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聽聞朱小蔓老師去世的消息,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雖然早有心理準備,我還是不能接受朱老師已然離去的事實。六七年來與朱老師交往的點點滴滴都浮現在眼前,卻難以言表。雖然我不是朱小蔓老師的弟子,但因為研究項目我有緣跟隨朱老師,便有了諸多向她學習請教的機會。對我和我的同事而言,朱老師如同行走的活課堂,給我們極大的滋養和引領。
2014年,朱老師選定江蘇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學作為《全球化時代的「道德人」培養——教師情感表達與師生關係構建》項目的種子學校,將其畢生的研究心血放在一所學校落地,能讓情感教育、情感文明生根發芽並開花結果,在全國起到輻射引領作用,是朱老師選擇我校時的期望。這種期望無關名利,只因教育夢想與情懷。為此,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和南通,深入課堂觀課、參加學校德育活動、指導工作坊研究、出席各層面的研討會,即便身體欠佳、臥床養病,依然時刻關注著項目的進展情況。這給了項目組全體成員極大的鼓舞。到了年末,學校項目組核心團隊集體赴北京師範大學集訓。兩天時間,從清晨到夜晚,朱小蔓老師一直帶著我們以課堂形式進行研討,到了吃飯時間就叫盒飯,邊吃邊交流。由於擔心朱老師的身體,我們一直想方設法控制她的工作時長,她卻每每以「我身體沒有問題」終止我們的想法。大部分時間,朱老師戴著老花鏡邊聽我們發言邊記錄,然後在討論時逐一解答我們的疑問。每天的集訓時間都超過12小時,對於一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來說都已是高強度的集訓工作,而那時已身染重疾的朱老師卻沒有喊過一個「累」字。也正是此次會議的深入研討,我意識到朱老師的研究意義非凡而且極具前瞻性,同時也深深為朱老師的人格魅力感召。近年來,我們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執著於一件事,就是認真推進研究項目落地。
這幾年,朱小蔓老師的病情時有反覆,但我們又有許多問題需要她指導,為此我常常自責。特別是2016年,朱老師肺癌復發,她不顧病痛輾轉全國各地連續工作,我們學校是她全年工作的最後一站,也是她計劃中的最重要的一站。當年11月,朱老師來到我們學校,堅持要給項目組做講座。我實在拗不過她,就跟她說:「朱老師,你要講我也攔不住,只給你30分鐘,多一秒也不行!」她一上講臺,完全沒有了時間概念,我幾次想打斷她,她總是衝我擺擺手,示意要繼續講。這一講就是兩個半小時。朱老師對病情看得很淡,她從來不把癌細胞當作工作阻力,卻把工作的激情和熱情發揮到了極致。她對自己的癌細胞說:「以前,我忽視了你們的存在,現在讓我們和平共處。」她以這樣的心態看待生命,也把這種精神力量傳遞給了我們,讓我們不畏艱難一路前行。
朱小蔓老師做研究,一向是深度參與其中,特別注重調查研究和直接體驗。2018年4月,我校傳統德育品牌活動「誠信宣誓儀式」即將舉行。按照慣例,要推舉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師生愛戴的師長來給孩子們傳遞誠信火炬,全校師生熱切期望朱老師能來。我知道朱老師的身體很虛弱,正當我舉棋不定時,朱老師毫不猶豫地說「我來」。她還說:「我也不知道我適不適合做火炬的傳遞者,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到臺上,只要能走到臺下,我想我一定行!」我將朱老師的座位安排在距離主席臺最近的位置,又安排了一位女教師攙扶朱老師走到臺邊。濛濛細雨中,四級臺階,朱老師緩緩而上,臺上的朱老師笑容滿面,高擎火炬。那一瞬間成了南通田中人難以磨滅的記憶。
跟隨朱老師六七年,我見到和聽說過朱老師的兩次落淚。一次是誠信儀式活動,朱老師在父母與子女互動環節,走近了一對母女身邊,讀到了孩子分享給她父母的信,她抱住了這個孩子和孩子的母親,相擁而泣。還有一次是2019年7月,李吉林老師因病不幸去世,那時朱老師癌病日沉,大家心照不宣地對她隱瞞了李吉林老師辭世的消息,我當然也沒和她說。後來,聽朱老師的家人說起,得知李吉林老師去世的消息,朱老師失聲痛哭。
朱老師的愛人吳志明一直陪伴朱老師治療和出席各種活動。一次,我們的學術活動安排在南通某飯店。傍晚我陪朱老師散步,她忽然一臉歡喜地和我說:「永兵校長,你知道嗎?我和吳老師的婚禮就是在這家飯店舉行的!」我知道朱老師喜歡南通這座城市,卻沒想到淵源如此深厚。我旋即明白了她為何對這家飯店的老樓情有獨鍾,每每選擇在此住宿卻不去條件極好的新樓。朱老師在南通治療,我能為她做的確實有限,於是我經常做些她愛吃的飯菜或者煲她愛喝的湯送過去。些許小事,朱老師卻覺得十分過意不去,覺得給我添了許多麻煩。某次,朱老師來南通治療,事先沒有告訴我。聞知消息後,我匆忙趕往她下榻的飯店,在大堂一側的小餐廳,我看到朱老師和吳老師正一人捧著一碗麵吃著。我鼻子一酸:朱老師為什麼不告訴我她來南通呢?何況還要進行靶向藥物治療,營養不跟上怎麼行?看到我,朱老師連忙和我打招呼說:「就是個簡單的複查,你忙,不用管我們!」
還記得2018年下半年,情感項目已經逐漸進入豐收期,朱老師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對於朱老師來說,教育研究和實踐是一輩子的事業,我知道她在與病魔賽跑。2018年10月下旬,《全球化時代的「道德人」培養——教師情感表達與師生關係構建》項目重要成果《教師情感表達與師生關係構建——教師操作手冊》新書發布會在南京舉行,為了替朱老師分憂,我們學校承辦了這次發布會。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也趕到南京準備借新書發布之機與朱老師一晤。幾乎從不缺席重大活動的朱老師這次缺席了,我們多麼希望朱老師能親臨現場和我們一起分享收穫的喜悅呀。儘管身體不好,朱小蔓老師仍不顧醫生勸阻,堅持給發布會發來了視頻。我們看到病床上朱老師依然一臉笑容,說起情感項目更是不能自已。今年六七月,我又兩次到南京看望朱老師,她意識不完全清醒,更不能言語,但當我提及情感項目時,她總會略微動動手指,以示她在認真聽我的匯報,讓我潸然淚下。
這些天,我們依然沉浸在朱老師離開後的悲痛之中。我深深感激,在我職業生涯的後期遇到了可親可敬的朱小蔓老師。遇到她是我的幸運,她讓我的教育夢想越發熾熱,並讓我充滿勇氣和力量,堅定不移走下去。
(作者系江蘇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學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9月16日第12版
作者:陳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