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趕不上變化。8月才剛剛重回降息「俱樂部」的英國央行,卻在11月議息會議意外將貨幣政策立場後退一大步。11月3日,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維持基準利率0.25%和資產購買規模4350億英鎊不變。但在隨後的利率聲明和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的表態中,英國央行不僅完全摒棄了8月時激進貨幣寬鬆的立場,更表示年內可能再降息一次的指引已經「過期」,未來貨幣政策可能轉向緊縮或寬鬆中的任一方向。此番突然「轉身」令市場措手不及,利率決議公布後,英鎊對美元匯率隨即大漲1.4%至1.2476。
在6月底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引發市場「黑天鵝」之後,英國央行在經過靜默的7月後,迅速在8月推出超級貨幣寬鬆「大禮包」:除了將基準利率削減25個基點至0.25%之外,還增加購買600億英鎊英國國債,將購債計劃擴大至4350億英鎊。除此之外,當天英國央行對2017年英國經濟增長預期的調降幅度更是高達20年來之最;卡尼不僅在新聞發布會上直言還將降息,更是重複了其同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Whatever(無論如何)」的句型,表示將不惜一切力促經濟增長。英國央行還表示,大部分委員預計年底前降息至接近零,並將在未來6個月加大購債規模。
但在短短3個月之後,英國央行的「口風」卻大為轉變。「英鎊疲軟令通脹上漲速度超預期。」英國央行11月3日表示,這已經對平衡經濟需求產生了「不利影響」。委員們還表示,預計未來一年英國脫歐事宜,給英國經濟帶來的衝擊不會像之前預計的那樣嚴重。8月份降息主要是用以應對脫歐公投風險,預計當天英鎊貶值對通脹的影響是臨時性的,完全通過加息來抵消其影響將使得成本過於高昂,但之前年內可能再度降息的指引已經「到期了」。英國央行還表示,對於經濟前景的變化,貨幣政策可能向緊縮或寬鬆任一方向作出回應。
同時,與8月大幅下調經濟增長預期不同,11月3日,英國央行對今明兩年的英國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都有所上調。具體而言,英國央行預計,2016年和2017年英國GDP增長將達到2.2%和1.4%,8月份這兩項的預測值增長為2.0%和0.8%。同時,英國央行預測還顯示,通脹率未來一年內將達到2.72%,通脹率未來兩年內將達到2.70%,通脹率未來三年內將達到2.49%,這三項數值預測均高於8月份時的預測值。不過,對於有關「何種程度的通脹數值會被認定為通脹風險過高」的提問,當天卡尼拒絕回答。
客觀而言,從過去幾年貨幣政策來看,英國本次貨幣政策立場回調雖令人感到意外,但也算是情理之中。英國央行早先一直是與美聯儲並肩的全球加息陣營中的「後備軍」,由於英國內經濟復甦勢頭較好,在2014年和2015年間,市場還曾一度傳出英國央行或將早於美聯儲加息的猜測。但即便如此,在去年年底美聯儲率先開啟近10年來首次加息之後,英國央行的加息卻仍舊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在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大爆冷門之後,迫於突發事件以及不確定性風險大幅拉升,英國這個原本處在加息陣營中的「後備軍」才義無反顧地投入降息陣營。
與此同時,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鎊大幅貶值,這已經引發多方關注和擔憂。而8月以來英國央行以及卡尼力撐貨幣寬鬆表態,讓市場對英國央行加碼貨幣刺激的預期居高不下,這反而更進一步加大了英鎊下行壓力。卡尼近來頻頻對英鎊貶值表態。他認為,英鎊近幾周的貶值「相當明顯」,央行無法忽略英鎊下跌對通脹的影響。他還表示,11月英國央行的議息會議「毫無疑問」將會把英鎊的疲勢納入考量範疇。
不過,在11月3日被問及如果英鎊加速下滑,英國央行是否會出手幹預匯市的問題時,卡尼並沒有直接排除這種可能。資料顯示,自從1992年以來,英國央行一直沒有幹預匯市用以支持英鎊。「匯率並不是我們的政策目標,通脹才是。」他說。「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對匯率不關心。我們關心的是,匯率波動的原因以及在其它因素作用下將如何影響經濟和通脹。」
經濟學家表示,11月英國央行政策立場的變更,表明相比之前,英國央行未來降息機率大幅下滑,但這並非意味著英國央行會立即轉入加息的「軌道」,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只是更趨中立。在英國脫歐不確定性風險仍存之下,保持中立的立場將有助於英國更靈活地應對經濟和通脹數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