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新生寶寶僅1斤重 只比成人手掌大一點點

2020-12-25 騰訊網

寶寶剛出生時,只比成人手掌長一點。

僅有一瓶礦泉水重 比成人手掌大一點點

刷新廣東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新生兒紀錄

出生體重0.55公斤,僅相當於一瓶礦泉水,身長29釐米,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記者昨天獲悉,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房降生的這名胎齡僅有25周零兩天的早產男嬰,一舉刷新廣東胎齡最小、體重最輕的新生兒紀錄。經醫護人員三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寶寶順利存活,目前體重已達3.3公斤。

袖珍寶寶要生存需「過六關」

正常足月的新生兒胎齡在37周~42周之間,而「袖珍男嬰」足足提早三個月出生,全身營養和發育狀況很差,呼吸急促,不斷地發出呻吟,多個臟器和部位發育極不成熟,尤其是呼吸和免疫功能低下,情況十分危急。

李曉瑜介紹,小傢伙雖然只有巴掌大小,但要存活下來卻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同時面臨著肺發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顱腦損傷、吸吮吞咽功能及胃腸道發育不全,還可能出現宮外生產遲緩等問題。

出世前:

在媽媽肚裡只待了25周

今年一月份,來自廣東佛山的李女士雙胞胎妊娠6個月時,因「雙胎輸血症候群」出現早產跡象,在當地輾轉多家醫院都無法治療,最後送到了中山一院。該院產科醫生經過綜合評判後,認為需馬上為其進行剖腹產。但胎兒的胎齡剛過25周,屬於超早產兒,再加上同時存在兩個胎兒,產出後存活率極低。

今年1月15日,經過產科醫生的努力,雙胞胎順利產出,其中一胎搶救無效死亡,另外一男胎則堅強地存活下來。「出生時,孩子的體重只有550克,身長29釐米,僅有巴掌大小,我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小的孩子。」中山一院新生兒科主任李曉瑜說,該院三年前曾接生過一名580克的新生兒。

1

難關一:肺發育不成熟,易發生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大多數情況下最終會導致肺部永久性損傷,帶氧機出院的病例相當多。

對策:使用嚴密監控呼吸、個體化精細調節呼吸機參數、合理多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及配合其他藥物的先進療法,很快便脫離呼吸機、使用無創通氣呼吸支持,逐步停氧停壓,糾正胎齡38周時已無需用氧。

2

難關二:免疫功能不成熟。

超低胎齡、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極不成熟,極易發生感染並死於感染相關併發症如敗血症、感染性休克。

對策:嚴格床邊隔離制度、無菌技術和手衛生制度,保證了該患兒未發生嚴重感染併發症。

3

難關三: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超低胎齡、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視網膜血管發育極不成熟,易發生視網膜病變而導致失明。

對策:密切觀察患兒的雙眼視網膜血管發育,並為患兒實施了雙眼玻璃體內注射抗VEGF治療,有效防治了早產兒視網膜病致盲的嚴重後遺症發生。

4

難關四:顱腦損傷。早期床邊超聲監測發現患兒顱內有軟化灶,這是威脅早產兒生存質量的腦損傷的前兆。

對策:在營養腦神經方案和適宜支持治療下,糾正胎齡40周時查頭顱MRI結果顯示正常,生後3月(剛剛到足月兒的標準),已能自己抬頭、活潑好動。

5

難關五:吸吮吞咽功能、胃腸道發育極不成熟,容易發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膽汁淤積症。

對策:除了合理配製的中心靜脈營養,還要積極給予餵養訓練,從非營養性吸吮到用棉籤蘸著奶讓患兒吸吮,從每餐0.5ml奶量逐步增加到40ml,寶寶38周能自己每餐吃完65ml奶。一直沒有NEC和膽汁淤積的任何徵象。

