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40多名中小學生到北京上學,完成海拔最高剖宮產……他們在西藏竟然做了這麼多

2020-09-03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中國石油報

7月28日,是中國石油援藏幹部梁楠鬱來到西藏雙湖縣的第4年紀念日。去年的今天,因為放不下推進中的滷蟲卵項目、放不下當地淳樸的牧民,他決定留下來再幹3年。

雙湖縣距離拉薩700公裡,位於中國最大的無人區——藏北羌塘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在當地人眼裡,雙湖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

梁楠鬱走訪牧民 有人說,十個人去西藏,只有一個人會去那曲;十個人去那曲,只有一個人會去雙湖。2016年,時任審計服務中心科研與事業審計處副處長的梁楠鬱,接過前13任中國石油援藏幹部手裡的接力棒,奔赴雙湖。4年間,他跑遍了雙湖的每一個村落,行程超過10萬公裡。 「有了健康,才能更好地奔向小康。」梁楠鬱建議將醫療援藏的重點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醫療人才培養,從巡診發藥為主的看病轉向以手術為主的治病。 沒有醫生,就培訓醫生。從2016年年底開始,雙湖縣先後選派28名醫生到中國石油中心醫院等地培訓,培養出能做手術的醫生團隊。 沒有設備,就找來設備。一方面,梁楠鬱和雙湖縣人民醫院院長強久卓瑪盤活現有麻醉機設備;另一方面,中國石油捐贈了呼吸機、腹腔鏡等醫療設備。

2017年8月23日,一名男嬰平安誕生 經過10個月準備,2017年8月雙湖傳來嬰兒的啼哭聲。這是雙湖歷史上第一臺手術,也是世界醫學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海拔最高的剖宮產手術。 主刀醫生邊吸氧邊做手術,6斤4兩的男嬰誕生了;孩子的祖父祖母手捧金色哈達,在手術室門口為每位醫生獻上謝意;孩子的父親更是決定讓孩子隨主刀大夫霍志平的姓,名為「黨生」。 3年過去了,醫院各個科室的人員日趨完善,各式先進的醫療檢查儀器被啟用,雙湖縣人民醫院已經能自主開展闌尾切除手術。 醫療和教育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梁楠鬱發現,儘管從2012年起,西藏就全面落實15年義務教育免費「三包」政策,但雙湖的中考升學率始終不高。「不是牧民對教育不重視,而是教育水平有待提升。」梁楠鬱想出兩個解決辦法。

2017年8月31日,雙湖第一批學生到拉薩北京小學免費就讀 一是巧借外力——在中國石油和一些愛心教育人士的支持下,先後有40多名雙湖中小學生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拉薩北京小學、北師大附中等學校就讀。今年高考,在拉薩北京試驗中學就讀的4名高三學生全部通過本科錄取分數線,其中1人超過了重點本科線。二是自力更生——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2018年,雙湖學生終於實現了就讀內地西藏班零的突破,目前已有9名學生走出雙湖,走向全國。 牧民對教育的看法也悄然改變。2017年,雙湖縣教育局選拔第一批外出讀書的孩子時,沒有家長陪同;今年,選拔第四批時,來了12位家長。雙湖縣是全國貧困縣,培育支柱產業是其從「輸血」到「造血」轉變的關鍵。

當地百姓捕撈滷蟲卵 梁楠鬱將目光投向雙湖的「錢包」——滷蟲卵。雙湖縣其香錯盛產滷蟲卵。這種古老的海洋生物卵,是水產養殖必不可少的餌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捕撈滷蟲卵就成為雙湖財政和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在藏語中,滷蟲卵意為「大海金粉。」 雖然雙湖的滷蟲卵無藥孵化率高,卻賣不上好價錢,為此,梁楠鬱提議,競標。2017年至2018年,雙湖組織兩次公開招標,都流標了。新入場的投標企業無一舉牌。更糟的是,第二年一位籤了購買合同的新客商,也臨陣違約。 賭著一口氣,梁楠鬱挑選了近20家大型滷蟲卵企業逐一走訪,掌握了水產養殖企業的第一手資料,把自己變成了半個專家。2019年年初,招標重啟前,梁楠鬱把競標公告和一封公開信發到每位投標人的電子郵箱裡。信中講情懷、講行情、講管理、講未來,並承諾本次競標一定是公開、公平、公正的,價高者得。

