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課堂」在捺山

2020-12-16 白沙天地

12月12日,久違的陽光終於衝破連日來的霧霾,捺山地質公園迎來了江蘇省揚州中學地理教研組高一年級的30名師生。江蘇省揚州中學倡導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構建開放式的地理課程並通過研學實踐,落實書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做「行走的課堂」。

在捺山地質公園,研學活動分為三大模塊進行:地質學基礎知識、地貌學基礎知識和地質考察研究。在地質學基礎知識中,著重考察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同時普及在地質內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質面貌;在地貌學基礎知識中,能夠對地貌的形態和成因形成清晰的認知;在實地考察研究中,重點考察「課本裡的捺山」相關知識,即火山通道相、方山組、噴發不整合、雨花臺組、木化石、溢流相、角礫巖、斜節理等相關知識點。

記者採訪到隨行地理老師,他表示道:「地理書本上的知識都比較抽象和概念化,就算我們老師分析透徹,學生也只了解了粗略概念,考試的時候還是會混淆。捺山地質公園是個好地方。在這裡,能夠見到地理書本上80%以上的知識點,帶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研究,他們一看就明白,更便於理解。而且,將課堂搬到地質公園來,他們很興奮,我們的教學也變得很輕鬆!」

捺山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十大火山巖石柱景觀。經國內地質專家學者考證,捺山玄武巖石柱是大約1000 萬年以前新生代第三紀火山爆發時,巖漿噴發冷卻後形成的。其晶狀體菱形節理,形態典型、稀有,好似鬼斧神工。這次江蘇省揚州中學地理研學行,分別在青龍壁和回龍洞實地考察了火山通道相和方山組;在雨花谷考察火山噴發不整合、雨花臺組、木化石;在捆石坡考察火山溢流相、角礫巖、玄武巖柱狀節理;在獾家峪考察火山爆發相、火山渣、弧節理;在白龍泉考察火山彈,在大石柱考察剪節理、縱節理和斷層……

記者還採訪到其中的一位同學,他表示道:「很興奮來捺山地質公園實地研學,真的看見了很多書本上出現的那些知識點,沒想到家門口就有個地質公園,我們今天還撿了很多巖石樣品帶回去收藏。」

最後,捺山地質公園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是江蘇省揚州中學地理教研組帶領學生第二次研學捺山。我們公園和老師共同研發了捺山地質研學實踐教材手冊,便於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課本裡的捺山」。現在我們正在針對採茶、採蜜、採藥、天文、紅色等專題研學項目,與相關專家共同研發設計出相關專題教學手冊,將我們的研學遊課程更加專業化和趣味化,讓學生們更好地體驗「行走的課堂」!

