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樣心平氣和

2021-03-05 淨塵

教你怎樣心平氣和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


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這個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對我們都非常管用。

只要你會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我有很多朋友聽我講了這個故事後,變得很開心,碰到都跟我說,以前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

故事告訴我們:


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

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淨塵空間QQ:756179637,歡迎好友加入!

相關焦點

  • 心平氣和
    第一句話:「教牧的生活就是信徒所讀的書。」第二句話:「教牧的生活是一般人眼中的福音。」第三句話是丹麥神學家祁克果說的:「要是不許教牧在禮拜天說話,他還能有什麼給信徒呢?有的,他還可以給信徒一些重要的東西,這就是生活。他們日常的生活應該就是一篇篇的講道,我們會把基督信仰和他的生活認同,認為他的生活就是這信仰的體現。」
  • 致學生:親愛的孩子,人生需要一輩子心平氣和地去奮鬥!
    親愛的孩子,希望你能一輩子心平氣和地去奮鬥。心平氣和地「看待考試成績」親愛的孩子考試之前我們當全力以赴考出最好的水平交卷之後我們當心平氣和地學會面對是我們成長路上極為重要的生存能力學會反思學會計劃付諸行動才是不斷成長的正確方向分數十分重要但絕不是唯一成長,尤其是健康地成長才是生命的最大意義無論怎樣
  • 大家都能心平氣和的教孩子寫作業嗎?
    大家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會不會發脾氣啊,我輔導一年級的娃娃,氣的牙痒痒,揍了幾頓小孩,求教,怎麼樣才能心平氣和,不發脾氣。我是真的忍不住,我時刻告誡自己不要發脾氣,會嚇著小孩,但是還是失敗,今晚又暴走!我該怎麼辦呀?大家有沒有好的方法。
  • 《叮咚上線老師好》周玄毅:哲學一個「魔咒」讓你遇孬事心平氣和
    用有態度的知識,抓住你的每一分鐘!《叮咚上線!老師好》,引領授課模式新風向,發揮教師群體知識文化引領的重要作用。來自各個領域的老師們,挑戰趣味性的知識課堂。他們知識豐富、講課生動有趣,用幽默的語言和搞笑的風格,打動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 《叮咚上線老師好》周玄毅:哲學一個「魔咒」讓你遇孬事心平氣和
    用有態度的知識,抓住你的每一分鐘!《叮咚上線!老師好》,引領授課模式新風向,發揮教師群體知識文化引領的重要作用。來自各個領域的老師們,挑戰趣味性的知識課堂。他們知識豐富、講課生動有趣,用幽默的語言和搞笑的風格,打動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 假期致孩子:親愛的孩子,人生需要一輩子心平氣和地去奮鬥
    看待考試成績」親愛的孩子考試之前我們當全力以赴考出最好的水平交卷之後我們當心平氣和地等待接受無論理想還是糟糕的成績學會接受學會面對是我們成長路上極為重要的生存能力學會反思學會計劃付諸行動才是不斷成長的正確方向分數十分重要但絕不是唯一成長,尤其是健康地成長才是生命的最大意義無論怎樣
  • 日常生活中怎樣調理心態,為何心平氣和是養生之道
    3、為何心平氣和是養生之道現代人養生要做到當喜則喜、當怒則怒,但是不可過度,過度就會有損健康。適當的喜,能「氣和志達,榮衛通利。」可以消除因憂思所造成的「氣機結滯」。但狂喜過度,就會」暴喜傷陽,落極生悲」。常常有人因為大喜若狂,衝昏頭腦,造成不良後果,甚至導致猝死。再如悲,有悲傷之事,如果大哭一場就會發洩出來。
  • 佛教:當你生氣發火動怒時,一定要記住這三句話,就會心平氣和
    一個人一旦養成愛生氣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就會成為一生都改不了的毛病,如果不對自己痛下針砭,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命運甚至是災禍;一個學佛的人,更要學會不生氣,才不會造業,當你生氣發火動怒時,一定要牢記這三句話,就會心平氣和。一、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 南京小學教師"致家長書"惹哭家長:心平氣和慢慢來
    原標題:南京小學教師"致家長書"惹哭家長:心平氣和慢慢來 新華報業網訊 9月10日是教師節。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家長們來說,也剛剛在糾結、忐忑、焦慮中度過新鮮而不尋常的一周。看著你們興奮地討論著孩子的點點滴滴,感受著你們倍感煎熬度過的這一個星期,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忍不住想和你們說兩句,送你們四個字:心平氣和。請心平氣和地把孩子送到校門口,微笑著和他說聲再見。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拉小一定是快樂的。
