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食品推出「蘊能可吸凍」,代餐風口下果凍產業如何創新?

2020-12-23 騰訊網

作者:Viola

天氣漸涼,但是中國的代餐市場仍在持續升溫。FBIF獨家了解到,親親食品已在昨天全面上線「蘊能可吸凍」系列。

與面向兒童群體的傳統果凍不同,0脂肪、低卡路裡、小包裝的「蘊能可吸凍」以年輕群體為主要目標受眾,主打充饑飽腹、補充能量等代餐功能。運動後急需能量補給時、加班來不及吃飯時、下午茶時間有些小餓小困時……「蘊能可吸凍」都是一個不錯的代餐選擇。

同時,這款果凍以0脂肪、低卡路裡、小包裝為賣點,能夠讓追求健康的年輕群體無負擔地享受美食、補充能量。除此之外,「蘊能可吸凍」中還添加了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成分,能夠快速彌補消費者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問題。

「蘊能可吸凍」系列 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在「蘊能可吸凍」之前,親親食品就已在線上平臺發布了一款功能性果凍——「輕美力」可吸凍。「輕美力」系列是針對年輕白領女性的多種需求定製研發的,添加了青梅酵素、蜂蜜檸檬膠原蛋白的可吸凍。

「輕美力」系列功能性果凍 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蘊能可吸凍」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將如何擠進熱鬧的代餐市場?功能性代餐果凍能否成為中國果凍產業轉型的新方向?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與親親食品的研發人員共同探討了果凍型代餐食品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可能。

01、一腳跨入代餐市場,親親食品為何如此布局?

1、 熱鬧的代餐市場

中國的代餐市場有多火熱?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達到57.17億人民幣,預計2022年會達到120億人民幣。代餐市場的前景不可限量,熱鬧的市場背後其實是消費者尚未解決的痛點。

在這個一切講究效率的現代社會中,尤其是在生活節奏較快的一二線城市,時間成為了美食最大的敵人。工作忙到沒有時間吃飯,已經是不少年輕群體的生活常態。因此,如何快速、便捷地享受美食?這是代餐產品需要解決的第一大痛點。

隨著消費水平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中國消費者對食品的需求也更加高。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這一消費觀念儼然已經成為年輕群體的主流思想。如何定義「吃好」?不同社會背景下有著不一樣的解釋。在受到健康、可持續思潮影響的當下,營養全面、不長胖可能是大多數人對「吃好」的定義。

CBNData《報告》也顯示[1],代餐食品已經成為全民的大趨勢,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消費佔比接近五成,從銷售體量及消費者人數上,代餐食品的整體銷售均都有著穩步的增長且呈現大於50%的增長率,代餐食品逐漸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其中85%的消費者購買代餐的原因是因為健身,在2018年,95後取而代之90後,已經佔據主要消費者地位。

如何獲取全面的營養,同時沒有增重的負擔?這就是代餐產品需要解決的第二大痛點。

2、 略顯落寞的果凍市場

與熱鬧的代餐市場相比,中國的果凍市場就略顯落寞。

如今已經三十歲的中國果凍正在經歷「中年危機」。在不少消費者的心目中,果凍依舊是童年零食的代名詞,這樣的品類形象限制了果凍向更多消費群體輻射的可能性。此外,同質化現象嚴重、創新力不足也是當前中國果凍的現狀。諸多因素交雜下,中國果凍產業的發展速度逐漸放緩。歐睿預測, 2015-2020年中國果凍複合增長率預估為5.4%,2020年中國果凍的零售銷售額將達到178億元。由此可見,中國果凍行業的發展確實處於放緩態勢。

果凍市場的發展速度雖然逐漸放緩,但仍舊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產業。歐睿的行業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中國果凍三巨頭:喜之郎、蠟筆小新、親親食品的市場佔有率在不斷減小,親親食品的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11.4%跌落到2017年的6.2%。

與此同時,小品牌們所佔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從2013年的24%增長至2017年的43%,不斷湧現的小品牌正蠶食著三大品牌的市場。

親親食品已上市的傳統果凍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果凍三巨頭的市場份額為何會降低?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曾表示[2]:果凍市場沒有大的資本流入,也沒有任何的炒作等,因此缺乏活力;較之其他休閒食品,果凍行業常年沒有創新性產品推出,目前已經顯現出產品單一、老化的趨勢。

如何為果凍市場注入活力?果凍產業朝哪個方向創新?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計劃,親親食品給出的答案是:進軍代餐食品市場。

「蘊能可吸凍」 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3、 面對激烈的競爭,代餐果凍的差異性在哪?

