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容貌難道是刻意被醜化,根據專家研究,他是被「神」化了

2020-12-20 歷史店

朱元璋雖為明朝開國皇帝,後人對他的印象卻並不OK。有人說他性情暴躁,也有人說他手段殘忍,更有甚者還說朱元璋相貌醜陋,簡直不能直視。這可不是故意侮辱朱元璋的樣貌,畢竟在流傳的畫像中,確實有朱元璋很多「醜陋」的樣子。根據專家的研究,大家認為朱元璋的畫像不是被醜化,而是被神話了。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據明代張翰所著的《松窗夢語》記載:「(朱元璋)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這言之鑿鑿的描述明明多是褒義詞,給讀者展現出一位相貌堂堂、天庭飽滿的英俊男兒形象,也代表著真實的朱元璋長相還是不錯的,那為何民間多流傳朱元璋相貌醜陋,且他的畫像多為「大下巴,滿臉麻子,生了一個大鞋拔子臉」呢?

有人猜測說畫師故意醜化朱元璋,畢竟他在位時雖有豐功偉績,但是殺害忠臣等等殘暴的事情也沒少做,得罪了一些人,就遭到了掌權者的「醜化」報復。但是經過專家的研究卻發現:朱元璋的醜化事件確實存在,但不是貶低,而是對他進行刻意的「神」化。

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專家一解釋,您就明白了。

這種被民間稱為「鞋拔子」的臉型,其實在古代畫師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涵義。比如胡敬稱之為「鳳眸龍頤」的模樣,就是「面部狹長凹陷,下巴向前突出」的臉型。而且還有人特意用這種神話的角度描述朱元璋,比如何喬遠《名山藏》:「太祖高皇帝……日章天質,鳳目龍姿,聲如洪鐘,奇骨貫頂。」這裡面的「奇骨貫頂」就是描述朱元璋額上隆起的「伏犀骨」的長相,真實的朱元璋可能額頭上並沒有隆起的骨頭,但是這些人故意將他神話,畢竟《人倫大統賦》還說:「印堂有骨,上至天庭,名天柱骨,從天庭貫頂,名伏犀骨,皆至三公。」又說:「伏犀主大貴。」其實這就是說,擁有這種長相的人是天生的貴人。朱元璋就讓畫師故意把他的臉神化成「下巴向前突出」,而且「額頭上隆起骨頭」的面容。這裡面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朱元璋的外貌被畫師神話拔高成了相學中的「龍形」。

什麼是「龍形」呢?據《新刊京本風鑑相法人相編》記載:「夫龍形者,其人鼻高耳聳,形貌端嚴,身體長大,骨格清秀,眉目分明,舉措出眾,有威權,足機變。」這就說明,古人心目中有「龍形」面相的人,大多數的長相就是鼻子高,眉目突出,形態威儀的。而古人還認為有「龍形」長相的人天生貴氣,甚至是上天指派的「真龍」,一定有足夠的資格做皇帝。畢竟「龍」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天子的象徵。

而朱元璋為了讓自己更像「龍」一些,不僅讓畫師參考了相學裡的「龍形」面孔,更是讓畫師參考了神話故事中「龍」的模樣。就這樣,畫師給朱元璋描摹的畫像越來越誇張,不僅不像朱元璋,甚至連人都不像,而是成了一副面廓眉眼乃至髭鬚都與「龍形」相似的「異像」,也就是百姓口中的「醜陋」。

專家破解了朱元璋畫像「醜陋」的原因後,也猜測過朱元璋的意圖。畢竟朱元璋出身低微,他幼時家境貧寒,後來還出家當過和尚,甚至被活活餓死,只能沿街乞討,過了一段丐幫人士的生活。這段經歷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一種磨練或者回憶,對於當朝皇帝來說,卻是一種「恥辱」。畢竟古代風氣如此,很多老百姓都認為皇帝是「真龍天子」,出身必須高貴,這皇帝當起來才更加名正言順,也更能嚇唬人。

但是朱元璋並非如此。他出身也太低了,這又不是「越窮越光榮」的年代,朱元璋的心中也就萌生了要用「龍形」畫像,掩蓋自己「丐幫」出身的想法,但朱元璋沒有想過,他將自己畫得伏犀骨、鳳眸龍頤、日章天質,就能掩蓋貧窮的出身嗎?「真龍」轉世這一套理論,只能唬唬古代的人罷了。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其實這都是徒勞的。

