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給攜程20年,還你一個智能出行New Era

2021-01-16 金融界

來源:格隆匯

一、

縱觀人類歷史的長河,直到500年前,人類點燃了「科技」這個火種經濟和生活才有了質的飛躍。

史丹福大學曾對人類過去上萬年歷史裡攫取和使用的能量進行了基本的計量。能量數據的變化體現的是人類經濟的變化。數據顯示,18世紀蒸汽時代後,人類200年的經濟呈現指數增長,比過去一萬多年的積累還要多。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科技改變了人類命運。

縱然如此,科技仍改變不了兩個字:周期!

經濟學界認為經濟發展存在周期性,老一套的說法是,十年一循環,大家都會普遍接受。

近20年或近10年,對於網際網路行業,對於新經濟公司,起起落落的次數,何止二三,似乎每3-4年就會產生一輪更替,如果以2018年網際網路產生流量紅利見頂,往前倒退3-4年,也就是2014-2015年間,正是傳統網際網路與移動互聯交接棒的模糊時點。

2014年,成立僅3年的微信,其活躍用戶突破4億大關,正式宣布進入全盛時期,成為國民級應用,走入尋常百姓家。風起於青蘋之末,3年這個數字玄之又玄。

李白有吟「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網際網路是修羅場,老兵不死,新兵不絕,而人生又有幾個十年?

所以一直認為,能夠對抗周期的企業,都是偉大的,能夠留存下來的網際網路老兵,甚是珍貴。

網際網路浪潮起落的過程中,伯樂和千裡馬,創投人與創業家,投資基金與創業公司,永遠都是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近日,被馬化騰視為最成功投資人的沈南鵬,再次蟬聯(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首,為投資界所熟知,沈南鵬先生是紅杉資本的中國創始合伙人,同時也是攜程的創始人及董事,攜程是他第一次以創業者的身份,打下名與利的首戰,對他來說,或會有特殊意義。

1999年,沈南鵬作為攜程創始人之一,擔任公司財務長職位,2003年12月9日率領攜程旅行網在納斯達克上市。

2019年沈南鵬的名聲到達了鼎盛,而2019年,攜程20歲了,在網際網路企業中,是為數不多的老兵,也是全球GMV最大的在線旅遊(OTA)平臺。

二、

2019年3月4日(美國東部時間),攜程公布了2018年Q4和2018全年的財務業績,業績靚麗之餘,多項數據大超預期,為自己的20歲生日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該份成績單的最大亮點在於「超預期」,以至於此前不敢想的,未來都成為了無限的可能。

在經營業績方面,攜程2018年第四季度淨營業收入增速為22%,全年淨營業收入增速為16%,2018年全年總交易額GMV(不包括天巡在內)增長約30%至7250億,而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權益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歸屬攜程股東的淨利潤為5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超四成,營收、GMV及經調整的淨利潤的增速超市場預期和攜程自身預期。

在最新一期業績披露中,攜程首次公布了面向中國市場的品牌總交易用戶數,在2018年該規模達到1.35億,並在過去兩年維持25%的複合增長速度,這一新披露的數據也超出了市場的預期,顯示出過去兩年在競爭激烈而增長快速的國內OTA市場裡,攜程的增長超過了行業平均,憑藉市佔率第一所形成的競爭壁壘,發揮出作為龍頭公司所擁有的絕對競爭力。

此前市場一直所質疑的競爭壓力,最後都被證明是競爭優勢,改觀永遠是超預期的最大魅力。

獨立第三方的研究機構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論斷,易觀在《中國在線酒店預訂市場數位化分析2018》報告中指出,2018年第三季度,攜程系在線旅遊酒店預訂市場總交易規模佔比中遙遙領先,穩坐頭把交椅。同時易觀數據顯示,在線酒店預訂市場日趨集中化,活躍用戶向頭部廠商聚集,從第三名起,活躍人數直線下降,新興及中小OTA與頭部OTA企業相距甚遠,馬太效應明顯。

