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探訪新加坡海事博物館,重溫海上絲綢之路歷史

2021-01-16 人民網
高清:探訪新加坡海事博物館,重溫海上絲綢之路歷史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9月06日21:24
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 (人民網 杜明明攝)

人民網9月6日電 (杜明明)9月5日,我們抵達此次「行走新絲路」第二站——新加坡,探訪了位於聖淘沙的海事博物館,重溫昔日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與文化。

進入博物館後,一艘巨大的「寶船」便映入眼帘。這艘船根據著名傳奇航海家鄭和的尋寶船艦同比複製。大船的船頭即是海事博物館的開放式颱風劇場,參觀者可在大屏幕上觀看動畫短片,了解鄭和在15世紀下西洋的歷險。播放時船頭的大獅子可以伸縮、張口、噴煙。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是亞洲首創且是唯一一所完整展出亞洲海事歷史的博物館。除了數百件珍稀文物展品外,館內還設有電子展臺及互動式觸控螢幕幕,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昔日海上絲綢之旅中活色生香的各地民風民俗。

相關焦點

  • 探訪汶萊海事博物館 尋找跨越海上絲綢之路的傳奇
    汶萊海事博物館內景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牧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汶萊進行國事訪問。汶萊這個國家在中國的元朝時被稱作「渤泥國」,到了明朝開始稱為汶萊。汶萊與中國的友好交流歷史源遠流長,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更是在幾百年前就將兩國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 探訪新加坡湖畔亞洲文明博物館:千年沉船講述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故事
    欄目名稱:探訪新加坡湖畔亞洲文明博物館:千年沉船講述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故事   8月9日是新加坡建國54周年國慶日,應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邀請,廈門廣播電視集團新聞中心派出採訪組,參加「中國新聞工作者採訪團」,前往新加坡採訪新加坡開埠200年來的發展。
  •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 體驗中東海上大冒險(組圖)
    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的海事博物館及水族館(簡稱「MEMA」),是新加坡首個海事館。  海事博物館及水族館坐落於聖淘沙名勝世界的海濱坊,採用鋼筋和玻璃打造出引人注目的船體外觀。遊客們將在此獲得耳目一新的博物館體驗,包括海事講座、兒童互動課堂、以及登上實體的複製古老船艦探索歷史。
  • 聖淘沙名勝世界全新開幕海事博物館 開啟史詩航海探索之旅
    探訪從一艘宏偉精緻的中國古帆船模型開始,了解船隻對海上探險的重要意義。置身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商品交易市場,通過精心復刻的生動的場景設置,訪客可看到當年交易絲綢、香料、茶葉和陶瓷製品等珍貴商品的情景。新加坡訊– 今年12月,聖淘沙名勝世界在對海事博物館長達9個月的全面升級後,再次向公眾開放。以嶄新面貌示人的海事博物館將讓訪客經歷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多感官的史詩航海探索之旅。該海事博物館作為聖淘沙名勝世界全新開放的景點,將成為新加坡唯一一處可重溫昔日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展館。全新升級後的海事博物館,將以15個不同場景的主題場館以及其中5大全新場景亮相。
  •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四大看點
    與其他國家的同類博物館相比,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建館時間不長,按時間年限劃分,充其量是小老弟。但與眾不同的是,該博物館有中國歷史元素,那就是鄭和寶船模型和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而且館中使用中文、華語,中國人看了有親切之感。
  • 中文交往與海上絲路的歷史見證——訪汶萊海事博物館
    11月16日,一名女子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參觀海事博物館。汶萊古稱「浡泥」,自古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中國西漢時期,兩國就通過這條海上紐帶互通有無。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的海事博物館,珍藏著來自一艘古代沉船的遺物,它們正是中文兩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交往的歷史見證。新華社發(王申攝)這是11月16日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的海事博物館拍攝的來自中國的青花瓷。汶萊古稱「浡泥」,自古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中國西漢時期,兩國就通過這條海上紐帶互通有無。
  • 新加坡作家張露《絲路江心鏡》:重述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
    新加坡華文女作家張露以文學創作的形式探求海絲之路燦爛歷史。作為中新兩國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張露歷經八年準備,三年創作,終於完成歷史傳奇小說《絲路江心鏡》。12月19日,《絲路江心鏡》首發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辦。
  • 新加坡-博物館
    濱海灣金沙藝術科學博物館 ArtScience Museum  濱海灣金沙藝術科學博物館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博物館,主要展出人類在藝術與科學、媒體與技術、設計與建築等多方面的成就與影響。激發參觀者探求洞悉大自然的智慧和通過人類文明塑造各種經驗的新想法與新方法。
  • 駐新加坡大使陳曉東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商務論壇歡迎晚宴上...