隨著代餐市場這個「蛋糕」越做越大,代餐食品也在不斷迭代。

總體而言,代餐食品正逐步往三個方向發展:包裝上,小包裝、即食、便攜的代餐食品更受歡迎;成份上,不僅著眼於補充能量、蛋白質,當前的代餐食品更加注重微量元素的攝入;口味上,代餐食品也日益重視食物本身的美味度,常常添加穀物、濃縮果汁等改善風味。

除此之外,為了滿足不同場景下消費者對充飢、補充能量的需求,代餐食品的品類也日益豐富。除了現有的衝調飲料類、餅乾類代餐食品,代餐果凍也是一個具有無限潛力的品類。

果凍的包裝更加多變,可以是杯裝、碗裝,還可以是袋裝,能夠適配不同的消費場景。果凍的口味相對而言也更加多變,與其他的代餐產品相比,果凍的可塑性較高,具有無限的創新可能。

並且,作為國人記憶中的「兒童零食」,消費者對果凍的接受程度更高,這也為代餐果凍打入市場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品牌方無需為代餐果凍投入過多的品類教育成本。

此外,與當下大火的衝調飲料類代餐產品相比,果凍更具便攜性、即食性,能夠最大程度地擺脫場景對消費行為的限制。

「蘊能可吸凍」系列 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02、「蘊能可吸凍」如何推開代餐市場大門?

1、 配方升級:看準消費者對減脂、塑身的需求,將營養品「代餐化」

面向成人的功能性果凍與兒童果凍在配方和口味上有很大的不同。兒童相對喜歡偏酸甜的口感,因此兒童果凍在口味上較多選擇大眾認知度高、識別性高且經常購買的口味,例如草莓、芒果等。

而成人的選擇更加多元,口味只是考慮的因素之一,產品的專業度、功能性、清潔標籤等問題也會影響成年人的購買行為。基於此,親親食品推出的「蘊能可吸凍」在口味、功能性上都有很大的創新。

為了研發代餐果凍,親親食品在三年前組建了一支專門的研發團隊。據親親食品研發團隊介紹,某些功能性物質會有一些特別的味道,例如腥味、苦味,調配進食品後會影響口感及風味,因此如何平衡口味與功能一直是功能性食品的一大難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親親食品研發了調味調香技術,調入果汁等遮蓋異味;此外,為了保證代餐果凍的功能性,親親食品在原料篩選上投入了大量檢驗費用,多次進行營養成份分析驗證,不斷改進工藝以保留住營養功能。

親親食品「蘊能可吸凍」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2、 延伸場景、擴大通路:親親食品不同以往的渠道戰略

在銷售渠道上,親親食品也採取了不同尋常的渠道戰略。

通過市場調研,親親食品觀察到中國一二線城市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改變,這一群體的消費渠道主要是電商、全家、7-11便利店及社交媒體,為了更加貼近目標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親親食品放棄了果凍企業慣常使用的下沉式銷售方式,將主要在電商及一二線城市的便利店上市「蘊能可吸凍」。

除此之外,一二線城市的健身房也將成為親親食品的銷售渠道之一。健身房為運動功能性食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消費場景,親親食品也看中了中國不斷擴大的健身市場規模和不斷上升的健身人口數量。

據《2018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3],2018年中國健身俱樂部的數量已達46050家,基本與美國齊平,在健身俱樂部健身的人口數已有4327萬。

健身人群因其自身的專業性往往很能影響、帶動身邊普通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因此如果親親食品的功能性代餐果凍能夠受到專業健身人士的喜愛,對其打開國內市場很有幫助。

親親食品「蘊能可吸凍」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3、 創新營銷:圍繞受眾,展開年輕化推廣方案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迅速了解「蘊能可吸凍」,親親食品在營銷推廣方案上也有創新。

親親食品邀請了青年演員魏大勳擔任「蘊能可吸凍」的代言人。魏大勳不僅擁有廣大的年輕受眾,其陽光、溫暖的性格也與「蘊能可吸凍」的品牌形象相吻合。兩者碰撞在一起,必然會有不同的火花。

「蘊能可吸凍」邀請魏大勳擔任產品代言人 圖片來源:親親食品

宣發渠道上,親親食品也更加關注抖音、微博這些集聚了年輕受眾的平臺。

在抖音平臺上,圍繞著年輕消費群體追求新鮮事物、渴望互動的傳播特性,親親食品發起了「大勳帶你活力返場」系列活動。抖音用戶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做出比心動作,就能夠觸發「蘊能」貼紙動態特效,參與門檻較低,能夠吸引更多受眾進行二次傳播。

03、結語

隨著人們對健康、減脂等的需求越來越高漲,代餐市場一定會不斷擴大,為了契合目標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便攜性、美味性、多營養性將成為代餐食品的主要發展趨勢。

代餐果凍,能否助力傳統果凍市場轉型?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可以明確的是,親親食品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功能性代餐果凍,無論是對親親食品本身,還是對中國果凍市場,都是一次轉型升級的嘗試。

