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革命老區 小窪村新井落成千人用水無憂

2020-12-20 大眾網

情系革命老區 小窪村新井落成千人用水無憂

2010-11-06 11:14:00    作者:王洪濤杜輝升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5日下午,在沂南縣馬牧池鄉小窪村,由省地礦局、大眾報業集團共同投資220萬元的新井落成啟用,近千名村民自此告別了祖祖輩輩的吃水難。

  本報沂南11月5日訊(大眾日報記者 王洪濤杜輝升)5日下午,在沂南縣馬牧池鄉小窪村,由省地礦局、大眾報業集團共同投資220萬元的新井落成啟用,近千名村民自此告別了祖祖輩輩的吃水難。

  小窪村位於沂南縣馬牧池鄉,有近千口人。由於自然條件惡劣,長期以來用水成了困擾山村的大難題,當地曾先後兩次試圖找水打井,但都由於地質結構過於複雜,未能如願。村民無奈只能以水窖貯水,用水緊張時不得不跑到一公裡外的地方挑水。

  不忘魚水情,常懷感恩心。在抗日烽火的硝煙中,小窪村的鄉親們以自己的巨大犧牲養育了新生的大眾日報。自1939年10月至1946年9月,大眾日報戰時印刷所設在小窪村,前後長達7年,鄉親們毅然騰出新房用作印刷場所,獻出親人無私支援報社戰時發展。如今小窪村的吃水難,讓大眾報人時常牽掛在心。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決定,再度聯手省地礦局,一定要為鄉親們找出水來。今年農曆正月十四(2月27日),素有找水「王牌軍」之稱的省地礦工程勘察院(801隊)受命開進了山村,並派出了國內頂尖的找水專家。經過多次詳細踏勘,最終確定了打井方位。4月9日,打井施工隊鑽下第一鑽。7月9日整90天時,鑽頭下探至455米,甘甜的井水噴湧而出,日出水量達168立方米,完全可以滿足全村人的吃水問題。經省地礦院化驗,「該水富含鍶、鋰、硒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全省罕見的優質礦泉水。」

  近年來,大眾報業集團心系革命老區,聯合省地礦局每年為老區群眾辦好事、幹好事,尤其是針對老區人民用水難的問題,連續兩年為沂水縣雲頭峪、連崮峪援建打井兩口,連同小窪村新井,總投資達到500多萬元,3000多名村民徹底告別了吃水難。

  為讓更多的缺水老區群眾儘快擺脫吃水難,在這次通水儀式上,大眾報業集團、省地礦局聯合發出倡議,通過認領、冠名等方式,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為貧困地區群眾打井的社會公益行動中來。參加儀式的省地礦局局長鄭金蘭動情地說:「找水打井,讓山區百姓擰開水龍頭喝上乾淨的自來水,這是地礦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臨沂市市長張少軍,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傅紹萬,大眾報業集團社長許衍剛,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丁鳳雲,沂南縣負責人,以及大眾報業集團新招聘的編輯記者和幹部職工代表,共百餘人出席了5日的活動。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30日內進行。