攜程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就已經提到,在不計入天巡Skyscanner的前提下,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攜程的GMV同比增長了約30%至6900億元人民幣,意味著在2018Q3攜程的GMV已首次超越Expedia,在全球OTA行業排名首位。

基於第四季度業績的不俗表現,也令整個2018年度的GMV保持領跑全球同業的態勢。有數據顯示,在線旅業巨頭Expedia的2018年GMV大約將近1000億美金左右,增速約12%,而Booking則為930億美元左右,增速約13%。這意味GMV約為1082億美元(7250億人民幣)的攜程,無論從速度還是數量規模來說都跑贏了海外在線旅遊巨頭,且差距正在拉大。

截至2018年末,攜程的GMV首次站在了全球的高點,高速的增長力正是攜程作為全球OTA行業領導者或新經濟商業模式領先者所顯現出來的絕對競爭水平。

攜程一直是中國及全亞洲市場裡最大最強的OTA公司,其國內用戶在過去兩年維持了高速增長,加上持續的海外業務的超高速發展及擴張,贏得了新的市場份額,海外逆襲背後更多的是一種超越,代表的是商業模式和先進經濟形態取得了壓倒式的勝利。

三、

比起快速增長,其實,攜程更被熟知的是,穩定性。

長期的、持續的穩步增長特徵明顯,即使遭遇到風波,也能重整旗鼓快速恢復起來,2017年全年取得的業績就很能說明這一情況。

這跟管理層長期推行的全球化戰略和低線戰略不無關係,首先必然是策略或戰略路線及執行力穩定造就的成果。

管理層也在2018年的業績電話會上認可了這一點,攜程的管理層認為全球化、低線戰略造就了公司的業績增長,以全球化為例,2018年第四季度,攜程國際業務收入佔集團總收入的30%-35%,攜程的國際酒店和國際機票(不包括天巡在內)增速達到行業增速的3倍,天巡的直接預訂業務也繼續快速發展,在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上升超過200%。而在低線市場,攜程品牌的低星酒店間夜在2018年第四季度維持50%的同比增速,線下門店交易額達到三位數的同比增長。

回顧近數年,為什麼攜程要緊緊捉住全球化戰略和低線戰略不放?

就全球化戰略而言,攜程聯合創始人及公司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很早就預判出,出境遊和高端境內旅遊將是消費潛力巨大且利潤豐厚的細分領域,同時能極大發揮出攜程在高星酒店的優勢及為高淨值商旅客戶所長期累積的出行配套資源,一方面通過拓展海外酒旅和交通票務預訂網絡,來迎合國內的出境遊和出國遊的日益增長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打造高端境內旅遊項目來部分嫁接海外成熟的到中國旅行及商旅的入境遊。雙向打通,多面獲益。

梁建章曾表示「作為旅遊行業、尤其是高端境內旅遊和出境旅遊行業的領頭企業,將抓住這樣的機會快速發展,攜程的增速將至少是行業平均增速的兩倍,也就是雙位數的增長率」。

同時,背靠中國市場,作為全亞洲最大最強的OTA龍頭的攜程才會有持續不斷的動力支撐其全球擴張及海外市場本土化落地的霸主路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指出,預計2019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將會進入萬億時代,網上預訂機票、酒店或旅遊度假產品的用戶規模達到5.2億。這一數字若參考成熟國家的OTA滲透率,中國市場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即使網際網路進入存量時代,中國OTA滲透率提升的趨勢依然堅挺。

在攜程推行全球化進程中,海外收購和海外本土化落地這兩個環節甚為重要。尤其是2016年底,攜程以14億英鎊收購了英國最大的機票搜索平臺天巡,並努力整合進其生態系統內,重整後的天巡利用了攜程在歐洲及全球布局與合作夥伴資源,致使它能在短時間內在分銷國際機票能力再上幾個臺階,並將其改造為一站式預訂平臺,大幅提升轉化率和用戶體驗,同時天巡也為攜程國際化業務的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自推進全球化新模式以來,攜程的海外用戶數量持續提升,得益於天巡、Trip.com等其他子品牌的海外布局,其海外平臺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9000萬。

