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人化」危險多,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2020-08-30 陸北老師


前兩天去朋友家做客,一進屋就看見她4歲的女兒在做手工。雖然做的不是很精緻,但是仍然能看出來是想做一個心形。我就問孩子,「你這是給誰做的呀,是媽媽嗎?」

孩子抬起頭告訴我:「不是啊,我是給我老公做的」。

孩子媽媽聽到她這麼說,趕緊就解釋說是她在幼兒園裡的一個好朋友,孩子平時就叫人家老公,對方稱呼女兒為老婆。

朋友說的時候感覺很好玩兒,聽她說,這種情況在幼兒園裡很常見。小男孩小女孩都會說什麼「男朋友、女朋友」「老公、老婆」。父母們也都不覺得這有什麼,所以,這種現象也就越來越普遍。

很多父母在交流的時候,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不一樣。

前段時間,16歲女孩岑怡諾紅遍全網。之所以走紅,就是因為在對這個女孩的宣傳中,明晃晃地寫著「一天創作2000首詩、300首詞」,不僅如此,她還是宇宙超能領品牌創始人。

一個16歲的女孩竟然比成年人還厲害,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打開了視頻。當時我就被震驚了,如果不是看到岑怡諾的臉,我真的覺得這簡直就是一個成熟老道的成年人。不論是說話的內容和感受,還是表演的手勢和態度,活脫脫就是一個經過多年訓練的「銷售」。

我看到有網友評論,「這簡直就是一個神童」「我要是有這樣一個孩子就好了」。可是,看到岑怡諾滿屏幕「成人化」的畫風,真的是讓人覺得很心酸。

其實,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懂事兒一些,而這個懂事兒的標準就是「成人化」。說那些成年人說的話,體現出成年人的感覺。他們覺得這就是孩子懂事兒的標準,殊不知,這樣的「成人化」對孩子來說,只會讓他早早走進成人的世界,卻無力承受成人世界的一切。

成人化也許不是孩子自願,而是孩子自救的方式

有些人說孩子成人化都是大人教的,當然存在這樣的原因。但是,還有一種可能的原因,就是孩子也願意表現出成人化,因為這樣的行為是被鼓勵與肯定的。

我有個朋友,孩子今年10歲。朋友說,自從離婚之後,孩子好像就長大了。平時在家裡,孩子會主動做飯,吃飯的時候,也會給媽媽盛飯。要是家裡來客人了,他真的就是一副「主人」的樣子,去照顧每一個人。

朋友說起孩子有滿滿的驕傲,覺得孩子真是長大了。後來,有個偶然的機會,我到朋友家裡去做客。一進屋,孩子就給我端茶遞水,吃飯的時候,孩子甚至自己都不吃,就看著我,一發現我有想吃的菜,他就趕緊站起來給我夾菜。

飯後,我和孩子聊了會兒天。我問他,「你為什麼這麼懂事兒呢」?

孩子想了想和我說,「我沒覺得我懂事兒。我就是發現,我這麼做,我媽媽就開心。剛和我爸爸離婚的時候,她總是哭。只有我幹活的時候,她才會開心,所以我就習慣了」。

如果可以無憂無慮地做一個孩子,沒有人願意早早地就開始承擔責任。因為這種承擔責任的生活,會讓孩子完全無法感受人生的快樂。

網劇《隱秘的角落》裡有這樣一個細節。嚴良和普普到朱朝陽家來玩兒。朱朝陽很喜歡和兩個朋友呆在一起,但是他卻依然快樂不起來,因為他有著很強的戒備心理。

就像是早上起來,他要出門買早點之前,他會先將媽媽的首飾藏到衣櫃裡,之後從梳子上拿下一根長頭髮,夾在櫃門中間。

這樣的心思,成年人也許都沒有,可是孩子如果如此生活,不會太痛苦了嗎?

