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RCEP
當地時間 11 月 15 日上午 11 時 45 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 2020 年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的組織下正式籤署。這標誌著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成功啟航,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新的裡程碑。中國有望成為主要受益國,GDP 潛在增加將超 850 億美元。初步判斷,受到積極影響的產業或者行業中有農業及農產品加工:對於海鮮、水果和蔬菜等生鮮貨物,RCEP 規定所有成員方必須為其 6 小時內入境提供便利。專家認為,中國可以發揮優勢帶動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水產業向日本、韓國出口。
聲音
「應加快制定我國養殖水產品標準,標準應以消費需求為核心,涵蓋產品和服務,內容採取普惠 + 高階分級模式。」
——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與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CAPPMA)首次達成戰略性合作,協同上下遊企業研發符合我國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養殖水產品團體標準。據悉,初定普惠性標準從產品質量安全角度出發,以 CCFA 扶持中小生產企業提升市場能計劃——《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管理規範(水產類)》為基礎,根據不同產品類別的差異性,制定差異化關鍵控制要求,滿足採購企業合規需求和消費安全要求;高階分級標準從產品等級、特性、感官性狀等角度出發,借鑑國內外特定產品標準關鍵指標,制定更符合國內外市場雙循環新格局下的高品質水產品標準,滿足消費分級的市場需求,創建以質量換市場,以品質贏聲譽的營商環境。
「沒有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已養水域灘涂不宜劃為禁養區,不得隨意改變養殖水域灘涂用途,堅決杜絕養殖生產『一刀切』和『一拆了之』的情況。」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快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工作的通知》,強調地方政府要正確處理水產養殖業與區域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關係,穩定水產養殖業發展空間。
「絕大多數漁藥生產企業在將其漁藥產品推向市場之前,漁藥經銷商在將各種漁藥推銷給漁藥使用者之前,漁藥的使用者在使用漁藥的時候,均未完成嚴格的產品效果驗證性試驗。」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昌福認為,利用「藥敏實驗室」完成對漁藥質量和使用效果驗證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在漁藥管理、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各個環節上,都能確保漁藥的科學和有效性。
「這幾次國內出現了零星病例,都表明新冠病毒不停敲打國門,冬季國內面臨著『大考』」。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疫情最新情況時表示,新冠病毒喜歡低溫環境,溫度越低,存活時間越長。進入冬季以後,空運、陸運、海運所有國際運輸都類似於冷鏈系統,可能成為病毒載體。再加上國際疫情加劇,境外通過貨物造成感染的風險明顯增加。
「與多數發展中國家還可以依賴擴大養殖面積來增加產量不同的是,中國靠擴大面積提高產量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認為,發展水產養殖業是未來水產品供應的主渠道,但是中國接下來只能依靠養殖模式的升級,兼顧環境且能獲得高產、高效的工業化生產、深遠海發展。同時,下一步要堅持市場導向型的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和產業的優勢來促進產業健康的發展。
數字
50%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加快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的意見》,針對當前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指導各地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水產養殖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意見》提出,到 2025 年,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 50% 以上,育種育苗、防疫處置、起捕採收、尾水處理等薄弱環節機械化取得長足進步,主要養殖模式、重點生產環節的機械化、設施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綠色高效養殖機械化生產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278 萬噸
11 月 12 日,秘魯生產部宣布中北海區第二鯷魚產季正式啟動,配額總數高達 278 萬噸。新產季配額略低於去年第二產季(279 萬噸),但高於今年第一產季(241 萬噸)。秘魯鯷魚捕撈配額連續兩年實現了正增長,今年總額甚至超過 500 萬噸。如果配額全部完成,將實現 66.2 萬噸魚粉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