對任何走全球化路線的企業來說,直接在海外提供全球化的服務,都是屬於金字塔尖的那種最難的一類,而成功做成後,會給自己建立起很深的護城河。

攜程在本土化落地方面表現出色,憑藉其技術優勢比對手尋找到更多商業機會,例如在英國市場投放火車票應用TrainPal,用最先進的算法去「拼接「行程,這款應用瞄準了英國火車票費用太高的痛點,最高能為用戶節省40%費用,大幅降低用戶出行成本,一經推出便已火爆,被譽為歐洲版的12306。攜程還通過Trip.com對外提供19種語言服務,滲透不同國家,積極響應境外遊客的諮詢和預訂,不僅可以承接旅行團,也能夠滿足自由行遊客的多樣化、碎片化的需求。在這些方面,攜程較海外OTA巨頭Booking或Expedia都有做到早、做得好,近年才意識到需要跟進本土化落地的它們,明顯感到在推進過程有阻滯,致使發展相對緩慢,所以攜程的全球化布局中先入優勢更為明顯,這種先入優勢已經有點類似護城河。

如果說,全球化戰略能夠使攜程獲得高端客戶及其收入來源,具備現實的短期變現價值,那麼其低線戰略則可看作攜程為了獲取流量,而低線城市的流量是有儲備價值的,因為其消費潛力有長期增長動力,這些海量用戶會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而最終實現消費升級,所以低線戰略帶來的流量是有長期價值的。

另外,攜程正在加碼線下旅遊新零售,通過門店擴張獲得更多低線城市的線下流量。目前,攜程的旅遊門店總數計劃新增數量在2019年達到3000家,計劃新增的1300多家門店中,有一半要落地到縣級城市。加上旅遊百事通和去哪兒門店,攜程系品牌線下門店總數量已突破8000家。攜程通過用「新零售」的思路布局上萬家線下門店,加快渠道下沉速度。攜程執行長孫潔在財報電話會透露,攜程在過去一兩年加快了對低線城市的滲透速度。一方面在近年來建設了機場、開通了高鐵站的低線城市增加租車服務,一方面通過開設線下店擴大攜程影響力,目前攜程線下門店已覆蓋中國200座城市,所覆蓋城市包括越來越多的低線城市。

最後,攜程長期發展的穩定性,也許跟管理層的穩定性不無關係。

已建立20年的攜程,其管理團隊一直沒發生過重大變化,同時給外界留下的大多是穩健形象。現在已經逐漸形成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James)和CEO孫潔(Jane)雙輪驅動、齊頭並進及分工合作的、清晰的管理格局。

在攜程工作十二年的孫潔(Jane),從CFO到COO再到CEO,經歷了攜程從高峰到低谷再重回高峰的過程,擊退了114、芒果網、12580等競爭對手,在激烈的商戰中,與梁建章建立了足夠的默契,出於攜程熱愛,這對老搭檔仍是每天最早到公司的高管。

攜程的雙J組合(James和Jane)歷經十多年的默契配合,彼此信任,風雨同舟,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定下了GMV破萬億執行目標。攜程其他高管也大都來自公司內部培養和提拔,從創立之初一路成長起來。