6

難關六:宮外生長遲緩(EUGR)的發生很高。國內外報導此類超小早產兒出院時的EUGR都在60%以上,導致後續的院外生長受限和神經運動發育遲緩。

對策:合理靜脈營養加精心腸內餵養。

出世後:

住「寶馬」溫箱 「鳥巢」撫慰心靈

袖珍男嬰早早失去母親子宮的庇護,如何渡過難關?中山一院新生兒科區長餘慕雪介紹,除了醫護人員的努力,也得益於醫院有強大的技術支持,為孩子提供了有著「寶馬」稱號的子宮仿真溫箱,安全庇護孩子足足三個月,讓他「補足胎齡」。

「這個溫箱能模擬母體子宮的形態,包括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堪稱溫箱中的『寶馬』。我們還用被子編制了一個『鳥巢』造型包裹住孩子,營造出子宮的『邊際感』,同時在『鳥巢』下放置了一張舒適的氣墊。」餘慕雪說,這讓寶寶仍能感受到子宮的溫暖,既有利於早產兒的治療,又給他心理慰藉,有利於他未來的成長發育。

「這個孩子很爭氣,頑強地配合我們的治療。」李曉瑜說,醫院發動多科室力量,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目前孩子的體重生長曲線從出生時的3百分位點追趕達到目前的25百分位點,達到正常水平,41周體重已有3380克,比出生時重了五倍,各項身體體徵也趨向良好,將於近日出院。

專家:

同類新生兒死亡率高達九成以上

據了解,超低胎齡指出生胎齡

莊思齊教授表示,國內大部分超低胎齡、超低出生體重的極早產兒在出生後幾天內就死亡,少數存活者發生後遺症的比例也很高。國際上也報導這類極小早產兒,即使存活不少都有慢性肺部疾病、腦癱、失明、體格發育落後等後遺症。這個孩子目前發育情況良好,但仍需定期複查。

