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沙棘」開售!支付寶進軍飲料行業?背後的「生態脫貧模式」亮了

2020-12-17 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19日 消息:12 月 19 日,首款依託支付寶「螞蟻森林」樹種開發的生態產品「MA沙棘」飲料正式開售,首批上市的 10 萬箱「MA沙棘」就受到網友追捧。

據了解,在這瓶「網紅」果汁熱賣背後,是支付寶創新的「MA沙棘生態脫貧模式」——依託超 5 億用戶的「螞蟻森林」平臺,一方面種植並保護沙棘林,幫助貧困地區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對沙棘資源進行保護性利用,為困難群眾創造更多勞動就業機會,實現「可持續、可參與、可借鑑」的脫貧增收。

支付寶表示,除去原料採收、廠商加工的成本,「MA沙棘」的全部收益都將捐贈給「中國扶貧基金會」,用於中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及脫貧增收。

全球沙棘資源90%分布在中國的內蒙古、山西、甘肅、青海等省區,這些省份也恰好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藍登明認為,沙棘是中國脫貧攻堅的「天賜珍寶」,兼具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

2018 年 11 月,螞蟻森林首個生態經濟林樹種「沙棘」上線。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350萬網友參與沙棘林的種植與保護——全國新種植沙棘面積超過 9 萬畝,同時保護野生沙棘林 2 萬畝,造福內蒙古、山西、四川多地。支付寶正通過螞蟻森林平臺,努力幫助貧困地區將沙棘林的「生態效益」最大化地轉化為「經濟效益」。

圖為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在內蒙古清水河縣與農民共同採摘沙棘

「通過螞蟻森林這樣一個平臺,全社會關注綠色環保的愛心人士,和我們這樣一個偏遠的山區連接在一起,真正幫助我們把大山深溝裡的『金果子』變成了『金票子』。」 內蒙古清水河縣縣委書記雲霖瓊感慨道。

首批上市的「MA沙棘」的原料,就採摘自清水河縣境內由螞蟻森林設立的 2 萬多畝「野生沙棘保護地」。當地農民有的採摘沙棘一個半月,收入就可達到 3 萬多元,是全年種地收入的 8 倍。

