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鑄九鼎的傳說
大禹建立夏朝後,在以前先王子孫諸侯國林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時間長了,有些諸侯不免離心離德。為了檢閱天下究竟有多少諸侯國,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係,大禹決定召開一次諸侯大會。因這時適值各方諸侯來朝,夏禹趁機舉行郊祀之禮,眾諸侯都留在陽城助祭。到祭祀的時候,大禹稽首伏地,深深祝禱。
-
大禹根本沒鑄過九鼎,3個證據顯示大禹九鼎是虛構的,別再被騙了
「大禹」一直是華夏兒女心中最崇拜的祖先,他的故事廣為流傳。流傳下來的有大禹治水和大禹鑄九鼎的傳說。尤其是「大禹九鼎」,後世多人帝王想到得到,以證明自己得天下的合法性,可是無論他們多麼的絞盡腦汁還是費盡心機,始終找不到。「大禹九鼎」至今成謎。
-
揭秘大禹九鼎是否真的存在?又代表了那幾州?
「九鼎」是我國夏、商、周三個朝代的王權象徵和傳國之寶,就其工藝水平和價值而言,無疑要大大超過今天已經出土的任何青銅器。關於九鼎的內容,《山海經補註·序》中有相關描述:「收九牧之金,以鑄鼎。《山海經新校正·序》中則記載了九鼎上面的文字:「按其文,有國名,有山川,有神靈奇怪之所際,是鼎所圖也。」由此可見,九鼎之上不僅有山川河嶽、草木鳥獸的圖,還有關於各種物象的文字介紹。相傳大禹為了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係,決定舉辦一次諸侯大會,也就是塗山大會。
-
相傳「大禹九鼎」工藝複雜,當時還未掌握青銅術是怎麼鑄的九鼎
九鼎鑄造工藝極為複雜,根據出土文物顯示,大禹生活時期,青銅製作技術極為粗糙,還不能製作精細的青銅器。歷史上真的存在大禹九鼎麼?那當時是怎麼鑄造的呢?那九鼎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大禹在治水成功之後,讓人鑄造了象徵王權的九鼎,當時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貢獻青銅,用於鑄造九鼎,鑄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的名山大川、奇珍異獸鑄於九鼎之上。由此可見九鼎外觀也十分精美,但是按照當時的製作工藝來看,好像並不能完成,在商朝中期青銅器刻繪圖案的工藝才逐步成熟,而當時還相差著幾百年。
-
大禹效仿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乃鑄造九鼎,從此天下歸一
在我國遠古時代,由於大禹治水成功,使得他在各個部落聯盟之中建立起了極高的威望,後來,「帝舜薦禹於天」,將帝位禪讓給了大禹。大禹在當上部落聯盟首領之後,為了更好地管理各部落,便下令將天下土地劃分為九州。大禹舉薦了比自己還年老的皋陶作為繼承人,結果,部落首領們對此都很有意見,認為大禹這只是做個樣子,其實是真正想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啟,根本沒有想將王位禪讓給賢德之人的打算。大禹為了讓天下部落真正臣服於他,於是,又在都城陽陳東南的塗山召開了一次「塗山大會」。
-
大禹鑄九鼎,九鼎之上真有詮釋奇書《山海經》的《山海圖》嗎?
一般來說,大禹不算夏朝的第一位皇帝,畢竟在大禹治國時期,理論上還屬於禪讓制,傳賢不傳子的,為了方便管理天下,大禹一改前幾任王對天下的規劃,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直到其子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
禹鑄九鼎與三代王權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和鄭州商城考古發現的早期銅鼎實物,使我們聯想到夏禹鑄九鼎來作為王權的象徵,以及圍繞著九鼎遷徙而演繹出來的許多有趣故事。夏禹「鑄九鼎」的故事,發生在夏代初年。這九尊大鼎的形制大小如何?今天,我們已很難確知。然而,我們可從夏商周時期的考古發現裡,窺見當時銅鼎形狀、大小的一般狀況。
-
家天下,中國第一個王朝的建立的歷史背景,夏朝建立的前後
然而,這畢竟是我們華夏民族文明的第一個王朝,它的存在本身就說明起碼這個王朝不全是建立在子虛烏有的神話傳說之上的。我們後世子孫當然應該撥開歷史的迷霧,排除神話傳說的紛擾,去探尋那個神與人共存的王朝,去探究它到底是如何建立、鞏固和發展的。一、夏王朝建立前的社會。
-
禹鑄九鼎與三代王權(二里頭與夏朝文明)
禹「畫九州」與「鑄鼎象物」 大禹治水成功,建立夏朝,把全國劃為九州,並鑄造九鼎來作為九州和王權的象徵,從此開啟了中國古代王朝政權的序幕。 禹「畫九州」政治舉措 禹「畫九州」是夏代初年的重大政治舉措。據《左傳·襄公四年》記載:「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
-
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兩處新考古遺址為何邁不進夏王朝的門檻?