而朱朝陽就生活在一個感受不到溫情的家庭中,沒有父愛,而母愛也只會讓他感受到壓抑。這一切都讓他過早地成人化,讓本該屬於孩子的天真爛漫,早早就消失殆盡。

成人化不是成人,更不是成長。想要讓孩子成長,最好的辦法是給予孩子愛與溫暖

有些父母覺得,想要讓孩子成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經歷困難,只有經歷了這些,孩子才能明白生活的艱辛,這樣才能在心理上有更好的準備。

於是,很多人都信奉「挫折教育」,成為了「虎媽鷹爸」。而很多孩子也就出現了成人化的傾向,父母覺得這樣的孩子以後必成大器。但是,這麼做真的就會好嗎?這樣的孩子就真的是好孩子嗎?我覺得未必。

前兩天,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玩兒,看到一個8、9歲左右的男孩子。他就一個人坐在花壇邊上,靜靜地看著其他的孩子玩兒。後來,我女兒就到他身邊,想要玩兒放在他身邊的飛機。

誰知道,才剛玩一會兒,女兒就不小心把飛機翅膀弄折了。小男孩發現之後,當時的表情痛苦極了。我趕緊帶著女兒給她道歉,並且承諾「第二天一個定會給他帶過來一個新的飛機」。

聽到我們這麼說,孩子竟然有了驚喜的表情,反覆和我確認,「阿姨,你說的真的嗎」?

當時我就覺得有些奇怪,不過也沒有想太多。結果,第二天我去給他飛機的時候,孩子說:「阿姨,因為飛機壞了,我昨天回家就挨揍了」。

原來,孩子的爸爸對孩子的要求一直很嚴格,只要出一點兒問題,就會嚴厲地訓斥,甚至打罵。

所以,孩子幾乎從來不和其他人接觸,因為他也會擔心,哪怕是別人的錯誤,自己也會因此受罰。就像是我女兒弄壞了他的飛機,但是他卻因此被懲罰。

在家裡,他也會像大人一樣去生活,每天嚴格要求自己,不賴床不拖沓,甚至有的時候,父母起得晚,他還會給全家人做早飯。在他心裡,這就是他應該過的生活。

對於這個孩子爸爸的教育理念,我並不是很贊同。雖然孩子是應該多經歷一些,這樣容易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勇敢。但是,這卻並不意味著,要讓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愛。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愛的空杯理論」,意思就是,孩子是一個杯子,而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往杯子裡倒水,這樣杯子才會越來越滿,而孩子的力量也才會越來越足。

現在越來越多關於青少年自殺的新聞,我們不妨回想一下那些遇到一些事情之後選擇自殺的孩子。其實,事情本身往往都沒有很嚴重,甚至在一些人看來,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但是孩子卻無力承擔。最終,這些小事兒都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父母們都很納悶,「平時看不出來啊,孩子懂事乖巧聽話,怎麼因為這點兒事兒就受不住了,要結束生命呢?怎麼就這麼脆弱呢」?

父母覺得是因為孩子脆弱,實際上,是因為平時看似乖巧的孩子,不過是提前成人化了,他們帶著一副成年人的面具,卻做不到成年人一般成熟,做不到像成年人一樣思考,所以,他們用幼稚的心思去感受成年人的世界,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說,那就是「真的是太難了」。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孩子在家庭中沒有感受過愛,他們在本應該最溫暖的地方,看到的都是打擊,所以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但是缺少人生閱歷的孩子,想到的方法卻未必能解決問題。

其實,家庭是孩子的後盾,這這裡孩子是應該感受到無限的支持與溫暖的,而不應該是在這裡只感受到挫折。蔣方舟就曾經說過,她小時候就曾經因為被媽媽打到想跳樓,但是最後沒有跳,是因為她覺得媽媽心裡是愛她的。

