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戰:席捲大河之北的江東巨浪

2020-12-22 騰訊網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漢之際,是屬於楚人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正是項羽、劉邦為代表的楚人,以一種復仇的姿態將秦王朝推入墳墓。此後的漢王朝,也是劉邦為首的楚地豐沛人士所建立。

除了滅秦、建漢這樣的宏偉功業,巨鹿之戰也是足以令楚人自豪的大事,除了它本身所取得的戰果之外,以楚人為主力的軍團竟然能夠在大河之北的平原上,在列國諸侯軍的矚目下縱橫衝殺,這在發育於江漢之濱,暮年又遷徙於江淮之上的楚國的八百年歷史上,是絕對不曾發生過的事情。甚至難以想像。

不過最初的時候,前往巨鹿的楚人軍團,看起來也只是「作壁上觀」(俗稱「出工不出力」)的反秦盟軍中的一支而已。甚至於與其他諸侯的援軍相比,躲得還要更遠一些。

項羽屈居人下

當時統率這支軍隊的人名叫宋義。史書對於宋義欠缺詳細的記載。我們只知道他曾經擔任過楚國的令尹。此官職相當於宰相,通常情況下,能夠擔負這樣職位的人,都是貴族。從宋義的姓氏來看,他似乎並不是楚國貴族,而是流落楚地的宋國人,很有可能與「楚辭」名家宋玉有血緣關係。由舊楚國滅亡的時間來推算的話,他的年齡應該比此時的項羽要大得多——至少要大二十歲左右。

秦二世二年閏九月,按照秦時以十月為歲首的紀年法,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秦二世三年馬上就要到來。當時,秦將章邯率領的大軍匯合自匈奴邊境南下的邊境軍團共計四十萬人,誓要剿滅趙國。其中的邊境軍團由名將王翦的孫子王離統領。

趙王趙歇、趙相張耳逃入巨鹿城中,在圍困中等待反秦盟友的援軍。

援軍紛至沓來,然而袖手旁觀。

就在這個歲末的秋季,宋義帶領的楚軍也向著巨鹿戰場出發北上了。他的副手是範增和項羽。

就在前一個月,項羽的叔叔項梁剛剛死在章邯大軍的手上。

居然沒有選定項羽做這支軍隊的首領。這在後世之人看來也許多少會有些覺得不可思議。但站在當時的楚王熊心的角度上,這種安排卻有足夠的理由。

比如,來自江東的項氏叔侄在楚人當中的威望太高了,趁著項梁的戰死所造成的空檔,得趕緊提拔幾位既有威望,又穩重的人,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建立軍功,讓他們成為忠於自己的親信勢力。卿子冠軍宋義和沛公劉邦便是楚王認定的人選。

另外,項羽當時才二十四歲,只是個力氣很大的年輕人,此前在叔父的掩蓋下,並沒有什麼顯赫的軍功可言——攻下城池的時候倒是有屠城的癖好。所以若是統領一軍的話,怎麼看,都是曾經擔任過令尹的宋義更合適一些。

在隨軍北上的路途中,項羽或許帶著對只能屈居副手這件事的怨氣。大軍駐紮在今日山東、河南、河北的交界處。然後便像其他諸侯國那樣,按兵不動了。

華北冬雨連綿

此時已是秦二世三年的十月,華北的冬季業已來臨,來自南方的楚國大軍需要在個乾燥的寒冷中作戰,或是無意義地等待。

但等待這件事在宋義那裡,卻是有意義的。在面對項羽的責問的時候,這位卿子冠軍所給出的理由是,不如等著秦軍、趙軍一決雌雄,秦軍勝則必疲,敗則必潰,只要足夠有耐心,形勢總是有利於楚軍的。

這一年度的冬季天氣並非如想像那般幹冽,而是陰雨連綿,潮溼的寒冷不免讓楚軍士卒想起故鄉的新年……長時間無意義的駐足不前,再加上與家鄉歲月的今昔對照,怨氣開始在軍營之中蔓延。

最終讓形勢發生劇變的,還是宋義自己。當士兵們在寒冷的冬雨中用掰手指頭計算日子(大家來這裡已經四十六天了)的方式苦熬的時候,宋義卻以送兒子去齊國擔任相國的名義,置辦酒席,宴飲作樂。