而要確認夏王朝時期的夏文化,則應當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夏王朝存在的年代範圍及地域範圍的基本確定;第二個條件是夏王朝地域範圍內及其相關周邊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及概差絕對年代框架的建立:第三個條件是有若干能與文獻記載的夏人禮制習俗和技藝水平相吻合的遺存發現。
-
夏王朝難覓蹤跡?終於發現記載夏文化歷史的絕世文獻!
雖然難以置信,但它正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本文將重點闡述中國歷史文獻中,關於「山」字名稱來源與淮河塗山荊山的歷史文化記載。夏王朝不僅是中華歷史中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同樣也是中國文字產生的關鍵歷史時期,相信任何一個對中國歷史與文化有相關認知的學者,所無法否認的事實。
-
「中國歷史大事件」:九鼎的來歷與失蹤之謎
我不知道,但我願意相信它的存在,因為在準備寫中國歷史大事件的時候,我腦海裡浮現的都是中學歷史老師教給我的朝代口訣: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得嘞,那就以你開始吧!我們現在一般都認定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我從小對大禹印象最深刻的是「三過家門而不入」,那時候我最好奇的是他家在哪兒啊?他就這麼嫌棄他老婆兒子嗎?這這都到家門口了還避而不見我的天!後來知道了,他的兒子叫啟,他的老婆是塗山氏。
-
傳說中大禹製作的九鼎為何行蹤成謎
所以如果大禹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第一代君主夏後的父親,那么九鼎就可能誕生於夏啟之前被打造出來。《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
「禹鑄九鼎 」傳奇
禹鑄九鼎,開創華夏第一國先秦文獻多有「禹鑄九鼎」 的記載,最詳者為《左傳》。《左傳·宣公三年》記曰:「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
-
「禹鑄九鼎」是司馬遷故意曲解《左傳》記載?九鼎究竟何人鑄造?
引子九鼎,相傳為大禹所鑄,在中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象徵著王權和國家的統一昌盛。然而圍繞著九鼎的一切卻猶如霧裡看花一般,叫人總看不真切,以至於後世子孫弄不清九鼎究竟是一隻還是九隻,其上刻的是什麼圖案,下落如何。甚至連九鼎是否真實存在在史學界都一度存疑,這不得不說是件非常遺憾的事。
-
大禹所鑄的九鼎去哪兒了呢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獲得了勝利。之後大禹鑄九鼎,象徵天下九州,也象徵國家統一,王權的高度集中。此後在九鼎世代相傳,但是在兩千多年前,九鼎突然消失,此後九鼎就成了一個謎。
-
在古代大禹為什麼要造九鼎?九鼎為什麼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原標題:在古代大禹為什麼要造九鼎?九鼎為什麼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在古代中國,爭霸天下也被稱作問鼎中原。九鼎為什麼會與國家最高權力掛鈎?大禹最初又為什麼要造九鼎呢? 一 「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
-
夏朝創建標誌塗山之會
歷史上很多王朝建立前夕都會有一些重大會議,而塗山之會就是如此。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塗山位於今天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傳說禹建都陽翟,後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於塗山,史稱塗山之會。除此之外《左傳》中還紀錄到西周周穆王所召集過的另一次塗山之會。《左傳》中有「穆有塗山之會」的紀錄。在對《史記·世家》的注釋中也有提到「穆王有塗山之會」大禹治水的同時,還要打仗。禹時代,共進行了兩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即與共工(一部落名)和三苗的戰爭。
-
中華「大禹九鼎」之謎
,大禹就用這些銅鑄了九個大鼎,大禹在大鼎上鑄了九個州的山川地貌,還鑄了一些奇草異木,珍奇怪獸。大鼎鑄好後大禹就把大鼎成列在宮門之外供民眾們觀賞,百姓通過觀賞大禹九鼎就可以了解九州的山川地貌可以獲得很多自然知識。從此大禹九鼎九成為了整個天下的象徵,所以歷代君主都特別想得到大禹九鼎,以證實自己權利的權威性以及合法性。比如成湯推翻夏桀之後就把大禹九鼎遷到了自己最初的首都亳城。
-
您聽過大禹鑄九鼎的傳說嗎?6600年前發現了銅,才有青銅器的輝煌
您聽過大禹鑄九鼎的傳說嗎?在古史傳說中保存著大禹鑄九鼎的神話,這是真的嗎?2002年在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公元前1900年的青銅鬹殘片,在60年代,陝西長安客省莊的發掘中,發現這裡公元前2100年前後的陶鬹具有明顯的仿金屬器的形態,其它陶器也有類似金屬器的鉚釘形裝飾。更早在18世紀中葉編定的清代宮廷所藏銅器《西清古鑑》一書中,注入了一件銅鬹和公元前2000多年前山東龍山文化的銅鬹,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