孩子能不能好好成長,不取決於挫折經歷的多少,而取決於孩子心裡的力量有多強,而那些在家庭能夠感受到溫暖與愛的孩子,才會堅定地在人生的路上前行。

相關焦點

  • 孩子太懂事=成人化邊緣,過早的成人化,犧牲的是孩子的童年快樂
    而在一起逛街的過程中,這個孩子也是很安靜的狀態,也不用一直牽著手,很自覺的就跟在母親身邊,期間我家孩子鬧著要買小黃鴨玩具,便無奈駐足。我在等孩子自己選喜歡的小鴨子玩具時,看到她家孩子站在芭比娃娃的櫃檯前,睜著一雙大眼睛看著那絢麗多彩的精美芭比玩偶。
  • 太懂事是好事嗎?這樣的孩子活得並不快樂,過早「成人化」罷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懂事、聽話、乖巧」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的孩子,我想你的內心定是欣喜的。做父母的都希望有一個懂事的孩子,毋庸置疑,懂事是褒義詞,可是孩子太懂事真的是好事嗎?我們總說孩子是無知的,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不和年齡不符的「懂事」他們的洞察力甚至與大人都有過之而不及。懂事的孩子意味著他所成長的環境,沒有提供給他淘氣的權利,因為環境所迫,孩子可能沒有別的選擇,他只能學著懂事,學著聽話。
  • 孩子從小懂得察言觀色是「高情商」?不,可能是過早的「成人化」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高情商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現代社會如果情商不高的話,甚至有可能無法立足。可是這種高情商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有幫助嗎?心理學家的研究可能和你所想的答案並不一樣。以前去一個朋友家做客的時候,剛進去他家,看到孩子在門旁邊玩玩具。
  • 孩子很懂事別沾沾自喜,心理過早「成人化」並非好事,要警惕
    鄰居家的小朋友凡凡屬於一名"典型"的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逢年過節才來看凡凡一次。凡凡的爺爺奶奶也去世了,看管他的是父母僱傭的一個阿姨,雖然阿姨把他照顧得很好,可是總能隱約感覺他不是很開心。
  • 大學生騙取「生活費」的三個常用招數,你家孩子有中招嗎?
    大學生騙取「生活費」的三個常用招數,你家孩子有中招嗎?大學時期,多數的家裡都會給學生每月打生活費,可是,現在的很多大學生花錢沒有節制,一個月的生活費很快就會被花光,剩下的日子怎麼辦呢?這時候就會想辦法向家裡騙取生活費,有這麼三種方式是大學生常用的小手段,家長們你們有中招嗎?
  • 4種無效學習的信號,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大家都說「越努力,越幸運」,但現實生活中也會看到,有些孩子上學非常努力,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問問題,認真寫作業、認真複習……可是,很多這樣努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卻始終處在中遊,上不去。家長有時候還不免責備孩子不努力,其實,你真的錯怪了孩子!你的孩子也許已經足夠努力,只是學習方法有問題!方法不對,不管多努力,也都是無效學習。
  • 「喪偶式育兒」,你家中招了嗎?
    &34;,你家中招了嗎?這裡說的&34;不是真的&34;,而是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把重擔只交由一方完全承擔,另一方卻長期缺位,這種不平等的教育方式被稱為&34;。這種現象的普遍情況是,媽媽管家,管孩子,而爸爸卻從不參與。
  • 孩子怎麼越來越笨?可能是家長做錯了三件事情,你家中招了嗎?
    孩子怎麼越來越笨?可能是家長做錯了三件事情,你家中招了嗎?、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有這樣的認知,就是發現自己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沒有變得更聰明,反而越來越笨了。如果你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你在平時的教育的時候做錯了三件事情,如果這三件事情你中招了,孩子不僅不會進步,還會慢慢的開始退步。
  • 「我家孩子太懂事」,家長別沾沾自喜了,小心孩子過早成人化
    很多媽媽聽了都誇她家孩子懂事乖巧,什麼事情都替父母著想,媽媽也覺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教育出這樣一個讓自己暖心又懂事的孩子《奇葩說》裡肖驍就對懂事這個詞說過自己的見解,大部分家長都會覺得懂事是個褒義詞,經常說起自己孩子多懂事多懂事,其實是因為環境所迫,每個人沒有別的選擇才會逐漸變得懂事。
  • 大多數孩子都有的錯誤書寫姿勢,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沒錯,有多少父母像樂樂的媽媽一樣,面對剛開始學習寫字的孩子,在培養他良好的書寫姿勢這件事上既著急又無奈。良好的書寫姿勢的培養有兩個方面:正確的握筆姿勢和正確的書寫坐姿。而孩子們的不良書寫姿勢總是花樣百出,看看下面的不良書寫姿勢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 兒童運動「成人化」 健身不成反傷身
