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是服務企業唯一的實體產品
客戶是它唯一的導向
江蘇南通,攜程呼叫中心的大樓總是徹夜亮著。
超過7000名客服人員365天x24小時不間斷上崗,每月接聽超過200萬個電話。
除了南通,還有上海、赤壁、威海、牡丹江、如皋、永川,信陽、穆稜……
9個城市,超過1.4萬客服隨時待命,為4億用戶答疑解惑,其中1/4來自海外,提供包含中文在內的19種語言服務。
如此手筆,在中國OTA領域無人可比。
浩瀚人海並非攜程服務的唯一,連同最先進的流程管理和智能系統,他們將看不見的「服務」打造成體系完善、銜接精準、以客戶為導向的龐大機器,擔任著機器的雙手、誠意和大腦,讓服務快速、便捷、友好,以完成企業最重要、最艱巨的任務:
服務全球最大的出行客戶群,並讓他們滿意。
01
人 · 14000個快速通道
每一通電話、每一次會話,都要直接連接客戶和問題,這是電話和會話存在的原因
自從加入團隊,李凱文每天都很開心。校招時,她覺得攜程活力又有趣,來了以後發現,公司對員工很關心、同事也很友好,還有年會可以表演節目。
李凱文
機票服務部客服
「做客服真心挺累的,但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疑難問題都能解決的!」
除了開心,她也很忙。
每天處理的業務量超過100單,屏幕上的待處理事件像俄羅斯方塊那樣不斷堆積,必須用最快的速度一一解決。
她還記得剛剛過去的颱風季,國內外航班延誤、航變不斷發生,服務部的電話響個不停,待辦事件疊滿整個屏幕。
「感覺沒有盡頭,幾乎抓狂。」
工作之餘她發現,雖然離開了學校,要學的東西卻更多了。
「機票知識、情緒管理、科學發聲、微笑溝通等等。」
李凱文的新人之路,攜程14000多名客服都經歷過,而這種學習和忙碌,是他們客服生涯的常態。
攜程的服務體系涵蓋了流程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數據平臺以及人員管理。每一種服務產品都會根據售前、售中和售後等不同階段,拆解為幾百個細節場景。
每一個場景,客服提供的服務建議也有所不同。
當李凱文在國內機票服務部努力學習的時候,苗一凡正在培訓國際機票服務部的新老客服,幫他們儘快勝任服務全球用戶的工作。
苗一凡
國際化服務聯絡中心
培訓經理
「從中國到境外,以客戶為中心是不變的核心價值觀。」
在攜程的理念中,服務首先應該友好,本土化團隊、當地語言服務是友好的表現之一。
「從2007年上線英文網站、2014年成立國際服務團隊,到2016年收購天巡,再到推出Trip品牌,攜程的國際化想法很早就有了。」
國際化服務團隊也早有蹤跡,最初的團隊就來自英文網站部,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突破1000人。
「業務迅速發展,服務也在跟上。現在,只要攜程在海外建站點,服務都要先過去,從人員到流程,每個環節都很精細。」
發展至今,Trip.com平臺已經覆蓋全球,目前在10個國家和區域落地了本地化發展團隊,提供19種語言服務。
但所有服務人員還需要學習很多。
「國際化服務的培訓會根據服務語言、所在區域、服務產線的不同進行分層。」
苗一凡表示,這也是承接自攜程的國際化服務戰略:「Think Global, Act Local」。
也就是說,既要放眼全球,又要立足本土。疊加攜程已有的精益服務經驗,結合每個國家和地區用戶的文化習慣和消費訴求,再用本土化的團隊來輸出服務。
「有的國家很重視契約精神,有的國家的消費者很重視價格,如何在統一流程的服務中提供適應性的服務,所有人都在快速摸索中。」
從大框架到業務線,從國內到國際,一條條脈絡延展出去,1/14000的李凱文和苗一凡如同汪洋中的水滴,也是攜程觸達消費者的重要接口。
