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訪波蘭《論壇報》總編輯皮特...

2020-12-22 西部網

「中國在『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呈現出巨大活力,並在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波蘭《論壇報》總編輯皮特·卡濟諾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讓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中國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在減少貧困、治理環境等方面也取得優異成績。」卡濟諾夫斯基曾擔任波中議員友好小組主席,多次訪問中國。他說,每次訪問都能感受到中國正在發生的各種積極變化,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7+1)等合作機制推動下,「越來越多歐洲民眾關注中國發展,對中國的認識也變得更加全面、客觀」。

卡濟諾夫斯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不移維護經濟全球化。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努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穩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經濟全球化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中國政府不斷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各國企業看到巨大機遇。尤其是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成功舉辦和即將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讓世界進一步看到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與行動。」

卡濟諾夫斯基認為,疫情過後,世界經濟發展將出現新形態和新路徑,各國恢復發展經濟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我相信,中國將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卡濟諾夫斯基曾參加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媒體交流合作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媒體合作已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交流合作的亮點。相信日益密切的媒體交流,將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更多民意支撐。」卡濟諾夫斯基表示,未來《論壇報》將繼續加強與中國媒體的合作,讓更多波蘭民眾了解和認識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 彭謙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波中物流論壇在波蘭盧布林舉行
    在當天的論壇上,圍繞「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與會嘉賓介紹了河南省和盧布林省的合作機遇、河南-盧布林鐵路貨運聯運發展規劃、中波合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中波企業的期待等。河南省政協主席葉冬松在論壇上致辭說,中波人民有著傳統友誼,「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以及鄭歐班列的開通進一步拉近了兩國的距離和兩國人民的感情。
  • 中國教師報劉華蓉總編輯一行赴弋陽採訪
    來源:葛溪中學 鄭曉霞 轉載須註明以上信息6月29日,中國教師報總編輯劉華蓉、採編中心主任康麗、採編中心副主任兼教育家周刊主編吳紹芬、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周書賢等一行在省教育廳師資處處長程裕秋、上饒市教育工會主席吳宣耀
  • 習近平波蘭行前瞻:1:11的貿易失衡如何改變
    習近平主席此訪對深化雙邊關係,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促進中歐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波蘭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都期盼習近平此行使得中波之間有更多花開落地的成果。波蘭副外長卡塔日娜·卡茨佩爾契克(Katarzyna Kacperczyk)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回顧了雙邊關係發展的歷程。在她看來,自2011年後中波雙方高層互訪頻繁。
  • 駐波蘭大使劉光源接受《共和國報》採訪
    日前,駐波蘭大使劉光源接受了波蘭《共和國報》(Rzeczpospolita)記者別萊茨基(Jdrzej Bielecki)和羅欽斯基(Pawe Royński)的專訪,就中波關係、「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波務實合作、華為在波蘭的發展及中國道路、中國經濟、中美關係、中歐關係等回答了提問。採訪於5月30日在《共和國報》紙質版和網絡版同步刊登。
  • "波蘭和中國合作的未來"論壇舉行 兩國關係和發展面臨新機遇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林偉大 時光):一場主題為「波蘭和中國合作的未來」的論壇15日在波蘭卡託維茲舉行,中國駐波蘭大使劉光源出席該論壇並發表講話。二是合作領域持續拓展,發展增勢更顯著。近年來,中波兩國在貿易、投資、金融合作、互聯互通等多個合作領域取得重要進步。兩國貿易以年均8%的增速發展並突破200億美元。三是合作機制日益豐富,配套支撐更多元。兩國不僅有政府間合作委員會、戰略對話、地方合作等雙邊合作平臺,波蘭更是率先與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國家之一,是亞投行創始成員之一。
  • 亞投行副董事:波蘭地理位置決定"一帶一路"建設非常重要
    11日,大會進入第二天,當天舉辦了有關中國主題的研討會,波蘭政府官員、中國駐波蘭大使館代表、中波經濟界人士、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探討了全球背景下中國-中歐合作前景、中國-波蘭經貿關係以及雙方在基礎設施和投資方面的合作等問題,期間,「一帶一路」成為高頻詞。
  • 「中國傳統文化之夜」酒會暨中國舞獅點睛開光儀式在波蘭舉行
