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泉州過年,這些特色美食你吃過嗎?閩南語發音做「炸錮」(ji ko)油酥炸是惠安、泉港、南安一帶具有民間傳統特色的小吃。
裡面包裹著拌有白糖、蒜泥、蔥頭的花生粉末。口感香甜,外皮層層疊疊,酥脆可口。個頭不大,近看像個小月牙,遠看又像是一個個金元寶!在春節時家裡都會擺上一些,討個好彩頭!
碗糕是祭拜時常備的一種食物,也是過年時必備的糕點。因其製作過程需經過發酵,固取其「發」之寓意,寄託了美好的祝願。
龜粿:閩南人作為節日祭祀之供品外。一些廟宇也會用之為祭祀品,比如:祭祀法主公一般最好的供品都用紅龜粿。「龜殼」是特有的花紋磨具印出來的,有些更刻有吉祥的文字,很有寓意。
蒜蓉枝:最早是節日裡的貢品,後面演變成閩南人茶桌上地道的茶點。一口蒜蓉枝,一杯濃茶,加上家長裡短,就成了閩南人的生活方式。曾有東南亞的老華僑說 「吃了蒜蓉枝,才有了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