參考來源:

[1] 《天貓食品行業趨勢分析報告》,2019年3月2日,CBNData

[2] 《遭恆安「拋棄」 親親食品上市後利潤下滑近半》,孫吉正,2016年8月27日,《中國經營報》

[3] 《2018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2018年,GymSquare精練.三體雲動

提示:

*本文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絡授權。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繫Bobo(ID:fbifmedia1)

相關焦點

  • 親親食品旗開得勝,看國民食品親親如何在秋糖站穩C 位
    去年親親食品更是特邀青年演員魏大勳擔任「蘊能可吸凍」的代言人。魏大勳不僅擁有廣大的年輕受眾,其陽光、溫暖的性格也與「蘊能可吸凍」的品牌形象相吻合。親親食品在線上和線下一系列有章法的營銷組合拳,讓親親的品牌精神與年輕人同頻共振。
  • 攜手新晉國民小生金澔辰打響品牌年輕化戰略 親親食品官宣首位...
    晉江新聞網7月20日訊  17日,親親食品官宣了首位品牌安利官,由新晉國民小生金澔辰擔任。親親食品方面認為,金澔辰將攜手親親食品一起,帶給粉絲和消費者更多健康、美味、新奇的零食。這也是親親食品作為童年記憶中的零食品牌「逆齡生長」的重要一步。
  • 好吃不胖小零食,纖豆零卡代餐果凍玩出代餐新花樣
    上周,全新「朋克養生探索者」食品品牌「纖豆」推出了第一款產品,「纖豆零卡代餐果凍」瞄準了近年來日益火爆的健康代餐食品市場。今年,疫情的衝擊,反而加速了健康代餐食品的增長,讓健康代餐食品成為2020年一季度各大電商平臺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纖豆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如今代餐產品品類繁多,多數為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液等。其中代餐果凍概念相對新穎,食用場景也更多元,即可作為體重管理時的正餐替代亦可作為解饞小零食,作為纖豆品牌從0到1的首推產品,再合適不過。
  • 代餐市場,風口已至
    資本的進入、傳統商家的闖入、90後的追逐……為輕食代餐市場帶來持續波瀾。資本加持的背後,多數代餐品牌們的增長亦可圈可點:有玩家今年上半年營收同增逾2倍,更有玩家僅用7個月時間便實現業績暴漲20倍。一個關於代餐的流量風口正在悄然醞釀,一場涉及代餐的消費狂潮也正奔襲而來。
  • 代餐奶昔是風口還是火山口
    迎著減肥、減脂的風口,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代餐食品市場正湧入百事、雀巢、樂純、Keep等企業。雖然玩家眾多,且在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了《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但各企業產品的執行標準並不一致,部分為運動營養食品,而部分為固體飲料。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期正在嚴查企業名稱中含有 「科技」等字樣以及使用「纖體」「瘦身」等類似宣傳用語。
  • 產品結構調整、引進並投產新果凍生產線,親親食品重回上升軌道!
    最後,在項目參與人的合力下,公司與日本團隊通過遠程視頻指導驗收後正式投產。 該項目從立項到投產歷時一年三個月,投資將近5千萬,是親親食品近年來耗資較大的一個項目預計可增加1億元年產值。並且該項目可以做到低卡低糖等等的產品,所以說這是未來中國的需求,發展很迅速。目前親親食品首家投入這個產品,是對未來的市場,先進行了投入。
  • 對標果凍國際標準預計年產值增加1億元 親親食品蒟蒻果凍車間正式...
    晉江新聞網5月18日訊  FLS風淋室深度清潔、引進日本ORIHIRO工藝技術、30萬淨化生產標準自動包裝、擺盤式85℃蒸汽殺菌、20℃以下冷卻水快速降溫……日前,親親食品蒟蒻果凍生產車間正式投產,該項目主要生產親親首款無添加防腐劑果凍「親親蒟蒻吸吸果凍」,是親親食品發展功能型果凍、提升產品競爭力、搶佔果凍市場的重要一步,預計增加1億元年產值
  • 網絡湖北行記者參觀仙桃親親食品 品嘗親親果凍
    網絡湖北行記者參觀仙桃親親食品 品嘗親親果凍 發布時間: 2010-06-09 15:45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河北新聞網6月18日消息(記者 李瑾)今日上午
  • 三個月兩次投資,果凍巨頭親親跨界飲品尋出路
    資料顯示,親親食品1990年在中國福建晉江創立,從事生產和銷售「親親」牌果凍和蝦條、「香格裡」牌調味品,以及膨化食品、糖果食品等相關系列休閒食品。親親食品在全國有6處生產基地。2008年,親親食品被恆安國際收購51%的權益。2016年,親親食品被恆安集團剝離後,並於當年7月8日在香港上市。
  • 代餐奶昔,為何成為女主播的最愛?是不是下一個風口?
