以北方工業大學為例
    本文以在北方工業大學學習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和訪談的方式總結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在學業適應、心理適應、語言適應、日常生活適應等方面的特點,並且建議根據該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在教學、管理上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其文化適應能力,以更好地在中國學習和生活。
  • 「一帶一路」背景下來華阿富汗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實證研究
    表1 心理適應、社會生活適應、學術適應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檢驗(二)人口統計學因素以有效數據為準,參與本次調查的男生有60 人,佔76.9%;女生為18 人,佔23.1%。大部分被調查對象集中在19-22 歲之間,尤以20 歲居多。近七成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在來華之前沒有任何出國經歷。
  • 美高留學生與國內高中生申請美本優勢分析分類
    許多家長在孩子進入大學前送去美國讀美國高中,多半是希望孩子能提前適應美國的文化與氣氛從而考入一所美國名牌大學。而對於美國大學的申請,每個學校也有他們自己的側重點,而有過美高經驗的中國學生在申請美國大學時就真的比國內高學生有優勢嗎?
  • 初到海外留學如何適應新環境
    每年2月底3月初,是澳大利亞各大學新學期開始的時間,不少第一次出國的中國留學生要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第一次離家萬裡、舉目無親,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總會有些忐忑,應該如何最快地適應這個陌生環境呢?我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給同學們一些小建議。
  • 高考結束,正是大馬留學時!附馬來西亞安全問題
    馬來西亞留學社會環境怎麼樣?馬來西亞是一個經濟水平較高、社會發展穩定的國家,國內風光秀麗、環境優美、治安良好,而且馬來西亞的生活消費水平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較低,和國內的生活與環境都差不多,是工薪家庭留學的首選。馬來西亞留學語言環境好嗎?
  • 超詳細大馬留學生看病指南!後附馬來西亞醫療體系介紹
    馬來西亞留學生中心&匯書教育,專注馬來西亞留學十餘載,更多大馬留學問題諮詢可以私信我們哦安全始終是第一位,如果在馬來西亞留學期間生病了該怎麼辦呢?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又是如何的呢?2.華人診所如果新來的同學擔心語言障礙的話也可以選擇當地人開的華人診所,華人診所中醫偏多,交流無障礙,但一定要選擇正規診所哦。
  • 明年1月起,外國留學生可入境大馬學習啦!
    他強調,這次批准入境的學生僅限於已經獲得大馬移民局頒發籤證的留學生。 高教部會在較後公布更多的詳情,請持續關注。 大馬都能入境了,你考慮好來這裡留學了嗎? 近年來,去大馬留學也成為了很多中國學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