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食品上市後利潤下滑近半 已成母公司包袱

2020-12-22 網易財經

(原標題:親親食品上市後利潤下滑近半 已成母公司包袱)

8月8日,親親食品發布盈利預警,親親食品上半年利潤19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600萬元,即同比減少約45.7%,對此,親親食品給出的解釋是,上市產生的一次性費用約為2100萬元,從而拉低了利潤。

「經濟形勢放緩、資本市場的認可度不高等,這幾大原因疊加是親親食品上市後上半年業績慘澹的主要原因,同時這也導致了恆安國際將親親食品分拆上市,規避下滑的零食業務也將對恆安造成不利的影響。」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零食業務已成母公司「包袱」

7月8日,恆安國際集團通過實物分派、以介紹形式將旗下的親親食品分拆上市。

實際上,在2008年,親親食品被恆安國際收購51%的權益。親親食品由於被已經上市的恆安國際收購,自身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在收購親親食品的當年,恆安國際已在香港上市達10年,且上市10年間,維持每年30%的增長速度。而當年收購親親食品,表明恆安旨在拓展其零食業務。

通過親親食品公布的數據來看,自2013年開始,親親食品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不斷下滑,2015年經營利潤更是大幅下滑35%。根據恆安國際的年報數據:2015年零食業盈利6977.8萬元,按年跌39.37%,銷售收入跌17.4%至12.67億元 。數據表明自2013年,恆安的零食業收入也連續下滑。

而恆安國際2015年總體淨利潤同比增長3.45%,衛生巾、紙巾、紙尿褲三大傳統業務佔據恆安國際整體業績超過九成。從數據上來看,零食業務已經成為恆安增長的「包袱」。

營銷專家朱丹蓬告訴記者,恆安國際零食的市場下跌,一方面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困擾,而其中親親食品主要產品果凍業市場的不景氣,是恆安零食業下滑的重要原因。

宋清輝認為: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實,使得恆安的「老本行」即紙尿片以及紙巾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潛力,在未來恆安必定將聚焦於三大支柱領域,對於不斷下滑的零食業務,恆安將其捨棄,是出於對其可能存在風險的主動規避。

在2016年3月發布2015年年報中,恆安國際首次披露計劃將其零食業分拆上市,在4月,恆安發布親親食品分拆上市的公告,並向證監會提交了申請,到7月,親親食品成功上市,僅僅用了3個月時間。

朱丹蓬對記者直言:恆安 「捨棄」親親,已經宣告它在多元化業務上拓展的失敗,零食業務已成為恆安利潤增長的包袱,恆安方面也是急於為了甩掉這一 「包袱」,才讓其分拆上市。但從另一方面看,親親獨立上市對擴大其品牌影響力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對於分拆上市,恆安方面在年報中表示:「拆分後有利於恆安及親親各自處於更有利位置,以發展各自業務。」

低迷的果凍市場

對於親親食品在財報中利潤下滑歸結為上市費用的說法,朱丹蓬分析,上市費用可能一定程度影響其上半年的利潤,但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其市場下滑的問題。

對此宋清輝認為,利潤下滑歸結為上市費用,是片面的說法,經濟形勢放緩、勞動力成本升高、競爭激烈、資本市場的認可度不高等,這幾大原因疊加才是親親食品上市後,上半年業績慘澹的根本原因。

親親食品自上市後,股價也一直走低,開報9.19元為上市高位,隨後大幅滑落,一度跌至2.75元。宋清輝認為:親親食品上市後股份的連續走低,與其連續三年的市場下滑有直接關係,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果凍業務的不看好。

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統計,親親果凍產品的中國市場份額(2014年)位列第三,達9.2%,親親食品發布的資料顯示,其業務板塊分為果凍、膨化、調味、烘焙、糖果五大部分。最大板塊為果凍業務約佔企業收入的六成,是公司的支柱產業。

朱丹蓬告訴記者,果凍只在中國、日本以及韓國具有這一品類,在世界範圍並沒有形成較大的規模和氣候,這也導致世界500強等大型企業不會過於關注這一業務,使得整個果凍市場沒有大的資本流入,也沒有任何的炒作等等,從而導致競爭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最終導致整個果凍市場常年沒有創新性產品的推出,整個市場對比其他休閒食品,出現了產品單一、老化的趨勢,從整個休閒食品行業的宏觀形勢來看,必然遭遇邊緣化的問題。親親食品在併入恆安的八年中,在多元化的拓展並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主要業務依賴於品牌已經較為老化的果凍和薯片業務。

「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抓不住迅速變化的消費者的口味,就等於市場的喪失。產品過於單一,營銷模式和人員素質等問題都將大大限制親親在果凍市場的發展。」宋清輝說。