「我們的上將軍明明是已經把自己當成齊國人了,我們這些饑寒交迫的楚國人,他才懶得管了!」這種言論在軍營中爆發,爆發的源頭正是項羽。

不過項羽說出這些言論並非是為了煽動士兵們動手,他是一位頗為自負的年輕人,在他眼中,有些事情,自己做就好。稍後,士兵們看到上將軍宋義的首級已經在項羽的手裡。

時間已經浪費得夠多,如果儘快打完仗,我們本來可以到離家鄉近一點的地方過年的。

秦末漢初,楚人常以一種容易思鄉的面貌出現在史籍裡。日後項羽入主鹹陽,卻還要喊著「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將大本營遷回到離家鄉更近的彭城;劉邦即使將都城定在關中,卻也要以孝敬太上皇的名義,把長安附近的一片土地改名為「新豐」,在此還原家鄉豐邑的風貌。

英布和一位姓蒲的將軍率領兩萬人馬提前出發了,他們的任務是破壞章邯軍與王離軍相互連接的甬道,這種甬道的主要作用是為在前線圍攻巨鹿的王離軍運送糧草。

章邯,是以名將的身份活躍在秦末舞臺上的。但身為負責管理宮廷府庫的少府的他,在戰陣之上所擅長的,其實是對戰場的管理。這與他少府的官職是相呼應的。如同血管一樣的用於後勤的「甬道」,正是他管理戰場的傑作。

王離是將門之後,他所率領的又是蒙恬留下來的擁有不俗戰鬥力的邊境軍團,由他們來碾壓這些烏合之眾一般的諸侯盟軍,比自己帶著手下的刑徒軍團親自上陣,要省力得多。

宿命之戰

於是,巨鹿之戰變成了項羽與王離的直接交鋒。十幾年前,兩個人的祖父項燕和王翦也曾經正面對壘過。那一次,項燕兵敗、楚國滅亡。這樣看,巨鹿之戰似乎帶有一種輪迴之感,像是一場項與王、楚與秦的宿命之戰。

十二月,項羽率領楚軍主力渡過了漳水。渡河之後的項羽以一種被後世稱為「破釜沉舟」的類似於儀式的行為來鼓動軍心。

誕生過屈原和楚辭的楚人,是一個相對有詩意的群體。

砸破炊具、鑿沉木船、士兵每人只帶三日乾糧……這類有儀式感的行為,自然也是楚人身上「詩意」的體現。

在英布和蒲將軍的騷擾、破壞之下,王離與章邯都感受到了疲憊。這種戰術,項羽在四五年後也將領教。而在那時候騷擾其後方,令其不得安寧的人裡面,也有這位英布——當時英布已經背叛了他。

項羽軍終於與王離軍接觸。項羽身先士卒,率軍衝殺,這位主將的非凡勇武讓楚軍士氣超過了已顯疲態的秦軍。如果說「破釜沉舟」的詩意是先天性與生俱來的技能的話,那麼以身先士卒的方式鼓舞士氣,對於項羽來說,卻是經由自己實踐總結、能與自身特長最大程度結合的最有效兵法。

「以一當十」,史書對巨鹿之戰中的楚軍戰鬥力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除去英布所帶走的兩萬人,項羽親自率領的楚軍應在三萬左右。

但三萬人足夠了。

邊境軍團也好、刑徒軍團也好,這總計可達四十萬人馬的秦軍即使規模再龐大,如同堅硬的牆壁,但在戰線的任意一處,他們也架不住如同鐵釘一樣將力量集中於一點的楚軍。項羽的氣勢正是那隻將鐵釘釘入牆體的巨錘。更重要的是,這枚鐵釘機動性極強,在釘入之後,又能夠迅速拔出,再尋一點,重複釘入。於是,秦軍的「牆體」在不久之後便千瘡百孔了。

另一方面,除了英布、蒲將軍的騷擾,那些諸侯盟軍的「作壁上觀」,對於延緩秦軍行動、讓秦軍變得畏首畏尾方面,也會起到一些作用。誰知道那些袖手旁觀的烏合之眾什麼時候會過來突然捅一刀,他們畢竟也有數十萬之眾。

在如同巨浪一樣的楚軍的衝擊之下,秦軍的營壘被一段一段地擊破。秦將當中,王離被俘、蘇角戰死、涉間自盡。

「靜作戰」的諸侯盟軍仍然在自己的營壘上觀看這場大戰。

原來真正的戰爭是這樣的。章邯、王離固然可怕,那位名叫項羽的年輕人更如天神。戰場是只屬於秦與楚的,而自己及手下倉促招募起來的軍隊,不但如之前所想,並無登場的必要;甚至連登場的機會和能力都沒有。

