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工作論文:貨幣當局可將負利率政策納入「工具箱」

2020-12-11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姚祥雲

4月3日,人民銀行發布工作論文,顯示存款利率零下限嚴重阻礙了負利率的傳導,在信用貨幣體系下銀行有能力對存款實施負利率。

這篇題為《存款利率零下限與負利率傳導機制》的論文由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何曉貝完成。

孫國峰和何曉貝對存款利率零下限在負利率政策傳導機制中的作用進行量化分析。結果顯示,存款利率零下限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政策傳導渠道,抑制了貨幣政策的效果。如果銀行內部的利率傳導能更為暢通,負利率的作用將更加顯著。

獨立經濟學家徐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負利率本質上是量化寬鬆的一種延續,假若出現可能的嚴重通縮衰退,負利率是一種應對方式。

負利率成各國央行常規工具

儘管在經濟學理論上利率為負並不反常,但現實中銀行實施負利率面臨一定壁壘。基於信用貨幣理論和貸款創造存款機制(LCD),上述論文建立了一個微觀基礎的DSGE模型,對存款利率零下限在負利率政策傳導機制中的作用進行量化分析。

如果面臨產出缺口下降和通貨緊縮,央行大幅降低政策利率。孫國峰和何曉貝認為,央行的政策利率無摩擦地傳導至銀行間利率,然而從銀行間利率向存款利率的傳導並不完全。具體而言,由於存款利率受到零下限的限制,剔除通脹的實際存款利率就明顯上升,對銀行的負債成本造成了沉重負擔,壓縮了銀行的淨利差和利潤。銀行的利潤下降會侵蝕銀行淨資本,由於監管對於銀行槓桿率的約束,淨資本的下降會降低銀行的放貸能力,造成信貸供給也下降。根據給定衝擊水平的模擬結果,銀行的信貸供給下降了50%,整個經濟體陷入信貸緊縮。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利率零下限的問題並不會隨著全球經濟復甦而就此消失。Gordon(2016),Summers(2014)在內的許多研究認為,與歷史水平相比,全球的生產率增速和潛在經濟增速在長期都會處於低位。這意味著與長期經濟增速相匹配的自然利率也將顯著低於歷史平均水平。根據Holston,Laubach and Williams(2016)的測算,發達國家的自然利率將在很長時間維持在目前的低水平。儘管美國已經開啟加息周期,但一個負向衝擊就可能把美國拖回零利率。從長期來看,負利率很可能成為各國央行不得不使用的常規工具。

負利率有利於抵禦通縮

論文在分析環節指出,如果銀行端的利率傳導是暢通的,存款利率可以有效穿透零利率區間,足夠強力的負利率政策可以有效穩定信貸供給,有利於抵禦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

徐陽指出,從歷史來看,市場都是波動的,先爆發債務危機,隨之短時間內出現通縮,貨幣當局的慣常反應便是印鈔救市,引發貨幣貶值。「換句話說,如果哪天出現通縮,央行要救市了,這時候買任何東西都比持幣強。負利率本質上是量化寬鬆的一種延續,有助於刺激經濟回暖。」

考慮到金融危機並非一生一次,當未來全球再次遭遇通縮型衰退時,突破存款利率零下限的負利率政策可能成為重要的應對手段。如果負利率政策是有效的,零利率不再成為下限,中央銀行就不需要提高通貨膨脹目標為防止利率觸及零下限留出空間,相反,中央銀行調低通貨膨脹目標具備了可能性。

論文指出,從長期看,由於較低的自然利率,貨幣當局可以將負利率政策納入正常的貨幣政策工具箱。徐陽認為,如果說負存款利率政策存在風險的話,衝擊在於:負存款利率對於民眾心理預期的影響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註:孫國峰、何曉貝在論文中聲明,論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人民銀行。