作為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副主席,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表示:「MA沙棘生態脫貧模式」未來還計劃複製推廣到更多貧困地區,繼續發揮阿里巴巴在電商、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提升貧困地區的生態品牌價值、助力相關產業鏈升級,將生態產品的收益重新注入這些地區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一款名叫「MA沙棘」的飲料突然火了,支付寶出售100萬箱,瞬間被秒光!
    「MA沙棘」 的飲料突然火了: 沙棘樹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中國原生植物,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去年11月19日,314萬名螞蟻森林的用戶一共兌換了2.35萬畝沙棘林,計劃於2019年春天在內蒙古種下,成為螞蟻森林上線的首個生態經濟林。這片沙棘林種下後預計能讓當地30%以上的貧困戶成為種植工人,沙棘做成的「MA沙棘」將在阿里電商平臺出售,以及由當地企業和百姓協助售賣,部分收益將首先用於反哺當地生態造林和貧困戶。
  • 馬雲同姓「MA」沙棘飲料突然火了,首批10萬箱已被搶光,連馬雲都說好!
    在昨天的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上,因為馬雲的這句話,一瓶像橙汁一樣的飲料突然火了。 事實上,馬雲試吃的這款「MA沙棘」,是從一種叫沙棘的植物裡提煉出來的維C飲料。如果你玩過螞蟻森林,可能對這個名字不陌生。
  • 昨天一款名叫「MA沙棘」的飲料突然火了 首席試吃員馬雲大讚好喝
    事實上,馬雲試吃的這款「MA沙棘」,是從一種叫沙棘的植物裡提煉出來的維C飲料。如果你玩過螞蟻森林,可能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今後,只要你將相應的能量兌換成沙棘樹,螞蟻森林的首個生態經濟林就會種下沙棘的種子,未來就能提煉「MA沙棘」,不僅可養活種植工人,還能反哺當地生態造林和貧困戶。
  • 馬雲點讚的沙棘汁上市了 收益全部用於脫貧
    12月19日,首款依託支付寶「螞蟻森林」樹種開發的生態產品「MA沙棘」飲料正式開售。支付寶表示,除去原料採收、廠商加工的成本,「MA沙棘」的全部收益都將捐贈給「中國扶貧基金會」,用於中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及脫貧增收。
  • 馬雲同姓「MA」沙棘飲料到底是啥?試喝後竟大讚味道不錯
    一年後,1月10日,在河北師範大學舉辦的阿里巴巴脫貧大會上,現場擺滿了一大堆土味山貨,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農產品,創新產品琳琅滿目。在這其中,有一款相當火爆的果汁飲料叫「MA沙棘」維C飲料,這款跟馬雲同性的飲料,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大家都這麼熱捧它,連馬雲都對它稱讚不已。「味道不錯!
  • 支付寶也賣果汁了?馬雲都點讚的沙棘汁這下厲害了
    【CNMO新聞】作為國內最強大的支付金融軟體,支付寶可以線下支付、可以交房租水電費,可是近日它居然賣起了果汁?12月19日,首款依託支付寶「螞蟻森林」樹種開發的生態產品「MA沙棘」飲料正式開售。支付寶表示,除去原料採收、廠商加工的成本,全部收益都將捐贈給「中國扶貧基金會」,用於中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及脫貧增收。要說這沙棘汁有什麼特別,「MA沙棘」在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現場首次亮相,馬雲在現場試喝後稱讚:「味道不錯,維C之王1。有了大佬的認可,這款產品自然是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重視。據支付寶表示,沙棘是地道的『中國原生植物』。
  • 沙棘汁成爆單「扶貧飲料」
    沙棘果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的果實,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種小漿果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1、馬雲帶頭在沙漠種植,少見果子打入飲料市場馬雲幾年前在阿拉善沙漠種了一片沙棘果,現在也可以收穫上市了。據介紹,阿拉善沙漠及其周邊地區已種植沙棘1000多萬種,面積16萬畝。
  • 沙棘行業強勢回暖 「藍區」小漿果的大能量
    一時間,沙棘成為消費市場矚目的明星產品, 多家沙棘相關企業如雨後春筍爭相湧現。  雖然市場火熱一片,但是在沙棘行業中,大多還停留在生產小作坊模式,整體處於賣果汁、果乾、果油的資源型初級階段。  這不是沒有理由的:  1、沙棘資源建設與產業規劃滯後。  我國雖然是沙棘大國,擁有種植面積26.66萬公頃。
  • 中林模式再落子 林口沙棘等特色產業亮了
    白茫茫大地上,火紅的沙棘果傲立枝頭,美成一幅畫,驚豔了蜂擁而至的客商。        「沙棘是藥食同源植物,發展沙棘產業可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旅遊效益,開發潛力巨大。」將沙棘果放入口中,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曹慶軍對林口縣栽植的冬果沙棘「深秋紅」讚不絕口,他說,中林集團將與林口縣政府聯合打造沙棘、大鵝等特色產業園區。
  • 沙棘:被玩壞的好東西,我為什麼不喝沙棘飲料了
