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報
7月28日,是中國石油援藏幹部梁楠鬱來到西藏雙湖縣的第4年紀念日。去年的今天,因為放不下推進中的滷蟲卵項目、放不下當地淳樸的牧民,他決定留下來再幹3年。
雙湖縣距離拉薩700公裡,位於中國最大的無人區——藏北羌塘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在當地人眼裡,雙湖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
梁楠鬱走訪牧民 有人說,十個人去西藏,只有一個人會去那曲;十個人去那曲,只有一個人會去雙湖。2016年,時任審計服務中心科研與事業審計處副處長的梁楠鬱,接過前13任中國石油援藏幹部手裡的接力棒,奔赴雙湖。4年間,他跑遍了雙湖的每一個村落,行程超過10萬公裡。 「有了健康,才能更好地奔向小康。」梁楠鬱建議將醫療援藏的重點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醫療人才培養,從巡診發藥為主的看病轉向以手術為主的治病。 沒有醫生,就培訓醫生。從2016年年底開始,雙湖縣先後選派28名醫生到中國石油中心醫院等地培訓,培養出能做手術的醫生團隊。 沒有設備,就找來設備。一方面,梁楠鬱和雙湖縣人民醫院院長強久卓瑪盤活現有麻醉機設備;另一方面,中國石油捐贈了呼吸機、腹腔鏡等醫療設備。
2017年8月23日,一名男嬰平安誕生 經過10個月準備,2017年8月雙湖傳來嬰兒的啼哭聲。這是雙湖歷史上第一臺手術,也是世界醫學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海拔最高的剖宮產手術。 主刀醫生邊吸氧邊做手術,6斤4兩的男嬰誕生了;孩子的祖父祖母手捧金色哈達,在手術室門口為每位醫生獻上謝意;孩子的父親更是決定讓孩子隨主刀大夫霍志平的姓,名為「黨生」。 3年過去了,醫院各個科室的人員日趨完善,各式先進的醫療檢查儀器被啟用,雙湖縣人民醫院已經能自主開展闌尾切除手術。 醫療和教育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梁楠鬱發現,儘管從2012年起,西藏就全面落實15年義務教育免費「三包」政策,但雙湖的中考升學率始終不高。「不是牧民對教育不重視,而是教育水平有待提升。」梁楠鬱想出兩個解決辦法。
2017年8月31日,雙湖第一批學生到拉薩北京小學免費就讀 一是巧借外力——在中國石油和一些愛心教育人士的支持下,先後有40多名雙湖中小學生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拉薩北京小學、北師大附中等學校就讀。今年高考,在拉薩北京試驗中學就讀的4名高三學生全部通過本科錄取分數線,其中1人超過了重點本科線。二是自力更生——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2018年,雙湖學生終於實現了就讀內地西藏班零的突破,目前已有9名學生走出雙湖,走向全國。 牧民對教育的看法也悄然改變。2017年,雙湖縣教育局選拔第一批外出讀書的孩子時,沒有家長陪同;今年,選拔第四批時,來了12位家長。雙湖縣是全國貧困縣,培育支柱產業是其從「輸血」到「造血」轉變的關鍵。
當地百姓捕撈滷蟲卵 梁楠鬱將目光投向雙湖的「錢包」——滷蟲卵。雙湖縣其香錯盛產滷蟲卵。這種古老的海洋生物卵,是水產養殖必不可少的餌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捕撈滷蟲卵就成為雙湖財政和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在藏語中,滷蟲卵意為「大海金粉。」 雖然雙湖的滷蟲卵無藥孵化率高,卻賣不上好價錢,為此,梁楠鬱提議,競標。2017年至2018年,雙湖組織兩次公開招標,都流標了。新入場的投標企業無一舉牌。更糟的是,第二年一位籤了購買合同的新客商,也臨陣違約。 賭著一口氣,梁楠鬱挑選了近20家大型滷蟲卵企業逐一走訪,掌握了水產養殖企業的第一手資料,把自己變成了半個專家。2019年年初,招標重啟前,梁楠鬱把競標公告和一封公開信發到每位投標人的電子郵箱裡。信中講情懷、講行情、講管理、講未來,並承諾本次競標一定是公開、公平、公正的,價高者得。
不知是誠意還是專業打動了這些企業,第三次招標會非常成功。新老客商,爭相舉牌。在成品卵價格腰斬的情況下,雙湖滷蟲卵毛料賣出了歷史最高價。
中國石油援建的滷蟲卵深加工廠 2018年8月,中國石油捐贈1380萬元建滷蟲卵深加工廠。今年7月25日,滷蟲卵深加工廠項目投產儀式暨第一批產品籤約儀式在那曲舉行,當場完成今年銷售任務的七成,銷售價格比原來直接賣毛料提高45%,預計可使雙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人增收3000元以上。滷蟲卵產業升級第一步是生產成品餌料,第二步是開發保健食品。如今名為「高原海靈蝦」的保健食品開發項目也已立項,產品完成中試。梁楠鬱說:「我們正在尋求與國內的醫藥製造大企業合作,把這個產品推向市場。」 沒想到,這個產業成為讓梁楠鬱留下來的最大「牽絆」。儘管高原缺氧、長夜無眠,他還是決定留下來,打贏雙湖縣這場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