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部《紅高粱》,成就了張藝謀、鞏俐和莫言。其中,莫言因為這部作品最終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張藝謀和鞏俐則因此成就一段情緣……
愛情心理學表明,和睦的相處關係,容易讓異性之間產生吸引和情愫。這種日久生情,是可以克服外表的不足,關鍵點在於彼此之間的性格和學識方面的吸引。
張藝謀與鞏俐,一個有才華,一個大二的美麗姑娘,日久生情很正常。
雖然,張藝謀和鞏俐產生愛慕之情,但張藝謀已經結婚。在這種倫理和輿論的約束下,礙於面子,兩個人基本上只能「打掉牙齒和血吞」,很難有勇氣面對重重阻力。也就是說,面子有很強的堅韌性,面子問題,寧死不屈!
而這個時候,碰巧張藝謀的髮妻,歪打正著,幫了大忙!原來,張藝謀當時的妻子肖華,偶然間看到鞏俐寫給張藝謀的情書!於是衝動之下,她拿著信去質問張藝謀!
那一刻,可想而知,張藝謀一直顧忌的面子突然韌性沒有了,被撐破了,撕裂了!這個時候,當面具不再,面子丟得一塌塗地後,那麼他也就不會再顧忌面子了!
於是,他爽快承認婚外情,馬上要跟肖華離婚……
愛情是有蜜月期的。造物主只能努力維繫男女之間短暫的熱戀時光。在這段時間裡,彼此的缺點,都會被對方看成優點!所謂「醜對感覺,越看越美」(零凝語)。
造物主的初衷就是要讓熱戀男女,在這段時間裡,抓緊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
然而,當人進化成為智能動物後,往往違背造物主的意願!於是乎,依靠體內激素維繫的蜜月期一過,男女彼此之間的缺點就恢復原狀,暴露了出來!而此時,如果還沒有婚姻孩子的保障,分手幾乎是必然的!
於是,1989年到1995年的相戀,最終還是迎來彼此的分手!
當人經歷過一些情史,對愛情有了深層次的感悟,會把現實的因素加入愛情之中,與愛情融合,形成成熟而現實的愛情觀!
俗話說,愛情也是需要麵包的,沒有麵包的愛情不長久的……
後來,鞏俐嫁給了傾慕她已久的香港商人黃和詳,13年後離婚,再嫁法國音樂家米歇爾。而張藝謀則娶了大學生陳婷,生了三個孩子。
如今,不論是張藝謀,還是鞏俐,都找到了人生的最終歸宿,過著幸福的生活。而他們之間曾經的那段愛情,正印證了愛情心理學的一句話:
愛就愛了,不愛就不愛了……(零凝語)