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好「品德」這粒扣子要知行合一

2020-08-08 蘭州新聞網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92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8%的受訪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扣上的第一粒扣子是「品德」。在生活中,受訪家長會注重培養孩子禮貌待人(61.9%)、尊老愛幼(59.9%)和勤奮好學(54.5%)等品德。

第一粒扣子系正了,下邊的扣子才不會系偏。穿衣如此,人生之路亦是如此。家長普遍認為「品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這是應有的態度與認知。只不過,從知到行,仍要作出諸多努力。

讓陪伴成為孩子成長的守護神。陪伴在孩子成長中的價值越來越被家長認同。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作用,不是吃飽穿暖,也不是天天督促學習,而是家庭情感的構建和家庭成員之間人際關係和諧共處的學習。前些年,農民工子女進城就學難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讓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長也慢慢得到改善。不過,現實中仍有不少家庭因各種原因,孩子無法與家長在一起生活。對那些留守兒童,社會層面該多一些關心、照顧,以彌補家長陪伴的不足。特別要說的是,可不要看到幾個留守的孩子高考成績出色,就忽視了陪伴的價值。

家長的身教是最好的示範。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的榜樣作用也無可比擬。當家長天天拿著個手機玩遊戲,卻要孩子專心學習,不發生爭吵才怪呢?父母對上輩盡孝,不用言說,子女看在眼中,那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開車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禮讓行人,無疑會讓孩子對交通法規多一些敬畏、遵守,自身的風險也會小很多。家長以禮待人,孩子便不太會驕縱。只是,生活中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又缺少身教言傳,讓孩子的性格在成長中存在缺陷,走上社會屢屢碰壁。今天,我們依然要學習如何做父母,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品德榜樣,家長們要有這樣的自信與責任擔當。

正確面對挫折也是堂品德課。世事難料,挫折難免。考試成績差了,是挫折;踢球輸了,是挫折;與同學競爭失敗了,是挫折;戀愛分手了,是挫折;受到批評,也是挫折……人不是在挫折中成長,就會被挫折打敗。一些年輕人面對挫折時自暴自棄,甚至輕生,實在令人痛心。這與一些孩子的心理脆弱有關,也與平時缺少挫折教育有關。父母與老師,批評孩子的言語都不敢說重,孩子就極易成為溫室的花朵,雖美卻不經驕陽。在教育孩子時,可以製造一些難度,讓孩子早早地承受一些挫折,以實現越挫越勇的人生。

當然,也別忘了指導孩子要系強健體魄這粒扣子。人生就如「1」後面跟著若干個「0」。健康就是那個「1」,沒有「1」,其他所有的「0」便失去了承載,變得無意義。此外,勞動與閱讀的習慣養成,亦是成長中不得不系好的扣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切莫錯過。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系好「品德」這粒扣子很重要,卻別指望孩子不扶自直,也別全託給老師,當盡好父母之責。心即理,事上練。系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請多些行動,知行合一,共同成長。

