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做」!蔡英文可能比陳水扁更危險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表示,如果選蔡英文,就是給「女版馬英九」8年時間,也有人認為,蔡英文是「馬英九+陳水扁」。蔡英文究竟是不是女版馬英九或陳水扁?答案或許見仁見智,但這些提問,倒是解析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切入點。

  如何定義蔡英文兩岸政策位置?數學上有一種「相對坐標」的位置定位法可以參考,亦即找出與蔡英文比較的對應點,透過這個對應點,也就是對照組,來定義蔡英文的位置。最好的對照組就是馬英九與陳水扁。如果要簡單歸納馬、蔡、扁3人的兩岸態度。馬英九是「說到做到」;蔡英文是「不說不做」;陳水扁是「說一套做一套」。

  3個人當中,一路堅持「九二共識」、「不統不獨不武」的馬英九,彈性最小,透明度、穩定度與可預測性最高。在兩岸與外事事務中,由於涉及美中臺三邊高層政治互動,複雜程度可想而知,「無信不立」,「誠信」就成為一切的起點,失去信用就失去信任,就很難達致共識、建立建設性的關係。馬英九彈性小、可預測性高,也會帶來較大兩岸與外交成績。

  陳水扁是極端的另一面,他在2000年上任時鄭重宣示:「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四不一沒有」,2年後就變成「臺灣中國,一邊一國」,以今我否定昨我,說法與做法不斷改變,彈性最大,穩定度與可預測性最低。因此,在他任內美臺與兩岸難以建立信任,烽火衝撞成為常態,最後淪為「美中共管」臺灣的局面,全民受辱。

  蔡英文呢?彈性與可預測性可能居於馬扁之間,透明度確定是三者之末。她和馬扁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她「善問而不答」,蔡式語法充滿問號,鮮有句號,更難找到驚嘆號。長於質疑他人,卻短於提出主張,在兩岸政策上尤其如此。

  對這種抽象模糊性,馬英九從「內涵」與「方法」二層次,質疑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說。但郭正亮在《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挑戰》一文中的點出了蔡式兩岸論述重點。在內涵論上,郭引用民調指出,「面對臺灣兩大民意趨勢:『兩岸現狀指數』超過85%,『只是臺灣人』比例超過60%,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候選人,當然都要面對選舉現實。」因此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

  這正是蔡英文在維持現狀的「內涵論」上的最大「特色」,她隱藏自己的特色,把自己當成一面鏡子,只現實投射民意現實。所以,對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她有諸多批判,但當被問及她的兩岸主張時,她強調「臺灣共識」,這句話沒有人會反對,但也沒有人聽得懂;她講的「維持現狀」,多數人會贊成,但有說和沒說也沒差別。就像最近「立法院」觀察基金會公布的民調,有68.3%民眾贊成蔡英文兩岸維持現狀主張,僅18.4%民眾不贊成。這與其說是民眾贊成蔡英文的主張,不如說是民眾贊成兩岸維持現狀,誰主張都一樣。

  這種無特色的「內涵論」,必然導致「方法論」的難產。就如郭正亮對蔡英文「如何維持現狀」提出的看法:「直到今天,蔡英文還沒針對這個取代『九二共識』的『兩岸新公式』,拋出任何試探性的解答。」所以,蔡英文既不是女版馬英九,也不是女版陳水扁。馬英九和陳水扁的兩岸政策,都有很強烈的個人色彩,一個是一以貫之的主張明確,一個是主張明確但立場不斷跳動。

  蔡英文除了技術性的立場調整,如對ECFA從「糖衣毒藥」調整為「概括承受」外,嚴格來說,蔡英文的兩岸立場並不跳動,但她的不跳動,不是因為她真的不跳動,而是因為她的主張不明確,人們無法準確定位她的立場,也就無法測量她有沒有移動。

  我們必須提醒,在兩岸政策上「不說不做」的蔡英文,也許在選舉策略上,有如讓對手難於著力的武當棉拳,可以取得「打擊面縮小」、「打擊力減弱」的效果。但在治政上,「不說不做」卻會陷臺灣於不利處境、置兩岸於對立風險。從樂觀論,蔡英文或許不會像陳水扁,讓兩岸互信全毀,但從悲觀言,她的兩岸主張透明度不足,將是兩岸與美臺間建立互信的最大障礙。