    「孩子肘關節損傷嚴重,今後恐難恢復正常了,家長捶胸頓足,後悔不已。」保毅說。記者走訪多地調查發現,幼兒園開設蹦床興趣班、拉丁舞選修課不在少數。長沙某私立幼兒園專門聘請了蹦床培訓老師給孩子上課。當記者諮詢能否保證孩子安全時,這位老師稱「絕對安全」。「沒有人能保證學齡前孩子學蹦床是絕對安全的。
  • 兒童運動「成人化」健身不成反傷身
    「孩子肘關節損傷嚴重,今後恐難恢復正常了,家長捶胸頓足,後悔不已。」保毅說。記者走訪多地調查發現,幼兒園開設蹦床興趣班、拉丁舞選修課不在少數。長沙某私立幼兒園專門聘請了蹦床培訓老師給孩子上課。當記者諮詢能否保證孩子安全時,這位老師稱「絕對安全」。「沒有人能保證學齡前孩子學蹦床是絕對安全的。
  • 兒童運動「成人化」屢現悲劇 安全健康至關重要
    記者走訪多地調查發現,幼兒園開設蹦床興趣班、拉丁舞選修課不在少數。長沙某私立幼兒園專門聘請了蹦床培訓老師給孩子上課。當記者諮詢能否保證孩子安全時,這位老師稱「絕對安全」。「沒有人能保證學齡前孩子學蹦床是絕對安全的。在臨床上,我們遇到的因蹦床運動發生身體傷害的患兒日漸增多,這需引起重視。」長沙南湖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黃清明說。
  • 兒童運動切忌「成人化」,拔苗助長危害大
    專家表示,兒童運動「成人化」不可取,切不可拔苗助長。一些家長不切實際的選擇,恐會釀成終身悔恨的家庭悲劇。兒童參與「成人化」運動屢現傷殘悲劇最近,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醫生保毅遇到了一名令他揪心的患兒。4歲的貝貝(化名)在玩蹦床時,不幸從高處摔落,胳膊著地時肘關節嚴重骨折,被送到醫院緊急手術。「孩子肘關節損傷嚴重,今後恐難恢復正常了,家長捶胸頓足,後悔不已。」保毅說。
  • 秋季開學,幼兒園老師就怕孩子穿成這樣來,看你家孩子「中招」沒
    導讀:秋季開學,幼兒園老師就怕孩子穿成這樣來,看你家孩子「中招」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秋季開學,幼兒園老師就怕孩子穿成這樣來,看你家孩子「中招」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如果有3個表現,說明情商有問題,看看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當你教孩子的情商,包括如何識別自身感受,理解情緒從何而來,學習如何處理情緒,你其實是在教他們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孩子如果有3個表現,說明情商有問題,看看你家孩子中招了嗎?如果不及時糾正,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抗挫能力差。不能接受失敗和挫折,並且難以控制情緒,這樣的低情商孩子常常不受歡迎,因為他們往往是契約的破壞者。小朋友們也會因為他們的火爆脾氣而卻步。這些孩子的父母也常為孩子的暴躁而頭痛。父母要學會合理引導孩子的脾氣,遇事要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方可掌握自己的未來。
  • 新華視點 | 兒童運動「成人化」健身不成反傷身
    痛哭流涕的孩子,被送到醫院緊急手術。「孩子肘關節損傷嚴重,今後恐難恢復正常了,家長捶胸頓足,後悔不已。」保毅說。記者走訪多地調查發現,幼兒園開設蹦床興趣班、拉丁舞選修課不在少數。兒童選擇運動項目不宜「成人化」,而拉丁舞中的恰恰、牛仔、桑巴運動量大、節奏快、轉變動作多,兒童稍不慎就可能受傷。跳拉丁舞時,女童必須穿高跟鞋,不利於孩子骨骼生長發育。此外,蹦床對許多孩子有吸引力,但有較大安全隱患。盲目參與蹦床培訓,易造成肘關節和踝關節損傷,不建議10歲以下孩子選擇。專家們表示,兒童身體機能不成熟,不能像成人一樣進行太劇烈、強度大、時間長的運動。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精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父母最大的願望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他們年輕的時候,許多未完成的理想和願望想要強加給他們的孩子。所以在家裡對孩子很溺愛,想給什麼就給什麼,順從孩子。但是,當許多家長發現孩子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我們會很失望,因為種種原因都歸結為孩子的失敗不努力。在孩子們面前常常會讚美別人的孩子,讓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遭受嚴重打擊。這3類孩子小時候精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 小戲骨《紅樓夢》走紅惹爭議,孩子會不會過早「成人化」?
    不過,不少父母被小戲骨圈粉的同時,也無不擔心地問:孩子對成人世界的角色扮演,會不會過早地催熟孩子?會不會讓孩子「過早成人化」?家長們的擔心可以理解,因為我也會有顧慮。但這部mini87高仿版紅樓,其實是一部精心包裝的娃娃「過家家」大戲。
  • 秋冬季,流感高發期,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一年一度的秋冬季悄然來襲,每年一到這個季節,涼風呼嘯,秋風瑟瑟,正是孩子中招流感的高發季,孩子小,抵抗力較弱,流感來襲,怎樣能讓孩子加強預防呢?媽媽們注意了,可以讓孩子這樣做。備好厚衣物多穿衣服,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