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倒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這是《紅樓夢》中妙玉的判曲。妙玉在《紅樓夢》中,是一個爭議很大的角色。有的讀者認為她太孤高,太傲慢,令人可厭;也有的讀者認為她才華橫溢,玉潔冰清,是一位令人讚賞的女子。
究竟哪一面才是最真實的妙玉,每位讀者有各自的解讀。但關於妙玉,還有一點是備受爭議的,就是妙玉的結局。這位借居賈府,卻清高孤高,將賈府人都不放在眼裡的異樣女子,曹雪芹究竟給她安排了什麼樣的命運?那一句「風塵骯髒違心願」,究竟又代表了什麼意思?
在高鶚先生續寫的後四十回中,妙玉被強盜擄去,殘忍殺害。這可以說是「金陵十二釵」中下場最悲慘的了。那麼,在曹雪芹的本意中,究竟給妙玉安排了什麼樣的結局?
我們不妨來看這一句,「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妙玉就是在青燈古殿之中,熬到紅顏老去,辜負了外面的朱樓春光。所以,妙玉並不可能會被強盜擄去,再殘忍殺害。那麼,為什麼曹雪芹在後面又寫了一句「風塵骯髒違心願」呢?
其實,這就是古漢語和今天漢語的區別了。骯髒這個詞,有三層意思,第一種是不乾淨,比如衣服很骯髒;第二種是比喻卑鄙,醜陋,醜惡,比如一樁骯髒的交易;第三種意思,當骯髒讀作「kangzang」的時候,表示不屈不厄。這一種意思,在今天很少用到,但是在古代,卻是一個褒義詞。《康熙字典》中解釋「骯髒」為「婞直之貌」,小人善於逢迎諂媚,往往能成為權勢的座上賓;高亢剛直的君子不受重視,則只能倚在門邊。
其實,這不就是《紅樓夢》中的妙玉的性格嗎?她雖然借居在賈府,卻從來都是不卑不亢的樣子,甚至還常常表現出一絲高傲,根本就沒有將賈府中的少年公子賈寶玉,放在眼裡。
然而,當賈府衰敗的時候,妙玉勢必也會受到牽連,她肯定不能再在賈府中居住下去,也不可能再找到像賈府中這樣對她寬容的人家,所以,妙玉最大的可能,只能是流落街頭,受盡白眼。就好像,一塊潔白的美玉,被投入了汙泥之中。
所以,妙玉本來的結局,並不是像高鶚續寫的那樣慘,她的判詞中「骯髒」二字,另有一層解釋,並非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高傲的妙玉,流落街頭,就是她最大的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