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考生來說,最希望的就是能夠考上一所重點大學,迎來光明的前途,但重點大學並不容易考,尤其是像清華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更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很多學生寒窗苦讀多年,也無法如願考入自己理想的學府。而即便成功考進去了,如果在大學期間,不努力學習的話,照樣不能順利畢業。
比如我國有一個人曾經在四次高考中,都考上了高校,堪稱「考神」,但為何他在考研的時候卻沒人要呢?
這個人叫張非,出生於四川省廣安嶽池縣,家境普通,張非天資聰穎,自小便很會讀書,每次考試都能名列前茅,就連老師都說他是個天才,所以家裡人都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能夠出人頭地。
可是周圍人誇獎得多了,張非也開始變得驕傲起來,他覺得自己是個天才,不用讀書都可以考滿分,再加上家裡人寵他,這令他更加飄飄然了。
於是張非不再認真讀書,反而整天調皮搗蛋,要不就是上課睡覺,甚至上了初中後,還開始打架鬥毆,壓根不把老師放在眼裡。由於張非不努力讀書,結果在中考中落榜了,連一所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只能去讀中專學校。
可是父母認為中專學校根本就學不到東西,而且他們認為兒子還那麼年輕,不應該錯過高考。所以張非只在中專學校讀了半年,就被父親以復讀生的名義送進了當地重點高中讀書。
事實證明,張非確實是塊讀書的料,在高中時期,雖然他依然很貪玩,可是領悟能力也很高,老師講的內容,他基本都能領悟到,所以即便張非不怎麼努力學習,依然每次都考出了好成績,讓老師感慨他真是個天才。而父母對此也很欣慰,並對他的高考充滿了信心,認為他一定能夠考上好的大學。
張非也對自己很有信心,他還立下了目標,「非北大不上」。就在2002年的6月,張非參加了他的第一次高考,這場考試他發揮得不錯,當高考成績出來以後,他考了619分,雖然這個分數上不了北大,但卻可以去上復旦大學。
說起來,復旦大學也是國內屈指一數的高校,雖然不如北大,但也是前途無量的。可是張非卻非常地固執,他既然說了自己「非北大不上」,那就不會去其他學校,所以這一年,他並沒有去讀復旦大學,而是選擇復讀。
一年過後,張非迎來了他的第二次高考,這一次,他終於如願以償地考入了北京大學。按理來說,張非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以後,應該會努力學習,為自己的前途而拼搏了。
可是並非如此,張非雖然進入了北大,卻依然改不了貪玩的性格,再加上大學不像高中那樣管理嚴格,這讓他更加肆無忌憚地玩了。結果張非迷上了網路遊戲,導致學業荒廢,在第一學年結束後,因為他掛科太多,被北大勸退了。
很多人都為張非惋惜不已,可是他父親卻不甘心,於是又想方設法地把張非送進臨縣的一所私立學校讀書,希望來年再參加高考。一年以後,張非參加了當年的高考,這是他第三次參加高考了,結果分數比前兩次都要高,整整考了703分,並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還獲得了10萬元的獎學金。
張非考入了清華大學以後,起初還肯認真讀書,可是過不了多久,他的網癮又犯了。於是他又開始沉迷於網路遊戲中,結果因為荒廢了學業而再次被清華勸退。此事過後,張非徹底出名了,當地人都知道張非簡直就是考神附體,不過對於他屢次被勸退的事情也帶來了頗大的輿論,令他父母相當難堪。
父親對於張非可謂是恨鐵不成鋼,可是他又不甘心兒子就這樣泯於社會,於是他一咬牙,讓張非改名「張空谷」,又參加了一次高考。在張父看來,自己的兒子一定能夠再次考上好大學的。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這一次,張非僅複習了三個月,卻考了677分,並且又一次被清華大學錄取了。
不過這一次,張父也跟著在清華大學旁邊租了房子,陪伴兒子讀書,以免他又被退學。起初張非還是改不了玩遊戲的習慣,好在有父親監督,他才終於順利拿到了清華大學的畢業證。不過他在考研的時候,卻因為曾經被退學,而遭到了拒絕,最終沒能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