不知是誠意還是專業打動了這些企業,第三次招標會非常成功。新老客商,爭相舉牌。在成品卵價格腰斬的情況下,雙湖滷蟲卵毛料賣出了歷史最高價。

中國石油援建的滷蟲卵深加工廠 2018年8月,中國石油捐贈1380萬元建滷蟲卵深加工廠。今年7月25日,滷蟲卵深加工廠項目投產儀式暨第一批產品籤約儀式在那曲舉行,當場完成今年銷售任務的七成,銷售價格比原來直接賣毛料提高45%,預計可使雙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人增收3000元以上。滷蟲卵產業升級第一步是生產成品餌料,第二步是開發保健食品。如今名為「高原海靈蝦」的保健食品開發項目也已立項,產品完成中試。梁楠鬱說:「我們正在尋求與國內的醫藥製造大企業合作,把這個產品推向市場。」 沒想到,這個產業成為讓梁楠鬱留下來的最大「牽絆」。儘管高原缺氧、長夜無眠,他還是決定留下來,打贏雙湖縣這場脫貧攻堅戰。

相關焦點

  • 「帶西藏孩子上北京」,一「帶」已十年
    4月21日,趕在「世界讀書日」之前,範麗把備好的圖書文具送到了距離拉薩280多公裡的山南措美縣哲古鎮完全小學。在新校園裡,還能見到尋跡而來的「石頭媽媽」,孩子們自然興奮不已。  2019年末,這些孩子和家人剛剛完成了一次中國西藏極高海拔的生態搬遷——從位於藏北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的雙湖縣,搬遷至西藏海拔相對較低、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相對優越地區。
  • 去西藏,走松贊,就衝這家世界海拔最高的網紅酒店
    隨著6月1號松贊芒康如美山居和松贊然烏來古山居的開幕,松贊正式打通滇藏線,從雲南香格裡拉一路翻山越嶺到林芝、拉薩;或是反向從聖城拉薩到香巴拉,松贊滇藏線首發團的客人無不歡欣雀躍地宣布:「去西藏,走松贊」!這也是你目前可選的最理想的進藏旅行方式。
  • 海拔最高!全國陸路電網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隨著全國陸路地區最後一個地級行政區域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全國統一電網版圖就此拼裝完成。 工程起於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多林220千伏變電站,止於阿里地區噶爾縣220千伏巴爾變電站,跨越西藏2個地市10個區縣,新建500千伏、220千伏變電站6座,500千伏線路944公裡(雙回)、220千伏線路731公裡(單回),110千伏線路14公裡,輸電線路總長1689公裡。
  • 「2017,感恩祖國 圓夢北京」第七屆西藏拉薩中小學生北京夏令營閉...
    8月1日上午,由北京市對口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西藏拉薩指揮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拉薩市教育局主辦,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北京市盲人學校承辦的2017感恩祖國,圓夢北京——第七屆西藏拉薩中小學生北京夏令營閉營儀式在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劇場舉行
  • 中國海拔最高的城市,不在西藏,卻是倉央嘉措嚮往的聖地
    海拔是一個愛恨交織的詞,居住在平原和低海拔地區的人們對海拔沒有任何概念,但是一到海拔高的地方身體就會疼痛,本能地產生高原反應。說到海拔,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西藏的哪裡?或者像雲貴川那樣山多的地方,根據資料,我們國家海拔最高的縣城不是在西藏,而是在四川省的理塘縣,理塘縣全縣平均海拔達到4000米以上,一般在到達海拔2700米的時候,體質弱的人會開始輕微的高原反應。
  • 80後副縣長的日常——來自世界海拔最高縣的援藏故事
    孩子的祖父母,手捧代表藏地最高敬意的金色哈達,在手術室門口為每一位醫生獻上謝意。那一刻,梁楠鬱萬感紛集。「工作做到位,真的解決實際困難,我們老百姓的心,其實是很容易凝聚在一起的。」  梁楠鬱生於1980年,是全國第八批援藏幹部。支援西藏,始於20世紀60年代。改革開放後,援藏力度不斷加大。
  • 西藏積極籌建天文館:建成後將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館