    提到沙棘,這一兩年也算是一個小風口了,很多資本都陸續進入沙棘這個產業,網上能看到的各種宣傳也是鋪天蓋地的,本身而言沙棘確實有一些好處,但遠不如宣傳的那麼神奇,這只不過商家廠家的一種引導宣傳。我在工廠幹過一段時間,對這個行業也算是內部人,多少有點了解。
  • 林口:沙棘產業成為貧困戶長效增收保障
    沙棘作為長效扶貧產業,五年見效,盛果期15-20年,為了在短期內也有收益,在盛果期的前五年,貧困戶可以通過套種大豆、紅小豆、藥材等作物,實現短期增收。2017年,林口縣依託隆達沙棘種植合作社,利用小額信貸政策採取「基地+貧困戶」模式,吸納241戶貧困戶帶資入社,每年每戶貧困戶可分紅1000元,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最多可增加2000元收入。
  • 我是沙棘中的「王牌」
    就是這野生的日子,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楊海榮爺爺還誇獎我們了呢:「沙棘是一棵神奇的植物,生存能力非常頑強,可耐旱、抗風沙,沙棘是我國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常用樹種,而且能為當地百姓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沒想到,高原生態環境保護也有我們的貢獻呢!
  • 西藏江孜縣:小沙棘成就致富大產業
    盛夏時節,江孜曲籠生態綠化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分外熱鬧:一座座溫室大棚內,數十名工人們正在施肥、澆灌,大棚外,工人們正在把育成的苗木搬上運貨車。這批正準備運輸的苗木是曲籠生態綠化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主打產品——江孜沙棘,而它此次銷售的目的地是阿里地區。
  • 烏什沙棘:一個中國西部邊陲地區脫貧致富的樣本
    一座座大棚,一棵棵正蓬勃向上的沙棘幼苗,正在託起這個中國西部邊陲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脫貧後進一步振興經濟的希望,為烏什縣描繪出一副生機勃勃的發展藍圖。經濟發展的未來之星烏什縣位於天山南脈南麓,託什幹河上遊地帶,西側是阿克蘇市,北部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
  • 超級食物引爆超級品類,藍區沙棘如何引領百億風口?
    硬幣的另一面,無糖飲料元気森林異軍突起,四年估值140億;東鵬特飲覬覦紅牛寶座,加速衝刺IPO;農夫山泉成功上市,創始人問鼎中國首富。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測算,中國飲品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然而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萬億飲品市場硝煙瀰漫。時代與行業雙重巨變之下,誰主沉浮?
  • fonatural輕酵素——匯源助力中國首款沙棘酵素飲品上市
    fonatural輕酵素以沙棘為原料 聯合匯源進行生產  蒙牛融資的健康生態全產業鏈公司「智天然」,在過去一年,組建營養科研團隊開發了一款沙棘發酵果汁飲料——fonatural輕酵素。嚴峻的生長環境造就了沙棘強大的保健價值。沙棘酵素能夠幫助腸道吸收、健脾消食、刺進人體代謝作用、緩解便秘、分解體內毒素、安神助眠、祛斑美顏、延緩衰老、尤其對於減肥瘦身效果顯著。
  • 直擊達沃斯:螞蟻井賢棟用二維碼、咖啡、沙棘暢談未來十年三大變化
    井賢棟提到了產自中國內蒙古清水河縣的生態植物---沙棘,一株沙棘可以守護十平方的水土,同時果實具備很高的經濟價值。一對農民夫婦在冬天靠採集沙棘果,可以多收3萬元,這是他們一年種地收入的8倍。過去3年,通過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項目,自下而上、鼓勵人人參與,讓5億人參與生態環保的同時,這些被保護的沙棘樹的果實還能生產果汁,創造就業,助力當地的脫貧增收。如今這個模式已經在菲律賓得到複製,並被更多國家所期待。在井賢棟眼裡,這三個故事都是從中國緣起,但昭示著下一個十年的方向,世界將迎來普惠、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 青海沙棘「遠遊」全球——來自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蹲點...
    生物園區:走出一條高原特色產業「升級」路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以沙棘、枸杞、冬蟲夏草、牛羊等青藏高原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依託,重點發展生物製品、保健品和高原綠色食品等行業。抓住這一資源優勢,青海支持企業以科技創新發展模式致力於沙棘產業的開發和延伸,逐步形成了從沙棘種植—沙棘飲料—沙棘醫藥保健食品—沙棘提取物綜合開發的產業鏈條。
  • 我與沙棘的故事……
    有一次夏天出差去山西,連續幾天的忙碌,我有許些上火,太原又很乾燥,致使我有些頭暈目眩,因為工作沒完成,就強挺著,午飯時胃口不好,吃的很少,我跟餐廳老闆說我胃口不好,乾燥上火,希望他給我推薦一款當地飲料喝,老闆回身遞給我一瓶橙紅色的飲料說,喝了咱們的沙棘,保準你啥都好了,我微微一笑,沒有太在意,喝的時候感覺酸酸甜甜的,倒是挺開胃的,也沒有多想就繼續工作去了。
  • 山西藥茶產業助農脫貧:野生沙棘從「被羊吃」到「讓人富」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忻州6月23日電 題:山西藥茶產業助農脫貧:野生沙棘從「被羊吃」到「讓人富」作者 李庭耀早上不到7點,丁亮軍背著籮筐出門,約一個小時後,走了十多裡山路的他到達一片沙棘林,開始採摘沙棘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