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08年次貸危機後政府上馬4萬億投資、貨幣政策進行大幅放鬆不同,如果這次穩增長更多的是局部定點政策,則貨幣政策也無需全面性放鬆來進行刺激。事實上,去年三季度貨幣政策也並沒有明顯放鬆,甚至通過鎖長投短的政策實現了適度偏緊。
「從目前來看,貨幣政策要調整的話,應該是有定向的鬆動,一方面穩增長有需要,一方面又不使結構出問題,不帶來資產泡沫。」郭田勇表示,從現在的經濟狀況來看,貨幣政策總體還是合適的,風向標是銀行間同業資金價格,跟去年相比很明顯出現回落。他認為,從貨幣政策來看,如果為了配合定向政策的實施,未來貨幣政策操作上,未必採取降準措施。
「總體經濟是要下滑的,無論從領導人講話,還是從政策來看,還看不到政策出臺的跡象。」李志強表示,降準可能性不大。
海通國際分析師胡一帆表示,較低的通脹水平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預計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將可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主管溫彬稱,央行基本還是維持中性立場,未來可以有定向性舉措扶助實體經濟。他堅持降準的看法,因為這樣才有助於拉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央行可以通過正回購等多種手段來維持合理流動性。
不過,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稱,通脹率仍較低,所引發的直接政策反應有限。首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劍輝也認為,目前還不需要對經濟的波動進行政策反應,維持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