所以,堅定的目標、穩定的發展路線及穩固的管理層,是攜程這麼多年維持增長的、缺一不可的重要元素。

而持續的穩定發展,不代表攜程的守舊,20年來,它致力於不斷迎合新趨勢甚至先於環境的變化。

一路走來,大家會發現,攜程是一家不斷創新的公司,從早期只做酒店,到後來做機票,後面陸續上線了60多種產品,並且還不斷創新著業態;從全球旅遊業來橫向比較,攜程的創新力也是出類拔萃。正如孫潔一直在攜程內外部強調的那般:「我們要胸懷大志,不斷創新」。攜程管理層一直力挺「baby tiger」項目,鼓勵內部創業,發揮創新精神,這些「阿米巴」團隊用數年的努力和實踐證明攜程的內部也可孵化出非常優秀的產品,攜程創新的基因,早已在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執行中不斷生根發芽。

四、

全球產業經濟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數位化變革。如果說全球化3.0時代的主要特徵是以貨櫃經濟為基礎的製造業外包和全球布局,那麼以移動互聯為基礎的服務業全球布局,則是全球化4.0重要組成部分。

攜程如何在全球化4.0時代成為領先的全球旅遊綜合服務供應商?攜程憑藉的是技術賦能、全球布局和深耕當地市場策略。

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攜程CEO孫潔首次提出全球化4.0下的「新攜程」模式。即通過打造去中心化的全球平臺,用中國技術解決當地市場痛點,培訓當地僱員去滿足細緻的服務需求。「新攜程」模式意味著中國企業可以將先進技術輸出到世界各地。

CEO孫潔認為:「攜程在全球化4.0時代的企業使命是,我們是旅遊行業的技術引領者、平臺整合者,也將成為全球旅遊數據資產的生態賦能者。」

正如CEO孫潔所言,「新攜程」模式關鍵在於實現技術輸出。近年來攜程一直研究人工智慧等未來趨勢在旅遊服務及酒店行業的應用,探索用人工智慧全面提升用戶服務水平。如今攜程全平臺3億用戶每天產生50TB以上的海量數據,這些海量數據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的學習和深度挖掘,從而應用於精準匹配、個性化營銷和定製化服務。比如,其自主研發的深度神經網絡客服機器人,日均服務量已突破千萬人次。攜程是全球在線旅遊行業中首家大規模使用客服機器人系統的公司。

從技術層面來看,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等ABC新的技術手段將徹底改變現有的傳統服務模式,給未來旅遊業帶來無限想像空間。攜程在ABC三方面融合進度,由於固有的鞏固優勢和先行優勢支持,比全球OTA競爭者都要領先。

近日,攜程金融參與的合資虛擬銀行獲得了香港金管局頒發的銀行牌照,成為第一批獲得金管局拍照的金融機構之一。據了解,純數位化的零售銀行服務將成為旅遊行業的革命性變化,將為攜程客戶帶來更為全面和使用更為方便的旅遊支付和金融服務體驗。

這意味著,攜程正在構建的數位化旅遊出行體驗生態,有望在更加底層的技術、生態基礎設施、產業供應鏈金融或支付方式等重要領域實現新突破。如果沒有螞蟻金服,阿里巴巴今天的強盛尚未可知,所以,這顆種子的埋下,終有可能在日漸強盛的新生態中長成參天大樹,給攜程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五、

一組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攜程的基因是什麼?是網際網路,還是科技?

大家容易誤解或忘記的是,網際網路終究是科學技術,而科學技術的形態及載體絕不止網際網路。所以攜程是什麼,遠沒攜程能做什麼來得重要,攜程的終極目標,何止OTA。

普京曾揚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至今,俄羅斯強大了多少,我仍不敢妄言。同樣的20年,攜程拿下了全球OTA在GMV的第一把交椅。至少,它可以讓我產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全球強國林立,俄羅斯尚且未至。

未來20年,攜程會好麼?