王玉初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評丨系好「品德」這粒扣子要"知行合一"
    「品德」。在生活中,受訪家長會注重培養孩子禮貌待人(61.9%)、尊老愛幼(59.9%)和勤奮好學(54.5%)等品德。(8月6日《中國青年報》)第一粒扣子系正了,下邊的扣子才不會系偏。穿衣如此,人生之路亦是如此。家長普遍認為「品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這是應有的態度與認知。只不過,從知到行,仍要作出諸多努力。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品德 需要人人擔當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92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8%的受訪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扣上的第一粒扣子是「品德」。在生活中,受訪家長會注重培養孩子禮貌待人(61.9%)、尊老愛幼(59.9%)和勤奮好學(54.5%)等品德。
  • 習近平強調的「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意味著什麼?
    來源:解放軍報資料圖(圖源:解放軍報)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習近平主席的殷殷話語,字字情深,勾畫出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形象,激勵和感召著青年官兵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軍營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
  •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麼 七成受訪家長認為是品德
    習總書記曾勉勵青年,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是關係他們未來的成長成才。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92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8%的受訪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扣上的第一粒扣子是「品德」。在生活中,受訪家長會注重培養孩子禮貌待人(61.9%)、尊老愛幼(59.9%)和勤奮好學(54.5%)等品德。
  • 一粒小小西裝扣子,讓你不一樣
    但是西裝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任何人都不能做到完美參透,學習的路還遠著呢~~就拿扣子來說,一粒兩粒,單排雙排,都是有大學問,深講究,一起來參參,如何?幾粒扣西裝直接影響整體風格,是大事兒!換言之,你與型男,就是一顆扣子的距離。一粒扣扣子越少,領口越大,時尚感比較強,喜歡潮流的男士可以盡情買!出席時尚活動為最佳!
  • 西服最後一粒扣子不能扣?你被騙了多少年!教你怎么正確係扣子!
    西裝的最後一顆扣子敞開不系好像是眾人皆知的禮儀細節,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作用是好看還是方便,還是什麼利益傳統流傳?所有的西裝,或是出席所有的場合難道都要留著最後一粒扣子嗎?到底應不應該系上那顆西裝扣,我們今天來詳細了解下。
  • 系扣子、系拉鎖、繫鞋帶、系皮帶……英文裡有統一的動詞嗎?
    作者:小雅和英美友人系扣子、系拉鎖、繫鞋帶、系皮帶……英文裡有統一的動詞嗎?Button 系扣子系扣子、系(有扣子的)襯衫:(1) Button up your shirt. = Button your shirt.(2) Do your buttons.
  • 扣子要系錯,你才能算是潮人,何穗關曉彤馬思純都在這麼穿!
    還記得小時候出門如果系錯了扣子的話,發現了臉都要羞紅,但是現在在時尚界,就是流行一股亂系的扣子的潮流,更是錯系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怪,重點是,居然出來的效果,還都挺好看?內搭一件個格紋的襯衫,還有一點復古的港星風味,但是特別的是她的背帶褲,扣子好像沒系好?可以看見她的背帶褲上的一排扣子本來就是打造成傾斜的設計,而且她扣子的倒數第二顆並沒有繫上,打造出了一種隨性穿衣感覺,反而更嫩彰顯出這條背帶褲的隨性的時尚感。
  • 蘇州大學「開學第一課」: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第1粒扣子」!
    為了幫助2018級新同學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導新同學儘快適應大學生活,更好地規劃好大學生活,9月9日至28日,校黨委書記江湧、校長熊思東,以及各學院(部)主要領導紛紛走上講臺,為2018級新生講授「大學第一課」,給新生們的大學學習生活「指點迷津」。
  • 為什麼歐美男士穿西裝總要不時地解扣子?
    電影《C.S.I(犯罪現場)》裡有個片段,探員通過受害者身上西服三粒紐扣全部繫上,便判斷出受害者絕非自殺而是他殺後兇手幫其穿上西服的。而解釋竟然是,「永遠不要系上西服上衣的最後一粒紐扣」。聽到這裡,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這裡面難道還有什麼玄機?其實,這是一個穿西裝的文化,而這源自伊莉莎白女王的兒子韋爾斯王。
  • 系好大學生學術誠信的「第一粒扣子」
    對大學生來說,無論這篇論文的最終學術水平如何,「獨立完成」都應是必須牢牢堅守的底線,因為這涉及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建設中最重要的一環:誠信。無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大學生尋求論文代寫代發早已不是新鮮事。據媒體報導,2015年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318名大學生,就「論文代寫」進行調查。
  • 男士西服扣子究竟怎麼扣?學問大啦!
    大家周四早上好~!又到了我們的「男生時間」,男生一輩子總也少不了會穿西服,一般的休閒西服大家都不系扣穿,可是正裝西服的時候呢?你知道究竟有多少種扣子的扣法嗎?哈哈哈,這個小細節還真不是一般的有講究哦,今天我們一起來圖解一下西服不同扣子顆粒數和他們的扣法。
  • 單粒扣&雙粒扣 男士西裝穿搭要點(圖)
    一件西裝的款式和材質是我們選購時最注重 的,但是往往忽略了紐扣的數量和排列這一要素。其實一般男士西裝的款式變化主要在領子和紐扣上,它們的排列非常有講究,會影響著西服的整個版型和風格。下 面精選多款經典穿搭作為參考,挑選一下哪款更適合你的身型和氣質。
  • 穿衣不夠惹眼,很可能是扣子沒系對,解開和系上完全是兩種風格
    排扣褲、排扣裙我們都經常穿,排扣上衣的設計卻經常被大家忽略,其實有了幾顆小扣子,系一顆還是系兩顆,都會有撩撥的美感,當然,具體的穿法還是要看看下面三組Look。Look1:排扣上衣+藍色牛仔褲先來看看Kaia的穿搭,紫色的排扣「奶奶衫」將下面解開兩顆扣子,形成分叉的設計,再配上一條高腰的牛仔褲和帆布鞋,青春大方又帶著少女的小嬌氣。最大的亮點就在於解開的那幾顆口子上,系上保守大方,解開亦是萬種風情。
  • 妹子在公共場合矜持一點吧,要系好扣子,不然旁人看到會很尷尬!
    3、兄弟,不知道你是否是故意的,但是你把你的朋友送到了一個很美好的地方4、妹子在公共場合矜持一點吧,要系好扣子,不然旁人看到會很尷尬!5、沒有那個本事畫圓就別畫了,摔倒了多不值當啊。6、家裡是有這樣的頭型嗎?怎麼給娃理個這樣的頭髮?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一開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
    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大校園,勉勵廣大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而生動的比喻,蘊含深刻的哲理。   作家柳青說過,人生之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只有幾步,尤其當人年輕的時候。
  • 《傳習錄》:本心與知行合一
    這其實是對「心學」的誤讀。實質上,王陽明認為人的一切煩惱和雜念都是由外物帶來的,只有排除外物的幹擾,才能回復到人的本來狀態,即「本心」。這是先生對人的本質的一種思考,實質上與「唯心主義」沒有多少關係的。陽明先生的另外一大主張是:「知行合一」。很多人對「知行合一」的理解是「思想和行動要一致,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在沒有閱讀先生的大作前,我也抱有同樣的觀念。
  •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中華孝道》舞蹈之後,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場,在老師的引導扣好自己的扣子,並按照衣領、衣襟、衣袖的順序依次整理好衣冠,隨後向老師行拜師禮。「這個活動太好了,我很激動。
  • 系紅領巾、整理書包、釘扣子!盛景天下小學校開展生活技能PK賽
    學生主持人 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系紅領巾、穿衣服、整理書包、釘扣子……為了確保孩子們學習生活兩不誤,勞動觀念不落後,這些習以為常的生活技能,搖身一變成了「比賽」項目。系紅領巾比賽 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領巾披在肩,左尖搭右尖,右尖繞一圈,圈裡抽出尖,兩手拉拉尖,領巾真美觀。」在「紅領巾禮儀我最行」比賽環節中,裁判一聲令下,孩子們眼疾手快地系好了紅領巾。這就結束了嗎?
  • 知行合一?你懂嗎?
    利用知行合一這個工具,可以打敗比自己強大一百倍的敵人。最後對自己來說,領悟知行合一,是一種極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 精神藥品都要過癮。說了這麼多知行合一的好處,那麼我們都急切想知道怎麼樣才能真正領悟知行合一,並運用這一強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