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因為手被芒草割破發明了「鋸」,他用什麼東西做的鋸條?

2020-12-20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是春秋末期魯國人,享有「中國木匠鼻祖」「建築鼻祖」的美譽,實際上,他實至名歸,我們目前使用的許多工具,如木匠那一套用具,曲尺、墨斗、鑿子、刨子、鑽子,古代士兵攻城所用的雲梯,老百姓加工糧食所用的石磨,防盜所用的鎖子,遮雨用的雨傘,都是魯班發明。

目前,這些工具大部分仍然在民間使用,發揮著重要作用,足見魯班有多麼偉大。

魯班不但博學多才,並且,在生活中他是一位非常細心、愛思考、動手能力強的人,他能發明出這麼多工具,跟他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很大關係。

傳說中,常見工具——鋸子,也是魯班發明,從他發明鋸子的過程來看,這是偶然中的必然。

先講一個跟魯班發明鋸子有著同工異曲的故事。

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大約在幾萬年以前,有一群20多人的原始人組成了一個部落,男女老幼皆有。他們狩獵好幾天,依然一無所獲,只好忍飢挨餓。

有一天,他們路過一條河,在河岸發現了一隻鱷魚屍體,貌似是跟其它鱷魚爭奪地盤被咬死。這群原始人偶然得到食物,非常高興。但是,面對皮糙肉厚的鱷魚,用什麼方法把它分割成小塊,讓每一個人得到一份食物,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

起初,人們嘗試用手撕,用牙咬,甚至抱起石頭砸,仍然無濟於事。雖然有食物,但吃不到嘴裡,一伙人只能唉聲嘆氣。

一塊摔碎的石塊,引起一名年輕人的注意,他撿起來拿在手裡觀察,不小心讓鋒利的石刃劃破了手指,頓時鮮血直流。

年輕人眼前一亮,顧不上給自己止血,哇哇叫著跑向鱷魚,用石刃在鱷魚肚子上劃了一下,沒想到很輕鬆地割開了鱷魚。很快,其他人按照年輕人的辦法,把整條鱷魚分割成小塊,每人分到了一份食物。

後來,年輕人根據碎石可以產生鋒利石刃的原理,再經過打磨碎石,逐漸發明出石刀和石斧,就這樣,人類擁有了製造石質工具的能力,生產、生活效率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魯班當初發明鋸子的情形,跟原始人發明石刀、石斧的情形完全一樣。

民間傳說,有一次魯班進山砍柴,不小心踩空。在即將摔倒之際,他下意識地抓住身邊的野草,應該是芒草之類的植物。沒想到芒草葉子把他手指劃出一條血印,鮮血瞬間從傷口滲出。

魯班爬起來,摘了一片芒草葉子觀察一番,發現葉片上長著密密麻麻的小齒。他用葉片在手背上劃拉了一下,瞬間把手背割開一條口子。他頓時明白,是葉片邊緣的小齒增加了芒草的鋒利程度。

之後,魯班從中受到啟發,他思索道:如果把條形工具做成帶有小齒的形狀,是不是可以切斷木頭?後來,魯班經過大量實驗,終於發明了鋸子,大大提升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實際上,在魯班發明鋸子之前,中華大地上就已經出現了類似鋸子的工具。

比如,在1924年,考古學家在甘肅臨夏廣河縣齊家坪,發現了一處距今4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這處遺址因此被命名為「齊家文化遺址」,從中出土了許多石器工具,其中就包括一把10多釐米長的石鋸。

從這把石鋸的形制來看,是在一塊薄片條形的石塊上,加工出一排鋸齒,跟今天的鋼鋸的樣子已經沒有多大區別。唯一不同的是,這把石鋸的手柄和鋸齒是一體的,並不像現在的鋼鋸有特製的手柄,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這把石鋸的出土,恰恰證明了早在魯班之前的1600多年,中華先民就用上了鋸子,由此證明,鋸子並非魯班獨自發明,應該是一代代人在生產勞動中,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逐漸發明出來的。魯班在後來總結前人的經驗,對鋸子做出了許多改進,人們才把功勞算到了他的頭上。

畢竟,魯班是2400多年前的偉大發明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很崇高,因此,老百姓喜歡把許多發明創作的成果,歸功到他的頭上,算是對他的一種致敬。

那麼,魯班生活的春秋末期,鋸條到底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在沒有相關的文物出土之前,關於古代鋸子用什麼做成,大多停留在猜想階段,隨著實物的出土,才解開了謎底。

1980年,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區馬鄉,出土了一件長44釐米,寬6釐米,高1.1釐米,整體呈長方形的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帶有鋸齒形刃。經專家考證,它是戰國時期的青銅鋸,鋸刃上有三個孔,以鉚固的方式,把銅鋸嵌在長方形木柄上,跟現代刮鬍刀片的安裝方式有些類似。握柄處被設計成彎曲的形狀,便於工匠抓緊把手。