現代的主流思想認為,從一個乞丐,變成了明朝的皇帝,那叫草根逆襲,那就勵志榜樣,更多的是讓人讚美、尊重和敬仰。故此,朱元璋真的多此一舉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有專家還原康熙真實長相!身高僅一米六,還有畫像很醜的朱元璋
    有專家還原康熙真實長相!身高僅一米六,還有畫像很醜的朱元璋我們經常都會對沒見過的人或者是沒經歷過的事情感到好奇,就像我們現代人很好奇西施的沉魚落雁,想知道貂蟬閉月羞花。然而有一些人我們不能夠確定他的面部骨骼結構,所以我們只能通過劃線和16記載來復原他的真實面孔。有專家還原康熙真實長相!身高僅一米六,還有畫像很醜的朱元璋。最近關於故宮的紀錄片一點一點的帶著我們走向故宮,了解故宮各個主人的生活習慣。關於宮中的一切,我們都是很好奇的,畢竟過去的時代和如今的時代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都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
  • 江西出土一具少女乾屍,乃朱元璋後人,復原後的容貌驚呆專家!
    江西出土一具少女乾屍,乃朱元璋後人,復原後的容貌驚呆專家!乾屍,顧名思義,就是乾燥的屍體。其最大的特點是:「周身灰暗,皮肉乾枯貼骨,肚腹低陷」。但今天筆者所說的這一具乾屍,是目前發現乾屍中的其中一具,據考古專家推測,此乾屍還是朱元璋的後人。不僅如此,其復原後的容貌簡直是美豔絕倫,驚呆了專家。2002年的某一天,座落在江西省南昌市的華東交通大學正在擴建一棟宿舍樓。就在建築工人熱火朝天的打地基時,一位年輕力壯的工人一鋤頭下去竟然挖到了一個硬物,隨即發生了一聲刺耳的聲響。
  • 明朝朱元璋的長相究竟是龍眉鳳目還是鞋拔子?珍藏的畫像揭開內幕
    據美國學者伊佩霞,在他的著作《劍橋插圖中國史》說,「貶低太祖皇帝的畫家把他描繪為一個醜陋的、臉上長麻子、下巴向外突出的人。儘管有些宮廷收藏的肖像顯示,太祖和其他皇帝一樣英俊,但只有幾幅反映他真實面貌的英俊畫像保留了下來。」也就是說朱元璋的畫像之以這麼醜,是畫師的故意把他畫醜陋的,雖然也有幾幅描繪他真實面貌的英俊畫像,但後世流傳下來的,大多都是那些醜陋的畫像。
  •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形象是從哪兒來的?
    朱元璋看後勃然大怒,這簡直是在侮辱朕,一怒之下將畫師們推出午門了。殺完之後又召集畫師,這群畫師只好昧著良心畫了張好看點的才僥倖撿了條命,這其中有一個畫師回家後根據記憶偷偷畫出了朱元璋的真容,也就是廣為大家熟知的民間版的鞋拔子臉。另外一種說法鞋拔子臉畫像是清朝人畫的,目的在於為了醜化朱元璋。
  • 朱元璋的下巴到底應該長多長,才能滿足你們對鞋拔子臉的想像?
    明朝「嘉靖、隆慶、萬曆」年間的名臣張瀚,曾看過朱元璋畫像「正像」,他說:《松窗夢語》:「餘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髯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象大不類。」而民間的老朱形象是: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甚醜。有人認為,這是滿清,在人為醜化抹黑,此乃繆誤。
  • 朱元璋那張鞋拔子臉的畫到底是清朝抹黑還是明朝自己畫的?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在今天看來是醜化,但在明朝則是奇人異相,真龍天子的形象,清朝入關的皇帝哪個不崇敬朱元璋的?就算是崇禎帝也被清人敬佩不已,何來醜化呢?宮廷畫像一般都是當朝畫師繪畫,只可能存在美化現象,不可能存在醜化的,除非不要命了。
  • 抗日神劇中日本人說話那麼奇怪,是刻意醜化嗎?談協和語的一生
    現在「抗日神劇」一多,裡面日本人更喜歡用這種方式說話,而且是一個賽一個怪異,這就讓我好奇了,這種古怪的說話方式是電視劇惡意醜化還是現實中真的如此呢?我去查閱了一些文件後才知道,原來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真的是如此說話的,並且這種說法方式被稱為「協和語」。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 朱元璋是怎麼從和尚變成殺人狂魔的,難道他的經都白念了嗎?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殺人無數,甚至在野史上稱他為「屠夫皇帝」,我們不禁要問:朱元璋是怎麼從和尚變成殺人狂魔的,難道他的經都白念了嗎?這主要和他的經歷有關首先要看看他小時候,朱元璋家中實在是太貧困了,以至於自己的父母相繼餓死,在這種飢餓狀態下的百姓會把食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他害怕自己的東西被搶了最後餓死,長時間受到這種思維的統治,自然對外界有一種不信任感。
  • 大明風華朱元璋是什麼梗 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
    大明風華朱元璋是什麼梗 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時間:2019-12-20 16:47   來源:舜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明風華朱元璋是什麼梗 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 12月17日,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古裝劇《大明風華》在優酷開播。
  • 迷信皇帝朱元璋:打仗祭風神,動土祭湖神,甚至給一根桅杆建祠
    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風神、水神這類自然神靈頗為崇拜,信神信鬼。《明史·方伎傳》(卷299)記載,朱元璋在與陳友諒的較量中,便請術士張中祭過風神。朱元璋兵下南昌時,軍中總管鄧愈推薦了此人,之後朱元璋常將張中帶在身邊。陳友諒圍攻南昌時,朱元璋前去討伐,問惑於張中。張中告訴朱元璋,50天內,必能抓獲敵方將領。
