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立700個學習共同體…… 我省教師培訓將這樣抓高端補短板

2020-09-14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9月14日,記者獲悉,省教育廳日前就實施2020年義務教育師資薄弱環節改善暨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下發通知。今年,我省將採取集中培訓、「一對一」結對幫扶等形式,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在原有國培、省培項目的基礎上,我省今年的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將進一步抓高端、補短板、強弱項,增設了八大培訓項目。

這八大項目分別為省級骨幹教師培育項目、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鄉村首席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鄉村骨幹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中小學思政課骨幹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鄉鎮寄宿制學校生活指導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鄉鎮寄宿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和學科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項目。

省教育廳要求各市縣精準選派學員,於9月25日前完成所有項目學員遴選,並將教師參培情況納入培訓誠信檔案;各高校要精心研製項目培訓方案,將通識課程作為培訓必修內容,採取異步在線培訓的形式進行安排。

在培訓形式上,要實施實踐性培訓、案例式教學和參與性培訓,實踐性課程比例不少於50%;培訓模式上,將大數據、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融合運用到教師培訓中,以確保培訓效果落到實處。

這八大培訓將這樣抓高端補短板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記者從省教育廳教師教育處了解到,今年我省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下文簡稱「提升工程」)進一步「提標擴容」,尤其是加大了對縣域教師、鄉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培訓力度,發力薄弱環節,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為激活縣域教育活力,我省在新縣、光山縣和蘭考縣試點開展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由1所高等師範學校、N個一線優質學校和名師團隊,具體對接一個縣級發展中心、N所中小學校和縣級名師工作室,形成「點對點」的細化方案,打造一批校本研修示範校,建好一批縣域名師工作室,培育一批名師和骨幹教師,示範引領縣域教師全員發展。

為補齊鄉村教師發展短板,我省面向新鄉市、濮陽市、三門峽市、信陽市、周口市等5個省轄市的鄉村首席教師開展鄉村首席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面向鄉鎮學校教齡5年以上的教學骨幹實施鄉村骨幹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面向鄉鎮寄宿制學校生活指導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相應培訓,為鄉村建立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師隊伍。

為提升思政課質量水平,我省面向初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開展思政課骨幹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採取「集中培訓(5天)+返崗實踐(3個月)」的形式,培育思政課「種子」教師。

為提升中小學教師信息化素養,我省面向初中各學科、小學語數英學科骨幹教師開展學科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項目,提升參訓教師在線教育教學能力。

為充分發揮骨幹示範引領作用,我省面向省級骨幹教師培育對象開展省級骨幹教師培育項目。由高校聯合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遴選並建設網絡名師工作室,建立「1+10+100」的線上學習共同體,由1名名師帶領10名省級骨幹培育對象建立引領團隊,重點對鄉村100名新入職教師進行50學時的專項培訓,實現700個省級名師聯合7000個省級骨幹教師培育對象培育7萬個新入職教師的目標,建立優質教師資源示範引領、輻射帶動機制,帶動教學水平整體提升。