相關焦點

  • 廣東一新生寶寶1斤重 僅比成人手掌大一點點(圖)
    僅有一瓶礦泉水重 比成人手掌大一點點  刷新廣東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新生兒紀錄  出生體重0.55公斤,僅相當於一瓶礦泉水,身長29釐米,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記者昨天獲悉,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房降生的這名胎齡僅有25周零兩天的早產男嬰,一舉刷新廣東胎齡最小、體重最輕的新生兒紀錄。經醫護人員三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寶寶順利存活,目前體重已達3.3公斤。
  • 出生時僅1斤,比一瓶礦泉水還輕!如今,「手掌寶寶」長這樣
    1斤在你印象中有多重?出生體重僅僅1斤比一瓶礦泉水(550ml)還輕整個身體和成人的手掌差不多大這個mini寶寶已經達到4.2斤
  • 「手掌寶寶」出生時體重不足2斤 增肥後順利出院(圖)
    寶寶出生時和成人手掌差不多大(醫院供圖) 「手掌寶寶」出院時體重已經翻番(醫院供圖)因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她僅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了33周便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因體重僅970克,差不多和成人手掌一樣大,她因此被醫生形象地稱為「手掌寶寶」。
  • 桂林新生寶寶體重僅1斤2兩,醫院緊急搶救
    日前,一名出生僅巴掌大小,體重僅600克(1.2斤)的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男嬰在桂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97天、2300多個小時的精心照護下康復出院,刷新該院曾成功救治的650克最低體重新生兒的記錄。
  • 女嬰33周時早產出生 不足2斤僅成人巴掌大(圖)
    寶寶出生時和成人手掌差不多大「手掌寶寶」出院時體重已經翻番  原標題:出生體重970克「手掌寶寶」增肥出院  龍虎網訊 因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她僅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了33周便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因體重僅970克,差不多和成人手掌一樣大,她因此被醫生形象地稱為「手掌寶寶」。4月27日,一個重970克的早產兒的降生,刷新了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瀘醫中醫院)新生兒科最輕紀錄。但在醫護人員呵護下,50多天後,「手掌寶寶」長到了2010克,體型大了一倍多,有著一雙大眼睛的寶寶於6月16日在父母懷抱中康復出院。
  • 廣州胎齡6個多月早產兒僅重550克 軀幹如成人手掌大小
    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實習生徐嬌洋,通訊員易靈敏、陳昊報導:550克,不足兩聽可樂重,卻承載起一個幼小生命的全部。3月1日,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嬰院區新生兒科連續救治了160餘天后,出生時軀幹不過成人巴掌大的550克超未成熟兒小七(化名)終於可以出院回家,和爸爸媽媽團聚了。
  • 「手掌嬰兒」出生僅有2斤重 搶救61天闖過「鬼門關」奇蹟成活
    出生時,她僅1060g重,餵養一段時間後,其體重甚至下降到只有780克,幸運的是,在醫院經過61天的搶救後,「手掌嬰兒」寶寶體重達到2595g,各項指標達標,順利出院。在助產士的幫助下,此時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4周的寶寶出生了,體重僅1060g。張女士還沒來得及看下女兒,女兒就被送進了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治療。通過呼吸機輔助通氣、肺泡表面活性劑氣道滴入等治療5天後,患兒呼吸微弱。「醫生告訴我們,寶寶可能只有幾小時的存活時間了,治癒希望不大且後遺症嚴重、花費巨大……」張女士說,考慮到實際情況,她們便將寶寶抱回了家。
  • 西安一新生兒重13斤4兩 已達到百天寶寶標準(組圖)
    康康出生後3小時就被抱到監護室,妻子只看了一眼,他也沒親手抱過兒子。「真沒想到這麼胖,準備的衣服和紙尿褲號碼都太小了,趕緊重新買。」王先生說,35歲的妻子本來就有點胖,懷孕期間體重增了20多公斤,因為出現糖尿病,水果之類的都不讓吃,主要吃粗糧,但兒子吸收實在太好,妻子的肚子比一般孕婦都大。臨產前體檢,醫生說孩子可能會超過10斤,沒想到生出來居然13斤4兩,達到百天寶寶的標準。
  • 出生體重不足2斤,佛山28周「袖珍寶寶」健康出院啦!
    出生體重不足2斤,佛山28周「袖珍寶寶」健康出院啦!金羊網  作者:張聞  2019-04-03 金羊網記者 張聞 通訊員黃曉晴身體長如成人手掌,重不到2斤,胳膊僅有成人手指粗細,血管透明細如髮絲……近日,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接生了一個「袖珍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僅呆了28周的她,
