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達融醫CEO許鈞傑:通過先進技術,把新型治療方式普及到基層醫院

2020-12-19 財經網

12月4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智慧+醫療健康」專場的圓桌論壇上,許鈞傑表示,醫療產業未來可以關注技術和政策、應用的結合,通過遠程會診、線上會議等方式,讓先進技術普及到基層醫院。

本圓桌論壇由松禾資本合伙人楊瑾主持,同心醫聯創始人&CEO劉偉奇、名醫主刀創始人&CEO蘇舒、立達融醫CEO許鈞傑和仁東醫學創始人金鴿圍繞《技術賦能下的醫療健康產業新機遇》主題展開討論。

許鈞傑介紹,立達融醫主要做的是基於醫療數據服務的臨床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與應用管理,按照病種分類,滲透進臨床路徑的各個環節,如診斷、術前、術中、術後、院內、院外,圍繞如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以及臨床的整體效率去解決醫生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在新的技術驅動下再去滿足應用需求,思考如何通過技術服務更好的創造黏和度。

針對如何更好的實現服務的觸達與效率,許鈞傑以心內科冠心病舉例,冠心病每年有1000多萬患者,在北上廣深,能夠真正去做診斷手術或者介入手術大概有300萬患者,如何讓另外的700萬患者更好的接受標準化和規範化的治療,是未來新技術需要去思考的。目前政府也特別關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比如耗材降價,就是非常顯著的舉措之一。

許鈞傑介紹,在頂尖三甲醫院的臨床路徑如何診斷、如何判定是否做手術,這些信息都是透明化的,比如北京的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會做一些遠程教學,為基層大夫提供臨床學習的機會,通過類似線上會議的方式,把新的技術、新的標準進行落地,不一定必須是診斷方式的創新,也可以是向基層醫院的下沉和普及。

許鈞傑表示,未來可以關注技術和政策、應用的結合。疫情之下,政府也在加快網際網路醫療的落地,遠程會診、線上診療等方面的政策也陸續出臺,立達融醫也在跟著大政策方向繼續前行,讓先進技術從更領先的醫院落地到基層醫院。

「把比較新型的治療普及化,比如主動脈瓣膜病的治療,新技術怎麼在新政策的支持下落地,讓更多患者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許鈞傑表示,在新技術的普及層面,主要還是看應用。「所有這些技術都在服務的後臺,不一定會體現在前端,醫生不一定能看懂AI技術背後的算法,但是醫生可以從更多的應用場景中理解最終實現的效果,比如原本整理數據需要50分鐘,現在只需要2秒鐘。」

