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銷售技巧:為什麼很多銷售做了兩三年,七八年,每天還在為業績發愁?
珠寶銷售案例:
老師,我接觸銷售有兩年了,但是也許是沒人帶吧,很難摸索到顧客的心理,業績也不是很好,對於接待很多方面都很模糊。我該怎麼提升呢?
珠寶銷售技巧1:帶團隊
做培訓一年多了,每當看到有些人做了銷售幾年,還是在做導購,覺得挺可惜的,特別是那些做了三年以上的導購,甚至有些做了七八年。
可能有一種說法,
做自己的業績比較踏實,也不用帶團隊,不然還要分散精力去帶別人,影響自己做業績。
有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曾經我也是這樣想的,做自己的業績比較好把控。帶別人的話,那個人願意服從聽話照做還好,有些人說了又不做,負面情緒還一大堆,那我幹嘛花那個精力去帶?他又不是我的誰。
但是到後來,我才發現:
表面上看,帶團隊是會分散自己做業績的精力,可能業績會受影響,不過這只是前期。實質上,教別人的過程,又是在鞏固自己現有的銷售能力,會變得越來越熟練。
另外,有了帶團隊的經驗,再回頭看同樣的問題,角度和收穫都會不一樣。
比如,
之前我會認為,對產品熟悉是為了更好給顧客介紹和選款。
隨著幫別人分析接待的次數增加,慢慢的,我才意識到,熟悉產品不只是為了介紹,還有後期給顧客轉推其他款式,或者跟同行對比的時候,你才知道從哪方面產品賣點去說,推薦哪款產品更合適。
要記住一點,
幫別人的同時,也會讓你原有的銷售思維進一步升級。
珠寶銷售技巧2:日精進
另一種情況呢?
假如是因為自己的銷售水平不行,晉升不上去,業績也做得一般。每天都在重複原有的銷售方式,這種情況確實有點浪費時間。
為什麼呢?
你想一下,珠寶銷售每天要做的事情,來來回回就那些:
店面衛生、貨品陳列、接待顧客、熟悉款式、提煉話術、演練接待流程、跟進潛在、老顧客維護、邀約顧客、總結分享,等等。
而在接待顧客的環節,遇到的也還是那些重複的問題:
金價貴了、顧客只要克重的、覺得一口價不划算、鑽石不保值、沒有喜歡的款式、要再看看對比、婚期還沒定、第一家看、還想再優惠、回去跟家人商量、不相信品牌,等等。
上面這些要做的事情,還有沒成交的問題點,是不是就這些?
假設珠寶銷售每天要做的事情,主要有20件,要解決顧客的疑慮點,主要有40個,加起來一共60個。每個單一的問題或事情,你用一周時間去研究,注意,是每次只研究一個問題,直到你弄明白為止。
這樣算下來,用60個星期,也就是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能弄明白。
再假設,可能你的理解能力沒那麼強,事情也比較多,我再給你一倍的時間,用兩年半去熟悉並解決這些問題。我相信,你的業績差不到哪裡去。
只是,很少有人這樣用心去想過,也從來沒有統計過,自己的業績不好,到底是因為哪方面的問題導致的。
用心的銷售,會有日精進、周精進、月總結、季度總結、半年總結和年總結。
珠寶銷售技巧3:分析接待
再回到案例問題,提煉三個關鍵詞:
A、沒人帶
一般剛進公司,店長都會給你安排一個「師傅」,會有人帶的。只是很少會有老員工,手把手教你,如果有的話,請珍惜眼前的機會,用心學習。
只不過,大多數「師傅」只會給你講一些,每天要做的大致事情。遇到問題,也是簡單給你講一下,然後讓你繼續熟悉產品,平時多演練接待流程。
為什麼他們沒有給你詳細講解?
兩個可能:
一是,同事間屬於競爭關係,什麼都教會你了,會影響他的業績。
二是,不是他不願意教,而是不知道怎樣更好表達,最多只是讓你學他怎麼做,只是你學不來而已。
B、不懂顧客心理
想學會,怎樣摸索顧客的消費心理,最好的方式,不是讀消費者心理學的書,而是總結自己每天的接待情況。
細化到,當天的每一個接待案例。
從實操過程去研究顧客消費心理,是最直接,也是最快的方式。
記得我做新人的時候,每天下班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重新復盤當天的每個接待:
1、顧客什麼情況?
2、中途聊了什麼?
3、顧客有哪些疑慮?
4、我的話術怎麼說的?
5、為什麼這單成交不了?
6、下次怎樣改進會更好?
就這樣每天分析,新人第一個星期,我賣出第一家特價鑽戒4999。第一個月,我的鑲嵌業績做到10萬。
C、接待模糊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同樣是用上面的做法,每天分析自己的接待。
小結:
思考一個問題:
你接待過的顧客,可以分哪些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