同樣作為果凍市場的巨頭蠟筆小新也遭遇同樣的處境,根據其8月發布的盈利預警顯示,預計上半年將實現營收4.1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7.3%。上半年預計虧損840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淨利潤1390萬元。

近年來,果凍行業的安全問題也使得這一產業蒙上一層陰影。2012年,央視《晚間新聞》主持人趙普發出微博稱「轉發來自調查記者簡訊:不要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不細說」,雖然該條微博隨後被刪除,但立刻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2014年「3·15」晚會上,央視曝光了蠟筆小新等果凍的上遊供應商使用有毒明膠原料,引發果凍、軟糖產業集體恐慌,使得整個果凍產業集體下滑。

朱丹蓬分析,由於公眾對食品安全極為敏感,使得果凍已經被貼上「不信任」的標籤,行業持續的低迷與安全問題有極大的關係,雖然後來經相關監管部門檢驗,蠟筆小新等產品符合相關食品質量標準,但「毒明膠」事件的負面影響仍然延續至今,如何擺脫「不健康」的標籤,以及產品的更新是未來果凍市場擺脫低迷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本文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孫吉正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親親食品業績不佳欲分拆上市
    近日,恆安集團宣布分拆零食業務上市計劃,將其於2008年收購的親親食品進行分拆,單獨上市。目前,親親已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欲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分析認為,恆安此舉意在剝離業績不理想板塊,以更加專注於衛生用紙主業。同時,通過單獨上市,寄望親親食品能獲得更高的品牌和資本關注度。
  • 13家休閒食品公司半年報:6家營收利潤雙增長,好想你成淨利之王
    今年上半年,13家休閒食品公司中,共有6家企業營收、利潤雙增長;營收實現增長的企業有9家,其中6家實現兩位數增速;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企業有7家,其中好想你實現了四位數的逆勢增長;而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的企業有3家,分別為達利食品、絕味食品、周黑鴨。
  • 親親食品發布2019年財務預報:盈利預計增長150% 營收連續五年下滑
    中國網財經12月18日訊以果凍為主要產品的香港上市公司親親食品(HK:01583)昨日晚間發布業績盈利預告,預計公司2019年全年綜合純利將比去年的0.33億元增長約150%,與此同時,預計公司產品銷量及總體收入將出現下滑,而這將是公司連續第五年出現營業收入下滑。
  • 親親食品2019年淨利增147.8% 營收已連續五年負增長
    中國網財經3月26日訊(記者 郭帥)昨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親親食品(HK:01583)披露2019年業績公告,公司全年實現營收6.91億元,同比上年下降9.3%;實現股東應佔利潤0.81億元,同比增147.8%。
  • 25天股價翻倍15天打回原形 惠發食品淨利預降超8成創三年新低
    年利潤滑坡、2019年淨利大幅下挫——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發食品、603536.SH)的業績自上市後就走上變臉路徑。日前,惠發食品發布業績公告稱,公司預計2019年度歸母淨利潤為500萬元—700萬元,預計減少3846萬元—4046萬元,同比下降約85%—8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200萬元—400萬元,預計減少3592萬元—3792萬元,同比下降約90%—95%。
  • 親親食品推出「蘊能可吸凍」,代餐風口下果凍產業如何創新?
    FBIF獨家了解到,親親食品已在昨天全面上線「蘊能可吸凍」系列。 與面向兒童群體的傳統果凍不同,0脂肪、低卡路裡、小包裝的「蘊能可吸凍」以年輕群體為主要目標受眾,主打充饑飽腹、補充能量等代餐功能。運動後急需能量補給時、加班來不及吃飯時、下午茶時間有些小餓小困時……「蘊能可吸凍」都是一個不錯的代餐選擇。
  • 51家上市中藥企業一季報:15家利潤過億,37家利潤下滑,老字號遭遇新...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依據申萬行業(新)分類,共有51家中藥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其中,14家企業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但37家利潤不及同期。具體來看,一季度中,白雲山實現營收169.85億元,是唯一營收突破百億的中藥上市公司,而緊隨其後的是營收77.4億元的雲南白藥、營收39.5億元的天士力和營收31.4億元的華潤三九。此外,在已公布數據中,太極集團、步長製藥、以嶺藥業、濟川藥業、片仔癀、康恩貝、昆藥集團、紅日藥業的營收均在10億元之上。
  • 魯股觀察|8月28日 92股上漲,青島日辰食品上市即領跑漲幅榜
    同時,公司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77.77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29億元,同比分別下滑43.52%和48.76%。公司稱,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複合肥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盈利空間被壓縮。5.
  • ...但利潤相當於「規上」企業的近五成。毋庸置疑,上市公司群體...
    證監會孫念瑞:證監會將在三個重點方面抓好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落實落地;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在論壇現場發表演講時指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中國資本市場從當年兩個交易所的「老八股」和「老五股」起步,經過30年發展,成長為現在近4100家、總市值超過80萬億元的全球第二大市場,涵蓋了國民經濟90個行業大類。