梁建章認為:「總體而言,攜程將繼續保持為中國增長最快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

而攜程所擁有的科技內核和全球範圍內的出行資源網絡,或會給人類下一個新時代,帶來全新的智能出行極致的新體驗。

20歲的攜程,風華正茂,是一個網際網路老兵的真實寫照。

相關焦點

  • 攜程20年|溫情有公式
    浩瀚人海並非攜程服務的唯一,連同最先進的流程管理和智能系統,他們將看不見的「服務」打造成體系完善、銜接精準、以客戶為導向的龐大機器,擔任著機器的雙手、誠意和大腦,讓服務快速、便捷、友好,以完成企業最重要、最艱巨的任務:服務全球最大的出行客戶群,並讓他們滿意。
  • 智匯八方|攜程:用智能技術滿足你的「詩和遠方」
    智能推薦、智能客服、無憂行、SOS緊急支援、AI小詩機……記者在攜程重慶分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利用攜程平臺提供的各種技術功能,為消費者提供全面的旅遊服務。近年來,攜程不斷在旅遊上持續創新,這些創新的背後都離不開智能技術的身影。
  • 攜程發布《2019春日賞花出行圖鑑》
    例如攜程一條「【賞櫻祭】日本京都+吉野町+大阪6日自由行」產品,遊客預定時可以勾選2小時的「中文攝影師,精美和服體驗+髮型+髮飾旅拍」特色服務,打包了精美和服體驗、20秒短視頻、120張底片和10張精修照片,價格還不到500元,據了解市面上僅和服租賃價格就要300元左右。記者向攜程的產品經理了解到,今年賞櫻季增值旅拍產品的預訂率非常高,每10個遊客中將近一個就會預訂和服旅拍產品。
  • 攜程入股,「在機場」如何探索機場出行圈的「錢景」?
    近日,全球化智能出行服務平臺「在機場」發布了招聘通知,招聘國際、國內機場的業務拓展經理,崗位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拓展業務相關的合作夥伴,引入外部資源,滿足業務發展需求。據其官網信息顯示,在機場於2019年正式上線,由上海機場集團與攜程共同組建,專注於滿足航空旅客出行需求,提供的服務包括機場信息檢索、快速停車支付、快速安檢通道、貴賓休息、商業優惠券等。
  • ...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the new era
    China issued a guideline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it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the new era to build a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at is more systematic, mature and well-shaped.
  • 攜程機票: 「四口之家」兒童節出行可一單預訂
    民航資源網2017年5月25日消息:六一兒童節前夕,為了方便二孩家庭的出行,攜程機票再次技術升級,優化「兒童+嬰兒」國際機票一單預訂功能,在此之前,攜程國內機票預訂模塊已先行一步推出了這一功能,這為帶娃出行的家長提供更為省時省力的訂票方式,極大地優化了預訂流程和體驗。
  • Stability, maturity will mark new era in foreign investment...
    They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and make unified regulation on the access, promo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 龍騰出行獲鷗翎、攜程投資,機場商圈的故事還有哪些迷人之處?
    關於此次投資,鷗翎投資創始人鄭南雁向環球旅訊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的深化,出行的人數會越來越多,交通出行的場景則會越來越重要。「而機場、高鐵還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場景,運作上沒有也完全市場化,未來會有很多新的機會和變化,龍騰出行在這些資源上的探索做得很好。」在完成此次投資後,鄭南雁也成為了龍騰出行副董事長。
  • 攜程的行程單
    21世紀初,一些個性化的旅遊形態開始零星出現,隨後經過近20年的發展,國內遊、出境遊等逐漸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在這期間,網際網路浪潮成為推動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在線旅遊行業興起之前,預訂交通出行和旅遊產品都要通過線下票臺和旅行社,B端和C端之間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對稱,說走就走的旅行幾乎難以實現。」
  •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冰雪旅遊出行人數增長...