  • 朱元璋只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到之後立刻對他下跪
    年輕時候的朱元璋,其實也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天生智慧超凡,擁有神力,能夠成為帝王之才。相反的朱元璋其實和現在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曾經比較迷惘,再加上自己家裡比較窮,也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裡,所以說也是一度找不到方向。這天他看到一個算命先生在街上擺攤兒,他也不知道這個先生算的準不準,但是說為了尋求內心的安慰,就想著找這個先生來給自己算一算。
  • 朱元璋姐姐的兒子李文忠到底有多厲害?專家:和野史有出入!
    民間所流傳的一些野史中確實也有記載李文忠,但這些野史嚴重醜化了李文忠的形象,從而導致很多人認為李文忠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奸臣賊子,不過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按照血緣關係來說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元朝末年之時,由於元朝的暴政加上天災人禍,底層人民過得非常的困苦。
  • 修身大智慧:朱元璋稱讚他,劉伯溫佩服他,為何史書很少提他?
    劉伯溫當然知道韓信那句「狡兔死、走狗烹」,他小心異常,依舊未能倖免。反倒是另一位人物,朱升,建功立業後明哲保身,做到了全身而退。至正四年(1344),當17歲的朱元璋在家鄉忙著借錢埋葬父母的時候,朱升已經榮登鄉貢進士第二名,4年之後,任池州路學正,至正十二年(1352),朱升隱居家鄉石門山。5年之後,天下已經亂成一鍋粥。朱元璋親徵浙東時,朱升和朱元璋複習了一次「隆中對」,朱升為朱元璋提出了著名的三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朱元璋何時登基天氣晴朗,劉伯溫是怎麼算出來的?專家解釋不了
    實際上,他沒有那麼厲害,說白了就是朱元璋的智囊。當然了,有一件事,他算得非常準,那就是朱元璋何時登基天氣晴朗。劉伯溫是怎麼算出來的?專家解釋不了。從那以後,朱元璋算是站起來了。有了這一次的行動之後,朱元璋覺得劉伯溫真的有本事,直接讓他當了軍師。03之後,劉伯溫給他獻過很多良策。
  • 畫師為何要將明妃的形象醜化,可能是一個拯救漢朝的計策
    2.毛延壽把昭君的畫像醜化王昭君剛進入宮廷,宮中的規矩自然不是太懂。在毛延壽給別的宮女畫像的時候,那些宮女們都會給他塞銀子。而宮女們塞銀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畫工給自己畫的更漂亮。王昭君雖然留意到這個細節,但當時她就憑著一股子的傲勁不向畫工低頭。
  • 河南老人自稱是「皇室後代」,長相酷似朱元璋,家中藏有祖傳聖旨
    即使到今天,他的成就仍舊被人們所銘記。曾經有一位河南老人他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長相與朱元璋很是相似,家中還有祖傳的聖旨和冰盤,對於他的身份也引起了無數人民的好奇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教育部:不得為追求論文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
    教育部網站12月15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
  • 元素周期表發明於清朝,朱元璋給後代起名卻用上了,難道是穿越了
    難道元素周期表早在明朝就被我國發明了? 朱元璋的取名之道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原名不叫朱元璋,而是朱重八。因為在元朝,身份地位低微的漢人是不允許擁有自己的名的,只能以在家的排行或者生日當天的年歲為名,也就是說當時的漢人名就是一串數字,像朱元璋父親朱五四大哥朱重四,常遇春父親常重五。朱元璋這名字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寓意誅元璋,璋是一種尖銳的玉器。
  • 朱元璋孫女的棺材,為何在水中漂浮600多年?專家挖掘了30多年
    文/玉濁清朱元璋孫女的棺材,為何在水中漂浮600多年?專家挖掘了30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是出現過很多相似的人物和事例,而如今的人們為了更好的了解歷史,也會對發現的一些古墓以及古文化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想必大家對朱元璋這位皇帝都不會陌生,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簡直可以用傳奇來表述,而他的一生在歷史上的影響也極為深遠,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則是關於朱元璋孫女的棺木。
  • 朱元璋出生地辨別清楚了嗎?——與博導王世華先生商榷
    王世華先生是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安徽省歷史學會會長、(鳳陽)朱元璋研究會會長,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安徽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皖南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史,尤致力於明清徽商研究。由於王先生的顯赫的學術地位和特殊身份,他的發言和論文備受持朱元璋出生地「鳳陽說」的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