之後,在河南、陝西、山西等地,相繼又出土了一些戰國時期的銅鋸,在結構和形狀上都大同小異,有力地說明了銅鋸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相當普及。

考古得知,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華先民就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早早進入了青銅器時代。到魯班生活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末期到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初期,中華先民已經使用了2500多年的青銅器,青銅冶煉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並且,在此時隨著對燃料的改進,增加冶煉溫度後,還冶煉出少量鐵器,應用在農具、手工具和兵器上。比如,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河南新鄉輝縣相繼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鐵犁,是對這時期冶煉水平提升的最好見證。

因此,我們有足夠理由相信,魯班改進鋸子後,他肯定是用青銅做的鋸條,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青銅冶煉技術和製作技術已經十分完善,完全有能力做出各種各樣的青銅工具。說不定,魯班還嘗試過用鐵做鋸條呢。

相關焦點

  • 魯班曾經手被芒草割破而發明了「鋸子」,他用什麼材料做的鋸條?
    文丨東漢讀書(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魯班,春秋末期魯國人,很多人稱他為「中國木匠鼻祖」和「建築鼻祖」,生於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我們當今木匠用的很多工具都是他發明的,曲尺、墨斗、鑿子、刨子、鑽子等。
  • 魯班因手被茅草割破發明了鋸,那個時代沒有鋼,他用什麼做鋸條?
    魯班被奉為中國木匠的祖師爺,現在木工所用的斧子、墨斗、刨子、鋸都是他發明的。其中最出名的發明就是鋸了,因為這背後還流傳著一個故事:魯班上山用斧子砍樹,在休息時卻被一根不起眼的草葉割破了手指,看著長滿厚繭的手指被一根小小的草葉給割破,魯班不禁仔細觀察起草葉來,原來這草的葉片邊緣長著像鋸齒的突出物。魯班回家後借著草葉鋸齒的形狀磨礪許久發明了鋸。不過有很多人對魯班造鋸的故事表示懷疑,因為那個時代哪裡來的鋼去做鋸呢?
  • 魯班發明鋸子時,古代並沒有鋼鐵,那麼他是什麼材料做成的鋸條?
    說到古代的發明創造的話,很多人都會想到外國的科學家愛迪生,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的發明創造,像是指南針,造紙術等等,這些都是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一個影響但是如果要是說到古代的發明家,那麼魯班可以說是最著名的人之一了,我們大家都知道魯班是一個木匠,同時他也是很精通機關術的一個人。
  • 魯班發明鋸子時還沒有鋼,那他是用的什麼材料做的鋸條?
    有一個成語叫做「班門弄斧」,意思是在魯班門前操弄斧子,比喻為不自量力。提起魯班,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能工巧匠。不僅如此,魯班更是被稱為木匠的「始祖」。據傳,魯班一生發明創造出了許多東西。例如,鋸子也是由他創造出來的,可那個時候並沒有鋼,他是靠什麼來做成鋸條的呢?圖片:能工巧匠魯班劇照在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曾聽說過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講的是他有一次在山坡上,被茅草割破了手。細看之下,魯班發現這茅草邊緣是鋸齒狀的,非常尖銳。受此啟發,魯班回去之後就發明出了鋸子。
  • 相傳魯班被草割到發明鋸子,但當時沒發明鋼,那鋸條是用什麼做的
    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由來已久,相傳他在進入深山砍伐樹木的時候,忽然不小心就摔倒在了地上,在慌亂之下信手一抓,抓住了旁邊的一大把野草,才讓自己沒有從山道上跌落下去,只是等他起身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手掌非常疼痛,仔細一看還出血了。
  • 鋸子是誰發明的?魯班家人都發明了什麼?
    許許多多的發明和創造都是來自勞動和工作中,傳說魯班發明鋸子起源於一個動人的故事。那時魯班和他的徒弟們接受了一項建造皇家宮殿的工程,這肯定是一下大工程,因為這是皇家的,是不同於民間的建築。而且由於工期特別緊迫,採伐大量木材就是一項首要的大任務。作為師傅的魯班同樣和徒弟戰鬥在第一線。
  • 魯班是戰國時期著名發明家,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
    魯班是戰國時期著名發明家,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一提到發明這兩個字眼,好像就一定要和創造聯繫在一起。是的要想有所發明,就要我有創造精神,創造思想,創造條件。在我國古代科學力,生產力都十分低的情況下還出現了這樣一個人物。
  • 古匠今術——(魯班)木工工具的前世此生
    公輸班,姓公輸,名班,又稱魯班。春秋戰國時期,出身於工匠家庭,從小就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現代木工工藝的工具,如鋸、刨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等,據傳,都創自魯班之手。
  • 魯班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能人巧匠,也是一位有名的技術工程師