    西藏積極籌建天文館:建成後將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館 「西藏日報」微信公眾號 2017-11-03 13:31
  • 我國海拔最高的村莊,不會說普通話,人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
    我國海拔最高的村莊,不會說普通話,人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如果讓我推測離天國最近的地方是哪裡,首先會想起我們國家的哪個省?西藏的人一定很多吧,答案也一樣,為什麼?無論從海拔看還是從人文風情看,西藏都是最適合的地方,這裡的佛教氛圍濃厚,將抬頭望見的藍天和白雲組合在一起淨化人們的心靈,只有心變得純粹,不到天堂近了嗎?其實西藏有個小村子,不僅是我國海拔最高的村莊,也是大家公認的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 離開海拔5373米的日子 ——兩年後再訪中國海拔最高的小學 | 萬裡邊疆教育行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浪卡子鎮小學校長羅布次仁高興地告訴記者。2017年8月,記者曾來到浪卡子縣,報導了中國海拔最高的小學——普瑪江塘鄉完小的整體搬遷過程。一問到這個話題,羅布次仁立刻打開了話匣子。「孩子們在生活習慣的養成上,進步明顯。」羅布次仁說,「剛入校那會兒,很多孩子沒有住過校,不習慣集體生活。我們花大力氣對他們進行習慣養成教育,現在,孩子們在個人衛生和學習習慣上有了明顯進步。」
  • 海拔最高、運距最遠!全國陸路電網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4日宣布,迄今世界上海拔最高、運距最遠、最具建設挑戰性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隨著全國陸路地區最後一個地級行政區域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全國統一電網版圖就此拼裝完成。
  • 【藏北故事】跑過300多趟藏北高原_文史_中國西藏網
    此外,我還與原任北京客運段黨委宣傳負責人、現任北京客運段工會主席王博軒聯合各自工作單位做公益,通過單位和社會捐助,先後在西藏那曲地區那曲縣(現改為那曲市色尼區)羅瑪鎮中心小學和尼瑪縣城建立了兩個「愛心書屋」,通過京藏列車共義務運送藏漢文少兒課外讀物約2萬冊和大量的文具書包。
  • 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科普站在西藏阿里掛牌
    新華社拉薩11月27日電(記者胡喆、張宸)11月27日,「阿里天文臺科普站」掛牌儀式在北京中國科技館和西藏阿里天文臺兩地通過網絡聯動的方式同步舉行。「阿里天文臺科普站」海拔5100米,由中國科協支持建設,國家天文臺協同配合,中國科技館、西藏科協、阿里天文臺、阿里地區共同實施,是科研與科普緊密結合、通力協作的一次創新性嘗試。
  • 北京援助玉石培訓學校「西藏藝術傳承」
    寬大的教室裡擺滿了一個大書桌和一些縫紉機,周圍是學生們製作的藏式衣服、靴子、帽子和帳篷.風格平靜而多彩,就像西藏藝術品一樣。教室裡的50多名學生都是藏族人,有的裁剪布料,有的裝飾金邊,有的拿鞋底做藏式靴子.六位老師分工指導,一些坐在臺前為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示範,一些在教室巡邏並及時糾正問題。該中心教師蔡達告訴《北青報》,這些學員是該中心投入使用以來的第四批西藏服務班學員,每期培訓為期一年。
  • 雪域雄鷹,展翅南極——西藏登山隊員登頂南極洲最高峰、徒步南極點...
    西藏登山隊也由此實現了登頂世界上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和完成「7+2」挑戰的「大滿貫」壯舉。圖為德慶歐珠(左)與次仁旦達登上文森峰頂峰(2016年12月13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拉薩1月1日電(記者薛文獻、王沁鷗)北京時間2016年12月25日6時16分,西藏登山隊隊員次仁旦達、德慶歐珠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以下簡稱「地大登山隊」)徒步抵達南極點,首次完成「7+2」(即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徒步至南北極點)壯舉。西藏登山隊也由此實現了登頂世界上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和完成「7+2」挑戰的「大滿貫」壯舉。
