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泉州 9月2日電(記者 胡美東 徐偉)穆罕默德薩布裡(Mohammed Al-Sabri)日常穿梭於石獅服裝城的不同店鋪之間,他中文流利,談判經驗豐富。這位葉門商人的主要業務是幫助來自中東的客戶在泉州所轄的石獅市的服裝工廠和商店下訂單。
薩布裡在中國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他表示,「對於大多數客戶來說,他們尋找的是在設計、質量和價格上都最出色的產品,而石獅正是能實現他們願望的地方。」
石獅是中國主要的服裝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之一,薩布裡則是上千名在石獅尋找商機的阿拉伯人之一。早在宋元時期,成千上萬的阿拉伯商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到泉州經商,薩布裡正跟隨著這些商人的腳步來到這裡。2015年,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提出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省提出,要利用其對外貿易蓬勃發展、民營經濟發達、海洋經濟基礎良好等明顯優勢,通過加快設施互聯互通、支持企業擴大境外投資、和拓展經貿合作等措施,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泉州經濟總量連續20年位居全省首位,被賦予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城市定位。近年來,泉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經貿合作取得良好成效。泉州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泉州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總額達到849億元人民幣(118億美元),同比增長20.3%。截至2018年底,泉州企業在海上貿易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總額達到7.7億美元。「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累計來泉州投資設立企業近1600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約25億美元。
泉州商務局副局長黃庭瑜表示,「『海絲』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企業赴沿線國家投資將更加安全便利,而泉州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需求日趨旺盛,『走出去』將迎來一個更好的發展時機。」
民營經濟展活力
2018年泉州全市的生產總值為8468億元,同比增長8.9%,已經形成紡織服裝、鞋業製造、石油化工、建材家居等產業集群。去年,民營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的82.1%,對泉州市GDP增長的貢獻率達88.2%。
黃庭瑜表示,悠久的航海經商傳統給泉州注入源遠流長的商業活力,形成了一代又一代愛拼敢贏、海納百川的企業家群體。作為政府部門,最重要的是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企業一旦有問題找我們的時候我們有求必應,否則無事不擾。」
2018年11月,經商務部等七部門審批,石獅服裝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正式啟動,成為福建省唯一一個獲批的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這一試點成為了福建省外貿新引擎,在泉州經商的外籍人士也成為了這一新貿易模式的直接者。
55歲的沙烏地阿拉伯人穆罕默德莫赫塔爾薩拉姆剛在石獅服裝城下了價值3百萬美金的訂單。比起他1994年首次到石獅時,薩拉姆談到,中國近年來在簡化貿易程序和中沙兩國更加密切的關係讓他的貿易頗為受益。
薩拉姆談到,他辦理的在中國籤證只有30天的期效,而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石獅,因為在石獅他能找到質優價廉的服裝產品。
在走出去方面,泉州民營企業企業也正放眼全球市場。
今年3月,安踏體育發布公告稱,對亞瑪芬體育 (Amer Sports)的收購已獲各國主管機構批准,整個交易金額為56億歐元。亞瑪芬體育旗下有加拿大戶外裝備品牌始祖鳥、美國球類裝備品牌威爾遜等。收購完成後,安踏集團的版圖擴展到歐洲、美國和亞太等世界主要市場。
「海絲」起點新跨越
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在宋元時期躍居當時中國四大港之首。當時,中國的茶葉、瓷器等商品通過東南沿海的港口運往向東南亞、中東和歐洲。
如今,陶瓷和茶葉仍然是泉州出口貨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化縣有關部門數據顯示,該縣所生產的陶瓷已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陶瓷出口總額為4350萬美元,同比增長29.8%。
德化縣主要陶瓷生產商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表示,「海絲」沿線國家已成為該公司產品的主要市場之一,「一帶一路」幫助企業擴大了「朋友圈」和商業機會。「我們的產品經久不衰的原因在於我們對不同國家文化的理解。近年來,我們接待了更多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客戶,與客戶的交流也更加密切。」
安溪縣三和集團董事長吳榮山表示,該公司每年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在歐洲推廣茶文化。據悉,三和集團已經在羅馬、威尼斯和裡昂的大學建立了茶茶學社,目前已經有3000多名會員。該公司目前正尋求與歐洲咖啡店合作,進一步加大對茶文化的推廣力度。
泉州海洋資源豐富,港口潛力大,目前泉州港口擁有萬噸以上泊位25個。去年,泉州轄區港口與「海絲」國家的貨物量完成374萬噸,同比增長3.77%。
泉州太平洋貨櫃碼頭有限公司經理魏昌華表示,由該公司經營的石獅石湖港近年來將通往東南亞多個國家的航線列為優先發展方向,把航運網絡進一步拓展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魏昌華介紹,經石湖港出口的紡織服裝、鞋子、工藝品和冷凍魚在東南亞市場非常受歡迎。為加快改善碼頭能力緊張局面,公司正在籌建新泊位,以容納不斷增長的貨物進出口需求。
魏昌華表示,目前,公司出口業務僅佔總業務量的5%,未來將擴大到30%。「相信隨著『海絲』戰略的進一步深入,我們的事業會越來越開闊。」(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