    在小編很小很小的時候,曾經看過這麼一篇文章,說的是魯班這個人,因為被路邊的一個草割傷的手指之後,他仔細的觀察了這個草的結構,然後我發現草上面居然有小齒,就是這些小齒,才把他的手給割破了,所以他在這個傷口上突發靈感,發明了一種能夠割斷很多木頭的的東西,所以他用鐵製的工具,同樣的在上面弄一些齒,通過這些齒,就能很容易的去割斷一些木質的器具了,所以這種能割斷木製品的工具就叫做鋸,所以也就是這位偉大的技術工程師魯班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魯班造鋸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魯班造鋸   目的:   1.啟發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獲得現實生活中仿生現象的有關經驗
  • 古時候科學家的故事,魯班, 從「 班門弄斧」 說起
    魯班(公元前 507— 前 444)中國古代的建築工匠。姬姓,公輸氏,名般,春秋時魯國人。般與班同音, 所以又稱魯班。曾創造攻城的雲梯和磨粉的磨子,又相傳曾發明木工工具。過去曾被建築工匠尊為「 祖師」。
  • 古代發明家魯班都發明了些什麼,來造福後世
    ,大概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山東來到了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做了雲梯準備用來攻打宋國。因此從這棵小草中得到了啟發,發明了我們現在用的鋒利的鋸子,有效的提高了勞動的效率,魯班一生中有著許多的發明,在他下地時看到了農民用的耙子,因此他在耙子上也受到了啟發,自製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然後在上面又蓋上了一塊鐵片,然後他試著用這把刀在木頭上推了幾下,頓時間發現了木頭上被划過的地方變的又平整又光滑,後來又進行了改善在邊上又加了把手,方便使力,就這樣刨子誕生了,現在許多老木匠還在用著,後續又發明了石磨
  •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河木打交道 他的技術很高,個性善於用斧頭
    哈嘍,各位讀者們你們好有呀,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魯班。魯班有很多的故事,小編一一給大家分享。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魯班是個木匠,整天河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個性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貌。班門能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能斧子,那是自不量力。
  • 教科書上的魯班事跡,都是後人杜撰的 | 短史記
    大多數中國人都曾在語文或歷史教科書上,了解過一些魯班的事跡。教科書中的魯班舊的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上,長期收有出自《墨子》的《公輸》一文,其在注釋中對主人公「公輸盤」的介紹是:「魯國人,公輸是姓,盤是名,也寫做『公輸班』或『公輸般』,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間稱他魯班。」
  • 有發明家之稱的魯班,一生都發明了什麼?有哪些經歷呢?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平時玩的遊戲裡面,有一個叫做魯班的英雄,其實他是真實的存在於我國歷史上的,後世對他的記載比較詳細,他一生做了很多的貢獻,作為一個工匠,他發明創造的東西可以說是非常多的,那到底在他的一生中都做了哪些東西呢?生活中又有哪些經歷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臺鋸什麼牌子好,威克士多功能臺鋸曲線鋸電鋸怎麼樣
    但是整體體積小巧,分量也不重,輕巧便攜,一個手就能提著走了,所以想在哪裡使用它都可以,也不佔地方,非常的實用。另外這款多功能臺鋸的最大優勢就是換鋸條特別方便,檯面上有個按鈕,按下去往外拉,然後把鋸條尾部插入卡槽,鬆開按鈕鋸條就牢牢固定了。隨機器附贈的有五種鋸條,分別是:切木頭鋸條、切瓷磚鋸條、切金屬鋸條、切鋁鋸條和曲線鋸條,應付日常家用那是足夠了。
  • 魯班鎖究竟是誰發明的?
    2019-19《魯班》(2-1)T孜孜學藝其實魯班鎖也叫孔明鎖、八卦鎖,是中國古代民族土木建築的固定結合器,緣起於中國古代的榫桙結構。相傳,魯班鎖的製造者可能有兩位,從魯班鎖的這幾個名字中也能推測出,一位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字孔明),另一位則是中國木匠鼻祖魯班。
  • 他絕對可以當得起「世界第一發明家」的稱號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因為「般」和「班」同音,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國人,今山東滕州人。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
  •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發明家,魯班一生的發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像西方還有近代的很多發明家,都是專一的發明一個方面的東西,像魯班這樣的凝聚了智慧和經驗的真的還沒有吧?後來有一天魯班天還沒亮就去砍樹,不小心就被一種鋒利的葉子割傷了手,魯班由這片葉子受到了啟發,讓鐵匠打了一把和葉子有著相似的邊緣的工具,沒想到果然很鋒利,這就是鋸子的來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