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散見在頭條裡的評論,問答,文章,沒有多少是說校長好話的。「校長」這個詞語,儼然成了「不學無術」、「錢權交易」、「潛規則」……一些列負面評價的標籤。
1位年輕的校長很苦惱,履新1年,幹群關係弄得很僵,管理團隊指責老師,眼裡只有個人利益,忘記了老師的職責;老師不相信校長的話,經常和學校管理幹部發生頂牛。「我可是掏心掏肺為了老師好,老師咋就不領情呢?」
這些負面評價,至少說明了兩個可能性:一是校長這個群體,確實存在少數道德品質敗壞的蛀蟲;二是校長這個群體,確實有一批人不能正確履職,在老師群體中形象不好,弄得幹群關係緊張。
我們今天要談的,就是校長不能正確履職導致的幹群關係不好問題。
一、校長,為什麼老師不相信你?
校長是中小學校的靈魂,「一位好校長成就一所好學校」。一個人,「肉體」和「靈魂」分離,離死亡也就半步之遙;一所學校,老師不認同校長和管理幹部,學校也就到了「病危」的邊緣。
道德敗壞的校長是絕少數的,多數校長出了問題是不能正確履職,所以,校長要先找自己的問題:
1、有沒有自己的辦學思想?
有沒有自己的辦學思想:你的老師觀、學生觀、教育觀、發展觀是什麼?學校要辦成什麼樣的學校?老師按照你的要求做了,個人會有什麼收益(是避開風險?是個人能力得到提升?是個人收入得到增長?……)
老師佩服有思想、有追求、層次高的校長(管理幹部)
2、有沒有做好表率?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這是上個世紀幹群關係的一句俗語。老師不光看校長怎麼說,還看校長(幹部)怎麼做!
校長(幹部)帶課沒有?帶滿規定的工作量沒有?帶課帶得如何?課上得如何?
劉邦曾經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但是校長要記住,劉邦可是和張良、蕭何、韓信一起「上課」的。
作為校長,你是統攬全局的,你的上課水平可以不是最高水平,但是請記住,一定要帶課,帶滿規定的課時,儘量帶好,這是老師評價你(幹部)的底線。
除了上課、還有值日、護送路隊,繼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學習筆記……還有急難險重的任務,校長(幹部)是不是衝在最前面?
老師佩服帶課的校長,有精彩課堂的校長(幹部),有優異考試成績的校長(幹部)……老師更佩服事事帶頭的校長(幹部)!
3、有沒有公平公正公開?
最讓老師感覺不公平的事:同樣的錯誤,兩樣的處罰,幹部比老師處罰的輕;同樣的獎勵,兩樣的標準,老師比幹部得的少——制度成了圓木,隨時可以挪動,看人打發。
只要是深入一線,和教職工打交道比較多的同志們都知道,學校最難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難到什麼程度?難到學校做工作推而不動,不到最後幾天,大家都不動;難在學校的規章制度各種規定可以打折扣,升旗儀式我有事我可以請假,教師大會我可以找藉口請假,該我支教了我有千種理由可以不去……如此等等,不斷地刷新我們的三觀。——摘自拙作《某校領導在管理團隊會上的發言,振聾發聵》
有沒有公正透明?
年終考核、評模評優評職是老師最關心的事,前者涉及到30%績效能拿多少,後者是榮譽,職稱又涉及到今後工資水平,老師尤其關注。校長在此時,應該一把尺子,一個透明的流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陽光下運行的權力,才會減少很多的弊端,無謂的告狀。
我校的職評流程是全程監督,當年參評幹部迴避。硬體打分是相關處室負責人、本人、教師代表3人一起打分,憑證書、文件和處室記錄一條條核實分數,3人籤字。軟體打分(即是民主測評)由處室主要負責人、年級負責人、教師代表、工會委員代表一起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均值,折算成分數,當天公示,接受同事、家長違紀線索舉報,紀檢委員全程監督,上報之前接受複查。上報後由分管教師工作副校長找不能上的人員談話,指明需要努力的地方。
公平公正是幹部要死守的底線,做不到這點,最好不要當幹部(校長)。幹部不要有私心,劃小圈子,圈子只會越劃越小,遲早把自己劃出了群眾之外,劃出了離心離德。確實要劃圈子,你的全體教職工、你的全體學生和家長就是你的圈子。
4、管好你的幹部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清 鄭燮
工作,是否帶著感情做,教職工的感受大不一樣。封建時代的官吏都關心老百姓疾苦,我們作為老師身份的幹部,更是應該「一枝一葉總關情」。
教職工疾苦,如,電腦壞了不能用,如,教室玻璃破了灌冷風,如,辦公室日光燈不亮了……基層幹部發現沒有,反映沒有?解決沒有?