  • 出生只有兩瓶礦泉水重!蘇州「迷你」寶寶出院啦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體重在6斤左右。2斤出頭的早產兒「小糖糖」顯得過於弱小,小細胳膊都不及成人的小手指大,讓人格外心疼。就這樣,「小糖糖」在媽媽的肚子只待了26周,比預產期提前14周就來到了這個世界。剛出生的他全身皮膚很薄,像果凍一樣,個頭沒有比成年人的手掌大出多少,呼吸也十分微弱,更不會像正常新生兒一樣發出健康的哭聲,這讓在場所有人的心都揪緊了。
  • 一年級小學生書包有點重? 你家寶寶書包多少斤
    「怎麼一上小學,書包那麼重?孩子怎麼背得動?」開學以來,不少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在網上吐槽。小學生的書包到底有多重?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孩子書包沉甸甸的,拎在手上感覺肯定不低於5斤。」漢口一小學新生家長吳先生在該校家長QQ群中吐槽時,引起了其他家長的共鳴。
  • 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出院的雙胞胎寶寶2020年3月21日,孕25周餘的龔女士(化名)生下雙胞胎兒子,出生時兩個寶寶體重分別665克、880克,經過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100天的救治,體重增長至2.96公斤、3.24公斤,於6月30日健康出院。
  • 早產兒僅1斤,醫生稱存活機率低,寶寶的舉動感動眾人
    因為龐大的人口結構,即使出現意外的比例很低,換算成人口也不在少數。有一些胎兒是無法合體到足月而提前出生。在醫生的輔助治療下,寶寶的氣色好了很多,這一住就是兩個月,等寶寶體重達到五斤左右時,最終走出監護室與父母團圓,真的很感謝醫生的全力救治。
  • 新生寶寶最脆弱的地方是這裡,抱的時候千萬要當心!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數據:成年人頭部佔體重約6-7.7%,僅靠著柔軟的頸部肌肉和頸椎支撐,久坐都會覺得脖頸酸痛。而一個9個月大寶寶,頭部重量能夠達到其全身重量的四分之一,頸椎骨也並未發育完全——幾塊骨骼之間僅由軟骨連接,強度極差。因此,對於新生寶寶而言,最脆弱的部分其實是脖子!
  • 為「手掌寶寶」託起生命暖巢——上虞幼保院新生兒科成功救治710克...
    小到只有成人的手掌那麼大,手臂只有成人的食指粗,那薄的帶透明的皮膚上,還有一個個觸目的傷口……入院第二天入院第十天 因為母親身體的原因,孩子25周時就早早地來到世上,出生時體重850克。醫生告訴家長:孩子幾乎沒有養活的希望,即使養活了,也會留下後遺症。
  • 遊泳頸圈成寶寶的「奪命圈」,水育早教還能做嗎?
    通常是,讓嬰兒佩戴頸圈,只把頭部託住、浮在水面上進行遊泳。有些水育早教的宣傳,聲稱嬰兒遊泳能夠鍛鍊身體,增強免疫,促進腦神經發育,那它到底有無作用?會存在哪些風險和危害?嬰兒正確的玩水姿勢又是什麼?嬰兒遊泳有一定鍛鍊效果但同時有不少安全隱患對於成年人來講,遊泳是一種運動方式,能鍛鍊耐力、增強心肺功能。那麼,對於,嬰兒來講,遊泳能夠有什麼效果?
  • 大王攜手杭州初禮、愛德基金會啟動「手掌寶寶」早產兒公益項目
    10月17日,由日本大王聯合杭州初禮商貿有限公司、愛德基金會在昆明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積極支持下,啟動「手掌寶寶」早產兒公益項目並舉行了捐贈儀式,捐贈的首批物資包括400份早產兒系列紙尿褲和200套新生兒禮盒已於16日全部抵達醫院。活動當天,大王市場部品牌推廣課經理張雯璟、杭州初禮CEO曹希夢、愛德基金會代表和昆明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以及一眾媒體參加了此次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早產兒公益事業。
  • 桂林「巴掌寶寶」出生時僅600克,97天後創「生命奇蹟」
    日前,一名出生時僅巴掌大小,體重600克(1.2斤)的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廣西桂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康復出院 「這個寶寶才600克重,當時情況非常危險。寶寶身體僅比成人巴掌稍大一些,體內各器官都還未發育成熟,血管細如髮絲,對於靜脈通道的建立極為困難。」
  • 11個月寶寶重39斤,祖國花朵變多肉
    11個月寶寶重39斤,網友戲稱祖國花朵變多肉有一位媽媽上傳了寶寶的照片,被網友戲稱祖國花朵變多肉:這位寶寶才11個月,體重已經達39斤,原本應該包住整個屁股的尿不溼,只能兜住一半。腰部位置那一圈更是被尿不溼勒出了遊泳圈。
  • 近50歲媽媽早產「拇指姑娘」:手掌僅指甲大小(圖)
    12月4日,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醫生在給「拇指姑娘」小花餵奶。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秦皇島昌黎縣一位高齡孕婦早產,生一身長28釐米、體重580克嬰兒,醫院百般搶救延續嬰兒生命    據新華社石家莊12月5日專電(記者楊世堯)記者近日在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看到,醫生正在給被稱為「拇指姑娘」的新生兒小花(化名)檢查身體、按摩、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