    伴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華北、東北以及內蒙古等地的冰雪旅遊發展也紛紛進入快車道,攜程的預訂數據顯示,2018年11月熱門冰雪目的地的出行人數增長145%,冰雪旅遊市場還在逐步擴大。根據攜程跟團遊和自由行數據,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的冰雪旅遊出行人數增長89%。在為期六個月的冰雪主題遊中,哪個時間段是冰雪遊客的出行高峰?通過攜程數據發現,冰雪旅遊的出行高峰出現在1-2月,兩個月出行人數佔期間總出行人數54%,這是受元旦和春節影響,遊客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領略北國風光。
  • 攜程20周年發布用戶報告:海外用戶超1億 國人消費力增10倍
    20年前,你怎樣預訂了一張機票、一個酒店房間?有將近400位攜程用戶,肯定對此記憶猶新:因為他們是在1999年註冊攜程用戶的784人中,一直活躍到2019年的「鐵粉」。在這些長情的用戶中,有一位L女士在10月28日來到上海攜程總部,一起慶祝攜程20周年的生日,這一天也同時是她的生日。
  • 攜程20周年發布用戶報告:海外用戶超1億,國人消費力增10倍
    與攜程同一天生日的20年用戶L女士與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CEO孫潔合影。  東方網記者曹磊10月29日報導:20年前,你怎樣預訂了一張機票、一個酒店房間?就攜程第一批用戶來看,1999年,人均年訂單數約為2單,訂單均價約為750元;到了2018年,人均年訂單數已經超過14單,訂單均價超過1600元。20年間,年旅遊消費金額增長了10倍。  攜程用戶最遠飛行裡程前十位均超100萬公裡。北京用戶張先生20年飛行裡程達210萬公裡,可以繞赤道約52圈,這也是攜程首位飛行裡程突破200萬公裡的用戶。
  • Experts Focus on "China in a New Era" at the Seventh World...
    Kevin Rudd, former prime minister of Australia and president of 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 participated and shared his views on the New Sinology in the new era.
  • 每日一詞∣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discussed an outline on conducting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a work regulation for Party schools at
  • 攜程20歲,贏在哪兒又錯在哪兒丨稜鏡
    作者 | 李彤 編輯 | 李偉你出行還會選擇攜程嗎?從1999年誕生算起,攜程今年整整20歲。從初生牛犢到行業巨無霸,中間伴隨著冗長的野心、危機與鏖戰的故事,它的角色與是非,到今天仍舊有追捧也有爭議。2016年,受併入去哪兒網的影響,攜程交通票收入大漲98%;2017年增幅跌至38%,2018年前三季增幅僅為2.5%。機票預訂業務不僅帶來上百億營收,還是OTA重要的流量入口。因為旅客安排旅行時,必定先落實機票再預訂酒店。否則買不到機票酒店給誰住?但美團酒店預訂業務的崛起說明機票絕不是唯一的入口。
  • 每日一詞∣新時代的中日關係 China-Japan relations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two sides' joint efforts, bilateral ties saw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said Xi, recalling that they agreed to build China-Japan re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new
  • 第一批「20後」即將誕生 攜程發布2020年「親子房」6大趨勢預測
    2020年腳步臨近,二胎政策開放將滿4周年。近幾年,國內酒店親子房從「卡通床單+抱枕=親子房」,進化為契合孩子體驗的真正親子房。並因二胎政策加持,衍生出適合低幼兒童的耗品。一位85後攜程住客瑤瑤表示:幾年前,國內酒店普遍只提供1.3米寬的兒童床,適合大童使用。
  • 百度糯米暫停酒店自營業務轉而支持攜程圍剿美團?
    百度糯米還表示,將加強與攜程的數據協同與技術交流,發揮百度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建立更高的行業壁壘,營造更健康的生態。資料顯示,2016年10月,攜程與去哪兒合併,交易完成後,百度擁有攜程普通股可代表約25%的攜程總投票權,攜程將擁有約45%的去哪兒總投票權,百度成攜程第一大股東。
  • Meet a new era and fit into it 遇見新時代,融入新時代
    Meet a new era and  fit into it遇見新時代,融入新時代
  • 每日一詞∣新時代的長徵路 Long March of the new era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called on members of the CPC and officials to keep firmly in mind the Party's original aspiration, mission, nature and purpose, and progress along the Long March of the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