來源:揚州發布

相關焦點

  • 常州戶外拓展夏令營捺山探索走起,寓教於樂、趣味無窮
    7月21日,由常州121研學戶外探索教育組成的23名學生、6名教練導師的夏令營團隊來到捺山進行野外拓展探索。學生們身著迷彩服,頭戴軍帽,早晨9:30入園,下午17:00出園,滿滿一天的行程,收穫頗豐。據悉,此次行程,該團隊從捺山地質公園東線出發,沿途根據樹木的茂密程度、蜘蛛網等辨別方向,認識沿途的動植物,如捺山野生花椒等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另外,鳥友們在捺山還有了新發現——棕臉鶲鶯,一種比麻雀還小但色彩豔麗的鳥兒。  燕隼等多種猛禽現身  據鳥友顧磊、小朱等人觀察,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猛禽先後現身揚州,它們分別是日本松雀鷹、阿穆爾隼、燕隼、鳳頭蜂鷹等。  根據記錄,猛禽遷徙季,揚州可見的猛禽有10多種。昨日,小朱等鳥友前往儀徵捺山,在這裡記錄到了燕隼和鳳頭蜂鷹。
  • 諾科行走課堂丨學生活動感想
    「行走課堂」是諾科的特色教學方式。我們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以城市為課堂,跨越物理空間,理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切身體驗,學以致用,領悟學習之美。暑假期間,諾科學子在Emily老師的組織下,參加了標化行走課堂項目。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自然博物館之旅令人受益匪淺,同學們在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的同時,託福標化成績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進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這些向上學子的活動感言吧。
  • 行走的英語課堂
    行走的英語課堂時間:2018/11/3 8:35:04 來源:新聞晨報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金秋時節,走在街上,可以看到許多身穿統一校服的孩子們行走在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上,他們用英語與一位位陌生的外國友人交流
  • 寓教於樂|行走中的課堂
    最近,宋氏祖居掀起了研學熱潮,文昌中學、朝陽中學、海瑞學校等2000餘人的研學團隊,來到宋氏祖居開展「行走中的課堂」,深入了解宋氏家族在波瀾壯闊的近代史中留下的深刻印跡,以及宋慶齡先生愛國愛和平的偉大精神。宋氏祖居景區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 【行走中的英語課堂】美國全真英語課堂 希望英語遊學路線
    >一、具體行程和安排:第1天【北京-波士頓】行走中的英語課堂—機場英語實戰課北京乘飛機飛往波士頓,晚餐後入住星級酒店,休息調整時差第2天【波士頓】行走中的英語課堂—名校參觀課上午:考察美國「大學教育的旗艦
  • 諾科行走課堂丨真香!走進自然博物館的諾科標化課堂
    諾科標化考試中心的託福行走課堂就很香,還漲知識!標化課堂行走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動物植物的單詞是飛在空中的,張嘴吼叫的,色彩斑斕的。對著模型背單詞,好玩有趣又漲知識!有的同學甚至背了接近500個生物類單詞呢。
  • 樂亭縣打造「行走的」紅色思政課堂
    樂亭縣是革命先驅李大釗的故鄉,樂亭縣中小學校立足實際,紮根本土辦教育,依託縣內的李大釗紀念館、李大釗故居、縣博物館、縣英才館、縣烈士陵園等場所,把思政課堂搬進紅色教育基地,組織學生紅色遠足、清明祭掃、志願講解等活動,通過移動課堂的形式,給學生帶來一種浸入式體驗,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讓思政課活起來、動起來、實起來。
  • 11位輔導員用微視頻開講「行走課堂」
    「在歌樂山烈士陵園廣場上,有這樣一堵醒目的牆,上面寫著《獄中八條》警示後人……」近日,一場特殊的「微課堂」開講,來自重慶科技學院的11位輔導員,在白公館、紅巖魂廣場等地現場講述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並以微視頻的方式製作而成這11堂「行走課堂」。
  • 行走的課堂-德國站 DAY1
    這個夏天,孩子們可以在行走的課堂裡探索和發現。這個夏天,孩子的所聞、所見、所感,會投射在小小的心靈裡,打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有什麼不一樣 */Different/角度:一個真正從孩子視角觀察世界的旅程交通:體驗飛機、汽車、火車、船等所有能坐的交通工具,親自體驗行走版的《坐上火車去旅行》
  • 《行走的英語小課堂》之探秘舌尖上的麥當勞
    不過,為了彌補這個小遺憾,我們在下半年特地推出了一個名為《行走的英語小課堂》系列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把平時所學到的語言運用到實際的環境中來,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今天,我們就把英語課堂搬到了麥當勞餐廳,把我們馬上要開始學習的Delicious Food單元的課程活學活用起來。
  • 山西一景點堪稱「仙境」,景色不輸「捺山地質公園」,歷史悠久
    山西一景點堪稱「仙境」,景色不輸「捺山地質公園」,歷史悠久旅遊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
  • 遊學知:行走的英文課堂研學之旅
    研學主題行走的英文課堂-English Only Day,譯為「只能說英語的一天,參營的同學根據自身能力儘可能多使用英文交流,給不敢說、怕說錯的同學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外教互動,加強英語發音練習,勇於出錯,積極改正,英語學習也可以很有趣
  • 上海交大醫學院打造行走的「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堂
    >新學期伊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附屬瑞金醫院宛若開放的大課堂,包括2020級新生在內的師生代表們聆聽導讀,沿著醫學院悠久歷史的四舍、院史館、院訓紀念碑、餘㵑教授銅像,來到瑞金醫院院史館、傅培彬教授銅像前,一場行走的「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堂正在進行。
  • 行走的課堂 諾亞舟中大附屬外語幼兒園戶外寫生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行走的課堂 | 諾亞舟中大附屬外語幼兒園戶外寫生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一切的形式和顏色都從大自然中來在這心曠神怡的秋天諾亞舟中大附屬外語幼兒園組織開展了中班戶外寫生活動在戶外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觀察力還可以在寫生中體會大自然把課堂知識與寫生學習結合起來讓孩子們更加了解繪畫
  • 吾師小蔓:行走的課堂
    對我和我的同事而言,朱老師如同行走的活課堂,給我們極大的滋養和引領。為此,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和南通,深入課堂觀課、參加學校德育活動、指導工作坊研究、出席各層面的研討會,即便身體欠佳、臥床養病,依然時刻關注著項目的進展情況。這給了項目組全體成員極大的鼓舞。到了年末,學校項目組核心團隊集體赴北京師範大學集訓。兩天時間,從清晨到夜晚,朱小蔓老師一直帶著我們以課堂形式進行研討,到了吃飯時間就叫盒飯,邊吃邊交流。
  • 西安思源學院「行走課堂」 助力提升思政育人實效
    西安思源學院「行走課堂  2020年12月25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西安思源學院堅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創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感受紅色文化、開展志願服務、參加社會實踐等「行走課堂
  • 大樹小樹【行走自然的課堂】 | 古法造紙
    走進真實的感官課堂理察•盧夫(Richard Louv)在「森林中的最後一個孩子」(Last Child
  • 東華大學:調研家鄉「四史」打造行走課堂
    暑假伊始,團隊精心設計「讀四史」「宣四史」「踐四史」系列活動,積極組織志願者開展家鄉「四史」教育實踐調研活動,以線上線下聯動、課內課外結合的方式打造「行走的課堂」。30餘名團隊成員調研足跡遍布20個省份,尋訪當地紅色紀念館、調研當地紅色地方史、挖掘英雄人物事跡等,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 吾師小蔓:行走的課堂
    對我和我的同事們而言,朱老師如同行走的活課堂,給我們極大的滋養和引領。 8月10日,聽聞朱小蔓老師去世的消息,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雖然早有心理準備,我還是不能接受朱老師已然離去的事實。六七年來和朱老師交往的點點滴滴都浮現在眼前,卻難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