相關焦點

  • 小窪村打井紀事:地下455米,見證魚水深情
    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村村有紅嫂,家家有烈士,沂蒙母親王換於,紅嫂乳汁救傷員,火線橋等革命事跡就發生在這裡。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地質構造複雜,這裡被定為打井禁區,喝水成了老區人民最大的事情。  11月5日,山東省地礦局與大眾報業集團在沂南縣馬牧池鄉小窪村舉行通水儀式,在重度貧水區打出罕見的優質礦泉水,近千名村民從此告別了缺水的歷史。
  • 情系桑梓 科華恆盛22年資助4000多名革命老區學生
    情系桑梓 科華恆盛22年資助4000多名革命老區學生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8年「科華、陳建平老區育才獎學金」頒獎儀式於日前在漳州賓館隆重舉行。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蘭萬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羅春生、原會長黃長茂、廈門科華恆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四雄、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黃婉玲、總經理賴永春,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出席儀式,並為老區140名學生頒發獎學金。
  • 遂平革命老區行系列——緬懷革命先烈 聆聽紅色故事
    駐馬店廣電融媒體記者 王立坤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的初心使命,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信陽大別山革命老區關於「兩個更好」的指示精神。近日,在遂平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遂平縣委宣傳部聯合遂平縣老區建設促進會,組織多家媒體記者與部分縣政協委員一起拜謁先烈,聽紅色革命故事,採訪遂平縣革命老區經濟發展,脫貧攻堅,項目建設,鄉村振興情況,抒寫紅色文化的時代意蘊,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到臨沂市蒙陰縣開展「情系革命老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12月13日,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專家團隊,分別到臨沂市蒙陰縣福壽仁康醫養院、蒙陰街道紅廟社區等地開展「情系革命老區 關愛特困人員」義診活動。達到我們的主題情系革命老區。幫扶弱勢人員。另外我們也想通過這次活動。來帶動我們基層人員的醫療服務能力。也是造福區域百姓,這麼一個目的,我也希望我們這種活動能繼續堅持下去。把我們醫療服務下沉工作做得更紮實。」義診活動的舉行,進一步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也拉近了社區黨員、志願者與居民之間的距離。
  • 情系革命老區 傳承紅色基因
    >捐贈儀式結束後,在三河口鎮及學校相關領導陪同下,江漢大學「紅色之旅」團隊前往該鎮碧楓衝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入戶調研,實地感受黨的扶貧政策帶給貧困戶翻天覆地的新變化這次,江漢大學的「紅色之旅」,是該校響應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精神,廣泛實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脫貧相結合,進一步深入推進革命老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的具體行動
  • 吳川市塘㙍鎮社山村:革命老區展開新農村畫卷
    社山村村風淳樸,鄉風文明,是一條革命老區村莊。據介紹,抗日戰爭時期,社山宗祠作為革命聯絡領導中心,經常開展組織生活活動;社山文輝小學,作為革命活動陣地和指導中心,秘密為張炎將軍收藏槍枝彈藥等,在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作為一個革命老區村莊,在新農村建設大潮中,該村也不甘落後,同樣體現出了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
  • 讓紅色旅遊「紅」遍革命老區
    紅色革命的火種未曾熄滅。84年後的今天,紅軍戰士以血肉之軀譜寫的這首壯麗史詩,依然閃耀著奪目光輝,照耀著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長徵之路。  8月27日,「70年 瞰四川」——第三屆全國主流媒體航拍四川大型採訪團走進雅安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探訪往昔印記,感受今日規劃發展,當地的紅軍文化及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們感慨不已。
  • 革命老區基點村漳浦縣石榴鎮象牙村新建門球場舉辦首場賽事
    9月26日上午,為慶祝祖國成立70周年,由漳浦縣文體旅局、石榴鎮政府、縣老體協共同舉辦的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漳浦賽區)老年人門球邀請賽在革命老區石榴鎮象牙村門球場舉行。本次比賽共邀請縣離退休婦女協會代表隊、萬安農場代表隊、大南坂鎮上埔村代表隊和象牙村代表隊四支隊伍參加,比賽採用最新《門球競賽規則》進行循環比賽,比賽現場氣氛熱烈,革命老區既喜慶又熱鬧,這場比賽為老年朋友提供了切磋球技、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平臺,進一步推動漳浦縣老年體育事業和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
  • 【敬老月】新時代文明實踐丨小黃窪村的老年人樂園
    【敬老月】新時代文明實踐丨小黃窪村的老年人樂園 2020-10-15 17:3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英林西埔村:革命故地昂首踏上鄉村振興之路
    老區名片 英林鎮西埔村位於鎮區南部,西埔村區域面積0.9平方公裡,轄西埔、窯內、埔頂寮三個自然村,系革命老區基點村,沿海革命紀念館和「埔頂寮會議」會址坐落在埔頂寮自然村。
  • 江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門市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實施意見...