  • 親親食品旗開得勝,看國民食品親親如何在秋糖站穩C 位
    作者:劉大川10月8日,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已於泉城濟南拉開帷幕,全國糖酒會是中國糖酒食品行業歷史悠久、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全國性綜合盛會,是中國食品行業的「晴雨表」,也被業界譽為「天下第1會」。
  • 三全食品「渡劫」:淨利率持續下滑 鮮食項目「折戟」丨財看見
    受此影響,三全食品股價2月15日已大跌3.58%,2月18日開盤公司股價大跌近7%,隨後跌幅有所收窄,截至18日收盤,股價收報7.42元/股。近年來,「三全」一直都是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的標誌性品牌,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都出自三全。
  • 淨利下滑8成,股價下跌20%,中華老字號的月餅賣不動了?
    根據公司的2019年年報主營業務分析數據顯示,廣州酒家的食品製造業收入達到22.91億,收入佔比達到了75.63%,食品製造業利潤達到11.4億,利潤佔比達到了71.36%。反觀傳統的餐飲業務方面,餐營業收入僅為6.67億,收入佔比僅有22.02%,餐飲業利潤僅有4.17億,潤佔比僅有26.11%。毫無疑問,廣州酒家其實是一家身披餐飲企業外衣的食品製造企業。
  • 美凱龍「新」困境:家居、地產雙輪生「鏽」 歸母淨利大降逾六成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紅星控股實現營收178.21億元,同比下滑12.17%;淨利潤18.75億元,同比降51.96%;歸母淨利為9.67億元,同比減少逾六成,且自2019年二季度以來呈持續下滑態勢。
  • 財說|國產「偉哥」也沒能救場,白雲山近十年來利潤首次下滑
    淨利潤連續四個季度在下滑,到去年第四季度扣非後的淨利潤僅16.4萬元。儘管「金戈」毛利率高,但白雲山整體毛利率在大降,同樣降至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控費的白雲山選擇小幅砍去研發費用,同時仍大規模增加銷售費用,尤其是廣告費用。
  • 華菱集團鋼鐵資產整體上市背後:破解鋼企利潤增速整體下滑難題
    上半年,由於上遊鐵礦石、焦炭、焦煤、廢鋼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下遊鋼材價格震蕩下跌,鋼鐵行業利潤「兩頭」承壓,鋼企利潤普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在鋼鐵行業利潤整體下行的趨勢下,上半年華菱集團實現利潤總額46.1億元,公司盈利能力得以延續,這是如何做到的?在這一時點選擇整體上市的原因是什麼?
  • 暴雷之後利潤又大幅度下滑,湯臣倍健真正的隱憂在哪?
    據年報顯示,該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52.62億元,同比增長20.94%;實現歸母淨利潤-3.56億元,同比下滑135.51%。湯臣倍健始於1995年,國內營養補充劑市場零售終端標誌性品牌,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營養健康倡導產品,主打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高品質營養補充劑和功能性健康食品。
  • PPP項目賺錢難 18家上市公司2019年扣非後淨利為負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A股63家PPP概念股中,有18家企業在2019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佔比接近三成。除此以外,63家企業中,2019年營業收入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的企業分別有25家和28家。
  • 新品佔比逐步提升 親親食品(01583)年度股東應佔利潤上升約1.5倍至...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親親食品(01583)公告,2019年,集團累計銷售收入約人民幣6.9億元,同比減少9.3%,毛利率為35.4%(2018年:30.5%),同比上升約4.9個百分點。2019年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約人民幣8120萬元,同比上升約1.5倍。2019年,集團持續調整產品結構,重心於新產品開發以豐富產品種類,以提高整體利潤及企業長遠發展為目標。儘管年內產品銷量及總體收入有所下滑,綜合純利大幅增加是主要由於集團持續調整產品結構及銷售策略,重心發展新產品及高毛利產品。
  • 華菱鋼鐵:利潤下降四成,主因為產品降價、原材料成本上升
    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071.16億元,同比增長5.84%;實現歸母淨利潤43.91億元,同比下滑40.48%。整體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特徵。仔細研究發現,華菱鋼鐵利潤下滑主要是受到了行業供給增加、鋼價下行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 2020福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報告:50強近半集聚廈門,電子及計算機...
    作為大陸與臺灣隔海相望、毗鄰浙江和廣東兩大經濟強省的省份,福建省地理位置獨特,那麼,其轄區內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發展質量怎樣呢?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福建省共有147家A股上市公司,剔除ST及*ST公司後為13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