編輯:王丹丹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新時代教師發展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發布
    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我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師資保證。全面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及對標建設,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政府-高等學校-中小學」協同培養體系,積極推進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遴選一批省級示範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強化師範生實踐能力培養,落實師範生教育實踐累計不少於1個學期制度。  4、健全中小學教師發展支持體系。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及5個專項行動方案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及5個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各市、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現將《關於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及5個專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創建教研訓一體化體系 助力縣域教育振興
    縣域教育發展是中國教育發展的痛點與「短板」所在,要著力補齊這塊「短板」,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供足夠的人才支撐。構建教師專業發展「教研訓一體化」機制是關鍵縣域教育振興,關鍵因素在「人」。
  • 石泉縣抓實四項重點工作助推縣域教育健康發展
    2020年秋季開學,縣教體科技局準確把握新形勢,主動適應新要求,科學規劃新藍圖,持續激發新活力,抓實四項重點工作助推縣域教育健康發展。優化布局,擴充優質教育資源。隨著城鎮化發展速度加快,進城落戶人員大量增加,造成城區學校學位緊張,教學壓力加大,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上學需求,該縣及時分析研判落實措施,解決教育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實施城關一小擴建工程,對城關二小、城關中學等學校增設班級,解決城區義務段學位500餘個。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大量幼兒進入到學前階段,我縣增設石泉縣幼兒園分園,新建楊柳幼兒園,新增幼兒學位300餘個。
  • 湖北省政府發文提出建立基金 獎勵有突出貢獻鄉村教師
    「退一補一」「以獎代償」切中鄉村教師隊伍發展「短板」  看完《實施辦法》,季雲堂的眉頭鬆了下來,他算了一筆帳:「明年孝感可以引進800名左右的新教師,5年內將有4000名教師到來,還將有一筆不菲的資金支持,孝感教育將大有可為。」身為教育相對薄弱的孝感市教育局局長,這是季雲堂上任3年來一直期盼的。
  • 河北省將建立師德考核檔案和教師個人信用記錄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馬利)日前從省教育廳獲悉,為解決我省教師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教師素質能力,我省近日印發《河北省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這一計劃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教師教育特色明顯的現代教師培養體系和教師終身發展的支持服務體系。
  • 以共同體促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共同體組建以來,每月開展兩次「教學午餐會」,建立共同體博客、QQ群,使面對面交流與網絡研討互為補充,使「學習、研究、合作」成為共同體成員的工作方式。教師共同體的形成,建立在「共同」的理念上。教師秉承教書育人的理念,應把教師職業當作一生的事業去追求,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升自我。在共同理念的基礎上,教師們自覺組合,在一個教學專業平臺上共同進步。
  • 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體系,應做好這幾項工作丨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
    有關部門應加強頂層設計,做好整體謀劃,儘快制訂出臺關於建立大中小學一體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體系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步驟措施、重點工程、保障條件等,明確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體制機制、教學資源建設、教師培訓、科研組織等,有力有序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體系的建立。完善相關制度。
  • 打造隴原教師成長的「孵化器」——「國培計劃」實施10年概述
    、打造品牌」的原則和「全覆蓋、補短板、抓重點、創特色」的工作思路,改革創新模式,聚焦底部攻堅,分階段全力推進「國培計劃」項目實施,並以此形成了「國培為主體、省培創特色」的教師培訓格局,打造了「省、市、縣、學區、學校」五級聯動教師培訓機制。
  • 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 - 政協提案...
    2015年將繼續在文昌、瓊海、五指山、定安、澄邁等5個市縣開展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註冊制度擴大試點工作,並已獲教育部批准。通過進一步完善在任教師的教師資格定期註冊辦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有效保證全省教師隊伍水平和質量。
  • 加強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在補短板
    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全力以赴加強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著力補齊鄉村公共衛生體系不健全的短板。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環,直接影響著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的鄉村公共衛生體系,主要依賴以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依託、鄉鎮衛生院為主體、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網絡機制發揮作用。
  • 中小學教師工資最新標準公布!不低於或高於...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強措施、補短板、提質量,著力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中原更加出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 渭南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教師培訓體系建設的意見
    按照「市級抓骨幹,縣級抓全員,校級抓落實」的思路,夯實工作責任,強化基礎保障,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培訓模式。著力構建市、縣、校三級聯動網格化培訓教師體系,進一步增強培訓的系統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強化培訓任務的落實力度、提升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努力為我市培養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 今年河北啟動30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綜合改革試點
    方案要求,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力度。遴選10所高職院校、20所中職學校開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圍繞推進教師準入制度改革、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培育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等方面任務開展試點工作。其中,強化新教師入職教育,探索建立新教師為期1年的教育見習與為期3年的企業實踐制度。
  • 今年河北啟動開展30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綜合改革試點
    方案要求,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力度。遴選10所高職院校、20所中職學校開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圍繞推進教師準入制度改革、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培育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等方面任務開展試點工作。其中,強化新教師入職教育,探索建立新教師為期1年的教育見習與為期3年的企業實踐制度。
  • 教師培訓做真的就有實效
    兩年前,方夢玉參加了「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培訓,豐富有效的培訓內容激發了她參訓的激情,也讓她珍惜每一次參與的機會。組織這次送教下鄉培訓的是該縣嶽陽學校教師闕運娣。作為首席專家,她帶領15名小學語文送教下鄉培訓團隊成員,送上了大家渴望的送培主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用教學實施策略」。闕運娣的組織培訓能力,源於她參加縣級教師培訓團隊赴寧鄉市的「影子教師」實踐培訓。
  • 今年我省將推動高校 完全學分制試點改革
    2018年    答卷    加快推進「雲上教育」和智慧教育建設    我省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我省加快推進「雲上教育」和智慧教育建設,實現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和教學班高速光纖全覆蓋。成立雲南省應用型高校聯盟,立項建設一批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項目,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
  • 我省新時代教師發展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印發 培養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教師
    近日,省教育廳等4部門發布《廣東省新時代教師發展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對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出具體要求。  方案明確,到2022年,全省教師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教師隊伍結構性緊缺狀況基本緩解,教師學歷水平穩步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升;到2025年,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到93%,小學和初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分別達到83%和96%,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培養造就一批骨幹教師、名教師、名校長和教育家型教師和傑出人才、領軍人才。
  • 鑄就師魂、補齊短板、激發活力、推出名家,疫情鍛鍊的湖北教師隊伍更堅強
    正是大量像蔡明鏡這樣的優秀鄉村教師,支撐起了廣大農村孩子的求學夢想。今年,我省率先出臺省級統籌的農村義務教育教師補充新機制並不斷完善,健全城鄉統一的省級中小學教師招聘考務平臺,每年投入資金近10億元,鄉村教師隊伍結構和學校面貌持續改善。今年,我省計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近9000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並繼續實施「銀齡講學計劃」,招募400名優秀退休教師赴35個貧困縣市的農村學校任教。
  • 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海南省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的...
    今後一個時期,要首先將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重點戰略任務,以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為工作目標,以「一手抓辦學條件的標準化,一手抓辦學行為的規範化」為主線,加快促進縣域內義務教育資源的優化、均衡配置,下大力氣解決縣域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的問題,力爭在今後十年內基本實現全省範圍內的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