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簡稱柳,又稱壺城、龍城,柳州人喜好美食,口味重,偏辛辣,且擅於融會吸收各種外來風味,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今天就帶大家打卡一下柳州的特色美食,讓地道的柳州美食治癒你的胃。
來到柳州,首當其衝的一定是螺螄粉,從白蓮洞中發現的數萬年前的螺螄,到如今風靡全國的螺螄粉,酸、辣、爽、燙、鮮的獨特風味,採用古法手工乾粉,營養健康的湯底,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的米粉做原料,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鬱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燜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吃後常使人大汗淋漓。穩坐柳州美食C位。當然這是一道富有味道的美食。
柳城牛臘巴歷史悠久,當地還流傳著柳宗元「酒醒不見牛臘巴」的典故。太平牛臘巴是採用太平鎮四十八弄生長的優質黃牛鮮肉,輔以純天然香料等佐料,經傳統土灶明爐燒烤,純茶油酥炸等工藝精製而成。該產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香、酥、松、脆,原汁原味,甜辣爽口,回味無窮,是茗茶、下酒、送禮之佳品,該產品採用的原料都是未經汙染的牛肉和純天然香料,堪稱綠色食品。
酸魚、酸肉是柳州苗族祭祀祖先、招待客人、節日聚會必備之上品。酸魚還是苗族辦喜事時不可缺少的食品,接新娘少不了一對酸魚,一隻酸鴨。以大酸鵝接親則視為厚禮。侗族和苗族一樣嗜好酸味,自稱「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竄。」在侗家菜中,帶酸味的佔半數以上,可謂「無菜不酸」~酸豬肉色澤鮮明,皮呈黃色,肥肉呈乳白色,瘦肉呈暗紅色;每片肉上略帶幾粒米或花椒顆,味清香,食之皮脆,肉鮮,酸的適中,香氣四溢,清爽上口,無油膩感;若在吃食時,再將酸肉灑上一些幹辣粉,其味具有麻辣、並略帶酸味,味道更佳。
魚酸筍黃豆船丁魚是柳州的傳統風味美食,船丁魚是一種總在船隻周圍遊走的小魚仔,並且長得像造船用的釘子,因而得名。也有一些餐廳叫這道菜為黃豆酸筍燜魚仔。將炸至酥脆的小黃魚與酸筍、黃豆一同炒制,酸辣可口,非常美味。
每逢融安縣長安鎮的圩日,人們爭相到幾家粉店,品嘗一種獨特的米粉,這種米粉形狀似榨粉,但比榨粉粗大些,它是用木料挖孔製作的一種特殊器具濾制而成的。這就是享譽桂北的風味小吃——濾粉。濾粉在融安、融水有很悠久的歷史,相傳為清朝時融縣(今融安、融水)的農民所創,融縣濾粉是融安、融水的特有的小吃,是兩縣人民的最愛小吃。
醬血鴨也叫醋血鴨,在湖南與廣西交界頗為流行。製作時把鴨肉砍成塊,下鍋與辣椒、姜、蒜等配料翻炒後,將加了醋的生鴨血倒進鴨肉裡,繼續炒拌成糊狀。這道菜帶酸味,解了肉膩,增加了風味。
柳州螺螄鴨腳煲裡有鴨腳、螺螄、芋頭、豆腐條、鵪鶉蛋,吃起來都特別香辣滿足;尤其是鴨腳炸得香香的,十分軟糯綿滑,香辣入味,啃完鴨腳再撩螺螄,實在是太幸福了!
水油堆,在柳州一些古老的街道或者學校附近,經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僅憑著一個鍋頭,一堆炭火,一瓶油,一盆麵粉,一碗芝麻,轉瞬之間,白面在油鍋裡上下翻騰,白進黃出,一股濃濃的香味在街道上空瀰漫,久久不散。
芙蓉酥是融安久負盛名的佳餚,筵席中的主菜之一,一般家庭每辦紅白喜事、逢年過節,芙蓉酥是必做的一道主菜。芙蓉酥成品色澤金黃、外酥裡嫩,入口後唇齒留香,香酥爽口、油而不膩、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