儘管學習的內容稍有不同,但她們都明白,作為用戶和企業、用戶和問題之間的通道,消費者的訴求是一致的:
通道越短越好,越快越好。
要做到這一點,攜程準備了先進的流程管理和技術支持。
02
流程 · 巨人的筋骨
精密計算聽起來冰冷,但用於服務反而溫情。
如果服務體系是精密的機器,那麼流程和技術就是經絡和骨頭。
經絡不通,信息就會擁堵;骨不夠硬,應對就會乏力。
攜程服務的筋骨是「6Sigma」質量管理工具和「IM+系統平臺」。
「6Sigma」的核心是通過對流程進行提取、歸納、改進,將可能的失誤降到最低、效率提到最高。
2003年開始,攜程通過這一理念將優質服務模式進行量化,變成可考評、可複製的標準環節。
例如,由於知識點瑣碎、員工水準差異等原因,導致電話諮詢準確率不夠高。攜程便將這一環節單獨成立「6Sigma」項目,針對性測評、培訓、考核,實現達標率。
十幾年來,從流程調整到戰略改進,「6Sigma」項目越來越細化,攜程的服務模塊越來越清晰,新人如李凱文也可以快速上手。
何況,她還有IM+的支持。
IM+系統實質上是一種「平臺+人工」的技術創新,系統通過智能分配、自動語音語義處理等技術,輔助人工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消費者遇到的所有問題,會根據訂單的不同階段、疑難程度,流轉到不同的服務團隊。重複諮詢時,不管是電話還是在線聊天,都會分配到諮詢過的客服,避免重複提問。
隨著數據和系統的不斷完善,客服即時獲取的信息也越來越精確豐富。
接起電話的同時,訂單的完整歷史和服務軌跡就已出現,只需快速看一眼,就能知道客戶的訴求。
技術有多給力?紀文軍深有感觸。
紀文軍
機票服務部售後版塊主管
「服務就是解決客戶的一切需求,這是我們的天職。」
2012年,紀文軍加入攜程,從南通、赤壁到上海,從一線客服到管理者,他見證了服務在7年裡的無數變化。
「以前純靠人工的階段,許多工作是純體力活,經常一天說無數句重複的話,比如行程單被快遞丟了去道歉。比如啟用信用卡支付時,客戶聽說要卡號和安全碼,覺得不安全,我們就一遍遍解釋。」
每一個瑣碎的問題,客服都需要親自介入,一件事情要反覆多次,精力損耗之大,可想而知。
「有了這個系統,電話來的時候,我們就能判斷出他的訴求。比如是否有預訂?是否臨近出行?如果未出行,是否是退票?退票有很多場景,不同的原因、不同的保障、不同的退票規則,一目了然。」
流程縮短了用戶觸達企業的路徑,技術讓疑難解決如虎添翼。
紀文軍卻發現,隨著客戶端的點擊替代了部分呼入,瑣碎的諮詢變少了,挑戰一點也沒有少。
「呼入的數量少了,難度卻大了。以前,超過80%的電話是訂票需求,現在,80%的需求是解決問題,尤其在故障、災害、意外時。」
想快速解決所有問題,對客服的溝通能力、反應能力、同理心……都是極大考驗,帶領團隊一路走來的他更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方面,要正面去引導團隊,肯定他們的付出,肯定他們做得好的每個細節,在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也要及時伸出援手,當團隊看到堆積的案子一件件減少,他們的壓力也會變少。」
清晰的流程管理和強大的技術支持,讓客服得以在汪洋體系中快速找準定位,互幫互助的正能量氛圍也讓工作更有動力。
可靠的服務和技術相輔相成,打造出優質的服務水平。20年來,攜程憑藉這一核心競爭力,在國內OTA領域長盛不衰。隨著國際化發展,攜程希望將這種高效率、高品質的服務覆蓋到全球,讓用戶能在最短時間裡獲得最佳服務。
但是服務的訴求越來越多樣化了,隨著出行人數的增多、旅遊場景的日漸豐富,客戶遇到的問題開始個性化。
在簡單諮詢完全可以自助的今天,幫助用戶解決疑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部分。