    人民網記者 暨佩娟攝 人民網華沙12月2日電 (記者暨佩娟)12月1日,波蘭傳統武術及中國文化協會和波中企業基金會在波蘭首都華沙市中心的科學文化宮舉辦「中國傳統文化之夜」酒會暨中國舞獅點睛開光儀式,來自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當地華僑社團、中波兩國企業等共70餘人出席。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成渝詩歌表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月,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受邀參加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他覺得非常親切:「我是四川人,以前在成都上學,目前的親人都在四川,情感上非常貼近。」康偉思考,其實作為一個傳媒人,發現當下國家有長三角、京津冀等多個經濟發展群,但唯獨成渝,能激發起「兩地詩歌表達」這個有意思的話題。「我想這與兩地本身具備的豐厚詩歌傳統與當下現實的期待,和詩人自身的探索分不開。這是成渝兩地能提出的具有時代意義的話題。」「兩地的心理到物理空間都在擴展。」
  • 留學波蘭,做哥白尼的校友!
    此外,波蘭接受歐盟學校的學分轉換,在波蘭留學的外國人可以很容易地在歐盟任何其他地方繼續他們的學習。  最近,波蘭科技和高等教育部完成了與中國教育部的學歷認證談判。皮特查克表示,中波兩國有望在2016年完成互認文憑和學歷協議的籤署。「這將是中國和波蘭雙邊科教關係的重要裡程碑。」現階段,波蘭高校在錄取中國學生時,仍需要中國的高考成績。
  • 《斐濟日報》總編輯楊鴻濂:「每次參加論壇都像是燃料補給」
    中新社石家莊10月11日電 題:《斐濟日報》總編輯楊鴻濂:「每次參加論壇都像是燃料補給」  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  「如果把海外華文媒體比作汽車,論壇就相當於加油站和導航儀。
  •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劉善群:藉助峰會平臺尋求更多合作
    藉助峰會平臺尋求更多合作——訪臺灣《中時電子報》總編輯劉善群東南網11月4日訊(福建日報駐臺記者李向娟)《中時電子報》是臺灣最早的網絡媒體瀏覽《中時電子報》,你既可以看到報紙的最新內容,也可以觀看電視直播、視頻報導。「我們的理念是『資訊隨時存在,新聞隨手可得』,網際網路沒有國界、沒有疆域,只要能上網,隨時隨地能看到我們的內容。」在第七屆海峽媒體峰會上,臺灣《中時電子報》總編輯劉善群分享了他們經營新媒體的經驗。
  • 2019中國體育產業與社會足球發展論壇在餘杭舉辦
    12月15日,適逢2019年「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杯」首屆全國體育新聞工作者足球聯賽總決賽舉辦之際,2019中國(餘杭)體育產業與社會足球發展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舉辦。
  • 波蘭規模最大的中國商品展在波茲南市舉行(組圖)
    原標題:波蘭規模最大的中國商品展在波茲南市舉行陳瑋副秘書長論壇發言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湯黎):「2015中東歐(波蘭)中國家居品牌博覽會」於5月27-29日在波蘭中西部城市波茲南的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是波蘭規模最大的中國商品展,也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影響力最大的海外自辦展。
  • 波蘭企業「組團」赴中國尋找商機
    藉助東博會平臺,波蘭全方位展示了國家形象、優勢商品、重點行業等,一批波蘭企業來到中國尋找商機。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波蘭企業家圓桌會議上,波蘭斯科摩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波蘭布隆波房地產開發公司等波蘭企業分別與中國企業籤約。「波中兩國經貿合作歷史悠久,希望藉助此次論壇,兩國企業能在貿易、投資、技術等領域更好地合作。」
  • 2014中國足球發展論壇
    2014中國足球發展論壇議程 時間:2014年11月11日 地點: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朝陽區東北三環七聖中街12號雲南大廈)
  • 中美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論壇在費城舉行
    中新社費城8月20日電 (記者 馬德林)當地時間8月20日,「溫馨之約——中美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論壇」在美國歷史文化名城費城舉行。中國駐紐約代總領事趙宇敏、費城市長詹姆斯·肯尼等出席論壇。當地時間8月20日,「溫馨之約——中美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論壇」在美國歷史文化名城費城舉行。圖為中國駐紐約代總領事趙宇敏在論壇上致開幕詞。馬德林 攝詹姆斯·肯尼在致辭時表示,費城與中國交往密切,1979年就與天津結為姐妹城市,成為中國締結的首對友好姐妹城市;中文(普通話)是費城的第三大語言,費城的中國城也是美東地區華人社區中心。
  • 資深傳媒人周志懿出任新華社《中國名牌》雜誌總編輯
    周志懿(資料圖) 人民網10月10日電 據公開報導顯示,曾擔任原《傳媒》雜誌社執行社長、原《中國鋁業報》副總編輯的資深傳媒人周志懿已出任新華社《中國名牌》雜誌總編輯。據大眾網報導,9月末,周志懿以新職務出席了在山東煙臺舉行的某公開論壇。 周志懿1998年進入長沙晚報報業集團工作,先後任廣告部副主任、湖南新聞部記者、發行公司副總經理。2005年底,周志懿進入新聞出版總署下屬事業單位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工作,先後任傳媒雜誌社社長助理、副社長、常務副社長。2011年6月調任《中國鋁業報》副總編輯。
  • 劍橋大學教授:我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專訪:我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訪劍橋大學教授艾倫·巴雷爾新華社倫敦3月10日電 專訪:我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訪劍橋大學教授艾倫·巴雷爾新華社記者顧震球 孫曉玲 於佳欣英國劍橋大學賈奇商學院教授艾倫·巴雷爾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和世界經濟帶來了短期影響,但疫情在中國已基本得到控制,從長期看,「我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 《中國科技網》第四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論壇在波蘭舉行
    《中國科技網》 2019年10月14日  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起成立的第四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論壇近日在波蘭舉辦,來自中國、波蘭、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35所大學、聯盟和科研機構、企業的140餘位專家學者參會,35名中外專家作了專題報告,研究通過了9家新成員入盟
  • 第三屆華沙—北京大學生論壇在波蘭舉行(組圖)
    中國代表在論壇上發表演講。第三屆華沙-北京大學生論壇5月18日至25日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在一周的時間裡,兩國師生將與波蘭法律、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參觀波蘭乳製品企業。新華網記者 陳序 攝5月18日,在華沙大學歷史系大廳,波蘭華沙大學學生為第三屆華沙-北京大學生論壇開幕式演唱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