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雖為明朝開國皇帝,後人對他的印象卻並不OK。有人說他性情暴躁,也有人說他手段殘忍,更有甚者還說朱元璋相貌醜陋,簡直不能直視。這可不是故意侮辱朱元璋的樣貌,畢竟在流傳的畫像中,確實有朱元璋很多「醜陋」的樣子。根據專家的研究,大家認為朱元璋的畫像不是被醜化,而是被神話了。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據明代張翰所著的《松窗夢語》記載:「(朱元璋)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這言之鑿鑿的描述明明多是褒義詞,給讀者展現出一位相貌堂堂、天庭飽滿的英俊男兒形象,也代表著真實的朱元璋長相還是不錯的,那為何民間多流傳朱元璋相貌醜陋,且他的畫像多為「大下巴,滿臉麻子,生了一個大鞋拔子臉」呢?
有人猜測說畫師故意醜化朱元璋,畢竟他在位時雖有豐功偉績,但是殺害忠臣等等殘暴的事情也沒少做,得罪了一些人,就遭到了掌權者的「醜化」報復。但是經過專家的研究卻發現:朱元璋的醜化事件確實存在,但不是貶低,而是對他進行刻意的「神」化。
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專家一解釋,您就明白了。
這種被民間稱為「鞋拔子」的臉型,其實在古代畫師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涵義。比如胡敬稱之為「鳳眸龍頤」的模樣,就是「面部狹長凹陷,下巴向前突出」的臉型。而且還有人特意用這種神話的角度描述朱元璋,比如何喬遠《名山藏》:「太祖高皇帝……日章天質,鳳目龍姿,聲如洪鐘,奇骨貫頂。」這裡面的「奇骨貫頂」就是描述朱元璋額上隆起的「伏犀骨」的長相,真實的朱元璋可能額頭上並沒有隆起的骨頭,但是這些人故意將他神話,畢竟《人倫大統賦》還說:「印堂有骨,上至天庭,名天柱骨,從天庭貫頂,名伏犀骨,皆至三公。」又說:「伏犀主大貴。」其實這就是說,擁有這種長相的人是天生的貴人。朱元璋就讓畫師故意把他的臉神化成「下巴向前突出」,而且「額頭上隆起骨頭」的面容。這裡面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朱元璋的外貌被畫師神話拔高成了相學中的「龍形」。
什麼是「龍形」呢?據《新刊京本風鑑相法人相編》記載:「夫龍形者,其人鼻高耳聳,形貌端嚴,身體長大,骨格清秀,眉目分明,舉措出眾,有威權,足機變。」這就說明,古人心目中有「龍形」面相的人,大多數的長相就是鼻子高,眉目突出,形態威儀的。而古人還認為有「龍形」長相的人天生貴氣,甚至是上天指派的「真龍」,一定有足夠的資格做皇帝。畢竟「龍」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天子的象徵。
而朱元璋為了讓自己更像「龍」一些,不僅讓畫師參考了相學裡的「龍形」面孔,更是讓畫師參考了神話故事中「龍」的模樣。就這樣,畫師給朱元璋描摹的畫像越來越誇張,不僅不像朱元璋,甚至連人都不像,而是成了一副面廓眉眼乃至髭鬚都與「龍形」相似的「異像」,也就是百姓口中的「醜陋」。
專家破解了朱元璋畫像「醜陋」的原因後,也猜測過朱元璋的意圖。畢竟朱元璋出身低微,他幼時家境貧寒,後來還出家當過和尚,甚至被活活餓死,只能沿街乞討,過了一段丐幫人士的生活。這段經歷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一種磨練或者回憶,對於當朝皇帝來說,卻是一種「恥辱」。畢竟古代風氣如此,很多老百姓都認為皇帝是「真龍天子」,出身必須高貴,這皇帝當起來才更加名正言順,也更能嚇唬人。
但是朱元璋並非如此。他出身也太低了,這又不是「越窮越光榮」的年代,朱元璋的心中也就萌生了要用「龍形」畫像,掩蓋自己「丐幫」出身的想法,但朱元璋沒有想過,他將自己畫得伏犀骨、鳳眸龍頤、日章天質,就能掩蓋貧窮的出身嗎?「真龍」轉世這一套理論,只能唬唬古代的人罷了。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其實這都是徒勞的。
現代的主流思想認為,從一個乞丐,變成了明朝的皇帝,那叫草根逆襲,那就勵志榜樣,更多的是讓人讚美、尊重和敬仰。故此,朱元璋真的多此一舉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