    尊敬的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張松聲主席,尊敬的傅瑩主任委員,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很高興與大家相遇在美麗的獅城,參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商務論壇。中國駐新加坡使館是本次論壇的特別支持方,我謹在此向論壇主辦方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表示衷心感謝,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
  •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與新加坡早期港口的興衰
    公元7世紀後作為室利佛逝屬國的古新加坡已初具港口形態,是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停靠點和貿易站之一。室利佛逝的式微和元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直接促使13世紀末14世紀古新加坡崛起成為繁榮的國際港口和區域商業中心。而明朝中國海洋貿易政策的變化,直接導致14世紀之後古新加坡港口的湮沒。新加坡早期港口的興衰與海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 探訪香港海事博物館
    11月20日,香港海事博物館的中國航海歷史與文化展廳。位於香港中環8號碼頭的香港海事博物館新址,樓高4層,總面積為4,400平方米,有19間展覽館,展示南中國沿岸的航運歷史及香港從中所扮演的角色。館內引入了不少科技元素,以高科技數碼掃描修化為動態版本,重現清朝水師圍剿海盜的事跡等。
  • 遊海陵島,看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重溫古代航海的神奇
    去位於廣東陽江市海陵島和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看看,一直是我們的一個想法。終於在一個天氣非常不錯情況下,我們自駕遊起,從臺山出發,沿著廣海高速公路,我們一路向陽江方向前進。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南海一號既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特殊的像海浪浪花的建築。先到售票處購買了門票,每人80元。拿到門票後,走向博物館正門,開始參觀之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十裡銀灘金色的沙灘上,是以"南海1號"宋代古沉船保護、開發與研究為主題,展現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為特色,是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
  • 上川島將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臺山計劃把川島鎮大洲小學舊址改造修建成上川島「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場館改造和海上絲綢之路遺產文化內涵展示設計將同步進行。上川島風光當前,臺山正爭取將上川貿易島「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納入國家申遺預備名錄。
  • 廣州海事博物館文物展品徵集公告
    為系統地收藏和展示廣州海事歷史文化,進一步加強廣州海事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為籌建中的廣州海事博物館奠定堅實基礎,根據文物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現向社會公開徵集相關文物和展品。
  • 海絲十國行第二站「淡馬錫」新加坡 下一站汶萊不見不散
    ——泉州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劉伯孳  「父母都是上世紀40年代從印尼歸國的華僑,一直希望能替父母回去看看。看過海都報這兩天的海絲十國行報導,這樣的情緒更濃烈了。這是海上絲綢之路在一個家族、一個人身上留下的烙印。」  ——泉州市書協副主席楊條沯  「原來不清楚在印尼還有這麼多的中國印記,而且默默地生根發芽著。
  • 「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的移民與貿易」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召開
    閩南網12月23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23日至24日,由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泉州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小組聯合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的移民與貿易」學術研討會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召開。
  • 人民司法| 「刺桐杯」海上絲綢之路與司法合作徵文評選結果揭曉
    關注「刺桐杯」海上絲綢之路與司法合作徵文評選結果揭曉《人民司法》雜誌社與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舉辦的「刺桐杯」海上絲綢之路與司法合作徵文活動,經過評委認真評議,結果現已揭曉。——以「海絲核心區」跨域訴訟服務流程規範為視角福建省德化縣人民法院 陳公照 黃衍青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法院 王燕軍21世紀「海絲路」沿線國家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的理論分析與實踐探索 南京海事法院 孔玲玲 趙偉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民商事判決承認和執行中推定互惠原則的選擇與制度構建
  •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也叫作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這個令人驚奇的主題博物館,從土著人的獨木舟和捕鯨歷史到第一艦隊和衝浪文化,向人們講述了澳大利亞人和海洋的關係。  雪梨海事博物館很多經歷了大風大浪,收藏了頗具歷史價值的船隻!
  • 探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
    通訊員 黎國偉 供    12月8日上午,百名兩岸青年參加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尋之旅交流活動,在雷州市清端園陳璸故居舉行閉營儀式,圓滿落幕。    據了解,12月4日至8日,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以「走到一起來,夢想更精彩」為主題,設計了九條特色精品線路,其中第七線路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尋之旅。
  • 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沉船從被發現到確定方案到完全打撈上岸一共用了整整20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