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對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 什麼信號?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小白讀財經

作者: 小白老師

12月21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談及明年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時提到:

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而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法是: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為了方便對比,我還特意搜了下央行此前對貨幣政策的表述。

9月25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三季度例會表述是: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綜合運用並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11月26日央行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貨幣政策的表述是:

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可見,貨幣政策的表述由「合理充裕」轉為「合理適度」,釋放了偏緊的信號。

2018年以來,央行對貨幣政策的表述一直是「合理充裕」。2017年以來,廣義貨幣M2增速先是個位數,到了疫情出現後,M2增速恢復到了2017年前的兩位數。

疫情之後,央行明確「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而近期則提「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據中國社科院的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是2.2%,2021年可能是7.8%。也就是說,如果廣義貨幣(M2)和GDP基本匹配,那麼到了2021年M2很大可能降為個位數。

而在央行將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的同時,「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的表述也頻頻被提出。所謂宏觀槓桿率就是企業、居民、政府三大部門的債務總和。

據《2020年三季度中國槓桿率報告》,2020年三季度末,中國宏觀槓桿率是270.1%,前三季度槓桿率增幅為27.7%。270.1%的宏觀槓桿率與美國相當,屬於偏高,意味著國內居民連續2.7年不吃不喝才能還完負債。

因此,我們可以粗略地把宏觀槓桿率理解為「防風險指標」,把GDP增長理解為「發展指標」。

宏觀槓桿率與GDP的關係是「信貸增長(貨幣偏寬鬆)-宏觀槓桿率上升-GDP增長」。比如,A企業從銀行獲得大量的廉價貸款,那麼A企業將有更多的投資(含買房),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但問題是,在GDP增長的同時,企業的債務卻大幅上升了,如果債務增長的速度顯著快於利潤增長,那麼很容易出現企業債務風險,進而波及銀行系統。目前,我國企業槓桿率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高的。

央行會議提出「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就是要保持GDP合理增長,又要避免宏觀槓桿率上升得太快。

怎麼做到呢?首先是創新,提高資本的回報率,以前10塊錢可以產生1塊錢的收益,現在要提升到2塊。說白了,就是同樣是10塊錢,現在獲得更多收益,就沒必要過於負債了。其次是控制貨幣的增速,不能讓M2增長得太快。

M2是企業、居民存款及現金總和,是貸款轉化來的,比如你貸款100萬買一套房子,這100萬在開發商那裡形成100萬存款,在你這裡形成100萬貸款(負債)。

可見,M2上升,往往對應著負債上升。

在「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之下,明年M2增長應該會回到個位數。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也就是說明年貨幣政策可能相對2020年略緊,但不會來得那麼快,而是緩慢的過程。

基於此,我的看法是明年M2可能降個數位,但很可能下半年才看得到。而央行不大可能會加息,因為經濟還受疫情的「餘震」影響,如果加息,許多企業會很難熬(今年已經出現信用債違約、長租公寓暴雷事件)。

如果「利率不變+貨幣略緊」,那麼2021年的股市樓市則相對2020年要冷一些,但也不致於太冷,畢竟如果不加息的話...