於是,在此戰的尾聲,諸侯軍的將領們向項羽跪拜。

對於項羽,天下再無有資格的挑戰者。

章邯亦無資格。約半年以後,章邯向項羽投降。巨鹿的戰事,劃上句號。

相關焦點

  • 巨鹿之戰不僅僅是破釜沉舟那麼簡單
    以上就是秦軍攻入趙地後,巨鹿之戰前秦與諸侯國的戰況,而下文要說的就是楚軍參戰以後的戰況了。其實在楚軍參戰前,楚國的戰鬥力已經大減。還有就是楚懷王的「近衛軍」和臨時招募的「百越軍」(這幾支軍隊後文會有詳述)而幾支軍隊也成了巨鹿之戰的主力。2。劉邦軍,高祖皇帝此時還只是個義軍統領。
  • 古代史:薛城之會與巨鹿之戰
    趙王歇,張環等退至巨鹿(今河北平鄉)境內,以孤城自守,王離席軍團團圍住巨鹿,企圖將這個新建的趙國一舉消滅。章邯駐紮在巨鹿南邊,通過築甬道向王離部隊送糧食。陳餘雖在常山收有數方兵,駐紮在巨鹿的北邊,由於害怕泰兵的威勢而遲遲不敢向秦軍發動進攻。趙王歌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得四處求救,數次遭使人楚,希望懷王能夠早發救兵。
  • 《西楚霸王》巨鹿之戰地圖詳解
    在秦末大起義中,巨鹿之戰是起義軍擊潰秦軍主力的一戰,此戰徹底動搖了秦敵軍的根基。同時,項羽一戰成名,被諸侯奉為上將軍,開啟了「西楚霸王」的傳奇之路。
  • 巨鹿之戰40萬秦軍怎會輕易敗給5萬楚軍?很多人忽略了史記一段話
    巨鹿之戰是秦朝末年最重要的一次轉折點,在此之前,秦將章邯力挽狂瀾,先後擊敗了陳勝、魏咎、田榮、項梁等起義軍領袖的部隊,這四位渠帥也都隕於章邯之手。陳勝等人失敗後,楚國扛起了反秦的大旗,楚國大司馬項梁成為了諸侯陣營最後的希望。
  • 巨鹿之戰: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項羽的破釜沉舟是戰役的關鍵因素
    在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而其中就有項羽的成名之戰——巨鹿之戰。這一戰不僅使項羽威名大震,在其叔父項梁死後迅速成長起來,填補了項梁留下的權力真空,而且也成為秦末農民戰爭在軍事形勢上的最大轉折點。正是從巨鹿之戰開始,義軍在軍事上才取得了對秦軍的優勢,戰場主動權轉到了反秦義軍一方。
  • 巨鹿之戰疑點重重,項羽真是戰神嗎?我們可能對史記有些誤會
    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 這是《史記·項羽本紀》對巨鹿之戰的記載,在司馬遷的記載中,巨鹿之戰時救援趙國的軍隊雖然有十多支,可只有項羽的楚軍敢與秦軍交戰。
  • 巨鹿之戰以少勝多,項羽破釜沉舟,赳赳老秦就此終結
    秦自孝公曆六代賢王,軍事強盛,政權統一,遠超六國,已有吞併天下之勢。即始皇繼位,繼先王遺志,開疆拓土,從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0)對山東各國發動全面進攻到攻滅齊國,耗時十年兼併天下。項羽領導的巨鹿之戰也為大秦統治的覆滅拉開了序幕。背景始皇的統一對中原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無論是文化,政權,還是軍事甚至交通管理都事無巨細,按此發展,將來的大秦帝國會在歷史中留下更絢麗輝煌的一筆。
  • 破釜沉舟:淺析巨鹿之戰背後項羽玩轉的心理學、管理學和經濟學
    巨鹿之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項羽、劉邦滅秦之戰中,項羽在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之平鄉鎮)城下,進行了殲滅秦軍主力的一次戰略決戰,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秦二世二年閏九月,章邯擊敗趙軍,攻佔趙都邯鄲(今屬河北)。
  • 從南欒之戰談光武帝劉秀的戰爭藝術,及南欒之戰對邯鄲之戰的意義
    在經過數十天攻打未果的情況下,劉秀調轉人馬向東,攻克廣阿,計劃由廣阿轉過大陸澤,南下攻克巨鹿城,再從巨鹿南下兵圍邯鄲。 南欒位於巨鹿城北部約十幾裡,成為橫亙在劉秀面前的一道障礙,南欒之戰由此爆發。
  • 三國之東吳政權創始人孫權,為何寧願偏安江東,沒有統一天下之志
    以東吳和蜀漢的實力對比的話,東吳的實力幾乎是蜀漢的2倍,但是向北攻打曹魏的數量不及蜀漢的一半,如果北伐是指統一天下之志的話,那蜀漢統一天下的志氣遠遠高於東吳統一天下的志氣,難道是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志向嗎?
  •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巨鹿之戰成就了項羽,也貢獻給我們兩個成語