    於是他興衝衝地寫了一篇名為《我是如何不吃飯的》,而這了篇文章立馬在矽谷碼農之間迅速傳播。隨後小夥發明的這種「糊糊」火爆矽谷。得到眾多同行的認可後,2013年Rob Rhinehart在眾籌網站上募集了超過20萬美元,推出了代餐飲品Soylent。
  • 親親食品上市後利潤下滑近半 已成母公司包袱
    宋清輝認為:親親食品上市後股份的連續走低,與其連續三年的市場下滑有直接關係,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果凍業務的不看好。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統計,親親果凍產品的中國市場份額(2014年)位列第三,達9.2%,親親食品發布的資料顯示,其業務板塊分為果凍、膨化、調味、烘焙、糖果五大部分。最大板塊為果凍業務約佔企業收入的六成,是公司的支柱產業。
  • 親親食品業績不佳欲分拆上市
    獨立上市或因業績「雙輸」  2008年,親親食品被上市公司恆安集團收購。彼時市場分析認為,在國外食品巨頭的不斷衝擊下,親親遭遇多方壓力,品牌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境地。與恆安集團的戰略合作,曾被認為有助於親親業績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  收購初期,恆安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新管理層接管親親後的任務是改善內部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並整合生產線。
  • 減肥風口新狂歡:代餐崛起 瞄準身材焦慮症
    連年的業績低迷下,碧生源開始意識到減肥茶已經失去了消費者的心,開始探索新的增長點。2019年,碧生源在電商平臺上市了喵喵酵酵素果凍、朝暮白膠原蛋白粉、紅豆薏米茶、荷葉綠茶、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敷料貼等新品。然而,這些迎合市場需求的新品也正迎合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 果凍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合格產品
    可吸果凍(山楂)匯源228g/杯2005-02-23中山市大風車食品有限公司可吸果味型果凍2005-09-10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雅客歡吸可吸凍150g/支2005-09-07仙桃親親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鐵鋅鈣吸吸果凍(山楂味)親親150g/支
  • 國家抽查:一果凍菌落總數超標11000倍
    親親果肉果凍親親30g/個歡吸可吸凍(菠蘿)雅客    果凍產品小常識    果凍作為休閒食品,晶瑩剔透、色彩絢麗、口感甜美爽滑、汁感豐富並富有天然水果的感覺,深受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少年兒童的喜愛。   根據果凍的形態,分為凝膠果凍和可吸果凍。
  • 30歲的中國果凍,如何擺脫「中年危機」?
    MannanLife蒟蒻畑果凍(咖啡味)圖片來源:MannanLife官網MannanLife可吸蒟蒻畑果凍圖片來源:MannanLife官方InstagramMannanLife的袋裝可吸蒟蒻果凍是獲得日本消費者廳許可的特定保健用食品
  • 喜之郎果凍知識(之三)果凍行業的發展
    十幾年前,「果凍我要喜之郎」讓中國消費者認識了一個新鮮東西——果凍。這個曾經只屬於外國人餐桌上的新鮮玩意,真真切切地走進了普通中國人的生活。 據中國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果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趙燕萍介紹,果凍最初源於英國,上世紀80年代由日本引進中國——1987年,天津長城食品廠在國內率先推出「大樓」牌果凍,開創了國內果凍行業的先河。
  • 代餐風口,能吹多久?
    消費市場上,媒體和消費者反覆探討:比普通食物售價更高的代餐是不是智商稅;資本市場上,雖然ffit8三個月內兩次融資,薄荷健康、鯊魚菲特、王飽飽等品牌都在今年獲得大額融資,但依舊有投資人對代餐心存質疑。代餐到底指的是什麼?代餐真的是剛需嗎?好代餐的標準是什麼?萬物皆可代餐?
  • 「逆人性」的代餐,2個月融資數億,是泡沫還是風口?
    不管是在薇婭、羅永浩直播間力薦的王飽飽、ffit8;還是被關曉彤、吳宣儀等明星pick的Smeal、超級零;再比如和喜茶推出聯名款的Wonderlab,以及良品鋪子推出代餐子品牌「良品飛揚」,連超市裡原本定位養生路線的五穀磨房也叫自己代餐……各種「網紅」代餐不斷地出現在直播間、短視頻、以及朋友圈的推薦廣告裡。
  • 代餐食品刷屏朋友圈,創投新寵是新風口還是交智商稅?|大叔說財經...
    代餐食品刷屏朋友圈,創投新寵是新風口還是交智商稅?2020-12-10 15:08 | 來源: 全景網 展開∨ 你買過代餐產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