03
誠意 · 機器之心
要讓客戶相信,你是他的後盾,而不僅僅是一個客服。
20年來,攜程的服務模式不斷變化:從標準化服務、個性化服務到2018年,隨著IM系統的完善,智能服務時代的客服重心,開始側重到疑難問題的解決上。
人與人的深入溝通越來越多。
2013年,呂志霞加入投訴組,6年來,她每天會處理幾十起高風險疑難投訴,代表了機票疑難服務的最高水準。
呂志霞
機票服務部投訴組
「溝通是一門技術,更是心和心的對話,真心的誠意,對方一定能感覺。」
「攜程客戶絕大部分是理智的,當然也有痛哭、暴怒、意圖敲詐的,這是所有服務行業都會遇到的,我們也不例外。」
有一次,一位上海女士帶孩子和父母出國玩,客服看到她的機票訂單,特意打電話提醒她需要過境籤,對方並沒有在意,直到被攔在機場,敗興而歸,她父母越想越激動,跑到攜程要求給個說法。
「在機場時我們幫忙協調過,但他們損失巨大,而且覺得女兒不可能出錯,因此非常激動。」
整整兩天,呂志霞一邊穩定老人的情緒,一邊將訂單的前後過程、航司規定等資料調出來解釋說明。兩天之後,老人終於明白:不是攜程在故意搗亂。
「客戶找我們一定是因為有損失,金錢或時間。所以,他激動我不能激動,只要真心對他們,他們能夠感受到。何況凡事離不開理字,是我們的錯就承認錯誤,不是我們的錯就一起弄清楚,把損失降低,避免再犯。」
這樣的心態,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她坦言,最長的案子溝通了10個月,也曾焦慮過,是客戶給了她信心。
「客戶在境外遇到問題,先找了國外航司溝通,沒有效果,找到我。他的情況很複雜,接電話時,他問我,『你能理解我嗎?你知道我不是無理取鬧吧?』我說,『我可以理解。』他特別開心,說終於有人理解他了。」
這份開心傳染給了呂志霞,她發現,服務可以有成就感,客戶的一句「謝謝」是如此大的鼓勵。
04
邏輯 · 體系的大腦
要了解用戶,才可以服務用戶
2000年,戴蓓芸加入攜程,從一線做起,親歷服務版塊的建設、發展和迭代。
在她看來,攜程的服務有很多條條框框,「6Sigma」、「三個一」、「100-1=0」……
但數字背後都是誠意。
從標準化到智能化,服務迭代也是消費者和企業共同成長的見證。
戴蓓芸
機票服務部負責人
「服務的形式可以複製,但內涵無法複製。」
「消費者是攜程服務成長的老師,尤其是近幾年,專業的客戶督促我們成為專業的客服,我們一直強調『100-1=0』,即100次服務中,只要有1次失誤,那之前99次的服務價值也會化為烏有。」
除了電話和客服,攜程也將服務場景不斷延伸。
2018年,攜程開設了機票駐場服務,通過與航司機場櫃檯負責人、航司呼叫中心夥伴的現場聯動,迅速解決客戶在機場發生的諸多問題,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創新和高標準帶來了業內外的一致肯定。
攜程曾7次獲得呼叫中心行業的最高榮譽,最佳客戶聯絡中心「金音獎」。對此,她十分驕傲,也覺得是鞭策。
「時代變化,服務也需要創新。未來,服務會更加智能化和共享。人工智慧將更準確的分析客戶訴求、開放更多自助入口;整個行業都將成為服務生態圈的一員,從員工、客戶、導遊、酒店到航司,每個人的經驗都變成優質服務的源泉。」
「我相信我會越做越好,解決更多疑難問題,幫助更多客戶快樂出行。」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以客戶為中心是我們不變的價值觀。」
「過去難的事情現在不再難了,現在難的事情未來也不會是難題。」
請把旅行交給攜程,我們會像家人一樣為你服務。
事無盡美
但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