  要期待蔡英文延續馬英九在兩岸「說到做到」風格下的建設性成果,並不容易。但至少不要回到陳水扁「說變就變」的毀諾循環、烽火之路,這應是臺灣社會對蔡英文最低程度的期待。因此,選民有權利要求蔡英文說清楚兩岸政策。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蠶食臺獨」比陳水扁更危險蔡正元:兩人都只剩一張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24日報導,日前有媒體評論稱,陳水扁是「鯨吞臺獨」,而蔡英文是「蠶食臺獨」,且認為蔡英文更危險。但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認為,其實兩人都是「只剩一張嘴」的臺獨。報導稱,陳水扁曾說過「我必須要坦誠,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
  • 蔡英文「蠶食臺獨」比陳水扁更危險 蔡正元:兩人都只剩一張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24日報導,日前有媒體評論稱,陳水扁是「鯨吞臺獨」,而蔡英文是「蠶食臺獨」,且認為蔡英文更危險。但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認為,其實兩人都是「只剩一張嘴」的臺獨。
  • 陳水扁暗諷蔡英文:同志比敵人更可怕!
    正在保外就醫中的陳水扁,日前因違規為兒子陳致中站臺,遭到臺中監獄處分,未來申請類似活動將不予核准。但扁25日晚透過網絡群組再次預告,可能出席4月7日喜樂島聯盟高雄成立大會,以及5月4日凱達格蘭基金會在臺北舉辦的募款餐會,他還暗諷蔡英文「同志比敵人更可怕,一點都不假」。
  • 蔡英文核心幕僚的「大實話」,連陳水扁都聽不下去?
    做戲做全套。提告前,陳水扁先開了一場記者會上演「脫衣秀」。是的,陳水扁在記者會上大罵韓國瑜說「319槍擊案」是邱義仁一手主導的,他若不站出來真當他是只「死老鼠」。陳水扁中氣十足地罵道:「我屬虎,我這隻活虎,被當成死老鼠,能忍受嗎?」「這次我真的忍不下去,一定要告!」「怎麼可能叫人拿槍打我自己?」
  • 蔡英文帶著陳水扁的團隊繼續前進
    陳水扁選舉的操盤手邱義仁,日前正式進入蔡英文的競選總部,主導政策走向及議題攻防。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6日發表社評指出,陳水扁當年的貪腐團隊,形同「全員到齊」,蔡英文不只不敢跟陳水扁劃清界線,而且還正帶領沒有陳水扁的阿扁團隊,繼續沿著陳水扁的路線前進。
  • 學者:陳水扁對蔡英文「滿滿的都是算計」
    針對保外就醫的陳水扁給蔡英文添堵的舉動,華廣網27日刊載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黨朝勝的評論文章指出,陳水扁公開懟蔡英文,當然不是胡來,有「政治精算師」之稱的他,是看準蔡軟肋、捏住蔡把柄後的政治精算。陳水扁此舉不僅讓蔡被動,也為自己重新積蓄能量,更重要的是可能為追隨者在下次選舉中獲得更大利益。
  • 蔡英文擁抱陳水扁路線,怎麼都是輸!
    這意味著臺海的和平與穩定很可能再次被臺灣的選舉禍害,而一直標榜主張維持臺海現狀的蔡英文將成為威脅臺海和平的最大危險源。不過也要看到蔡英文用如此誇張的懟大陸姿態來助選,反映出她和民進黨已將政治資源幾乎耗盡,只能用又虛幻又危險的招數掙扎求生。蔡英文所做的是最糟糕的選擇。
  • 陳水扁和馬英九都不敢做的事,蔡英文真的做了!
    蔡英文此舉在臺灣民間引起眾怒,韓國瑜抨擊此事的文章在半小時內得到了1.5萬個贊。 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原因到底是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說的屢次違規和內控失靈,還是中天新聞臺與民進黨當局的政治立場相悖,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
  • 在推行「臺獨教育」上,蔡英文比李登輝、陳水扁更險惡
    在徐泓教授看來,現在的臺灣島內,很難有一股力量能阻止和抗衡蔡英文和民進黨推行「臺獨教育」。不過,徐泓同時也表示,「雖然阻止不了,但可以想辦法破解它。」但是因為初編本內容豐富、篇幅較多,中學老師每每抱怨教不完,後來因此數度刪節。1965年,臺灣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初高中歷史課本並未大作更張,只是高三增設中國與外國文化史課本。其後雖有更張,但課程標準基本不變。這種歷史教育雖為國民黨當局服務,但培育青年學子的中華民族史觀。
  • 陳水扁為何「吃定」蔡英文?
    陳水扁強調,「自己已經讓步不出席大會,因為有人不想看到自己,但已堅持,比照公職可以投票,黨職更沒有不準的道理。如果他因為投中執委、中評委的票,而被蔡當局抓回去,也是求仁得仁。」這被解讀為陳水扁公開嗆聲蔡英文,認為蔡不敢抓她回監獄。
  • 「特赦陳水扁」成燙手山芋 蔡英文避而不談
    有關特赦臺灣前「總統」陳水扁的話題隨著政黨輪替再度成為焦點,臺南、高雄市議會先後通過提案,建請馬英九卸任前特赦陳水扁,以促進藍綠和解。高雄市長陳菊和臺北市長柯文哲也都表態支持由馬英九來特赦陳水扁。但蔡英文對此避而不談。