相關焦點

  • 當央行說一個貨幣政策的表述的時候他在說什麼?如何解析貨幣政策的...
    摘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表述並非諱莫如深,然而,要能正確解析背後的含義,也非易事。還是讓我們把從2012年來所有重要的貨幣政策表述,以及結果給羅列一下吧。正文每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對第二年的經濟政策定下基調。
  • 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來了,關鍵仍在如何落實
    莫開偉 財經作家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了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 央行:科學把握貨幣政策操作力度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貨幣信貸結構持續優化,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29.6%,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30.5%。 央行表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更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 央行一文講透: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結構性去槓桿是什麼關係?
    結構性去槓桿與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什麼關係?在5月17日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撰寫了一篇題為《結構性去槓桿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專欄。央行表示,結構性去槓桿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基本思路,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政策安排,兩者相輔相成,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共同助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央行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助於為結構性去槓桿提供適宜的宏觀經濟和貨幣金融環境。
  • 經濟日報刊文:貨幣政策不會急轉彎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貨幣政策不會急轉彎「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近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特殊時期推出的特殊政策有其階段性特徵。時至歲末年初,市場對2021年,特別是2021年一季度及上半年宏觀政策會不會驟然收緊多少有些擔心。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以及央行工作會議的定調,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向常態回歸,但不會發生驟然收緊的急轉彎。
  • 國常會釋放重要信號,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關鍵詞是什麼?
    8月17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強調,「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 我們認為,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依然會堅持金融供給的充足,保持金融總量適度、合理增長。
  • 央行將維持貨幣政策中性立場
    與2008年次貸危機後政府上馬4萬億投資、貨幣政策進行大幅放鬆不同,如果這次穩增長更多的是局部定點政策,則貨幣政策也無需全面性放鬆來進行刺激。事實上,去年三季度貨幣政策也並沒有明顯放鬆,甚至通過鎖長投短的政策實現了適度偏緊。
  • 傳遞多個重要信號!央行重磅定調,今年要做這十件大事--上觀
    作為新一年央行工作的「風向標」,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向市場傳遞了多個重磅信號。圖片來源:央行網站要點一: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會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 貨幣乘數升至7.15創歷史新高 對貨幣政策意味著什麼?
    「貨幣乘數過高時,貨幣政策收緊初期,央行收緊基礎貨幣幅度可能超預期,第二階段一般通過控制貸款規模來實現。」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如,2015年時任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曾發表觀點稱,有必要通過降準來提高貨幣乘數,並配合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來保持廣義貨幣的合理增速和適度的流動性水平,保證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平穩增長。
  • 早知道:央行定調貨幣政策上汽集團擬聯手阿里等打造智己汽車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10月份國有企業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2.5%;工信部將出臺新材料產業進一步發展實施意見,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民航局、發改委進一步深化民航國內運價市場化改革。工信部、國家衛健委聯合組織開展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上汽集團擬與張江高科設立基金,聯手阿里巴巴打造智己汽車。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
    原標題: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 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 李超:貨幣乘數破7後的貨幣政策路徑選擇
    保就業目標即將完成需高度關注央行將首要目標切向金融穩定而收緊穩健的貨幣政策可分為4類:略寬鬆、略緊縮、中性、靈活適度,由於我國央行最終目標比較多,在判斷貨幣政策取向的時候只能抓主要矛盾,隨著國內、國際經濟背景的變化,對央行最終目標的重要性進行排序,來判斷央行當前最關注的邏輯,從而判斷其貨幣政策取向
  • 穩健的貨幣政策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向外界釋放出重要信息:2011年中國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由此前的「適度寬鬆」調整為「穩健」,這是中國貨幣政策基調的重大轉變。中國明年將轉向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周五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稱,中國明年的貨幣政策將從適度寬鬆轉為穩健。
  • 央行銀保監會接連發聲 下半年金融政策路線圖顯現
    穩健貨幣政策更強調「適度」 應對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央行銀保監會接連發聲 下半年金融政策路線圖顯現上半年金融數據出爐,相關金融監管部門也接連發聲。10日,央行舉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11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官方網站發布答記者問,為市場勾勒出下半年貨幣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的要點。根據央行、銀保監會相關人士的表態,下半年,政策將繼續引導金融對實體經濟領域加大支持力度,更大力度讓利實體經濟,加大薄弱領域金融支持力度。
  • 央行再提「房不刺激」,什麼信號?
    關鍵時刻,決策部門的定調尤其重要。央行不僅再提「房住不炒」,而且再度強調「房不刺激」。近日,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 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9大政策信號: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不急轉彎;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房住不炒;強化反壟斷;穩定宏觀槓桿,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等等。在疫情衝擊後,財政政策的定調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大力提質增效」。在今年的政策實踐中,主要有赤字率突破3%達到3.6%、發行新增專項債3.75萬億、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等措施。
  • 央行談怎麼判斷鬆緊適度:最簡單的指標是銀行間的回購利率
    究竟如何理解央行貨幣政策的「鬆緊適度」?如何判斷流動性是鬆了還是緊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4月25日國新辦舉行的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現階段貨幣政策取向是穩健,操作方法是相機抉擇、預調微調,操作目標是鬆緊適度。
  • 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020年11月27日 23:10作者:紅刊編輯部 摘要:近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 更趨精準靈活 貨幣政策漸回歸常態
    在跨月的時間窗口,央行連續進行逆回購,更是打破月中續作的慣例開展2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體現了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意圖。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臨近年底時點,央行仍會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方式進行流動性調節。而長期來看,貨幣政策將逐步回歸正常,進一步寬鬆的可能性在下降,降息降準的概率也相對降低。
  • 2019年央行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
    針對宏觀經濟金融運行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及時採取有力措施,主動加強定向調控、區間調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和宏觀審慎評估(MPA)的結構引導作用,實施4次定向降準措施,3次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保持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效引導市場預期,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二是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