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3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馬宇平)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特崗教師欠薪一事又有新進展。1月31日,臨渭區委宣傳部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透露,臨渭區教育局已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力對報導反映的問題進行核查和統計,此事涉及的該區全部289名特崗教師,每人已收到補發工資2.6萬餘元。
臨渭區委宣傳部還透露,1月30日,臨渭區紀委監委已對「特崗教師工資待遇問題」介入調查。
據臨渭區委宣傳部介紹,每位教師補發的2.6萬餘元工資裡,包括2018年秋季學期中央財政補貼1.73萬元,由當地財政補齊的與當地公辦教師半年工資的差額5920元、取暖費2300元、6個月鄉村工資補助(2016年特崗教師每人每月220元,2017年特崗教師每人每月210元,2018年特崗教師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
特崗教師程豔(化名)也向記者證實,1月30日、31日兩天,她陸續收到區教育局的3筆打款,共計2.6萬餘元。此前,這位村小教師一直未能享受國家「特崗計劃」規定的待遇。
本報日前報導,2017年,程豔等一批年輕人通過國家「特崗計劃」考核,到臨渭區的農村學校任教。儘管教育部、財政部和陝西省發布的通知中都提到要保障特崗教師的工資發放、社保繳納等待遇,但除了每半年發放一次的每人每年3.46萬元中央財政補貼,他們遭遇了欠薪,近兩年裡為此多方反映問題。
「我們的工資只有中央財政補貼的那部分,半年發一次。」程豔說,他們沒有五險一金,而按照合同,他們應當享有「縣級政府承擔的高於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部分」,並享有「養老、醫療、失業保險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福利待遇」。
臨渭區教育局此前向記者介紹,該區現有特崗教師289名,都面臨這些問題。特崗教師在職期間,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工資會提前預撥到地方,臨渭區特崗教師滯後半年收到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工資是由於「區教育局每半年對教師考核一次,再向財政局遞交撥付申請」。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臨渭區周邊縣市為按月發放,記者未找到該「考核」的文件依據。
另據了解,特崗教師此次收到的補發收入涉及2018年秋季學期,並不包括此前的欠薪。他們要求補全籤訂合同以來的所有欠薪,落實合同裡約定的相關待遇。
針對《陝西省2017年農村學校特設崗位教師聘用合同書》中明確規定的特崗教師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等福利待遇,臨渭區委宣傳部表示,將在春節前的臨渭區政府常務會上,經區領導和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研究後,公布具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