  • 怎樣選購實木書櫃?教你三招!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怎樣選購實木書櫃?教你三招!1、尺寸大小每個家庭 房子結構布局也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根據房型大小。小空間儘量選擇小巧簡易的實木書櫃,如果有獨立的書房,空間夠大的話,可以試試打造一個大書櫃,方便收納書籍,整體美觀。
  • 教你怎樣做布花 裝飾DIY頭花製作
    教你怎樣做布花將圓布片對摺再對摺。裝飾DIY頭花製作將摺疊好的布片固定在不織布上,4塊縫一塊平面上。教你怎樣做布花第2層時布片要壓在上一層的的縫隙上。教你怎樣做布花這樣再逢兩層就可以了,做得越大,層數就要越多。在後面逢上皮筋就可以當頭花。裝飾DIY頭花製作後面縫上別針還可以用來當胸花。
  • 教師節南京小學教師致家長書:心平氣和慢慢來
    可能也害怕我們的簡訊,深怕簡訊裡會批評自己的孩子,表揚的孩子中沒有自己家的那一個,好像這一條簡訊是那麼重要,就能決定孩子在學校裡的發展和未來。看著你們興奮地討論著孩子的點點滴滴,感受著你們倍感煎熬度過的這一個星期,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忍不住想和你們說兩句,送你們四個字:心平氣和。  請心平氣和地把孩子送到校門口,微笑著和他說聲再見。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拉小一定是快樂的。
  • 孩子犯錯你的懲罰是否過於嚴厲?10種管教孩子的方式,現在教給你
    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家長們如果處於一個極其憤怒的狀態,那麼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教育孩子,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很容易把氣都撒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所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才能夠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了解孩子在某些事情真正的心理,其實有些時候可能真的只是我們家長誤會孩子了。
  • 孩子犯錯你的懲罰是否過於嚴厲?10種管教孩子的方式,現在教給你
    努力了解孩子多一分了解,少一些誤解,這句話是萬年不變的道理,但是很多的家長就算是了解這個道理,也知道應該對別人怎樣去做,就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從來不使用這樣的方式。也有很多的家長因為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就不了解孩子。
  • 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怎麼辦?幾個貼心建議你可以收藏
    沒了開始的心平氣和,心裡的火瞬間點燃,於是有了吼叫、責罵。可孩子還是不懂做,甚至亂做。此刻,做家長的真覺得太難了。更不能理解為什麼教那麼多遍還是不懂做?1.孩子還沒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知識跟吃飯一個道理,消化需要時間,而且有快慢。
  • 他倆還能心平氣和的面對面坐下?男明星裝起融洽來不輸塑料姐妹花
    畢竟「插刀教」的故事仍然以傳說的形式在江湖上流傳著,年輕一代的網友即使沒有經歷過新聞發酵的時期,也都從網上有所了解。印小天和杜淳在節目中的第一次碰面,真是從頭到腳的尷尬,尷尬到屏幕外的觀眾都替他們尷尬的程度。
  • 教你怎樣切洋蔥不流淚的小妙招
    教你怎樣切洋蔥不流淚的小妙招 原標題:   原標題:教你怎樣切洋蔥不流淚的小妙招  很多家庭主婦都有切洋蔥導致眼睛流淚的情況。在這裡,小編就來教大家一招,讓你輕鬆做到切洋蔥不流淚,快來看看吧。  怎樣切洋蔥不流淚  在流水中切洋蔥,這樣可以控制洋蔥裡面氣體的揮發,但是雖然這樣不刺激眼睛,卻很浪費水。這招不推薦。  在切洋蔥前把洋蔥放入冰箱中冷藏,5-10分鐘之後取出再切,刺激性氣味就會揮發得少一些,再切的時候也不會流淚了。
  • 教你怎樣製作冰雪奇緣蛋糕,做完後全程驚豔
    教你怎樣製作冰雪奇緣蛋糕,做完後全程驚豔 2020-12-09 00:00
  • 有狐臭怎麼辦 教你怎樣治療狐臭
    沒有哪個狐臭患者想被它照到,但是事與願違,不管你願不願意,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穿短短褲、袖涼鞋太陽傘,這些夏天的標誌,馬上即可隨處可見。有狐臭怎麼辦教你怎樣治療狐臭狐臭是一種腋下臭汗症,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刺鼻性氣味,夏季較多見,多在青春期開始發生,到老年時可減輕或消失。狐臭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 3招教你「心平氣和」好好跟孩子說話,親子溝通不再困難
    心平氣和的好好和孩子說話,基本止於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之後好像孩子越大越難做到,說不上兩句就雞飛狗跳,尤其是孩子上學以後,更是都不太可以輕易見面。「你怎麼這麼笨啊?」家長真要被逼瘋了,但是逼家長的究竟是孩子?還是家長的「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