  • 臺媒:民進黨不「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在政治衝浪?
    此次臺中市的東亞青運主辦權遭到取消,目前仍然餘震不斷,申復翻案的可能性並不樂觀。但現在更重要的是,兩岸切勿因誤判或相互刺激造成火車對撞、難以收拾的後果;面對「臺獨」勢力的衝撞失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尤須以智慧有所決斷,全力防止後遺症繼續擴大。
  • 520前夕,蔡英文要特赦陳水扁?
    」扁稱母病危,「獨派」喊話蔡英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扁母前陣子因骨折住院,陳水扁於母親節前夕在社交群組貼圖稱,醫院多次發出其母親的病危通知,還稱「這可能是最後一次陪媽媽過母親節了」,使得這個議題更顯迫切。
  • 中華日報: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難以啟齒的意向
    中新網9月30日電 臺灣《中華日報》30日發表社論說,蔡英文始終不敢表明是否會「特赦」陳水扁,終極考慮無非擔心選票流失,可見她心中只有勝負沒有是非,只有選票沒有公義,現在為了選票,極力閃躲特赦陳水扁問題,將來任何可能影響選票的事情,當然更會閃躲。因此,蔡英文的處境可以被理解,她的態度卻不能被認同。
  • 陳菊呼籲「特赦」陳水扁將令蔡英文左右為難
    何況,日前有媒體報導,陳水扁曾經痛哭流涕地懇求蔡英文對他實施「特赦」,但消息出街後,陳水扁卻痛斥此消息「害」他,陳菊卻「皇帝不急太監急」地呼籲蔡英文「特赦」陳水扁,這樣做的目的究竟是甚麼?  或許,是陳菊對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為林全「背書」,暗示不會也不能在短期內撤換林全,令在自己這一屆高雄市長任期即將過半(十一月下旬),在「年齡不饒人」之下未能及時當上其從政史上的最高位而焦急,因而以「特赦陳水扁」的議題來向蔡英文施壓,儘快兌現此前的私下諾言,否則就是「特赦陳水扁」的催問沒完沒了,讓蔡英文不勝其擾?
  • 陳水扁勢力回歸,蔡英文失勢前兆?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以「切割陳水扁、無視黨內民主」作為他對蔡英文失望的開始。在深綠眼中,民進黨已經到了最集權的時候,行政、立法、司法均歸其掌握,也擁有縣市長多數席次,此時還不「特赦」陳水扁、傾聽「獨派」的聲音,他們實在忍不下去。
  • 陳水扁網絡「洩密」蔡英文看不下去了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媒3月31日消息,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與朋友在社交媒體群組發表「新勇哥物語」,表示蔡英文早已在官邸約見臺北市長柯文哲夫婦,表達2018合作決定。陳水扁和蔡英文對此,蔡英文3月31日在花蓮行程與媒體茶敘時說出重話,她表示,這種說法的來源,她相信是來自陳水扁與朋友的對話,既然是社交媒體對話,就不需要無限上綱,由她來回答此事也不恰當,會讓它政治化,「對陳水扁的保外就醫也不會是好事情」。
  • 阻撓兩岸交流 蔡英文比陳水扁手段更狠
    人們不禁要問,這一年來,民進黨當局為兩岸民眾做過什麼好事?為在臺灣的大陸同胞做過什麼實事?答案顯然是沒有。馬曉光又進一步指出,從去年「五二零」以來,民進黨當局一再以種種手段限制打壓海外臺胞參加兩岸交流合作,這是他們阻撓兩岸交流、改變兩岸現狀的又一鐵證。他們的做法只會進一步失去僑心。馬曉光說,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三十周年。
  • 陳水扁很著急 蔡英文很苦惱
    陳水扁一直把自己離開監牢的希望,寄託於明年蔡英文若能勝選後的「特赦」,蔡英文卻遲遲沒有表態。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明白,若和陳水扁綁在一起,必無勝選希望,所以至今仍拒承諾「特赦」陳水扁,陳水扁就愈感慌亂開始訴諸族群分化牌。陳水扁很著急,放話當然會越來越多,蔡英文自然會愈加苦惱。
  • 被質疑縱容陳水扁 蔡英文飛速「甩鍋」:我幹預不了
    目前正處於保釋階段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在臺灣2020選舉前曾公然「趴趴走」站臺輔選,引得臺民眾質疑,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對他「容忍度太高」,蔡英文20日就此事飛速「甩鍋」。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報導,蔡英文20日接受新聞節目專訪時,被問到,蔡英文對陳水扁和陳師孟似有「很高的容忍度」,因陳水扁早就超越保外就醫的紅線,卻遲遲未見合乎法律規範的處理。此外,臺灣「監察委員」陳師孟因放言要「約詢」判馬英九無罪的臺灣法官,引發眾怒,1500餘名臺法官聯署抗議陳師孟幹預「司法」審判。近日,陳師孟寫信向蔡英文請辭,卻被蔡英文「慰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