相關焦點

  • 央行工作論文指出 可將負利率納入正常貨幣政策工具箱
    中國人民銀行3日發布由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何曉貝撰寫的題為《存款利率零下限與負利率傳導機制》的工作論文。論文 強調,負利率政策自從在歐元區和日本實施以來一直備受爭議。
  • 負利率政策是如何從央行開始傳導的?對經濟影響顯著嗎?
    若出現銀行以提高貸款利率的方式轉嫁負利率成本,會進一步抑制貸款需求。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研究,負利率在貨幣市場的傳導較為順暢,但如果負利率持續時間較長或者利率水平進一步下降,個人和金融機構的行為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Wind數據顯示,2014年包括負利率及資產購買計劃等一攬子寬鬆政策實施後,歐央行對銀行釋放大量流動性,「歐央行對信用機構負債」項目增速大幅提高,並帶動銀行信貸投放。
  • 政策工具箱已空空如也,全球七大央行2021年是否真將黔驢技窮?
    各國央行在2020年推出了前所未有的貨幣政策刺激措施。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預計,這項工作將持續到2021年。儘管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超過5%,但經濟學家表示,2020年疫情造成的創傷將在2021年期間繼續感受到。美聯儲表示,在繼續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同時,將致力於盡一切努力支持美國經濟。
  • 淺談央行數字貨幣的運營體系及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數字經濟時代,貨幣數位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中國人民銀行也在加快研究數字貨幣。數字貨幣的發行,不僅將改變普通人的日常支付方式,也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一定影響。本文將從數字貨幣定義、運營體系以及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進行分析。什麼是數字貨幣定義央行數字貨幣(DC/EP),首先要從貨幣的起源和定義說起。
  • 消息人士:4月日央行會議或將討論放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消息人士:4月日央行會議或將討論放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文/歲嶽2016-04-05 20:33:15來源:FX168財經網 FX168訊> 周二(4月5日)據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央行決策者將有可能本月利率檢視會中討論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因一連串黯淡的數據威脅到日央行的預想,即溫和的經濟復甦將推動通脹率加快升向2%目標。
  • 為應對疫情下的經濟衰退 澳央行或實施負利率政策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央行近日透露,為應對29年來的首次經濟衰退,已開始考慮負利率政策。澳央行副行長德貝爾證實,負利率政策是央行研究過的四種危機選擇之一。至少現在,經濟學家預計,澳央行將在10月會議上將利率降至0.1%的新低。
  • 央行:截至2019年末70 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 70 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人民幣國際化下一步如何推進?《報告》表示,未來要繼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堅持市場化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體看,一是堅持市場驅動。
  • 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Toa n c u co...
    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 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Toa n c u a co h n 70 ng n ha ng trung ng
  • 外媒:日央行或在4月討論放鬆貨幣政策可能性
    中國證券網訊 據外媒6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央行決策者將有可能本月利率檢視會中討論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因一連串黯淡的數據威脅到日央行的預想,即溫和的經濟復甦將推動通脹率加快升向2%目標。
  • 英鎊持於兩年半高點下方,外界盛傳英國央行將前實施負利率
    英鎊持於兩年半高點下方,外界盛傳英國央行將前實施負利率; ① 英鎊周四持於兩年半高點下方,目前交投於1.3587附近,外界揣測英國央行可能較早引入負利率,以對抗第三次疫情封鎖給經濟造成的打擊。 ② 貨幣市場目前預期英國央行會早在5月將利率降至負值,在上月剛達成英退貿易協議後預期的時間是8月。
  • 行業分析: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表示數字貨幣會減少負利率的必要性
    11月18日信息,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Andy Haldane認為,數字貨幣會減少負利率的必要性。他是在近日的一次會議上發表這一觀點的,Haldane在會議上闡述了包括央行數字貨幣和私有數字貨幣在內的各種數字貨幣的風險和好處。他指出,「從根本上講,利率的零下限源於支付或接受實物現金利息的能力受到的技術限制,原則上,一種廣泛使用的數字貨幣可以緩解(如果不能消除的話)這種技術限制。」
  • CMF:央行數字貨幣的兩個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數字性
    自2008年比特幣的概念被提出後,關於數字貨幣的討論主要分為三輪,第一輪是關於比特幣能否成為新一代法定貨幣,第二輪是Libra推出後關於超主權貨幣的討論,是否有可能出現eSDR功能貨幣,第三輪是當前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討論。就概念界定而言,可將數字貨幣按照三個維度來進行劃分,即是否以數位化形式存在、是否由央行發行、是否使用區塊鏈、密碼學等技術。
  • 負利率時代來臨 意味著什麼?
    潛臺詞就是,現在大放水到以後還是要還的,我們仍將不擇手段刺激經濟。當然,負利率也屬於「不擇手段」的一種,儘管美聯儲重申負利率不合適它們。但美國聯邦基金期貨市場交易者預計,美聯儲可能在明年1月被迫將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降為-0.002%。
  • 英國央行維穩現行政策,但承認失業率持續上升...
    英國央行利率決議:失業率持續上升的風險仍然存在,經濟前景仍然異常不確定,在政府就業支持計劃解除後,勞動力市場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英國央行利率決議:不打算收緊貨幣政策,除非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在消除閒置產能和實現可持續的2%通脹目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 隨全球疫情擴散的金融病毒:負利率的困惑、隱憂與思考
    顧名思義,負利率是指出藉資金的名義租金為「負值」(IMF,2016)。實踐中,負利率是指一種政府要求中央銀行對超額準備金收取利息的政策。金融危機後負利率逐漸成為央行非常規貨幣政策手段之一,但也飽受爭議,成為當前貨幣政策領域最有分歧的話題之一。
  • 義大利醞釀財政刺激計劃,歐央行會出臺新貨幣政策嗎?
    歐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央行正準備採取「適當而有針對性的措施」。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丁純教授表示,在財政政策方面,歐盟沒有充分理由拒絕義大利出臺財政刺激政策,因為義大利疫情得到控制,對整個歐盟都有所裨益。在貨幣政策方面,歐央行也有望採取適當措施,設法拉動歐元區經濟。
  • 全球進入負利率時代 招行旗下永隆銀行擬徵收負利率
    隨著全球低息市場持續,日本、歐洲等全球多家主要央行實施負利率,香港銀行業也因此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近日,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全資附屬公司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志明表示,計劃於今年11月對企業客存款徵費,但無意向個人客戶徵費。  龔志明指出,由於往來銀行已對部分貨幣實施負利率,永隆銀行只好無奈跟隨,以控制成本,坦言收費未必足以彌補負利率的影響。
  • 從理論到現實,負利率都是很自然的現象
    在全球經濟萎靡不振之下,以往的寬鬆不再奏效,一條道走到黑的央行在量化寬鬆之後,不得不放出負利率大招。進入2016年,實施負利率政策的國家和地區在擴大,負利率程度在增加,其覆蓋範圍從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進一步擴展到銀行間市場和國債市場,而且更多的國家還在醞釀減息或者執行負利率政策的可能性。
  • 央行將維持貨幣政策中性立場
    與2008年次貸危機後政府上馬4萬億投資、貨幣政策進行大幅放鬆不同,如果這次穩增長更多的是局部定點政策,則貨幣政策也無需全面性放鬆來進行刺激。事實上,去年三季度貨幣政策也並沒有明顯放鬆,甚至通過鎖長投短的政策實現了適度偏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