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談笑間總會聊起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科研成果顯著,以前那些讓人頭疼的害蟲,如今下對藥就無蹤影,管理果園、種植作物都輕鬆了許多。過去讓人難以防治的天牛,如今在針對性的農藥殘殺下,也很多年沒有見過。
曾經讓人嘴饞的螻蛄,如今也不多見了。多少農民說起螻蛄都能回味起那油炸之後的美味。除了這些你們還記得那些當年泛濫的野味呢?在這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下,還有哪些可以吃呢?接下去筆者介紹一種超級美味,現在人們對它的爭議很多,請大家鑑定下這算不算野味呢?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以樹心為食物,古代12斤米換一隻,現在300元一斤,算不算野味?
鬥米蟲自古有一鬥米換一隻蟲的說法,這是為了特意說明鬥米蟲的珍貴。鬥米蟲簡單的意思是這種蟲子的價值可企及大米了,現在算換出來一鬥米是12斤多換一隻蟲子。不過這些都是古代的說法,如今鬥米蟲已不再那麼珍貴,但價值還是有的,當下的吃貨不注重它的營養,卻在意它的美味。筆者前年有幸在集市上看到一次鬥米蟲,售賣不換米,而是直接賣錢,據說價格達到300元左右一斤。
不過價格已不再是重點,對於吃貨來說重點是買得到還是買不到呢,原因如下。
鬥米蟲是一種以吃樹心為主的害蟲,嚴格來講,鬥米蟲是天牛的幼蟲,對樹木禍害很大。我國鬥米蟲主要發生在國槐樹上,還有豆科植物,對於作物的生長起到了毀滅性的危害。這種禍害很大的蟲子在民間卻非常受歡迎,在農村地區曾有人專門尋找這種鬥米蟲只為治病,還有人專門找這種鬥米蟲換大米,為了養家餬口。這些看起來很有趣,但卻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一幕。
據老人介紹,雖然鬥米蟲在民間十分吃香,但要尋找可非易事,特別是要找到鬥米蟲湊足一斤,那絕對是一大難事。鬥米蟲屬於害蟲,隨著在近代開始農業上的農藥泛濫使用,農民對天牛的加強防治,導致鬥米蟲發生逐漸減少。資源越少自然就越來越珍貴了。
在實際營養上,鬥米蟲含有超高蛋白,食用價值可堪比蜂擁、葛根蟲了。在藥用領域,《中國藥典》記載:食用鬥米蟲後身體強壯,麻毒內陷、痱疹、無名腫毒、對肝腹水、肝硬化、血液病等有顯著療效。
老人介紹《本草綱目》有記載的藥蟲指的就是鬥米蟲,對小孩「疳積」引起的厭食、哭夜尿床等有特效,同時對發育遲緩、流口水、磨牙、痔瘡和筋骨疼痛有很好的藥用效果。當然這些只是民間的說法,如有需求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哦。
但如此美味的鬥米蟲,現在有人說屬於野味,應該全面禁食,也有人說鬥米蟲就是一種小昆蟲,屬於天牛的幼蟲,不吃的話也會給農業帶來一定禍害。對此大家覺得鬥米蟲屬於野味嗎?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