    支持高標準創建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強化園區企業與普通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扶持和帶動區域特色產業和小農戶發展。圍繞絲苗米、茶葉、畜禽、鰻魚、南美白對蝦、飼料、新會陳皮等特色優勢產業,開展「十百千萬」產業振興行動,鼓勵有條件的鎮村發展電子商務、休閒旅遊等新產業新業態,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積極創建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明顯、市場前景較好、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專業老區村和專業老區鎮。
  • 福清波蘭村:新農村建設樣板 老區基點村大變樣
    福州晚報7月29日訊(記者 王光慧文/攝)近日,記者走進福清革命老區基點村——鏡洋鎮波蘭村,看到了一幅別樣的新農村圖景。這裡曾是支前擁軍模範村,如今已成為「福州市新農村建設特色重點示範村」「福州市文明村」「省級生態村」,是村民富、生態美的樣板村。
  • 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記  地處大別山區的河南省信陽市,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筆,但貧困的帽子也曾讓這座紅色名城如芒在背——它曾是全省唯一一個轄縣均為貧困縣的省轄市。
  • 愛心人士到革命老區基點村慰問鄉村教師
    坪洋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位於海拔660米的山區,交通落後,信息閉塞,是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坪洋小學因師資力量不夠,辦學條件滯後,生源逐漸減少,是農村「薄弱校」。近年來,在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國洪的牽線搭橋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家和公益機構關注坪洋小學,或捐物或捐錢,為教師宿舍添置洗衣機、熱水器等日用電器,並改造了宿舍、廚房,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 師偉:革命老區的娘娘廟大火
    壩裡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因為一條大河彎彎地穿城而過、河岸築有防洪大壩而得名,這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曾經發生過兩次著名的起義而成為革命老區。如今和別的革命老區一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壩裡市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了,人們紛紛到這裡遊山玩水、紀念革命。壩裡的一座娘娘廟是熱門景區,每年接待的遊客大約有1300萬、門票人民幣175元。娘娘廟始建於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成,歷經滄桑,幾度沉淪,文革期間被大肆破壞、甚至改作酒庫。
  • 書寫新的轉折——寫在革命老區遵義全面脫貧之際
    在烏蒙山與武陵山交會的黔北大地,「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的歷史迴響猶在耳畔,疫情阻擊戰與脫貧攻堅戰「號角連天」……革命老區遵義,隨著新冠肺炎連續16天無新增病例,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脫貧攻堅戰場上也傳來了好消息。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
    推進我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既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支持老區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有利於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全省老區振興發展提供示範;有利於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利於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挖掘經濟增長新動力,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本思路。
  • 雷州革命老區土角村:萬畝蝦塘叩開「幸福門」
    「我們村治安好,雖然資金高,但外村人都願意過來投資。」該村村幹部勞同傑告訴記者,因魚蝦塘是村集體經濟,30年前就有了村規民約,大家的利益,靠大家來維護。 「我們這裡的魚蝦是混合養殖,水質好,放進蝦苗,養大後,十餘天又放進蝦苗,小蝦苗與中蝦苗一起養殖,抓了大的,小的繼續養,這樣不斷地反覆養殖,一年有四五造,效益非常可觀。」
  • 川西北氣礦加快蒼溪革命老區天然氣開發
    近年來,川西北氣礦加快蒼溪革命老區天然氣清潔能源開發,在龍004-X1井、龍016-H1井及龍004-X2井測試獲百萬級工業氣流,證實了九龍山氣田具有立體勘探開發優勢和大型氣田的規模。川西北氣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統籌各方資源提高工作節奏和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創造高含硫項目建設「蒼溪速度」,助力蒼溪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在加快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的同時,川西北氣礦不斷完善配套管網建設,已在蒼溪縣建設外輸天然氣管道8條,內部集輸管線40條,總長374千米。
  • 紮根革命老區,走進兒童內心
    在川陝革命老區的核心區域巴中市通江縣有這樣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活潑開朗、樂觀向上,永遠對世界充滿好奇。近日,西華師範大學10名學生藉助三下鄉活動,採用線上雲支教的方式,走進通江縣山區兒童。川陝革命老區承載著百年紅色文化,傳承著百年紅色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