教職工思想有疙瘩,找幹部反映,幹部是正確勸解還是拿大道理來壓服?
基層幹部,尤其是年級主任、教研組長等,直接和老師打交道,他們是代表校長在履行職責,他們的工作態度、
能力和群眾工作水平,他們所說的話,做的事直接決定了教職員工對校長(管理團隊)的觀感。所以,校長要管好自己的幹部,要經常培訓學習、指導,提升,考核,獎懲,使之能正確履職。
一個軍隊在急行軍,突然,排頭兵發現情況,「往後傳,前面發現一個人」「往後傳,前面發現一個』營」」「什麼,你個大炮,瞎說啥?發現了一個營?」「往後傳,前面發現一個大炮和一個營」……指揮官一聽,這還得了,準備戰鬥!……
不要答應「校長,我分量不夠,我就告訴老師這是你安排的哈(你說的)」這樣的請求。傳話,最容易被曲解,傳多了,多荒謬的規定或工作安排都成了「校長說的」!
5、當然,還有要講信用。
承諾了,再困難也要兌現;做不到,再容易也不要表態。
當領導最忌「三不」:工作不下辛苦,做事不講原則,做人不守信用。
也就是領導所說的「權為民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事為民所辦」
一心裝著全體師生員工冷暖疾苦,一心裝著教育事業發展,沒有私心雜念,你就是再沒有能力,也能和師生員工同頻共振,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德行比能力更重要」。
當然,你的好心要讓師生員工領情,還得注意群眾工作方法
二、做好群眾工作
校長的辦學思路要通過教職工來落實,群眾是否認同,是滿腔熱情的去做、開創性的去做還是無可奈何的去做,效果大不一樣。
黨的三大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幹群關係是魚水關係還是油水關係,考驗管理團隊密切聯繫群眾能力。尤其是最基層的管理者,直接和群眾接觸,更為重要。群眾常說的大幹部都好,最拐的就是小領導就這這意思。
我們在工作中要始終不忘初心。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辦學的的目標是人民滿意。師生家長對管理工作是否滿意是評價管理工作優劣的重要尺度。
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個單位出問題,多數情況下是忽視了群眾工作。
群眾工作有三個內容:主流輿論的培養把握、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噓寒問暖的關心關懷。目的只有一個,創設一個精神家園,讓大家舒心地工作,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如果添加了其他目的,就會出問題。
主流輿論的培養把握方法:文化的引領(單位文化的討論形成、推介、故事承載文化,講好XX故事,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價值觀)正確的引領(黨員幹部骨幹在大是大非面前及時表態發聲、榜樣示範)、工作進度的通報表揚、各類模範的評比表彰、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規章制度的執行、及時的處罰通報……
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一是共情(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傾聽認同其合理性。要思考,這樣才能理解對方的思路,發現癥結所在;七分傾聽,三分點撥)。二是要點撥,思想問題有很多方面:家庭原因、個人認識、工作困難、同事矛盾、溝通障礙、社會因素……點撥的方法有很多:對比、類比、講故事、講道理……因人而異、因時因勢而異。三是要表明態度、點明思路。錯誤要指明、誤會要消除,真誠的溝通、真誠的幫助。四是要點明出路。
噓寒問暖的關心關懷:人都是感情動物,領導經常問一下教職工孩子情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適時出手提供幫助(提供建議、出一下面),教職工會感受到領導的關注。
鄂東教育人三句話總結吧:
中小學校校長是個很特殊的群體,非常考驗綜合素質:
1、要有辦學思想,用思想引領;
2、工作作風紮實,以身作則,公正無私;
3、管理能力,群眾工作能力;
道理很淺顯,做到不容易,長期做好更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