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更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根據宏觀形勢和市場需要,科學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
中信證券:三季度貨幣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幫助推動了經濟的平穩復甦。往後觀察,我們認為後續貸款利率下行幅度將相對有限,貨幣政策總量層面也將逐步平穩回歸常態。我們預期2021年社融增速大概率回落2個百分點左右,宏觀槓桿率保持穩定,同時人民幣匯率在市場化因素驅動下有望進一步小幅升值。
中金公司:我們預計2021年總量政策或逐步回撤,M2增速或降至9.0%,信貸和社融增速或降至11.0%左右,而按照我們預測的全年名義GDP增速10.1%來計算,明年宏觀槓桿率或企穩。雖然貨幣政策在總量上有所退出,但利率繼續上行的可能性和空間或不大。當前長短端資金利率價格均接近疫情前水平,而央行在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會繼續引導市場利率圍繞OMO和MLF利率平穩運行,並綜合施策推動社會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在這種政策引導下利率繼續上行的可能性和空間不大。
方正證券:報告顯示當前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央行同時密切關注經濟向好過程中中國面臨的內外不確定性。這就意味著當前央行收緊信用概率較低。在經濟增長逐步修復過程中,央行或將「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廣發證券:本次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有四個專欄,其中專欄1比較微妙,強調不能通過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變動來判斷貨幣政策鬆緊,比如今年縮表的降準和擴表的再貸款相互抵消;這樣M2作為廣義貨幣與基礎貨幣之間的一個事後恆等式,也是無效的。貨幣鬆緊關鍵還是看貨幣供應量和社融;專欄3討論匯率,強調「堅持更加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繼續堅持讓市場供求決定匯率水平,不進行外匯市場常態化幹預」,在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背景下,這一表態亦比較重要。
浙商證券:報告摘要首次提出保持宏觀槓桿率穩定,應給予重視,預計後續穩定宏觀槓桿率將逐漸成為政策重點;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意味著DR007圍繞2.2%寬幅波動概率比較大;淡化M2與基礎貨幣關係,2021年一季度開始緊信用概率較大;結構性貨幣政策最後退出,減少信用系統性收縮衝擊;市場化形成人民幣匯率,未來保持升值概率大。
海通證券:貨幣政策已轉向中性,且短期穩定性仍將延續,但央行已逐步從階段性容忍槓桿提升向穩槓桿回歸,防風險的重要性明顯提升。
圖說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單月波動較大,過去3個月平均增速19.1%,總體上延續上升趨勢。往前看,經濟可能延續復甦勢頭,企業盈利改善或將進一步提振製造業投資。3季度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增長,帶動製造業投資增速由負轉正,10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速加快至3.7%。但年初以來,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仍下降5.3%。往前看,受益於經濟復甦和低基數,我們預計2021年製造業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
——摘自中金公司宏觀經濟研究報告[責編:caoyanchun]
免責聲明:證券市場紅周刊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網站所示信息出於傳播之目的,不代表紅周刊觀點,亦無法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