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供應鏈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heping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立達融醫CEO許鈞傑:醫療產業未來可以關注技術和政策、應用的結合
    2020年12月10日 18:42 閱讀:4,397 近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智慧+醫療健康」專場的圓桌論壇上,立達融醫
  • 立達融醫CEO許鈞傑榮獲獵雲網2020年度創業新星
    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匯聚了近百位頂級資本大家、投資人與精英創業者,聚焦新經濟、新技術體系及新產業結構下成長起來的新生力量,共議創投新風向。本次盛典上,獵雲網發布了2020「年度創業新星TOP20」榜單,立達融醫CEO許鈞傑憑藉在智能醫療服務領域的穩健卓越表現,榮登榜單。
  • 立達融醫許鈞傑一刻Talks演講 闡述智慧醫療如何改變「看病」
    此次,立達融醫CEO許鈞傑就顛覆人類未來八大前沿領域之一的智慧醫療發表了個人創見,從智慧科技、創業經歷及醫療發展的未來思考等方面作了詳細解釋。立達融醫CEO許鈞傑在一刻Talks·先見未來大會演講智慧醫療的輻射範圍是多維的在國家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未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
  • 立達融醫創新打造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助醫生實現「繁雜工作一步到位」
    「專科科室醫生的日常工作被大量非臨床事項佔據,導致他們投入到臨床、科研、進修學習的時間僅佔工作時間的一半左右。」有過多年臨床經驗的「立達融醫」創始人兼CEO許鈞傑表示。自2003年許鈞傑遠赴海外學習生物力學專業,隨後參加多項醫療領域科研項目。
  • 立達融醫CEO許鈞傑:繼續深耕單病種垂直生態的醫療智能服務
    大家好,我是來自立達融醫的許鈞傑,我們公司成立四年半,主要是做心內科與婦產科臨床路徑數據集成與數據服務的醫療科技服務公司,今天與大家分享的主要是我個人對行業的一些理解,後續也希望可以跟大家互相交流。期間曾擔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UG Research Fellow,另外,被推薦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進行神經學學術交流等。
  • 「立達融醫」專注臨床數據集成與數據服務,助醫生實現「繁雜工作一...
    「專科科室醫生的日常工作被大量非臨床事項佔據,導致他們投入到臨床、科研、進修學習的時間僅佔工作時間的一半左右。」有過多年臨床經驗的「立達融醫」創始人兼CEO許鈞傑表示。自2003年許鈞傑遠赴海外學習生物力學專業,隨後參加多項醫療領域科研項目。
  • 品牌戰略升級 曜立正式更名為立達融醫
    近日,國內醫療科技服務公司「曜立」對外宣布品牌戰略升級,正式更名為「立達融醫」。據介紹,立達融醫將在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業務基礎上,加速在醫療數據存儲層與應用層的市場擴張,進一步助力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領先技術對醫療數據應用的價值賦能,打造專業的醫療智能服務。
  • 立達融醫榮登創業邦「2020中國醫療大健康創新企業80強」榜單
    立達融醫自2015年成立,專注為國內心內科和婦產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解決方案,涵蓋了智能系統、數據服務、術後患者管理以及產業生態服務等多個領域,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將醫護工作者從日常瑣碎、冗雜的臨床與非臨床工作中解放出來,改善醫療數據的使用效率,促進科室建設、患者服務、臨床科研以及大健康生態等多個領域的共同發展。今年5月,曾完成由SIG領投的數千萬元A2輪融資。
  • 技術賦能之下,醫療健康產業有哪些新機遇?
    許鈞傑表示,未來可以關注技術和政策、應用的結合。疫情之下,政府也在加快網際網路醫療的落地,遠程會診、線上診療等方面的政策也陸續出臺,立達融醫也在跟著大政策方向繼續前行,讓先進技術從更領先的醫院落地到基層醫院。
  • 名醫主刀創始人蘇舒:技術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痛點是關鍵
    本圓桌論壇由松禾資本合伙人楊瑾主持,同心醫聯創始人&CEO劉偉奇、名醫主刀創始人&CEO蘇舒、立達融醫CEO許鈞傑和仁東醫學創始人金鴿圍繞《新基建時代的產業新機遇》主題展開討論。蘇舒從三個維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 創投日報|「慧友雲商」完成千萬元級 B 輪融資,「立達融醫」獲SIG...
    36氪目前接觸的愛快科技就是此類服務的提供商,主要提供基於SD-WAN技術的智能組網解決方案。愛快最早借免費路由固件+收費硬體的模式起家。以免費開放的企業級路由固件作為切入點,這個策略為愛快獲取了數量可觀的潛在客戶,是其初期打開X86路由市場的主要方式。
  • 立達融醫入選36氪創業「星」物種「醫療新勢力TOP10」
    近日,36氪主辦的創業「星」物種大賽——「醫療新勢力」決賽已正式在上海漕涇河經濟開發區舉辦,國內醫療科技服務公司立達融醫榮登本次「醫療新勢力」決賽十強榜單。
  • 立達推出新型並條機
    立達推出新型並條機 2010-12-2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訊  瑞士立達公司日前推出新型RSB-D45自調勻整並條機和SB-D45型不帶自調勻整並條機
  • 讓分子診斷普及到基層:「提速」新冠病毒檢測,杭州優思達想讓呼吸...
    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意識到核酸和抗體檢測的重要性,紛紛擴大檢測範圍。從某種程度上看,今年的疫情著實「帶火」了核酸檢測。第17屆浙江基層醫療裝備展覽會 杭州優思達展區一方面檢測中心不堪重負,另一方面基層醫療機構缺乏檢測能力,這些都反映了POCT(即時檢驗)分子診斷產品的缺位。
  • 瑞士立達 升級新型R35半自動轉杯紡紗機
    瑞士立達 升級新型R35半自動轉杯紡紗機 2013-09-16 08:30:38 來源:中國紡織報 日前,總部位於瑞士的立達公司升級了新型R35半自動轉杯紡紗機
  • Rieter(立達)在中國市場推出性價比極強的新型精梳機E 611
    Rieter(立達)在中國市場推出性價比極強的新型精梳機E 611 發表時間:2009/1/4
  • 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血液淨化治療
    「 除夕夜出徵武漢,陳德昌主任幾乎一天也沒休息過,每天交班的時候都要做疑難病例討論,關心重症病人的進展,評估是否要做有創治療、器官功能手段是否要加強和優化等,以更加高效的治療這些重症病人。期間,他還參加了國家衛健委對重症病人治療的巡查,指導基層單位進行規範救治。
  • 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 2017年招生普遍性問答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策略,與臺灣高校深度合作,各二級學院均根據專業特色優選一所臺灣本科高校對接,實行大陸、臺灣雙院長負責制和雙專業主任負責制,通過師生互訪、課程互通、學分互認等,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海峽兩岸高職教育合作的良好機制。2014年我校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率先通過教育部獲批招收臺灣地區學生資格,至今已連續招到3名臺灣學生在校學習。
  • 3D列印漏鬥胸吸盤 為漏鬥胸患者提供新型治療方式
    在11月12日舉行的太平洋小兒外學會第53次年會的胸外科專場上,湖南省兒童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鄧喜成代表團隊口頭匯報了3D列印漏鬥胸吸盤的非手術治療經驗。據悉,這次發言為湖南省小兒外科醫生首次在此類頂級小兒外科會議上發言。據鄧喜成介紹,3D列印漏鬥胸吸盤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治療方法,目前在國內國外均未普及,傳統手術治療仍為目前國內外漏鬥胸的主要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