    齊王田儋和楚將項它(tuo)應魏咎之請來救援,共戰章邯,結果呢?田儋戰死,魏咎自殺。不幸的是,章邯不被趙高所容,更不幸的是他也因此遇到了項羽。也就是這定陶之戰,項梁戰死,章邯一鼓作氣攻入趙境,趙王趙歇和張耳、陳餘逃入巨鹿城,並向楚頻繁求援。楚懷王任命公子哥兒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範增為末將軍,率兵救趙。
  • 出自巨鹿的成語典故一——破釜沉舟
    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於事「。(見《史忠正公集》)  破釜沉舟是一個世人皆知的成語故事,而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邢臺。
  • 愛爾蘭著名大型歌舞劇《大河之舞》
    查詢、訂票網址:www.cpaa.com.cn   24小時諮詢售票熱線:010-64068888 64069999   大河之戀 舞起狂瀾  愛爾蘭著名大型歌舞劇《大河之舞》  大河之舞是什麼?是俐落流暢的愛爾蘭踢踏舞?還是憂鬱熱情的西班牙佛朗明哥?是氣質優柔的古典芭蕾?
  • 「大河之北」項目圖書線上推廣服務採購公告
    各報價單位: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現就「大河之北」項目圖書線上推廣服務採購事宜進行詢價,歡迎具有合法資質和實施能力的單位參加報價。1.文件編號:冀報詢2020JBFW-XJ0632.項目名稱:「大河之北」項目圖書線上推廣服務採購3.項目內容:
  • 張遼威震江東,孩童聞之止啼
    威震江東:張遼威震逍遙津,兒童聞張遼止啼。 歷史典故: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軍中謀反。勇闖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 「東光之戰」與「界橋之戰」的地緣背景解析
    已經抓住機遇進入更大地緣政治舞臺的公孫瓚,亦暫時沒有精力回到燕北去整合遼東。接下來他要面對的競爭對手除了上司身份的劉虞以外,還有同樣準備幹掉上司、獨攬冀州大權的袁紹。只不過公孫瓚可能沒有想到,正是在他的直接幫助下袁紹才坐上冀州牧的位置,更別說為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 百將英雄榜 十三從騎戰無力,威震江東太史慈
    十三從騎戰無力,威震江東太史慈。戰功卓著威名遠,一代名將萬人敵。三國時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當然也是將星雲集的風雲時代。而在三國之中,若單以武力強弱來論,無疑以蜀魏兩國最強。要知道,號稱「小霸王「的孫策也是一位武力超強的當世英雄,而這十三從騎,也不是無名之輩,皆是吳國的開國良將,可以說是精銳盡出。這十三位個個都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角色 ,有武力超強的甘寧,有開國老將程普、韓當、黃蓋等,還有徐盛、丁奉、蔣欽、陳武、周泰、凌統、董襲、潘璋、宋謙等。正是從這一戰之後,讓太史慈威名遠鎮江東。後來,他從劉繇部轉投孫策,為統一江東立下不朽戰功。
  • 東吳以江東六郡為根基,那麼歷史上的「江東」是現在的哪裡呢?
    在周瑜、張昭等人的輔助下,安定了內部,又接連取得赤壁之戰與夷陵之戰的勝利,擊敗了當時的頭號梟雄曹操與劉備,進而保住了江東之地,於公元229年開國稱帝,把父兄的霸業變為了帝業。 在三國中孫權一般被稱為「江東孫權」,當然孫權是以江東六郡作為根基,一步步發展壯大,最終成就帝業,三分天下有其一。
  • 郭老漢帶你逛巨鹿!
    環城遊覽自己深愛的巨鹿縣城,披一襲古稀之年的浪漫,享一縷巨鹿這片熱土的清醇氣息。 吃罷早飯出發,各自騎上電動車,簡裝輕從。從東安大街緩緩向北行駛,寬闊平坦的大街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梭,一派繁忙景象。駐足黃巾大道,只見木槿、紫薇、黃葉榆等多種風景樹在大道兩旁列成方隊,葉色各異,或青翠欲滴,或奼紫嫣紅,或柔嫩淡黃,葳蕤迷人。
  • 潮湧撼重巒,大江山之戰啟幕!
    面對洶湧來襲的大嶽丸軍團 大江山鬼眾及源氏勢力再度相逢 而這一次,他們共同的敵人是海國 潮湧撼重巒,山海之戰啟幕 活動時間 10月23日維護更新後-直至海國將領被擊敗 活動入口 大人們可由庭院進入大江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