  • 喜馬拉雅之麓的西藏江南,世界海拔最高的鎮,亞東縣帕裡鎮
    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北的分界處,她以4370米的平均海拔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鎮,擁有「世界第一高城之城」之稱。這裡是西藏自治區南部歷史悠久的繁榮古城,在很多著名的詩詞文章和歌曲中經常出現這座美麗的城鎮。帕裡(Pagri )鎮地處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中東部,她是日喀則市邊境重鎮之一,帕裡系藏語音譯豬形山之意,帕意為豬,裡意為山,據《中國地名辭源》:因該地有山,其形如豬而得名;曾譯裴利、裴裡、帕克裡、帕克哩、帕爾宗。
  • 【新春走軍營】在全軍海拔最高營體驗邊防巡邏
    「堅持,快到了!」1月25日凌晨7時,太陽還未睜開睡意朦朧的眼睛,記者頂著啟明星坐車隨西藏軍區崗巴營三連12名官兵赴海拔6280米的曲登尼碼山口巡邏。剩下最後4公裡徒步行走的路程,不是聽到大家缺氧和爬坡累的喘氣聲,就是溫情的提醒。車輛在坑坑窪窪的路上不停顛簸。說是路,其實到處是碎石、冰雪,只能以每小時40邁的速度前進。
  • 我空軍在西藏連建三座世界海拔最高機場(圖)
    成空某機群進西藏巡航,守衛祖國領空。劉應華攝本報特約記者盧曦作為一支戍守西藏空防的重要力量,成空部隊在完成使命職責的同時,為建設文明繁榮新西藏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西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勢險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航路間雪峰高聳冰川廣布,風沙、冰雹、高空強風亂流肆虐,被公認為是世界上飛行難度最大的空域,有飛行「空中禁區」之稱。上世紀50年代,成空某部勇闖禁區,分別從北線、南線試航拉薩獲得成功,揭開了西藏現代航空史上的新篇章。
  • 自駕遊西藏十七日,第四篇,海拔5130行程又達新高度!
    一早在酒店的前臺碰到領隊問了一句:來了這麼多次的西藏,到了這裡你依然會激動嗎?領隊說:西藏每一次來都是一次期待,每一次來都能看到不同的風光,所以只要來了無論碰到什麼,請相信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這裡奉勸一句想來西藏的朋友們,轎車真的還是會有極大的危險性。沿途十幾處的路基塌陷,山上隨時掉落的石塊這一切都是這麼的驚險刺激,但是車隊的車友們互幫互助,及時的提醒路況變化,讓我們這個龐大的車隊順利通過了這一艱難的路途。中午在芒康用午餐時我們得到消息,在我們離開海通溝不久,因為暴雨發生塌方。
  • 長江水利委員會完成西藏旁多水利樞紐工程灌溉輸水洞通水階段驗收
    本站訊近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會同西藏自治區水利廳完成西藏旁多水利樞紐工程灌溉輸水洞通水階段驗收。受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楊謙委託,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王新友擔任階段驗收委員會主任委員。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603357)、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總站派員到場指導驗收。
  • 中小學生壓力多大?40%南京學生分分鐘想撕作業本
    近日發布的基於中國K12用戶學習行為大數據、專注學生作業答疑的APP阿凡題《全國中小學生學習壓力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達3小時,是全球均數的2倍。「熬夜族」普遍睡眠不足7小時。其中,40%的南京學生都會寫作業寫到九十點鐘,數學已經成為公認的難題學科,最費腦也最耗時。作業難倒孩子,父母也崩潰——代寫、勸棄、與老師求和的父母竟然佔到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