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在鈉固體電解質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新聞—科學網

2020-12-25 科學網

 

科學網訊(記者 高長安 通訊員 蔡常山)記者11月25日從燕山大學獲悉,燕山大學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張隆博士及其合作者近日在Advanced Materials的子刊Advanced EnergyMaterials(先進能源材料)上發表了關於新型Na3PSe4固體電解質方面的重要研究進展。其合成了室溫電導率超過1ms/cm(一毫秒每釐米)具有立方結構的Na3PSe4鈉固體電解質。該材料在擴大了離子遷移通道的同時,弱化了骨架對鈉離子的束縛作用,增強了鈉離子在體系結構中的輸運,從而提高離子電導率。該成果不僅對鈉固體電解質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而且有助於相應的全固態鈉電池性能的提升。

據悉,鈉在Na3PSe4離子導體中的擴散隨著能源結構的轉變,新能源與高效儲能節能技術的開發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在大型儲能電池的應用領域,由於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有機電解液存在不安全因素以及鋰成本高等問題,目前全固態電池和鈉離子電池成為了研究熱點。一方面,全固態電池中使用的固體電解質具有高的安全性、寬的電化學窗口、大的使用溫度區間、以及可層疊串聯製備大電壓單體電池等獨特優勢;另一方面,鈉的儲量豐富且價格較低。因而,使用固體電解質的全固態鈉電池非常適用於電力系統儲能等大型儲能領域。但是,目前可在室溫使用的鈉固體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偏低,成為制約全固態鈉電池發展的重要因素。

該研究成果對鈉固體電解質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及相應的全固態鈉電池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氟基固態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氟基固態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1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傳統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面臨著晶界電阻大、界面易鈍化、空氣中不穩定以及電化學窗口窄等問題,因此開發新型固態電解質的結構原型作為當前電解質體系的候選甚至替代者,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義。
  • 日內瓦大學開發不易燃固體電解質 助力打造鈉電池
    蓋世汽車訊 鋰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和電子設備提供動力,但此類電池存在諸多缺點,例如,其電解質(使電子和正電荷在電極之間移動的介質)是易燃液體;此外,鋰是有限資源。
  •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尼龍固態電解質—新聞—科學網
    近日,尼龍固態電解質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首次研製成功。4月2日,該所崔光磊研究員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先進功能材料》。 「這項工作簡單來說,就是重新設計了傳統經典聚合物尼龍6的結構,使其具有離子傳導性。」崔光磊表示,他們用高濃度的鋰鹽水溶液,破壞了尼龍6中的豐富的氫鍵網絡,並使其再生為以陰陽離子締合形式橋接的交聯結構。
  • 酸性電解水析氫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團隊在酸性電解水析氫(HER)催化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陶瓷摻石墨烯 布朗大學研製迄今最堅韌的固體電解質
    儘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鋰電池中液體電解質的想法已經被許多人所接受,但在這項技術投入實際使用之前,仍有許多難點需要克服。 好消息是,布朗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通過摻入陶瓷和石墨烯精細混合物的方法,生產出了迄今為止最堅韌的固體電解質。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開發出多體系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及高性能固態電池
    圖1 多功能固態電解質應對高能金屬基電池複雜性帶來的挑戰含鍺(Ge)硫化物固體電解質(2011年由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菅野了次教授發明)由於其獨特的三維網狀晶體結構,鋰離子可以沿C軸一維傳導,從而獲得高達10-2S cm-1的離子電導率,已經可以媲美甚至超過液體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
  • 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峰會在燕山大學舉行—新聞—科學網
    9月10日,由北京高科大學聯盟主辦、燕山大學承辦的「新時代行業特色大學創新發展與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暨北京高科大學聯盟2020年峰會」在燕山大學舉行。
  •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都是高中化學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正確理解非常重要,因此必須準確把握其內涵和外延,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更準確理解
  • 人民網:南開大學「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1 鈉—二氧化碳(Na-CO2)電池結構及反應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 (記者 朱虹)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教授團隊在利用CO2呼吸的室溫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可充室溫鈉-二氧化碳電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為題,在《德國應用化學》(
  • 電解質平衡,身體平衡
    圖片來自pixabay臨床上電解質的測定是通過抽血來進行的,主要檢測的是血清中鉀、鈉、鈣、鎂、磷等對人體比較重要的離子。血鉀、血鈉、血鈣含量等的測定,可以為補充電解質、維持體內滲透壓及酸鹼平衡提供依據,是臨床治療嚴重脫水、心力衰竭等必不可少的檢驗項目。
  • 人體:什麼是電解質?
    我們的身體是巨大的生化電池,為了保持我們的神經活動、肌肉運動和心臟跳動,我們需要保持離子的平衡,也就是電解質。其中最重要的是鈉(Na+)、鉀(K+)、鈣(Ca2+)、氯(Cl-)和碳酸氫鹽(HCO3-)。鈉和鉀與泵系統有關,泵系統通過神經和肌肉壁維持電勢。當神經觸發時,門打開,離子衝進來,觸發電脈衝。
  • 燕山大學獲批承擔歐盟伊拉斯謨聯合碩士項目—新聞—科學網
    記者7月29日從燕山大學獲悉,由法國裡爾大學牽頭,聯合燕山大學、義大利比薩大學、波蘭西裡西亞大學、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共同申報的歐盟「伊拉斯謨+計劃
  • 微藻規模培養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廖洋 官傑報導】記者11月22日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獲悉,在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中科院太陽能行動計劃二期等項目支持下
  • NaSnPSe:新型鈉固態電解質應用於全固態鈉電池
    一、研究背景全固態鈉電池開發的關鍵在於鈉固態電解質,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尤其是三元鈉硫化物體系具有潛在的高室溫離子電導率,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離子電導率測試:電解質冷壓400MPa,碳塗覆鋁箔作為離子阻塞電極,真空石英管350℃熱處理12h後測試離子電導率。電池組裝:TiS2正極,Na-Sn合金箔負極(鈉金屬400MPa壓制在Sn箔上(摩爾比3:4)),電池組裝為2032型扣式電池,1.5-2.5V充放電測試。
  • 燕山大學兩「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通過驗收 —新聞—科學網
    其中,燕山大學教授趙永生主持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及其全過程的方法與案例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評優秀項目, 燕山大學教授姚建濤主持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智慧機器人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項目通過驗收。
  • 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張雅林現代藥物研發團隊在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 [理論計算與實驗結合]Nature Materials:理清固體電解質中氧化還原活性與電化學穩定性的關係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保證了更安全的電化學能量存儲,具有更大的體積能量密度。但是我們對固體電解質的有限的電化學穩定性和相關的有害電化學反應知之甚少。in solid electrolytes『』的研究型論文。
  • 降成本+提升鋰離子導電率 東京工業大學研發無鍺固態電解質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項新技術方案——無鍺固態電解質,可降低固態鋰電池的成本,並致力於將該項技術應用到電動車、通信及其他行業中。
  • 高考化學模擬練習: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都是高中化學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正確理解非常重要,因此必須準確把握其內涵和外延,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更準確理解,歸納如下:   電解質: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鹼、鹽等。
  • 燕山大學教授田永君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9月11日,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田永君應邀做客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並作了題為「比金剛石更硬的合成材料:設計、合成、測量與應用」的報告。報告由固體所副所長曾雉主持。  田永君在報告中講到,發展新型高性能超硬材料已經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共同追求,這種追求的實現依賴於精巧的設計及特殊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